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研究丛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特点与价值

这一点谈的是禅宗语录的语言特点和它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流派,具有鲜明的大众化特色。与此相应,禅宗语录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程度颇高。试看《祖堂集》卷十四“石巩和尚”部分的一段:

(石巩和尚)未出家时,趁鹿从马大师庵前过,问和尚:“还见我鹿过摩?”马大师云:“汝是什摩人?”对云:“我是猎人。”马师云:“汝解射不?”对云:“解射。”马师云:“一箭射几个?”对曰:“一箭射一个。”马师云:“汝浑不解射。”进曰:“和尚莫是解射不?”马师云:“我解射。”进曰:“一箭射几个?”师云:“一箭射一群。”

晚唐五代的禅宗语录中就有如此口语化的语料,实在难能可贵。而南宋初年编成的《古尊宿语要》,其口语化程度又有很大的提高。下面是该书卷四“大隋神照禅师语要”中的两则问答:

师问僧:“向什么处去?”僧云:“西山住庵去。”师云:“我向东山唤汝,汝便来得么?”僧云:“不然。”师云:“汝住庵未得。”

问:“生死到来时如何?”师云:“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进云:“谁受供养?”师云:“合取钵盂!”

这两则问答,用词构句都很口语化,不但与当时的文言文面貌大异,即使与南宋中期口语成分较多的《朱子语类》相比,口语色彩也浓厚多了。

唐宋时期是汉语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唐代,现代汉语不少语言成分、结构形式都以它为产生的起始时期。遗憾的是,唐宋时期保留至今的口语化程度高的文献不多,较多反映实际语言状况的大宗语料只有敦煌变文、禅宗语录、宋儒语录三种。在三种大宗语料中,禅宗语录有它的优势。禅宗语录自唐历宋以迄于清,代有编撰,代代绵延,不像敦煌变文仅限于晚唐五代,宋儒语录仅限于宋;而与宋儒语录相比,它还具有更通俗化的优点,因为后者是学者的讲话,诚如雅洪托夫所言,其中文言成分仍较多。由此看来,禅宗语录确实是汉语史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对探究汉语在唐宋时期的面貌及唐以后的发展演变之迹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