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了从经济弱国向经济大国的伟大历史转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彻底改变了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在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2015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接近80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还建立了门类齐全、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基地,制造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农业连年增产,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近20%人口的吃饭问题。载人航天、大型计算机、高速铁路、装备制造、通信设备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正向创新型国家大步迈进。
虽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并逐步解决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30多年里集中显现,增加了中国妥善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的关系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不仅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更是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
从人类发展大的历史背景看,工业化国家也都经历了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矛盾十分尖锐的阶段。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开始引起各国重视。不仅如此,传统高消耗的增长模式下,能源资源制约日益凸显。1973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原油价格猛然上涨两倍多,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使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表明了广泛依赖化石燃料的现代经济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全世界各国频繁发生的淡水危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变化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以及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世界性的人类环境会议,全面审视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环境宣言原文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1992年联合国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启了全世界人民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历程,2015年9月在联合国举行的历史性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于2017年1月1日启动实施,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未来的趋势,标志着人类社会就发展的观念和理想目标达成了最新的战略共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议程在发展、社会和环境三大维度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倡导综合、包容、共享、绿色的发展理念,涵盖了包括气候变化的17个领域的169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就支持实现这些目标的融资、体制和政策改革等提出了倡议,其内容是一张旨在结束全球贫困、为所有人构建有尊严生活、不让一个人被落下的路线图。
资源、环境、生态与发展如何平衡的问题在中国尤其尖锐,中国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和严峻,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在促进收入不断提高、特别是促进实现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教育等目标的前提下,探索更为智慧、更为有效率、更为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发展路径,寻求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的创新,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从广义上说涵盖节约、低碳、循环、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和制度规范等;从狭义上说,“绿色”侧重表示生态环保的内涵,主要是治理环境污染,保护修复生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使人民群众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中国的绿色发展道路,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中国发展战略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潮流高度一致。在绿色发展的观念上,经历了对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认识由对立到“双赢”的过程,经历了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相互和谐与协调的过程。在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上,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在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绿色发展的实践上,经历了以污染防治为主,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再到预防、修复、重建相结合的转变。
中共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中国在过去五年中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落实减排承诺,与各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清晰地描绘出绿色发展的轨迹和蓝图。生态文明是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改造和提升,是与工业文明有着根本区别的发展范式和社会文明形态。在伦理认知上,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崇尚互利共赢,和谐共生;在发展目标上,生态文明追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繁荣;在生产方式上,生态文明要求采用循环再生、低碳高效;在消费模式上,生态文明推行绿色、低碳、健康、品质的生活。
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正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之路,中国通过传承东方哲学智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之路,是对全球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贡献和有效引领。
本书在解振华和潘家华的领衔设计和具体指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几位青年学者共同执笔完成。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禹湘承担了本书第一、六、十一章的执笔和全书写作的组织协调工作,武占云负责执笔第四、五章;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的谢来辉负责执笔第二、七、十章,周亚敏负责执笔第三、八、九章。在组建团队到完成定稿两年有余的研讨、交流、撰写和修改过程中,解振华和潘家华与团队成员分析研判、系统把控、甄选素材、相互审读、共同协力,全体集聚十余次,小型会商经常态,数易其稿,为本书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郑必坚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指导,审读、编辑、翻译等为本书的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振华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