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打则已,打则必赢——普京成长语录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对这个名字都不会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普京小学作文《我的理想》
背景解读
在上小学的时候,普京非常喜欢读《盾与剑》杂志,对里面描写的“克格勃”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杂志上他知道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克格勃”准确地截取了敌人的情报,使苏军获得了一次次巨大的胜利……他惊奇地发现,一名伟大的特工能完成千军万马都难以胜任的任务。
因此,在普京的内心,开始诞生了成为一名克格勃的想法,并在一篇作文里写下了“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这句话。在这篇作文里,普京首先回顾了在战争年代里间谍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列举了一个个苏联著名间谍的英雄事迹,在作文最后,普京写道:“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方式就是去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我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
看完普京的作文,他的老师都不敢相信这样一篇立意深远、论述精彩的文章会是出自一个平时看起来性格内向、孤独、不安分的小学生之笔。从此,老师、同学对普京更加刮目相看。
不只是写写而已,普京还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跑到克格勃设在列宁格勒的接待室,要求成为一名间谍。工作人员听了他的要求后,对他说:“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不接受主动来求职的人,只接受服过兵役或者大学毕业的人。”
1970年,18岁的普京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律系国际专业。在读大学期间,普京加入克格勃成为一名间谍的梦想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他时刻准备着、憧憬着、等待着。
1975年,普京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并顺利地从事了对外情报和国外反间谍工作,实现了自己“做一名间谍”的理想。
延伸阅读
理想是人生的坐标,指引着人生的道路和方向。普京成为克格勃的理想,使得他的成长之路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正是这个目标,使他成功地走上了理想之路。
的确,理想与热情,是我们在人生的汹涌波涛中顺利航行的舵与帆,也是我们在感觉到烦恼与失败时重新振作的灵魂“福音”。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理想,那就不会有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仿佛一只失去方向的船,即使他多么努力与勤奋地去与生活抗争,也很难取得成功,只可能在生活中逐渐迷失,甚而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遭遇灭顶之灾。
有一个终生都充满失败的人吹嘘说,他只对自己的一个错误不感到后悔,那就是建造空中楼阁。
这个人之所以终生充满失败,就是因为他没有在年轻的时候练就本领,没有花费力气为自己的“楼阁”打好基础,而并不是他有建造空中楼阁的理想。
有些人非常蔑视做梦的人,喜欢贬低建造空中楼阁的愚蠢行为。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所有重要的成就几乎都是做出这些成就的人先在脑海之中有一个想象的目标的。
如果你有一个理想并且正在努力给予这个理想以坚实的基础,那么,你所走的路就是正确的。
一个人,他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若想成功,首先要明确自己最爱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梦想做什么。谁也不能没有远大理想便干成大事。理想是一切成就的驱动器。正是这一品质将成功者、个性威严者与生性懦弱者区别开来。这辈子干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你的理想。
的确,理想是最伟大的目标,理想不高远,你的人生目标也就不会伟大,你的人生舞台就不会广大。当然,光有理想还不够,还要通过实干实现梦想,但无论怎么说,理想都是成功的第一步。
“父亲参军,在潜艇部队服役”
1932年父母来到列宁格勒,父亲参军,在潜艇部队服役。
——回忆父亲
背景解读
普京虽然没有参过军,但身上却有浓厚的军人气质,这除了是受克格勃经历的影响,也是因为受到他父亲的言传身教。
俄罗斯《真理报》曾经弄到过一张普京父亲身穿潜艇艇员服的翻拍照片。照片背面注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是一位勇敢的水手,潜艇艇员训练大队学员,曾参加过列宁格勒保卫战,他就是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真理报》拿去给卫国战争老兵和普京身边工作人员辨认,他们都确认,“这就是老普京,是卫国战争爆发前拍摄的。”普京的朋友和研究普京的专家都认为,普京对父亲的战争经历十分崇拜,他曾经亲自到圣彼得堡图书馆核实父亲的档案资料,并将其骄傲地写进自传里:“1932年父母来到列宁格勒,父亲参军,在潜艇部队服役。”
1932年,普京的父亲,年满21岁的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应征入伍,最初在瓦西里耶夫岛地区潜艇艇员训练大队培训,然后分配到喀琅施塔德要塞潜艇大队服役。他在海军服役时的职位十分普通——信号舵手。当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他的职责是舵手,当潜艇上浮出水面时,他的任务是用旗帜和信号灯发出相应的信号。
斯皮里多诺维奇复员后,移居到列宁格勒祖父家附近的城郊。不久,卫国战争爆发,他又立即报名志愿上前线保家卫国。
普京总统曾回忆说:“父亲被分配到人民内务委员会(第330步兵团)歼敌营,这个营主要负责在德军敌后从事颠覆破坏活动,他们班里共有28个人,他们曾潜伏到金吉谢普市郊成功炸毁了(敌人)弹药库。一次,食品没有了,他们到当地爱沙尼亚人的家里去,后者给了他们吃的,然后就向德国人报告,出卖了他们。德国人从各个方向包围了他们,幸存的队员退回前线,父亲埋头藏在一处沼泽中,透过芦苇管呼吸,直到德军派出搜索他们的军犬从身边走过去。28人中只有4人生还。”战后,他获得了苏联战斗荣誉勋章。
所以,在父亲的影响下,普京从小就热爱军事,虽然个子小,和小朋友打架时却很顽强,从政后也塑造了军事强人的形象。
延伸阅读
2000年担任代总统后,普京就有意塑造自己的“军事”形象,驾飞机、开潜艇,“上天入地”地展示军事才能。除了“军事秀”,普京还多次亲临战场,是一位靠赢得战争来赢得大选的总统。
普京特别致力于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增强,军费开支逐年增加。普京还扬言:“就是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俄罗斯也要加强海军建设。”普京在军事上坚决捍卫俄罗斯主权。普京的军事名言是:“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俄罗斯疆土确实广大,但是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而这一切除了克格勃的经历的影响外,与他的父亲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的确,父亲对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宽容等个性和品质。如果孩子经常和父亲在一起,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父亲的行为方式,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人际关系通常更融洽,并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子女最初是在家中模仿父母亲。父亲在家中提供了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会把父亲看成是将来发展自己男性特征最现实的“模型”。
相反,如果孩子很少和父亲接触,男孩很容易变得软弱,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且在学习或以后的工作中会害怕困难,不敢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较难适应环境变化。
“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只有在你决定开枪的时候,你才须掏出手枪。假定你同谁发生了冲突,但在你最终决定“我现在要开枪”之前,你就不要操起武器。小时候在街头有时需用拳头明确我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时,我就是这样做的。一旦你下决心打这一架,那你就要坚持到最后。换句话说,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普京的打架哲学
背景解读
普京在少年时代并不是同伴的榜样,甚至比一般的孩子还顽皮。他课间经常在学校走廊里乱跑,还时常和老师顶嘴,和同学打架。可以这样说,一般男孩有的毛病普京都有。
不仅是他的小伙伴们,普京自己对他打架闹事的往事也记得非常清楚,在他的自传中,他还总结了一套打架的哲学:
第一次挨人揍,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小子看上去是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件事不啻是街头“大学校”,这“大学校”第一堂就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由此使我得到一次重要的、很好的教训。我从这一教训中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首先一点,我不对。当时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那话简直可以把人噎死。事实上,我这样欺负弱者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我就当场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第二点,如果当时站在我面前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那么也许我就不会对他这样粗暴。因为这孩子第一眼看上去瘦骨伶仃,我才觉得可以对他撒野。但当我吃了苦头的时候,我才明白不能这样做。我明白不论对谁都不能这样做,对谁都应当尊重。这是一次很好的、实在是有“示范意义”的教训!
第三点,我明白,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我对与否,如能进行还击,就都应当是强者。可那孩子根本就没给我任何还击的希望。根本就没有希望!
第四点,我应该随时做好准备,一旦遭到恶人欺负,瞬间就应当进行回击。瞬间!对于任何攻击或侮辱,自己必须迅速还击;我还学会了,如果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放手一搏,就当是背水一战。我的教育很大部分是在街头完成的。
总的来说,我打架,并没有什么鲁莽和过火的举动。不过,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成为胜者,那么在任何一次对打中,你都要咬牙坚持到底。此外,我明确意识到,除非迫不得已,绝对不要惹麻烦。但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你必须视作没有退路一样,斗争到底。原则上说,这一公认的准则是此后克格勃教我的,但早在孩提时代我在多次打架中对此就已经烂熟于心、很好掌握了。
此后,克格勃教我的还有另外一条准则,如果你不准备动武,你就不要拿起武器。不应该随意恫吓人。只有在你决定开枪的时候,你才须掏出手枪。假定你同谁发生了冲突,但在你最终决定“我现在要开枪”之前,你就不要操起武器。小时候在街头有时需用拳头明确我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时,我就是这样做的。一旦你下决心打这一架,那你就要坚持到最后。换句话说,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延伸阅读
尊重每一个人!为求胜利,先成为强者!遭人欺负,立即还击!不打则已,打则必赢!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普京总结出来的这些打架哲学,透着男子汉的坚定、果敢和刚毅,洋溢着蓬勃的阳刚之气。普京忠实地履行这套哲学,后来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硬汉”总统的形象。人生战场上,我们也要学习普京这套打架哲学:战,可能败;不战,肯定输。输,并不丢人;怕,才是真正的丢人。
到处哭诉打他之人如何强大,把自己的敌人描述成无法战胜。这样的人之所以丢人、失败,往往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勇气不足。曾经在各地电视台连创收视纪录的热播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哪怕血溅七步,也虽败犹荣。该剧主人公李云龙之所以能百战百胜,就在于他的这种面对强敌敢亮剑的强者心态。此剧最出彩的地方应该是主角李云龙在军事学院做毕业论文时的那段:“作为一名军人,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军魂!”就像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侠客一样,要敢于过招,而且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他一生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作为一名中国军人指挥作战时的原则,更是他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宁可战死,不被吓死”精神的写照。这种精神无疑是可取的、可贵的、可赞扬的、可提倡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他们总是不停地抱怨自己发不了财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或是别人影响了自己致富的机会。他们有时甚至认为,生存的时代不能给他们创富的机会而整日怨天尤人。更有甚者会走向极端,报复社会,不仅给自己造成了伤害,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反,有胆量的强者从来不向别人抱怨,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抱怨的理由,他们能勇敢地面对事实,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理想,从不靠等待和别人的怜悯。因为他们知道,成功总是发生在无声无息中,一个用勇气面对一切的人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柔道不仅仅是体育,它也是哲学”
也许是教练对我的生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不从事体育,不知道后来会怎样。因为柔道不仅仅是体育,它也是哲学,要尊重长辈,尊重对手,但那里没有弱者。
——普京谈柔道
背景解读
从10岁的时候开始,普京开始学柔道,教练是拉赫林。几年后,普京的柔道水准得到很大提高,受到了许多教练的夸奖和重视。拉赫林教练特别关心他,不仅教他一些技能,还教他做人的道理,培养他勇敢和吃苦精神。
柔道不仅是普京保护自己免受他人欺负的必要手段,也使他从中体验到了独特的乐趣。他的中学同学至今还津津乐道这样一件事:在281中学上九年级时,他曾和一个十年级的同学恶战一场。普京当时“一战成名”:那位学长先是踢了普京一脚,并拒不道歉,这一下子惹怒了平时不显山露水的普京。经过一番拳打脚踢,那位学长体力不支,败退而去。普京原以为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当天放学后,普京又在马路上被那位大同学领着的整个十年级的全体男生截在了半道儿。普京很快在众人面前把那位大同学制服在地,并且大摇大摆扬长而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小个子普京面前施展拳脚了。
当然,对普京来说,柔道只是一个爱好,他并不想以此为业。高考前夕,教练拉赫林劝他放弃高考,而应以柔道特长生的身份被保送去上高等技术学校。当时很多人不愿报考大学本科,因为如果考不上,就得马上参军入伍。当时,普京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境地:训练场上,教练拉赫林劝他;回到家中,父母也劝他。说来说去,都是要他放弃报考大学。
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普京却说:“我就是要考大学,就这么定了,没什么可怕的,考不上我甘愿当兵。”童年时代的那个爱打架闹事的孩子王,从此跨入了一个决定人生的新阶段——大学。
延伸阅读
生活中我们有许多选择,而且每次在做决定前,我们都要先评估其中的轻重缓急,知道哪些是当务之急,哪些又是小事一桩。只有一一谨慎估量,才不至于因小失大,甚至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
要做到两全其美往往是很难的事情,要选择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抓住重点,学会放弃。其实人最犯难的并不是选择,而是不知怎样选择才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招——“放弃”。
罗大佑的《童年》《恋曲1990》等经典歌曲影响和感动了一代人。罗大佑起初是学医的,后来他发觉自己对音乐情有独钟,所以他弃医从乐,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篮球飞人乔丹成名前曾尝试转行到一家叫伯明翰·巴伦斯的二流职业棒球队打棒球,只取得了很一般的成绩悻悻而归。
伽利略是被送去学医的。但当他被迫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时候,他学习着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数学,偷偷地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当他从比萨教堂的钟摆上发现钟摆原理的时候,他才18岁。
放弃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十分痛苦的。适时地放弃,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远见和智慧。人生之树,只有舍弃空想与浮华,才能撷取丰硕甜美的果实。
我们的人生之所以充满那么多困顿和挫折,往往是因为我们在关键时刻做了错误的选择。
难以两全其美的时候,不管放弃有多么困难,有多么痛苦,你都应勇敢地做出适当的放弃,否则,你就很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这种结局是完全能够避免的,不是吗?
“我只会记得我该记住的东西”
我只会记得我该记住的东西。
——与初恋女友分手时所说
背景解读
在圣彼得堡城附近,有一个小城名叫托斯诺,这座小城里居住着一户普通人家,在这户普通人家中,有一位十分普通的妇女……大概没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就是这位十分普通的妇女,曾经有机会成为克里姆林宫的女主人。她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初恋女友薇拉·布里列娃。
薇拉在接受俄罗斯《对话者》杂志的采访时讲,她和普京谈恋爱时刚刚14岁,普京当时16岁。恋情发生的地方就在小城托斯诺。当时,普京家在这座小城有一栋小别墅,小别墅的邻居就是薇拉一家。
按照薇拉的话说,普京是个很有安全感的人,和他在一起总是感到很舒心。而他们也曾彼此相爱,普京甚至答应将来会娶她。不过,他们最终还是分开了,在薇拉看来,原因是自己心高气傲。
“有一次我去找他,看到他正坐在桌前忙着什么。于是我说:‘沃洛加,你还记得吗,你来的时候……’他扭过脸来,却语气严厉地说:‘我只记得自己需要的。’我是个高傲的女孩,对此简直不能忍受。如果现在对我这样,那以后又会怎么样呢?我知道,柳德米拉可以在地铁站等他两个小时,但是我不是那样的女孩。如果哪个小伙子约我去看电影,却不在指定时间到场,那我会立即走人。”
薇拉说,虽然自己曾经和普京总统相恋,他也曾说过:“薇拉,我们相爱吧。我知道你一定是个好妻子,一切会为了丈夫着想。”但是,自己并不想利用这种特殊关系。曾经有人劝她写信给普京请求帮忙,但是都被她拒绝了。她说:“如果我需要帮助,就算到了没吃没喝要饿死的地步,也不想给他写信或求他帮忙。根本用不着这样。”
延伸阅读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常居其八九,要让自己快乐,就必须给自己减压,减压的好方法就是学会淡定,坦然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像普京,他对初恋情人说的话虽有些无情,但不拖泥带水的风格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已然发生的不幸,如果一味地难过,悔不当初而不能自拔,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节外生枝,酿成更大的不幸。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老教堂废墟上有一行文字,其中文意思是: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莎士比亚以极其传神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忧郁、延宕的形象,即主人公哈姆雷特。作为一个王子,哈姆雷特原本有一位受人尊敬的父亲,还有一位温柔美丽的母亲,但是这完美的一切很快就被贪婪、残暴的叔父所破坏。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哈姆雷特王子几乎不能接受,可是伟大的理想和人文主义的情怀时时撞击着他的内心,于是他便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一度试图离开自己的国家来逃避这些现实。但是,当哈姆雷特即将与雷尔提进行致命的最后决斗时,他终于决定不再逃避现实,而是要坦然接受眼前的这一切。哈姆雷特的选择流露了莎士比亚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如果它总有一天都会到来的话,那我们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接受它。
莎士比亚劝我们勇敢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快快乐乐地活出生命的精彩。
凯撒大帝曾经说过:“懦夫在死之前已经死过很多次,勇士却只死一次。”在面对不可避免的现实时,我们要学会坦然接受。对于不可避免的现实,往往愈是逃避就愈显被动,当你勇敢地迎接它们时,也许它们会被你无畏的气概所吓倒。
人的一生,就像漂泊在大海里的一只小船,有风平浪静也有狂风巨浪。有些事情的发生,有时很偶然,突如其来,防不胜防,是我们的能力所不及的。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就应该冷静地面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以积极的心态将坏事变成好事,沮丧、逃避、苦恼、后悔而不能自拔,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犹太人有这样一句格言:“对必然之事,轻快地加以接受。”在充满压力、抑郁、焦虑的世界,忙忙碌碌的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句话。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省心省力,才能彻底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去创造一个和谐、安详的内心世界。
“这里是苏联军事机构驻地,不容随意侵犯”
这里是苏联军事机构驻地,不容随意侵犯。
——在东德面对示威民众时
背景解读
1989年11月,柏林墙轰然倒塌。从这之后,政治局势的变化使普京在东德的克格勃工作变得没有意义,而且还给他带来了麻烦。
1989年12月6日晚,德累斯顿发生了抗议示威民众围攻州安全机关办公大楼的事件。当时在安全局的大楼里挤满了随身携带武器的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由于担心发生意外事件,他们在拼命阻止人群的同时,开始焚烧秘密档案。一个小时后,数百名抗议者冲进大楼。
这时候,人群中有人高喊:“现在让我们去冲击苏联人的秘密警察总部吧,它离这儿并不远!”于是一群人呼啸着向普京住处扑去。
在“克格勃”机构门口站岗的哨兵,发现异常后迅即向上级作了汇报。几分钟后,普京出现在大门口。这一次,他没有穿那件灰大衣,而是穿着一身笔挺的军服。
普京面对喧闹的人群,大声告诉他们:“这里是苏联军事机构驻地,不容随意侵犯。”人群中有人质问普京,为什么院里停着挂东德牌照的汽车,苏联人在东德干什么。普京回答,按有关规定苏方有权使用东德的汽车牌照。接着又有人问普京,他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德语说得这样好。普京不动声色地表示他是一名翻译。就这样,普京成功地拖延了时间,并等到了苏联国内关于允许用武力保护“克格勃”机构的答复。
在得到国内指令后,普京用流利的德语大声宣布:“我希望你们不要试图闯入这一地区。我的部下拥有武器,并已得到可以对外来闯入者开枪的授权。”普京满脸严肃的表情和他斩钉截铁的话语立刻使人群安静下来。那些试图闯入者私下交换了一下意见,悄无声息地散去了。
延伸阅读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你完全有权利拒绝别人请求你而你又不想做的事。尤其在你明知自己没有那个能力或时间帮助别人时,就算是你的知己、最亲的亲人,你也应该明确地表示拒绝。如果你为了面子而答应别人的请求,那就只好等着烦恼痛苦降临了!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曾经说过:“人们正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或是没有及时表达出自己真正的态度,才会让自己总是为了帮忙别人处理事情而苦恼不堪,自己反倒一事无成。”
亚伦在纽约的一家公司任职,从事冷气维修的工作。
公司里一共有6位同事,每个人各司其职,也能够独立作业。即使订单忽然增多,上司也会平均分配,让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分配得很公平。
但是,每个公司里就是会有一些像亚伦这样的老好人,有同事不能失约于女朋友,或家里临时有事,或是谁的身体不适,于是老好人亚伦,接下了所有的工作,不仅每天工作超时,而且常常为了赶其他同事们的急件,而耽误了自己的工作。
老板发现后,训了他一顿。但是说归说,亚伦的好脾气,仍然使他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
直到有一天,老板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我知道你的能力很强,但是如果你再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恐怕得请你另谋高就了。”
亚伦一听,连忙解释说:“我可以把事情做好,只是,其他人最近……而我……”
老板没听完他说的话,便打断说:“你想帮忙其他同事,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对我而言只有一个重点,那便是你一直无法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不是吗?”
听到老板这么说,亚伦把头低了下来。
老板拍了拍他肩膀说:“亚伦,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本分,如果你连自己的都做不好了,又怎么还有余力去帮忙别人呢?”
不敢鼓起勇气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不想再让别人的事使自己烦恼,不想再让自己的事因帮忙别人而一再耽搁,首先你就得学会说“不”,认清自己的责任和能力,不要因为人情而加重自己的负担。
唯有培养说“不”的勇气和技巧,你才能拥有自己的时间,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
最后要提醒的是:每个人都应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当别人请求帮忙时,一定是不违反法律的事才能帮,否则,稀里糊涂吃了官司、有了牢狱之灾或有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那就后悔莫及了。
“从始至终,我都以克格勃经历为荣”
应当说,走谍报工作这条路我从不后悔。我无愧于我往昔走过的生活。我自认为是个卓有成效的情报官,我始终在为祖国的利益而工作。从始至终,我都以克格勃经历为荣。
——回忆克格勃经历
背景解读
普京在克格勃系统前前后后总共干了16年的职业“特工”,后被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看中并选定为“接班人”登上总统宝座。普京执政后,“克格勃情结”表现得尤其明显,其治国方略和执政风格都受此影响。普京也毫不讳言:“我始终以克格勃经历为荣。”
长时间的“克格勃”经历,使普京心中充满爱国的热情,也养成坚忍不拔、敢于冒险、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以及遵纪守法、老练稳重、善于幕后操作的工作作风。1998年7月,普京在出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后,曾调阅自己的档案,结果发现,当年上级对他的唯一消极评价是:“缺乏恐惧感”。而这正是“克格勃”系统经过长期观察包括秘密观察后对普京得出的结论。
当选俄罗斯总统后,普京于2001年6月18日在克里姆林宫接受了美国媒体的联合采访,其间他谈到自己曾是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官员。对于这段历史,普京感到非常自豪,他说正是这个背景使他能够同令人尊敬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以及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处于同一水平。
普京还拿基辛格做例子说:“有一次我告诉基辛格我曾经在哪儿工作过,他考虑了一会儿后对我说,所有正派的人都是从情报部门起家的,就像他一样。”
普京还说:“老布什当初也并不是一个在洗衣店上班的小工,他在中央情报局工作。”
谈到自己的克格勃背景,普京说这段经历对他治理俄罗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说:“最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同别人进行交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此外,他还掌握了如何处理大量信息并分出轻重缓急的本领。普京强调:“在情报部门工作,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了一颗爱国心,我热爱我的国家。”
普京的“克格勃情结”,还体现在他就任总统后大力恢复“克格勃”的正面形象。
苏联解体前后,“克格勃”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攻击与非议,因而声名狼藉。一方面,“民主派”蓄意攻击“克格勃”过去的恶劣行为,使“克格勃”在人们心目中成为“恐怖”的象征。为打击和削弱“克格勃”,叶利钦总统曾采取行政命令手段,压缩“克格勃”的机构和编制,把“克格勃”肢解分割为联邦安全局、对外情报局、联邦边防局、联邦保卫局、联邦政府通讯署等五个互不隶属的部门。原来“克格勃”引以为荣的那些塑像和纪念碑,也纷纷被拆除和销毁。另一方面,机构的调整和改革又导致许多职业特工流离失所,生活坎坷,不少人沦落为企业团体的门卫或有钱人的保镖,个别人还利用社会混乱局面出卖情报,甚至从事坑蒙拐骗的勾当。因此,当时民众对“克格勃”的印象很坏,许多人甚至把那些干坏事的特工与黑社会相提并论。
2000年就任俄罗斯总统后,普京立即着手为“克格勃”恢复名誉。他执政伊始,就下令将已经流失的苏联“克格勃”著名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的一块牌匾找回来,使之重新悬挂在原来的地方。而坐落在莫斯科市中心卢比扬卡广场的“克格勃”鼻祖捷尔任斯基的雕像,自1991年被推倒13年后,又在2004年9月经普京批准重新恢复,并举行了隆重的雕像安放仪式。2001年12月,普京特意在俄国家安全机关工作者日(俗称“间谍日”)举行记者招待会,鼓励间谍们大可不必为自己的身份害羞,要“抬起头来做人”,并盛赞俄罗斯间谍的“历史辉煌”。当时,普京以过来人的身份发表讲话说:“提到(克格勃的)历史,我们不必难为情,我们应当为英雄们和他们的业绩感到骄傲。”2006年12月,普京又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宴会,庆祝俄安全机关成立89周年。普京在宴会上发表讲话,赞扬俄安全人员坚定地捍卫国家利益,充分显示了“爱国主义、竞争能力、高度的人格和职业准则”,并希望重新恢复俄安全机构的雄风。普京说:“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光辉的时刻,展现了真正的英雄主义和勇气。”
2003年3月,普京大力加强俄联邦安全局的机构设置,使之成为仅次于国防部的强力部门,成为当年克格勃的缩版。2005年,普京下令斥资数百万英镑,拍摄俄版“007”,颂扬那些“智勇双全、充满男性魅力”的俄特工,为“克格勃”形象彻底“平反”。
经过普京的努力,现在,俄罗斯民众心目中的“克格勃”形象已经大为改善,成为无所不能的“英雄”的象征,而特工们也再次昂起了头。
延伸阅读
对于克格勃经历,普京始终不曾忘怀,也始终充满感恩,所以才会下大工夫为克格勃的形象平反。
我们做人也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获得幸福的源泉。一个不知感恩的人,是永不会满足的人,也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人。他们整天只会怨天尤人,心中充满嫉妒,总以为别人的成果与成功是靠运气得来的。他们整天被怨恨的情绪所啃噬,搞得自己痛苦不堪。
两个行走在沙漠中的旅人,已经行走多日了。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了一个骑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碗水。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抱怨之下竟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拥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感恩,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水,并且怀着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因为拒绝这半碗水死在了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不同的态度,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有些时候,我们表面上看似失去了宝贵的东西,实际上我们不是失去,而是得到了更多。
懂得感恩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忘感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健康、愉快!
“他是我一生的恩师”
他是我一生的恩师。
——谈索布恰克
背景解读
在列宁格勒大学学习期间,普京的另外一项重大收获是在这里结识了一个对他未来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人,那就是他的经济法老师阿纳托利·亚历山德洛维奇·索布恰克,谈到他,普京曾满怀感情地说道:“他是我一生的恩师。”
普京从大三开始听他的课。普京的毕业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也是由索布恰克主持审查的,这篇论文得了“优”。这个题目的重要意义在于:当时苏美关系出现了缓和,经济和科技合作的项目增多。而年轻的普京间接地从这些经贸往来中敏感地捕捉到经济生活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可见,他除了对政治感兴趣并有独到见解外,还在经济领域方面有所研究。
索布恰克,1937年出生于西伯利亚的赤塔市,那里距离中国的满洲里只有二百多公里。索布恰克和普京有某些相似之处:同样出身于工人家庭。索布恰克的父亲是火车司机,家境并不宽裕,索布恰克靠自己的努力学习,考入了名牌大学——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索布恰克在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即被分配到斯塔夫罗波尔边区工作,那里是安德罗波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故乡,索布恰克在当地工作的时候,戈尔巴乔夫正担任边区共青团书记。索布恰克在工作之余以函授的方式读完了列宁格勒大学的法律研究生,此后终于回到母校,担任了法律教授。
不过,就事论事来说,那时的索布恰克和普京并没有建立起太深的感情,他们只是彼此心存好感。这从索布恰克对普京的评价中就能看得出来。在回忆大学时代的普京时,索布恰克这样说:“普京当时只是个普通的学生,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他的表现并不特别引人注目,而且他也不愿出风头。但他学习成绩很好,并且已经表现出了他所具有的那种顽强不懈的特点。”
大学时期,普京和索布恰克还只是纯粹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这种关系还需要在大环境改变以后,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形成政治上的共同利益。后来,当普京退出克格勃前途未卜之时,索布恰克把他带入政界,为普京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延伸阅读
一位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不必像普京和索布恰克那样,亦师亦友,在社会上也形成良好的关系,只需要在教育时用心去启发学生,那作用就已经不可代替。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三百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而这一切,都源于皮尔·保罗用心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