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5 促进中国太阳能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虽然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全行业依然处于发展初期,产品技术水平还需大幅提升,光伏产品的国内市场应用才刚刚起步,加之近两年欧债危机、“双反”调查(反倾销、反补贴)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同时国内光伏产品制造企业数目众多,产能大幅扩张,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产业发展“内忧”与“外患”并存。因此,产业未来发展还需在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等各方的协同努力下稳步推进,真正使我国成为光伏产品研发、制造与应用大国,并进而向世界强国的方向转变。

3.5.1 大力支持光伏产业研发,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

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成本的降低和平价上网的实现,其主要路径无外乎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两条。从政策支持的角度看,一方面,要大力支持以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将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和高倍聚光光伏电池等集合起来,由市场进行前沿技术的选择和开发,同时要关注配套技术的进展,有效提升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另一方面,在成本的降低上,要攻克上游多晶硅核心生产技术和工艺,尽快实现光伏全产业链生产设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同时在“干中学”中加强生产工艺的创新。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环节,应该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在奖励方面,以年度为单位由行业市场参与主体按照各产品先进性标准来遴选获奖名单,从财政专项资金中予以奖励;在惩罚机制方面,要建立健全官方和民间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各方监督力量,严格限制和取消地方政府对高成本、低效率光伏企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尤其要推动环境污染企业的强制退出。

3.5.2 集中力量支持光伏产品应用,引导光伏电池出口转内销

国内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国内市场的有效启动。目前,国内光伏产业主要集中于中间制造环节,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随着国内技术进步,光伏装备技术的突破和生产工艺的逐渐完善,以及电池效率的不断提升,光伏平价上网指日可待。为了支持国内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真正获得光伏产品带来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有必要加大对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支持方向上,主要应集中在上网环节,一是适时制定动态上网电价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1元/kW·h左右的固定上网电价政策,但该政策还显得较为粗糙,应进一步按照资源丰裕度的差异和电站投资成本的变化制定差异化的上网电价机制,在全国层面设定一个光伏上网电价计算公式和调整程序;二是制定光伏发电上网保障机制,明确电站和电网运营双方的权责义务,有效衔接电站建设和电网建设,确保光伏发电能够顺利上网;三是出台相应的电力辅助服务配套措施,在政策上鼓励各类电源之间的合理捆绑和互为备用,有效平抑光伏发电的波动性。此外,还必须针对光伏电池的寿命、性能、回收等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把好产品质量关。

3.5.3 引导国内企业整合重组,淘汰产业内落后企业

面对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出路主要有三条:一是有效引导产业的整合重组,淘汰高成本、低质量的光伏企业,减少国内产能和产量;二是加快技术研发步伐,有效提高国内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质量和寿命,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国内光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开拓除欧美之外的东南亚、非洲、中南美洲等多元化市场,尽可能地降低欧美市场的影响,开辟尽可能多的缝隙市场。其中,最为迫切的是引导国内企业的整合重组,而最为核心的政策手段应该是切断地方政府对辖区内高成本、低效率企业的优惠措施和财政援助,让市场选择其是否存活。其次,通过启动国内市场的方式对市场中具有技术优势和研发潜力的企业予以一定支持,确保其能经受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冲击。对于淘汰企业,政府要做好企业员工的转产再就业工作,同时尽可能盘活原有企业的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同时,需要在战略高度上总结光伏以及类似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的产业畸形发展问题,以防止其他产业再度出现类似“揠苗助长”的政府行为,避免资金、人才和物力的大量浪费。

3.5.4 加快产品标准的更新换代,引导产业向质量竞争迈进

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国际标准主要执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保险商试验所(UL)的相关标准,但两者有所差异:前者主要在欧盟国家实行,标准偏重于产品的性能;后者则主要在美国实行,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如防火安全、触电保护等)。目前,UL正在推动与IEC标准的统一,预计2013年可以实现80%的统一[3],意味着未来光伏产业标准将注重产品性能与安全性的双重标准。此外,随着薄膜电池、聚光光伏等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国际标准将及时跟进。针对国际标准制定的这些特征和趋势,我国必须立即着手解决当前产业标准滞后的问题,在标准制定中参考UL和IEC标准内容,兼顾产品质量和性能。更为重要的是,结合我国光伏资源丰富地区的安装环境特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产品标准语分级体系,并时刻跟进新产品的商业化趋势,及时制定相关标准予以引导和推动。

除光伏产品的质量标准外,企业生产环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也至关重要。对于光伏行业,目前我国仅对多晶硅行业制定了相关的环境标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但对铸锭、切片、电池和组件制造,电站建设等环节并没有制定专项标准,而是以全国的空气、水、声、“三废”等标准为依据。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产业,在整个产业的生产环节都应执行更加严格,适应行业发展规律和要求的环境标准。除严格执行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外,对其他的环节的标准可由行业协会予以制定和监督执行,进而将我国光伏产业建设成为一个“近零排放”的产业。

总之,我国光伏产业支持政策一方面要切断地方政府对光伏企业的过度支持,防止落后企业的衰而不灭,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全国统一的税收优惠、技术奖励、支持电价、行业标准等间接的市场手段来支持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