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的初战: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195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史前时期”的总结

近代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官僚办洋务,兴办近代工业主要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70年代出现民族资本的近代工业,到新中国建立的将近一个世纪里,尽管其间有过小小的发展高潮和难得的黄金时期,例如,中日1894年甲午战争后,在国人民族精神激愤下,民族工业为之一振。又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东顾,民族工业一度获得较大发展。但总体上终究没有汇合成为国家工业化的持续进程。也因此,我们把它视为中国工业化的“史前时期”。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买办势力,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奋起反抗,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民主自由的历史。先有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它摧毁了清王朝的半壁江山。由于复杂的原因,在清政府利用洋人的洋枪洋炮的夹击下,归于失败。清王朝从“师夷力以助剿”太平天国起义的经验中,开始了兴办军事工业为主旨的洋务运动。但对于先进的中国人,爱国的仁人志士,则不同。

中国人最初认识工业化,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的船坚炮利。一些人以为,只要把西方的工业技术搬过来,就不会再受欺负,矢志于工业强国、工业救国的理想;一些人更进一步,希望搬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改造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代表了这种愿望。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却没有带来他理想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更没有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取而代之的,是长期的实际上是为不同列强支持的军阀混战。背叛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蒋介石,反而向人民挥起屠刀。十年剿共,剿来了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

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毛泽东得出结论:“必须发展现代工业,完成自己的工业化。”

他说:“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他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7]

而要实现国家工业化,首要的政治前提,是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统一,给人民自由、民主的权利。否则,中国不可能有希望。

他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05年的历史,特别是国民党当政以来18年的历史,清楚地把这个要点告诉了中国人民。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系的。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许多好心的教育家、科学家和学生们,他们埋头于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不问政治,自以为可以所学为国家服务,结果也化成了梦,一概幻灭了。这是好消息,这种幼稚的梦的幻灭,正是中国富强的起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学得了许多东西,知道在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以后,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之必要,而这些条件是互相关联的,不可缺一的。果然如此,中国就有希望了。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这一点,懂得的人已一天一天地多起来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