小结
总结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历程,可以看到,对于说唱文学的研究,往往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正名”的怪圈中,说不清也出不来,而且是越绕越深。其实,如果冷静下来,跳出“圈”外,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在“外来说”的观点下,说唱文学的谱系显得清爽、简单,一目了然,而“本土说”则是枝枝杈杈,给人一种“树大根深”、“东拉西扯”的感觉。因此,虽然自30年代以来,“本土说”就一直有人在坚持,但成果却不太令人满意,故其在说唱文学研究中也就一直不占主流。但客观地说,后者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特征恰恰体现了说唱文学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再者,从中华文化的特性上来看,“本土说”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由于我们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和吸纳精神,任何的外来文化到了这里,其最初的表现可能是独具异域特色的,但最终会“汉化”成中国自己的东西。而中国“本土”的文化种类,在吸纳外来文化时,可能会因此更加完善或者完美,但绝不会改变“本色”。中华文化的保守性与它的开放性相反相成,具体而微到变文、俗讲与传统说唱文学的关系,就是后者在形式上可以接纳、学习、融合前者,内容上可以充实、完善,但本质不会变,还是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因此,从这个角度上宏观地来看“本土说”,其科学性就在于立足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是符合“国情”的一种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说唱文学体现的是与一般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说唱文化”,对它的研究,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文学研究领域,更应该体现在文化研究领域之中。
[1] 胡适:《白话文学史》“自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后面所引胡适《白话文学史》版本同此,恕不一一标注。
[2] 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11页。
[3] 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27页。
[4] 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20页。
[5] 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07页。
[6] 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21页。
[7]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页。后面所引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版本同此,恕不一一标注。
[8]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8页。
[9]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宋元明讲唱文学》,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25页。后面所引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版本同此,恕不一一标注。
[10]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7页。
[11]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第625页。
[12]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第625页。
[13] 王庆菽:《试谈“变文”的产生和影响》,《新建设》1957年3月号。
[14] 冯宇:《漫谈“变文”的名称、形式、渊源及影响》,《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60年第1期。
[15] 程毅中:《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载《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16]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页。本书后面所引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版本同此,恕不一一标注。
[17]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04—205页。后面所引《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版本同此,恕不一一标注。
[18] 转引自王先谦《荀子集解》卷第十八,《成相篇》第二十五,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5页。
[19] 《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77页。
[20] 郑炯坚:《荀子美学与文学》,香港科华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
[21] 参见张松如主编《中国诗歌史论》第三章,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页。
[23] 据牛龙菲《中国散韵相间、兼说兼唱之文体的来源——且谈“变文”之“变”》一文考证,《荀赋》之末“小歌”在《荀赋》中又称之为“反辞”,正是反复咏唱之“乱辞”。这种放在篇末的“乱辞”,是骚赋的常例。与《楚辞·九章·抽思》之《少歌》正相同,《荀赋》之中的乐歌,当为“南风”之属。《敦煌学辑刊》1983年创刊号,第23—49页。
[24] 牛龙菲:《中国散韵相间、兼说兼唱之文体的来源——且谈“变文”之“变”》。
[25] 牛龙菲:《中国散韵相间、兼说兼唱之文体的来源——且谈“变文”之“变”》。
[26]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第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