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哈尼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概况

哈尼族的早期活动,在汉文史籍中记载很少,本民族也没有传统文字可供探究。但从散见于汉文史籍中的零星材料和哈尼族民间的传说中尚能透视哈尼族文化源流的大致情况。

(一)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时期哈尼族分布区域

“和夷”始见于《尚书·禹贡》一篇中,其记述古九州之一的《梁州》下说:“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北宋苏轼《东坡书传》说:“和夷,西南夷名也。”南宋毛晃《禹贡指南》“和夷底绩”下说:“和夷,西南夷。”清代胡渭《禹贡锥指》说:“和夷,涐水南之夷也。”清赵一清《水经注释》卷三三《江水一》下注:“江水又东南径南安县西,……县南有峨眉山,有蒙水即大渡水也。……”下释:“一清按《汉志》蜀郡青衣县,《禹贡》蒙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入哉。……哉乃涐之误,即《禹贡》之和夷也……”。从《尚书》形成时间来看,早在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已活动于今四川大渡河南岸及雅砻江以东的连三海、海子等沼泽地带以及发源于连三海的阿泥河(这是以哈尼族历史名称命名的河流,今称安宁河——引者注)流域。[3]

汉晋南北朝时期,“和夷”未见史籍中记载。但史学家认为,从氐羌中分化出来的“西南夷”民的昆明族、叟族中当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内。《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这里的夷是泛指出自氐羌系统的各族。在“西南夷”中邛都(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内西昌地区——引者注)一带的叟族人口最多。西汉武帝时,于邛都地区设越嶲郡,意为跨越嶲水以置郡。嶲水以嶲族居住于其周围地带而得名。“嶲”音“髓”,与“叟”同声,译写可以通用。嶲族即叟族。至三国初年,越嶲郡的嶲族便译写作叟族,叟族与昆明族既共同出自氐羌而又普遍交错杂居在一起,以后逐渐分化、融合,分别成为近代彝、哈尼、拉祜、傈僳、阿昌等兄弟民族的一部分。[4]

(二)唐宋至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分布区域

“和蛮”一名,出现于《新唐书·南蛮传》、《资治通鉴·唐记》和《张曲江文集》中。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有和蛮大首领王罗祁与郎、昆、梨、盘四州大首领王伽冲和西洱河大首领杨栋附显等,一同向唐皇朝贡方物。至唐开元时(713—741年),在张九龄为唐玄宗《敕安南首领爨仁哲书》所列举衔名中,有和蛮大鬼主孟谷悮与安南首领爨仁哲、僚子首领阿迪、南宁州大鬼主爨崇道等九人并列。[5]因此,唐初之时,哈尼族的分布区域分作两大片:东部一片为孟谷悮统辖,其领地为今云南省红河州东部及文山州西部一带。西部一片则由王罗祁统辖,其领地接近西洱河(洱海)地区。[6]

“和泥”一名是自唐朝以来各历史名称中最为常见的哈尼族称谓,虽始见于元初,但在《元史·地理志》追述唐南诏银生府境(哀牢山、蒙乐山)之开南(景东)、威远(景谷、镇沅、普洱、墨江、元江)已有和泥散布其间。《元史·地理志》“威楚(今楚雄市)开南等路”下说:“州在路西南,其川分十二甸;昔,朴、和泥二蛮所居也。……诸葛孔明定益州,皆未尝涉其境。至蒙氏(647—936年)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蛮(夷)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为生蛮所据。”《威远州》下说:“州在开南州西南,其川有六;昔,朴、和泥二蛮所居。”明隆庆《云南通志》卷四和万历《滇史》卷八记录,由今景谷、镇沅、墨江、普洱、思茅、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以至越南、老挝边境,这一带近3万平方千米地区,总名和泥,唐代已有和泥居住,均属南诏银生府所辖。[7]宋代大理国“37蛮部”中的和泥各部——因远、思陀、溪处、落恐、强现、维摩、王弄。前4部全在滇南哀牢山区,后3部在滇东南六诏山区。[8]

今各地哈尼族在追溯其家族谱系时均提及祖先“初末耶”(人名,流传于哀牢山区)或“搓莫耶”(人名,流传于西双版纳)。学术界认为“初末耶”或“搓莫耶”与历史文献记载的唐代乌蛮仲牟由的发音相似,是仲牟由的别音译文,当为同一人,其众多遗裔中,有绛、阔、img畔、乌蒙、芒布5个部落,自大渡河南境向东南迁徙,活动于今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滇东北昭通地区和黔西北毕节地区的乌蒙山区。这些地区俱在金沙江流域的两侧。img畔、乌蒙、芒布这3个和泥部落,从唐代至明代千余年间,曾是滇东北乌蒙山区的统治者。[9]

《元史·地理志四·建昌路》中《阔州》下载:“乌蒙所居,昔仲由蒙(即仲牟由)之裔孙名科者居此,因以名为部号;后,讹为阔,至三十七世孙僰罗内附。”阔州在建昌(今西昌)东南400里,为今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的金阳县(金沙江西岸)。《元史·地理志四·建昌路》中《姜州》下载:“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img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为宋元丰五年至元祐四年(1082—1089年)。是时,会川(今会理县)有城曰龙纳,罗落蛮世居焉,阿罗挟高氏之势攻拔之,遂以祖名曰绛部。元代宪宗时(1251—1260年),随img畔内附,因隶焉。1278年改为姜州。”此“姜州”为今云南元谋县北部金沙江北岸的姜驿。《大明一统志》卷七二《东川军民府·建置沿革》说:“地名东川甸,乌蛮仲牟由之裔骂弹得之,改曰那札那夷,属南诏蒙世隆(860—877年),置东川郡。后,乌蛮img畔盛,自号img畔部。”《大明一统志》卷七○《镇雄府·建置沿革》说:“古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芒布居此地。其后昌盛,因祖名号芒布部。宋置西南番部大巡检使。元至元中,置芒布路隶乌撒乌蒙宣慰。本朝改为芒布府,初隶云南。洪武十六年(1383年),升为芒布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嘉靖(1522—1566年)中,讨平土酋,改为镇雄府,领长官司四。”毕节在元代有“和泥二十四寨”。今镇雄县在明初洪武时称“和泥芒部府”,而且指明:“蛮部六:伴溪、七溪、乌撒、阿头、易溪、易娘,属和泥芒部府”。其中,伴溪、七溪二部是滇南哀牢山下段“思陀甸长官司”和“落恐甸长官司”境的两个部落,将此二部置于滇东北,显然有误。据《元史·地理志四·乌撒、乌蒙宣慰司》“所辖六部:乌撒部、阿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闷畔部”,则应将《洪武实录》记载属“和泥蛮六部”中的“伴溪”、“七溪”二部,更正为乌蒙部、img畔部。[10]

上述史料表明,元、明时,今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金阳县尚有阔部,云南元谋县北部姜驿有绛部,滇东北会泽及东川有img畔部,昭通有乌蒙部,镇雄有芒布部。此5部均为“唐乌蛮仲牟由之裔”。

历史上,大渡河曾名为“和水”或“涐水”,是由于其流域有“和夷”活动而得名。源出于大渡河西南连三海的安宁河,由北往南经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冕宁、西昌、德昌等县与盐边县西北汇入雅砻江后注入金沙江。此安宁河,明代尚称阿泥河,就是因为历史上长期居住阿泥(哈尼)族而得名。凉山州东部金阳县清初名叫阿泥。这些河名、地名反映了大渡河及其南境凉山州内曾有哈尼族先民“和夷”、“阿泥”居住过。而且居于大渡河畔的“和夷”,“其土青黎,其田下上,其赋下中三错”(《尚书·禹贡》)的定居稻作农耕生活。又据《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厉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殖)。”黑水就是大渡河西南的雅砻江和金沙江。西南黑水之间的“都广之野”,当是在大渡河南、雅砻江以东金沙江以西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这片广大地区。[11]

哈尼族先民虽然在四川西南安宁河流域的西昌一带形成了哈尼族文化源地,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割据,以西昌为中心的“都广之野”为西南与中原必争之地。由于民族纷争等原因,哈尼族先民被迫往西南、南、东南迁徙。如上所述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至唐开元时(713—741年),和蛮(哈尼先民)大首领王罗祁与西洱河(今大理)大首领杨栋附显等以及和蛮大鬼主孟谷悮与安南首领爨仁哲、南宁州大鬼主爨崇道等9人先后向唐朝贡方物。由此说明,唐显庆元年,西南迁徙的哈尼族先民已到了今楚雄州南部的南华、楚雄、双柏和普洱市北部地区的景东、镇沅等地。哈尼族先民往东南迁徙的一支至唐开元时已来到滇南六诏山区(今文山、砚山一带),向南迁徙的哈尼族先民由元谋直下途经安宁、易门、新平、通海、建水、个旧、石屏等地后进入红河(元江)南岸的哀牢山区。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洱海地区后,被唐朝廷封为“云南王”。由此南诏向东部和南部扩展其统治范围,先后将哈尼族居住地区纳入南诏统治范围之内,并在东部设置通海都督府进行统治,在西部设开南节度(今景东县)进行统治。当时,哀牢山区形成因远、思陀、溪处、落恐和六诏山区维摩、强现、王弄7部和泥,连同云南高原上其他部落,合称云南“37部蛮”。宋代大理国之初,段氏加恩37部,大行封赏,和泥各部仍在受封之列。哀牢山区各部和泥,从10世纪中叶进入封建领主社会,到11世纪中叶,生产有进一步发展。其中因远部最为强大,由山巅因远平坝甘庄城移治礼社江(元江)畔筑罗槃城,称为“罗槃国”,最高领主称“罗槃主”。其幅员近3万平方千米,包括哀牢山东麓今元江县、新平县西部、墨江县、镇沅县、普洱县、思茅市、江城县以及景谷县东部等广大地区,南与越南、老挝接壤。思陀、落恐、溪处3部在今红河县内,也包括今元阳、绿春、金平部分地区,幅员近2万平方千米,西部和北部与罗槃国和纳楼部为邻,南接通越南。据《大明一统志》卷八七《车里军民宣慰使司》:“蛮名车里,倭泥、貉党、蒲剌、黑角诸蛮杂居。自古不通中国,元世祖命将兀良吉解伐交趾,经其所部悉降之。”说明倭泥(哈尼族先民)至元代以前已分布在今西双版纳一带。宋宝祐六年(1258年),西双版纳一带的“白夷”与“倭泥”一起被元兵“平服”。到1275年,元兵进攻“和泥”政治中心罗槃城,元朝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率兵亲临城下,迫使罗槃主出降。其所属的墨江、思茅、普洱等和泥各部也迫于形势不得不归附元朝。1276年,元兵继续向罗槃城以南的思陀、落恐、溪处各部进攻,和泥奋起反抗,终因力量悬殊,也不得不归附。于是,元朝在罗槃设元江万户府,思陀设置和泥路,落恐及溪处分别设置正副万户府等统治机构。后又逐废元江、落恐、溪处万户府和思陀和泥路,另设元江军民总管府隶云南行省,统辖各部和泥;后改元江军民总管府为元江路,以加强对和泥人民的统治。[12]但元朝统治期间,和泥人民不甘受其民族压迫,几经联合当地白衣等民族反元均被镇压。因此,部分和泥人口也南迁到缅甸、老挝北部边境。由此,哈尼族的分布区域向南扩张。

明朝在元朝统治的基础上,从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哀牢山区和泥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政治上明王朝向和泥各部正式授官,经济、文化上与中原王朝往来更为密切。从江南应天府跟随明朝大将军沐英的龙咀,由于在红河防堵交趾兵和开辟红河南岸纳更荒山有功被封为当地第一任土官,允其从纳楼独立出来,世领今元阳、绿春、金平等部分地区。由此,自明朝以来,今哈尼族的分布格局已形成。只是六诏山区的和泥各土司于清康熙年间经吴三桂镇压后,和泥人所剩不多,有的为了生存融入当地居民中,有的向西迁入哀牢山区。因此,今六诏山区(今文山州境内)已不存在哈尼族。[13]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哈尼族分布区域

起源于雅砻江、大渡河流域的哈尼族,在经历了近千年的迁徙生活后,至清末民初,已全部定居于滇南哀牢山区和无量山区的红河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与彝语支的其他民族和百越系统的傣族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因此,要想画出一幅区域界限很鲜明的哈尼族分布图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由于云南自然条件、民族分布、语言族属、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方面的不同,不仅从形式上影响各民族的物质文化活动,而且从内涵、功能以及心理等方面深刻地影响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不同的民族分布区呈现不同的文化生态。因此,将历史上形成的哈尼族分布相对集中区域作为哈尼族文化区,研究其文化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区是指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区域。语言和宗教是其划分的重要指标。但是,一方面历史上哈尼族分布就形成小聚居大分散的分布格局,加之山川河流的自然阻隔,使用的语言也不完全相同,又无传统文字,客观上加深了语言的相异性。另一方面哈尼族也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宗教信仰。因此,按语言和宗教划分哈尼族文化区也十分困难。在参照这两个方面指标的基础上,应将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居住形式、风俗以及对自然环境适应作为划分哈尼族文化区和亚文化区的指标。[14]

根据上述历史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分布状况来看,哈尼族已聚居在滇南元江—红河、把边江—李仙江、澜沧江流域的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广阔区域,并在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地形成明显的哈尼族分布核心区。以此核心区为据点,北至景东—玉溪一线,东至玉溪—河口一线,西至景东—孟连一线,南接中越(南)、中老(挝)、中缅(甸)边境,形成一块不规则的多边形哈尼族文化区域。其地理坐标大致为东经99°30'—104°,北纬21°—24°30'。这一区域内主要有23个县(市),其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哈尼族人口9000人以上的有20个县(市),即红河县231919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222174人、元阳县206336人、绿春县196040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93330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89510人、景洪市83704人、勐腊县68373人、勐海县63375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57473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49715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45998人、个旧市28555人、思茅区27393人、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25394人、建水县14431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2600人、景东彝族自治县12477人、峨山县12054人、孟连县9585人。其他县(市、区)有哈尼族零星分布,其中,玉溪红塔区7486人、蒙自市6060人、石屏县4709人、双柏县3770人、昆明官渡区3702人、景谷县3483人、易门县3384人、通海县1958人、晋宁县1633人、河口县1575人、禄劝县1178人、武定县751人、华宁县528人,其他县有哈尼族零星分布。[15]

img

图1—1 云南省哈尼族分布图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Yunnan Hani People

显然,上述哈尼族文化区的核心地区是在该文化区多边形几何中心部位,是哈尼族文化特征表现最为明显或最为典型的地方。自核心区向周围边缘区,其文化特征的典型性随距核心区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遵循了文化区与距离衰减规律,至边缘区外文化特征逐渐消失。文化消失的地方理应就是该文化区的边界。但是,文化边缘区减弱和消失的进程是渐进的、长时间的。因此,边界是不明显的,往往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带。如今禄劝、双柏、易门等地有零星的哈尼族,说明哈尼族文化区在北部边缘形成很宽的过渡带,也揭示出哈尼族文化由北向南迁徙的轨迹。

由于历史上的民族压迫和战争等原因,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族在元朝前后已大量从勐海县打洛镇等地出境,在缅甸东部景栋及边境一带形成哈尼族聚居区,由此向南,部分哈尼族来到泰国北部清莱、清迈等地。元朝时,由于元政府对哈尼族核心区“罗槃国”的镇压,许多哈尼族向南逃难到缅甸和老挝北部边境。因此,哈尼族在地理分布上形成跨境而居的民族,其文化区固然已超出国界。但由于国界区划,哈尼族文化区南部边缘形成鲜明的文化区界。在泰国北部清莱等地又形成哈尼族文化区飞地。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哈尼族文化区将成为通往东南亚的“桥头堡”,人为的文化分界将会逐渐淡化。目前,以学术为纽带的国际哈尼族文化交流在不断加强和联系。

(四)哈尼族文化主要核心区简况[16]

1.红河县哈尼族及支系

红河县居住着汉、哈尼、彝、傣、瑶等民族,其中,哈尼族人口有23.19万余人(2010年),占全县总人口的78.22%,主要分布在甲寅、石头寨、阿扎河、洛恩、宝华、乐育、架车、浪堤、大羊街、车古、垤玛、三村等12个乡。哈尼族村落共有665个自然村(包括哈尼与彝族杂居的5个,哈尼与汉族杂居的2个),其中100户以上的有127个自然村,甲寅村有740户,3412人,为境内最大的哈尼族村落。境内哈尼族有哈尼、白宏、叶车、阿松、碧约、腊咪、糯比和糯美等不同自称或他称。同一称谓或支系一般居住在一定的区域,如叶车支系集中在浪堤、大羊街、车古三个乡,白宏、阿松、碧约集中在墨江、元江交界的垤玛和三村两个乡,腊咪支系在架车、洛恩乡。

2.墨江县哈尼族支系

墨江县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东经101°08'—102°04',北纬22°51'—23°59',北回归线穿越县城而过,被誉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县境内居住着哈尼、汉、彝、傣、拉祜、布朗、瑶、回、普米、白、壮等14个民族,其中,哈尼族人口22.21万人(2010年),占全县总人口数的61.63%。墨江县的哈尼族支系主要有白宏(他称布孔)、豪尼(他称布都)、碧约、卡多、西摩洛(哦努)、期弟、腊咪、阿木、卡毕等自称和他称支系。

3.元阳县哈尼族及支系

元阳县居住着汉、哈尼、彝、苗、瑶、傣、壮等民族,其中,哈尼族人口20.63万余人(2010年),占全县总人口的51.99%,主要分布在新街、胜村、嘎娘、上新城、小新街、逢春岭、大坪、牛角寨、沙拉拖、马街、攀枝花、黄茅岭、黄草岭、俄扎等14个乡镇。哈尼族村落共有529个自然村(包括哈尼和彝族杂居的13个,哈尼和汉族杂居的20个,哈尼和苗族杂居的3个,哈尼和瑶族杂居的1个,哈尼与彝族、汉族杂居的11个,哈尼与苗族、汉族杂居的2个),其中100户以上的143个自然村,新街镇麻栗寨村有479户,2468人,为境内最大的哈尼族村落。境内哈尼族有糯比(罗碧)、糯美(罗缅)、阿邬、各和(郭宏)、多尼(堕尼)、白宏、阿松、昂倮等不同自称或他称的支系。同一称谓或支系一般居住在一定的区域,如糯比和糯美支系集中在嘎娘、上新城、小新街、逢春岭、大坪5个乡,昂倮支系集中在新街、攀枝花、黄茅岭3个乡镇;各和支系集中在黄草岭、俄扎、牛角寨、沙拉拖、马街5个乡,阿邬支系散居在小新街乡大鲁沙岩子脚和新鲁沙、逢春岭乡岩子脚、大坪乡芦山等村寨;多尼、白宏、阿松支系杂居在黄草岭、俄扎2个乡。

4.绿春县哈尼族及支系

绿春县居住着汉、哈尼、彝、瑶、傣、拉祜等民族,其中,哈尼族人口19.6万余人(2010年),占全县总人口的87.8%,全县9个乡镇均有哈尼族分布。哈尼族村落共有702个自然村(包括哈尼与彝族杂居的3个,哈尼与拉祜族杂居的3个,哈尼与瑶族杂居的1个,哈尼与彝族、汉族杂居的1个,哈尼与彝族、傣族杂居的1个),其中100户以上的自然村落59个,大兴镇大寨村有279户,1622人,为境内最大的哈尼族村落。境内哈尼族有哈尼、哈欧、腊咪、期弟、阿松、果作、碧约、卡多、卡毕、西摩洛、白宏、白那12种不同自称和他称支系,其中自称哈尼的居多,全县9个乡镇均有分布;自称哈欧的支系主要分布在大兴镇的岔弄、老边、马宗和三猛乡的桐珠、哈德等村委会;期弟支系主要分布在大水沟乡的牛倮底马村委会和大水沟村委会;阿松支系主要居于牛孔乡平掌村委会;果作支系分布在平河乡的车里、新寨、东哈、则东4个村委会;碧约支系主要分布在牛孔乡的摸东村委会和半坡乡的哈的村委会;卡多和卡毕支系主要分布在大黑山乡的老白寨村委会;西摩洛支系主要分布在大黑山乡的嘎处和老白寨村委会;白宏支系主要分布在大水沟乡大果马村委会;腊咪支系分布在三猛乡的巴德和腊姑村委会;白那支系分布在戈奎乡。

5.金平县哈尼族及支系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苗、瑶、傣、壮、拉祜、布郎等民族,其中,哈尼族人口9.33万余人(2010年),占全县总人口的26.2%,主要分布在阿得博、沙衣坡、大寨、金河镇、十里村、马鞍底、老集寨、者米、老勐、营盘、金水河等乡镇。哈尼族村落共254个自然村(包括哈尼与彝族杂居的4个,哈尼与汉族杂居的15个,哈尼与瑶族杂居的1个),其中100户以上的自然村落有55个,金河镇大龙塘村委会大龙塘村510户,2103人,为境内最大的哈尼族村落。境内哈尼族有糯美(罗缅)、糯比(罗碧)、多尼、果作、阿松、各和(郭宏)6种自称和他称支系。糯美、糯比支系主要分布在阿得博、沙衣坡、大寨、金河镇、十里村、马鞍底等乡;多尼、阿松支系分布在老集寨乡;果作支系分布在者米乡;各和支系分布在者米、老集寨、老勐、营盘、金水河等乡镇。

6.元江县哈尼族及支系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主要居住着汉、哈尼、彝、傣、白、苗等民族,其中,哈尼族有8.95万多人(2010年),占全县总人口的41.17%。其地处元江中游而得名,位于东经101°39'—102°22',北纬23°19'—23°55'之间,距省会昆明市250千米,距玉溪市150千米,是昆洛(昆明—打洛)、昆磨(昆明—磨憨)高等级公路的中转站,是云南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的交通枢纽。元江县的哈尼族主要分布在元江西南岸的那诺、羊街、咪哩、羊岔街、因远等乡镇,主要支系有哈尼、糯比、糯美、多塔、碧约、布都、梭比、阿松、白宏(布孔),大部分自称为哈尼,他称糯比、糯美的分布在那诺乡、羊街乡和因远镇的都癸村委会。自称为哈尼,他称多塔、碧约的分布在羊岔街和咪哩乡。自称或他称为布都、梭比、阿梭、白宏的分布在因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