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年代之盛世农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种植富硒大米,擦亮铮华品牌

阮展书加入铮华农业之后,先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种植水稻。白云村灌溉条件好,有沟渠堰塘及水库。主动请缨申请注册商标,徐晨华见到他如此肯干心里很欣慰。

“光霞啊!招人就要阮展书这样的,有经验肯动脑筋,积极为公司着想。2000亩一次拿下来土地费是给清了,我们收益在哪里?目前食用菌大棚才搭建起了,销路在哪里我们不知道。”

“徐总,你放心。江州这边大型批发市场我都熟悉,真正做食用菌的商家很少。我们有自身优势,产品还是有市场。还可以和超市合作,给他们配送食用菌。”于光霞很乐观汇报工作。

“先让阮展书把商标申请下来,后面操作就方便。同样是大米,我们就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我们不搞价格战,走特色农业道路。”

阮展书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依托以前的资源很快把商标注册下来了。还找到农产品检测中心提取土地送样,确保铮华农业种植的水稻是富硒水稻。铮华农业成立不久,农机具需求量大,前期刨地是农户自己带农具。阮展书申请购进农机具。“老沈,我们的水稻种植面积大,外面请农机手费用高,我建议购买一台旋耕机和收割机。现在购买农机,农机站还有优惠。我们可以申请农机补贴,算下来我们投一半的钱就可以把农机买回来。长期来看实惠的多,我会开农机和修理。后面扩大规模了,可以聘请农机手专门负责使用和维护。”

沈荣光找外面的朋友核算价格,对比之后觉得还是购买农机划算。“我看行,我先跟老板汇报一下吧!”沈荣光同意了阮展书的建议。

“徐总,现在种植水稻我们需要购买一台旋耕机和收割机,为种植和秋收做准备。我在外面询价了,农机站说购买农机有补贴,花一半的钱可以把农机开回家。阮展书愿意当农机手,先这段工作担负起来。”

“是吗?这个阮展书还是挺会为公司着想的。既然你们定了,找财务走流程购买吧。”徐晨华没有多少精力去比对价格这些。所以很放心把事情交出去。

曹庆军为铮华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富硒大米商标也是他提议申请的。阮展书根据他的思路向公司汇报了,申报之后很快就下来了。购买水稻种子还给了公司粮种补贴。改变以前那种把钱补给农户,而农户又不种水稻,企业种植水稻而拿不到补贴的尴尬境地。

阮展书抓住时机组织育秧,培训农机手轮流耕地。这样1200亩的可耕水田派上用场。抛荒数年的农田开始焕发生机,铮华农业来白云村之前的很多年农户都不种水稻。年轻人外出务工,年迈的老人和留守妇女顶起农村的一片天。种些包谷高粱,红薯,能干的家庭种花椒柑橘补贴家用。

“这个农业公司是干大事的呢!抛荒这么多年,他们还把土地打理的精致。”村里的老头闲谈起来。

“阮展书,你们要不要帮工啊!我们来干活。”一个长舌妇问道。

“要!大量招人!还要年轻人!我们公司老板大方,办公司就是带动农民就地打工挣钱,照顾老人和小孩。每天8小时,做满了50一天。”阮展书说道。

这是2008年的春天,江州大地生机盎然。很多外地打工的陆续回来了,据说厂里订单少了。有些家庭都啃起老本,甚至想要回流转地自己耕种。好在铮华农业已经支付流转费,属于那些泼皮无赖的土地都在边角地块,公司做了让步让他们代耕。

“可以哈!我娃在江苏工厂每天干满12小时,没得什么休息,一个月也才拿到1800.有这样还不如回来打工算了,至少一家人在一起。”

“干农活可比流水线要累哟!风里来雨里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我们食用菌大棚到了中午热的打条条。”

“哈哈哈!”那些人被阮展书的话逗乐了。

插秧还没实现机械化,他们采用人工插秧。地里耕作之后,灌满水,撒肥料,人工把温棚的秧苗运到指定地块。抛到水里面,随后组织劳动力,依次站在水里插秧。

“好多年没插秧了,这是回到大集体啊!”农民甲说。

“大集体?回到小时候吧!农村改革,用让我们回到了大集体了。”

“承包的那几亩地,效益不高,把粮种,肥料,水费抛去了,只够落一点口粮,没得打工来钱快。”农民乙道出农民的心声,自己的三亩地如何养活六七口人啊。要不是现在经济活跃,有些人把地送给熟人种外出打工,一家子真的是要吃土了。虽然不能落户城市,但是经济宽裕,花钱都大方了。

“我们这代人死了,谁来种地?”

“国家会想办法的,现在流转个大企业,让他们种啊!”

“农民种地不赚钱,企业他能赚钱?信了邪!”

“这要看种什么啊?经济作物来钱快,还是可以。”阮展书接上话说。“我们公司后面种植大棚蔬菜,食用菌需要的劳动力更多。不愿意出门的可以来我们公司上班。按天算男劳力60,女劳力50一天。”

“这还是划得着,做一天算一天。没得工厂那么困人。”农民甲说的很现实,工厂的两班倒没得在农田这么自由。体力好多干一点,累了休息一下。没有流水线那么快节奏。工厂只需要保障处分,一年365天可以开工,而农业的话干活要看天气说话。野外劳作下雨天是不用来的,只要那些大棚里面没得多少限制。

“尤其是40岁以后的人,工厂里不吃香。干活没得17,8岁年轻人利索。提不起产量,人家老板赚不到钱。所以年纪大了的都在后面下苦力,还是农业公司好点,可以干到70岁。”阮展书说道。

“ 70岁?农民本身苦,又没得保险,儿女指望不上只能自己做一点吃一顿。单独种地勉强饱个肚子。遇上赶人情这些只怕是要借债哟!娃儿讨媳妇什么的,个人奔,家里指望不上了。”

“物质要求慢慢高了,娶媳妇是很困难的。过去结婚家电三大件,往后要有车有房,压力都大得很。”阮展书说起这事自己也深感压力山大,儿子读书没读出名堂,他还得继续奋斗到娶到儿媳妇为止。

插秧劳作,大伙你争我赶,居然也很有效率,还不累。30人一天插秧上百亩,完成所有插秧工作要花半月的时间。铮华农业没指望靠这个赚钱,他们还要更宏伟的目标去实现—用商标实现公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