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崛起在世界的地平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touxing

第一章 中国经济龙腾虎跃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12生肖,即每一年用一种动物定义当年出生人的生肖,12年一个轮回,每种生肖都被赋予特殊的寓意。其中龙和虎以其超然的活力、卓越的能力、神奇的灵活性创新力被广为欣赏。故中文中有“龙腾虎跃”这个成语。用这个成语形容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开放是再恰当不过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678.7亿元人民币,以当时的汇率换算只有2100多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九位,位于美国、日本、苏联、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之后;人均GDP156美元,远低于世界人均2000多美元的平均水平。2016年,中国GDP总值11.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已基本趋近世界人均值。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 cn=C0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http://data.imf.org/regular.aspx? key=61545864

这一奇迹是从1978年中国的农村改革开始的。中国国土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人口数量大,但劳动生产率低。1978年,是安徽一个普通和贫困的村落——小岗村农民的一纸“生死契约”,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帷幕,解体了人民公社,启动了联产承包制。随后,乡镇企业兴起,农民进城。然而承包制没有解决农业的规模经济、社会化大生产问题,土地需要流转,双层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为现在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互相分离的“三权分置”。土地的集体所有从法律上保证了社会公平,实践中的“三权分置”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乡镇企业、农民工进城、城乡统筹发展吸收了农村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

改革前中国的工业体系是整套的计划经济,企业国营化体制和工业重工业优先发展是其两大特色。所以,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逐步健全的历史,也是工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第三产业逐渐协调的历史。1978年农村改革不久国有企业就开始了改革,20世纪80年代受农村改革的成功掀起一股高潮,20世纪90年代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掀起一股高潮,然后随着中国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成立进入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的改革时期。民营企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许多知名的民营企业脱胎换骨于乡镇企业升级,受益于国有企业改革,对吸收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外资企业起始于广东沿海地带,与经济特区关系密切,往往凭借“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起家,后来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力之一。中国制造业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能够迅速融入国际市场,主要源于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发展的理念,创新理念将逐步统率企业改革、工业发展和对外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也是与外贸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一个外贸管制不断放松、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对外贸易方式有所演变,1978年之前中国鲜见加工贸易;1980年经济特区设立、外资企业进入之后,加工贸易一度长期居于中国对外贸易主体地位;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进入了黄金时期。随着中国本土企业、民族产业的发展壮大,2009年以后加工贸易占比逐渐下降,2011年被一般贸易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贸易结构也逐步升级。当前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中国加大了自贸区建设的力度,除了继续落实已经签订的16个自贸协定之外,将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本章就集中讨论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国工业经济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