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研究丛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莫非1”的产生和发展

“莫非1”是语气副词,能表测度和反诘,表测度用法的产生先于表反诘。

(一)“莫非1”表测度用法的产生与发展

大约在唐代,“莫非”在保留传统“否定性无定代词+否定副词”跨层结构用法的同时,开始出现表测度的语气副词用法。

对“莫非”表测度的语气副词用法产生于何时的问题,一些学者进行过探讨。下面是刘坚、江蓝生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1992:264)及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例释》(1994:281)所列“莫非”表测度的最早例句:

孩童虽生宫内,以世绝伦,莫非鬼魅妖神,莫是化生(菩萨)?(《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变文》)

这一例是有问题的。黄征、张涌泉(1997:493)指出例中“莫非”之“非”在原卷中“实作‘是’”,所以这一例不能确认为“莫非”的用例。

《敦煌变文集新书·伍子胥变文》中有下列一例:

芦中一人,莫非穷事(士)乎?

楚艳芳(2008)将此例视为“莫非”表揣测的“较早用例”。实际上这一例也难以确认,因为王重民《敦煌变文集》本作“芦中一人,岂非穷事(士)乎”。

楚艳芳(2008)视为“莫非”表揣测“较早用例”的还有下面一例:

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六祖坛经》)

这一例杨万兵(2008)也视作“莫非”语气副词的用例,杨氏同时还列了另一例:

问:“尊者拨眉击目,示育王时如何?”师云:“即今也与摩。”僧云:“学人如何领会?”师云:“莫非摩利支山?”(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六)

《六祖坛经》的例子有两个问题,一是法海本《坛经》(唐代)中不见此例,此例所出版本只能是北宋以后的本子,故不能算“较早用例”;二是此例更有可能是高度肯定“累劫之缘”,而不是测度。《五灯会元》的例子此前的《祖堂集》卷十二“禾山和尚”部分就已出现,文字毫无差别。如果确为测度问的话,应算晚唐五代的用例。然而,此例据语境无法断定是肯定句还是测度句。

我们穷尽检索“汉籍全文检索系统”“隋唐五代”部分所收录的146种文献,发现下面1例比较可靠且时代早于此前学者们所举诸例:

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城中人不绝,哀挽相次行。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刘言史《北原情》三首其二,《全唐诗》卷468)

刘言史与李贺同时,为中唐诗人。诗中“北邙”即邙山,在洛阳市北,是墓葬区。“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意谓:或许是人死葬到北邙之后,又重新转生到洛阳城吧?

可惜在隋唐五代文献中,比较可靠的只有这一孤例。不过,下列3例可作参考:

因倾壶饮,闻松稍有二人抚掌笑声。二公起而问曰:“莫非神仙乎?岂不能下降而饮斯一爵!”(《太平广记》卷四○“陶尹二君”)

送终之器,皆得如约,今已百年矣。仙师之兆,莫非今宵良会乎!此乃宿分,非偶然耳。(《太平广记》卷六九“张云容”)

生因失声,姝乃觉,回首而诘:“莫非文箫邪?”生曰:“然。”(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第三十三“中秋下·入仙坛”)

这3例中有2例出自北宋初的《太平广记》,1例出自南宋末的《岁时广记》,但3例原始出处都是晚唐裴铏《传奇》。裴铏《传奇》原书已佚,3例借后代文献的采辑而存,不能确认为唐代的用例。但《太平广记》、《岁时广记》去晚唐不远,特别是《太平广记》离晚唐更近,因此,3例对判定唐代“莫非”是否已产生表测度用法有参考作用。

宋代“莫非”表测度语气有可靠用例:

以御营诸军弓弩持满,向内喧哗,声近御帐。亮惊问:“莫非南军至乎?”王光道秉烛引亮出帐来。(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第二百四十一“炎兴”下帙一百四十一)

心不可补,肝不可补,脾不可补,肺不可补,莫非为补肾乎?(金·张子和等《儒门事亲》卷三“补论二十九”)

《三朝北盟会编》成书于南宋中期的1194年,所记为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辽、金和战事,是宋朝人述本朝事,成书时间距高宗朝不远,语料可靠。《儒门事亲》前三卷虽有朋友麻知几的少量润色,但作为张子和的著作最为可靠,且麻知几与张子和为友,是同时人,即使经麻氏润色,也还是同时代语料。

关于宋代“莫非”表测度语气,有三点可以指出:

其一,用例可靠性强。

其二,在宋代的可靠用例时代不会晚到叶建军(2008)所认为的“宋元之际”。《三朝北盟会编》是南宋中期的文献,张子和等《儒门事亲》与《三朝北盟会编》时代差不多。特别不能忽视的是,上面所举《太平广记》2例即使不能算作晚唐的用例,至少也可算作北宋的用例。因此,宋代“莫非”表测度的可靠用例北宋初就有了。

其三,用例达到一定数量。除了上举《三朝北盟会编》1例、《儒门事亲》1例、《太平广记》2例、《岁时广记》1例外,还有下面2例:

夫人曰:“莺已许张珙。”恒曰:“莫非新进张学士否?”(《董解元西厢记》卷七)

莫非不第了羞归乡里?(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三十出)

董解元活动的年代大致相当于南宋中期,《董解元西厢记·前言》甚至推测董氏“或者竟是南宋初期的人”[2],此例叶建军(2008)已列举。《张协状元》一般认为作于南宋后期,此例董志翘、蔡镜浩(1994:281)已列举。

总之,宋代“莫非”有表测度的语气副词用法确凿无疑,且时间不会太晚。

元代,“莫非”表测度语气用例仍然不多,且文献分布面不广,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元代”部分所收录的82种文献中,只见于三种文献:《全相平话五种》7次,元杂剧43次,元南戏9次。《全相平话五种》均为元刊本,用例属元代无疑。而元杂剧中的用例,41例出自宾白,出自曲文仅2例;元南戏例出自宾白5例,出自曲文4例。流传至今的元代剧本,曲文基本上可作为元代语料,而宾白经由演员演出时多次改动,到明代才逐渐写定,因此宾白所反映的语言现象,不能确指为属于元代。下面列举元代的几例,杂剧和南戏例都出自曲文:

张表问:“甚人?莫非探马?”张飞曰:“我不是探马,我是汉元帅手下先锋军内一卒……”(《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披乘而见,邀上车与对坐。曹相问:“师父莫非江下八俊?”先生曰:“然。”(《三国志平话》卷中)

呀,今日个相遇在江亭,莫非是死去再回生?(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第四折,《全元戏曲》第六卷)

妹子,你啼哭为何因,莫非是我男儿旧妻妾?(施惠《幽闺记》第三十二出)

综上所述,“莫非”有可能在唐代产生表测度的语气副词用法,宋代这一用法已经确立,元代这一用法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用例仍不多。

“莫非”表测度用法的较快发展,是自明代开始的。

(二)“莫非1”表反诘用法的产生与发展

明代,“莫非”表测度的用法发展较快,与此同时,开始出现表反诘的用法,有些用例句末有“不成”配合。例如:

典田卖地,你两家愿意。我莫非说谎不成?(《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七回)

西门庆道:“……就瞧瞧春花儿怎么模样?”月娘笑道:“左右和你家一般样儿,也有鼻儿,有眼儿,莫非别些儿?”(《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七回)

今日他没了,莫非推不知道?洒土也眯了后人眼睛儿也!他就到五阎王根前,也不饶你我了。(《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

第二例“莫非别些儿”是说:(春花的长相模样)难道有些儿不一样?意谓没有什么不一样。第三例“莫非推不知道”是说:难道推脱说不知道?意谓不应该推说不知道。这一例说的是,西门庆死后,他生前的几个狐朋狗友聚在一起,为首的应伯爵提出:西门庆死了,我们不应该以不知道推脱,应该凑钱祭祭他。

明代“莫非”表反诘的用例不多,到清代,情况没有变化,“莫非”仍只有少量表反诘的用例。如:

父母之命,既然要遵,难道皇爷之命,倒不要遵?莫非你家父母之命大似皇帝?(《好逑传》第十六回)

如今林姑娘死了,莫非倒不如晴雯么?死了连祭都不能祭一祭。(《红楼梦》第一百零四回)

天锡道:“……还有一个凭据在此,莫非也是他们捏造的?”便把蔡京的原信掷下。(《荡寇志》第八十回)

第三例是郓城县知县盖天锡审案时责问犯人刘二的话。刘二与其兄奉蔡京之遣要谋害义士杨腾蛟,蔡京之信是重要的证据。盖天锡说此话前已将信“细看,认得是蔡京的亲笔,图书也不错”,因此,这句话不是测度,是反诘。

下面的表5、表6[3]是明清两代一些文献“莫非”的使用情况,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莫非”表反诘用法在其诸种用法中所占的地位。

表5 明代

表6 清代

续表

五四以后的现代文献中,“莫非”仍能表反诘,不过,比例仍然不高。实际上,自明代产生之日起,“莫非”表反诘的用法一直就用得不多,表测度一直是这个语气副词占绝对优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