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
Language has a heart.
—E.Ochs&B.Schieffelin
第一节 英语评价理论研究综述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往的文献对这一结构的研究综述和本书的理论框架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综述评价理论的相关研究、综合参考性语法对此结构的研究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并指出各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提出本书的理论框架。
关于评价理论,本书主要综述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的相关研究,以及Hunston和Sinclair的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A Local Grammar of Eveluaton)的相关研究。综合参考性语法研究部分主要综述Quirk等(1985)、Ward等(2002)、Biber等(2000)人的研究。
一 态度资源的术语和分类
在研究语篇的语义时,需要把说话人在表达观点和态度时的一个重要特点加以完整描述,我们可以称为表达态度的语言或者评价语言,即具有评价意义的语言。但是,现有的文献研究表明,目前,语言学家对这一现象缺乏一个统一的术语。例如,Ochs (1989)、Macken-Horarik和Martin (2003)论述了这一论题的文献起源; Douglas Biber、James Martin、Susan Hunston和Geoff Thompson对这一现象分别有不同的称谓,而且这些术语之间有些意义非常接近,有些则在某些方面有重叠,还有一些用来描述表达观点,并沿用已久的表达,比如,Lyons (1977: 176)使用“内涵”(connotations)一词; Besnier (1993)使用“情感”(affect)一词; Halliday (1994)则使用“态度”(attitude)这一术语,他们的重点是不同的: Lyons注重语言本身,因为只有语言才具有内涵;而Besnier和Halliday注重的是语言的使用者,因为只有人才能够表达态度。Leech (1974: 15-18)用内涵义(connotative meaning)和情感义(affective meaning)把这两种使用上的差异区别开来。
在这些研究中,功能学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非常引人注目,他们都是从语言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相关研究的。他们使用的术语也不尽相同,如Martin和White (2005)使用的术语是“评价”(appraisal),Biber等(2000)使用的术语为“立场”(stance),而Hunston和Thompson (2000)使用的术语则是“评价”(evaluation),虽然涉及不同的评价角度,但这些态度都涉及好或坏,这是一个共同点。如被Halliday (1994)和Perkins (1983)称为情态的可能性表达。情态与言据性在概念上有很多重叠,而后者表达的意义是作者观点的证据来源。
Thompson和Hunston (2000: 3)认为,以评价对象为区分标准是错误的,即对实体观(opinions about entities)和命题观(opinions about propositions)的区别是错误的。前者被用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具有态度含义,涉及肯定和否定,在词汇层面实现,并且主要由形容词和名词短语表达;后者被用来表达对命题的看法,具有认识含义,而且包含不同级别的肯定性,在小句层面实现,比前者更加语法化,具有独特的结构如情态动词。他们指出,这两种评价可能存在于同一结构中。如下面的例句所示。
(1) It is gratifying to receive recognition from our travel industry partners.
(2) It is fairly certain that you would take those odds seriously.
例句(1)表达“好/愿望”,例句(2)表达肯定性。但在两个句子中,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是命题。例句(2)中可能性的表达符合“(在作者看来) X是Y”这样一种格式。不像那些表达“好/坏”的观点,表达可能性的观点一般限于命题而且不适于实体(当然也有例外)。
对于实体观和命题观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回答体现了不同研究者对态度资源术语的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分成“分割派”和“统一派”。“分割派”倾向于把“好/坏”和可能性分开,而“统一派”倾向于把“好/坏”和可能性统一。如Halliday属于前者,他把情态从态度意义中抽取出来,分成情态和意态,并把情态和态度放在人际意义中,同时把语气也放在了人际意义中,对这一由情态、态度和语气构成的系统,Halliday没有用一个上义的术语来统领。Halliday把语气、情态和调值(key)作为人际意义的主要手段。Halliday提到了其他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如人称系统、表示态度的修饰语、一些词的内涵意义、脏话和声音质地的韵律特征等(Halliday,1994: 191)。
在Halliday看来,描写小句的语气结构就是描写语言是如何通过对话表达人际意义的。从系统功能语言学(SFG)的理论来看,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和情态系统来实现,语篇功能主要由主位系统来实现,评价理论的评价功能和人际功能也是借助语气和情态系统来实现的,特别是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和言据性(evidentiality)。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任何人际交往最基本的目的不外乎是给予(giving)和索取(demanding)某种商品。而商品指的是物品和服务(goods-and-services)以及信息(information)。人借助言语的四种功能——陈述(statement)、提问(question)、命令(command)和提供(offer)实现人际交流,达到交际目的——给予信息、索取信息、给予物品和服务、索取物品和服务。其中,小句语气系统中的三个语法结构(陈述小句、疑问小句、祈使小句)可以分别实现言语的陈述、提问和命令功能。而提供功能则由相关的情态选择系统(modality)来实现。
Martin和White的做法与Halliday相似,但不同的是,Martin和White把态度意义极大地扩展了,他对态度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其语义进行了范畴化,使之包含情感(Affect)、判断(Judgement)和鉴赏(Appriciation)三个语义次系统。Bybee和Fleischman (1995)把情态分成认知(可能性)与义务情态(责任)和评价,后者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愿望。Conrad 和Biber (2002)使用统一的术语“立场”(stance),包括认知立场(epistemic stance)、态度立场(attitudinal stance)和格调立场(style stance)三个子项。认知立场相当于Halliday的情态化(modalization),态度立场相当于Martin和White的评价(Appraisal),格调立场表达说话人对小句内容的呈现方式的看法。Stubbs (1996)集中讨论了情态,他研究说话人与命题内容的距离远近的问题。这和Halliday的情态化概念也很接近,但包含的范围更广一些,包括模糊语以及词汇特点,这和Biber的态度立场很接近。
表2-1 态度资源的研究方法
尽管传统上有研究者用这evaluation这一术语来指篇章的格局,如Labov (1972)、Hoey (1983)、Carter (2006)用它来分析词汇表达时来指说话人情感的态度。Hunston和Thompson (2000)用evaluation来统称说话人或作者的态度或立场,并且将情态作为它的一个次系统。理由是此术语的优势在于句法和形态学上的灵活性,不但体现了以说话人为中心的评价视角,而且可以针对实体或命题进行讨论。
过去几年中,尽管在语言评价资源的研究中有不同方法(见表2-2),但从理论建构和应用总体层面上呈现出三大趋势,分别以“Evaluation”、“Stance”、“Appraisal”为研究导向,如以“Evaluation”为研究导向的文献: Hunston和Thompson (2000 )、Hunston (1994 )、Hyland (1999)、Bondi和Mauranen (2003)、Charles (2006)等,其中有很多文献是和特殊用途英语(EAP)有关的;以“Stance”为研究导向的文献如: Biber等(1999)、Conrad和Biber (2000)等;以“Appraisal”为研究导向的文献如: Martin (1996,2004),Martin和White (2005)、White (2003)、Page (2003)、Painter (2003)等。
表2-2 传统评价语言的分析方法
资料来源:引自Martin和White (2008: 39)。
二 Martin和White的理论模型
(一)评价理论的发展
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AT)的发展起源于1989年前后。当时,Martin等在Labov的理论基础上对叙事文体中的评价作用进行研究,随后他们将评价扩展到各种语篇,如艺术和媒体语篇(White,2000)、大众科学(Fuller,1998)、非正式交谈(Eggins and Slade,1997)、法律和医学等语篇。这些学者用Appraisal这一术语来指代他们研究的对象——评价。他们没有把affect当作术语使用是由于他们认为后者太过于情感而不适于指代这一语义资源。
这一理论的重点在于研究评价这一资源的社会功能,不是仅仅研究情感表达而是这一资源在构建社会交往时的作用。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这些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能够系统地在各种语域中运用这一理论的模型。从研究方法来看,Biber和Finegan (1988,1989)对立场(stance)的研究借助了语料库的多维度分析(MDA)的方法来处理大量语料。除此之外,悉尼学派的成员集中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Lemke (1992)、Martin (1992,1995,1996)、Poynton (1984,1985,1990)、Thibault (1989)、Tucker (1999)、Ventola (1998)等。但从Precht (2003)和Page (2003)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分析方法的互补。
由于用明显的分类法将会错失大量的隐性评价,因此评价理论在早期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区别显性和隐性的评价,此问题同时涉及区分正面和负面的态度。Martin对Ochs (1989: 3-4)中对Biber的结论(他认为,情感在私人信件中出现的频率比在交谈中多)的讨论表示质疑(Eggins and Slade,1997)。但Martin认为,Page和Macken-Horarik的研究对评价理论做出了贡献。其贡献有两点:其一,发现了评价是借助韵律的方式实现的,即显性评价会给伴随的语篇“染色”,使其具有一定的隐性评价意义。其二,语篇可以作为将“理想读者”自然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排除了反对语篇中隐性评价的读者(Martin,2003)。
关于评价理论和立场分析的研究有很多,但很少有人关注二者的互补。其中之一就是态度意义,Conrad和Biber (2000: 60)认为,很难分类,而Martin和White的评价模型将其分成情感、判断和鉴赏三类,并且分别用三个典型句型来描述它们: I feel (very)“X”; it was“X”of/for her/him to do that; I consider it“x”。他把判断和鉴赏看作惯常化的情感,即充当道德和伦理的情感是判断,而充当审美和价值的情感是鉴赏。另一个有关问题是模糊语。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称谓: hedging (Hyland,1998)、epistemic stance (Conrad and Biber,2000)、evidentiality (Chafe,1986)、intensity (Labov,1984),等等。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将此分成介入和级差两个部分。对于二者,简言之,就是用投射、情态、极性、让步和评价性状语等方法把一个观点和另一观点联系起来的方式。Martin和White对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的区别使他的理论有别于其他理论方法。
Martin和White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他没有采用传统的“情态”特别是“认知情态”和“言据性”的方法,而是将这一语义范畴不但扩展到包括说话人的肯定、责任、知识,甚至还扩展到说话人在相互对话的前提下如何为自身定位的方式。
评价理论是在语言—社会语境的整体模式(a holistic mode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下研究语言的人际意义,涉及说/写者在篇章中的主观存在,这种主观存在表现为对所呈现的事物和交流对象采取的各种态度。评价理论所涉及的人际意义表现为:说/写者如何表达赞成/不赞成、热情和憎恶、接受和拒绝,以及如何使听/读者做类似行动。评价理论中的人际意义同时涉及篇章中的共同情感和价值观构筑体,以及为达到同样的情感、嗜好、标准评价所运用的语言机制。评价理论的人际意义还涉及说/写者如何为自身构筑权威定位和身份,如何与实际上的或潜在的交流对象结盟或解盟,以及如何为篇章锁定目标理想读者(Martin and White,2008: 1)。
评价理论有三个关注的重点:其一,关注“情感”(affect),但与传统上的“情感”(affect)研究有所区别:评价理论所关注的“情感”不仅仅涉及说话者/作者表达自身态度的方式,而且还有引发说话者/作者表达态度更间接的方式。其二,关注“情态”(modality),尤其是“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和“言据性”(evidentiality)。评价理论将传统的情态研究扩展至不但包括说话者/作者的肯定性、义务和百科知识,而且还包括篇章中的声音在与其他声音和位置的关系中如何决定自身的位置,这些意义是被看作给说/写者提供认识、回答、忽视、挑衅、拒绝、回避、参与和适应对话者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的方式。其三,关注“强化”(intensification)和“模糊语”(vague language/hedge)。评价理论提供了一个范围,用来描述说话者/作者如何加强或削弱自身的断言,又是如何厘清或模糊他们操作的语义范畴的。这三个分析的维度分别对应评价理论中的三个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
作者研究评价系统的初衷是为了语篇的互动本质——协商性(Martin and Rose,2003: 22)。他们认为,所谓评价就是评估篇章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感情的强度,以及作者是以什么方式把价值归属于源头,是以什么方式与读者结盟。通过对说话者/作者主观性的三个不同分类,评价理论将评价资源分成三个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每一个系统又进一步分成若干子系统。如态度系统有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三个子系统;介入系统可以分成单声(monologloss)和多声(heterogloss)两个子系统;级差系统下面又可以分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两个子系统。
在Martin和White的评价系统中,态度是中心,同时引入介入和级差作为区别资源,来说明作者采取什么方式说服读者,又如何将态度分级。Martin和White的态度系统超出了一般情感的范畴,成为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的综合情感系统。介入在很多方面和言据性有联系。但在Bakhtin的对话理论的启发下,Martin和White的社会评价系统观与这种更具哲学意义的真值功能方法不同。级差系统是加强(语势)和调焦的系统。
评价系统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其一,每一个系统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其二,各个系统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很严格,如例句(3)和例句(4) :
(3) Mary has a lovely face.
(4) The news of war upset all of us.例句(3)可以作为对Mary的判断,也可以作为Mary的脸(face)的鉴赏。例句(4)可以作为对战争消息的鉴赏,也可以作为一种情感(upset)的表达。
其三,评价可以是显性(inscribed)的,也可以是隐性(evoked)的。在上述两个例句中,评价都是外显的。但当说话者/作者不直接表达评价而只想引发他人态度时,评价就是隐性的。如:
(5) He could silence a room full of people just by being there.(6) The gipsy sofa works in three ways.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根据篇章而不同。但在分析任何一个篇章时,二者都要考虑。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Martin和Rose (2003)利用新闻和历史教科书分析讨论了评估语言的具体运用,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主要有评价、基调(key)、站位(stance)、评估和反应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是评价资源的五个层次,对应于示例渐进体的五个层次:系统、语域、篇章类型、示例和阅读。Eggins和Slade (1997)的研究表明,评价理论可以同时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Lutz和Abulughod (1990)将评价理论应用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Painter (2003)讨论了评价系统的个体发生学。
(二) 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
1.态度系统及其子系统
态度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1来说明。在图2-1中,情感是连接判断和态度的系统,是三者之中的重点。这表明人的情感是人进行评价和采取某种态度的重要前提。
图2-1 态度系统的三个范畴
资料来源:引自Martin和White (2008: 45)。
第一,情感。根据Halliday (1994),情感作为态度子系统借助下列手段得以实现:参与者的变化、过程、情感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态附加语。除此之外,还包括语法隐喻:性质的名词化实现(如joy、sadness、sorrow)和过程(如grief、sobs、constriction in his throat)。Thompson (2008: 76)认为,情感是我们谈论某物给我们的感觉时最“自然的”方式,它涵盖了我们情感回应的表达。情感可以通过情感回应是“真实的”(realis,与当下有关的)还是“非真实的”(irrealis,与未来可能状态有关的)来进一步分类。评价系统将经历情绪变化的有意识参与者称为“情绪者”(Emoter),把激发某种情绪的现象称为“触发物”(Trigger)。由于不清楚如何从词汇的角度对情感分类,评价理论提出了区分情感的六条规则:
(1)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2)伴有外在动作的还是单纯的内在状态。
(3)是针对某个特点触发物,还是一般的,没有任何针对性的。
(4)感情的强烈程度。
(5)有主观意图还是单纯的被动反应,或触发物是真实的还是非真实的。
(6)按情感内容分类,是幸福/不幸福、安全/不安全,还是满意/不满意。
第二,判断。判断分为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两类。社会评判实现的方式涉及“正常”(normality)、“能力”(capacity)和“韧性”(tenacity)。社会约束实现的方式涉及“诚实”(veracity)和“适当”(propriety)。判断的构成参数反映了与情态化系统的语法差别,我们可以将评价系统中判断的构成参数与情态化系统的构成参数作一个比较(Martin and White,2008: 54) :
表2-3 评价系统中判断的构成与情态化系统的构成对比
Halliday的词汇语法连续体,以及对语气、情态和人际隐喻的研究打通了人际语法和评价理论。Martin和White (2008: 54)认为,从命题出发,我们可以用一致式来实现可能性(probability)、惯常性(usuality)和才能(ability/capacity),而后历经隐喻式为中间过程,到达本身具有评价意义的词汇终端。借助这种方式,语气系统中的情态化所表达的可能性(probability)可以和态度子系统中词汇化的判断—诚实(veracity)参数联系起来,如表2-4 (引自Martin and White,2008: 54)所示。
表2-4 评价系统中判断的构成与情态化系统的构成和实现方式
第三,鉴赏。鉴赏表达评价事物(当然包括自然现象)所具有的价值,尤其是评价我们所做的事情和表现。鉴赏一般可以分成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估值(valuation)三类。反应是指我们对事物的反应,如事物是否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否让我们感到满意;构成是指事物的平衡和复杂度;估值是指事物的价值,如是否创新、真实、及时等。鉴赏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Eggins建议将反应、构成和估值看成和心理过程相对应:反应与情感对应、构成与概念对应、价值与认知对应。这样,鉴赏框架中的三个分类又回到了三个元功能的意义上。反应具有人际意义。构成与篇章组织、价值和概念价值相呼应。
评价的来源及评价的对象可以用来区别情感、判断和鉴赏。“引发”(invocation)可以表达态度的直接性和“铭刻”(inscription)用来表达态度的间接性,对于判断和鉴赏,知道态度来源(是谁作出判断和鉴赏)以及评估的对象(谁被判断,谁被鉴赏)很重要。一般来说,除非态度被作为话语或另一评价者的思想被投射,否则一般认为说话者或作者是态度的来源。
Martin和White的态度系统区分了“情绪者”(emoter)和“触发物”(trigger)、“评价者”(appraiser)和“被评价者”(appraised)、“显性态度”(inscribed attitude)和“隐性态度”(invoked attitude),以及肯定情感(positive feelings)和否定情感(negative feelings)。其中,否定情感从语法上是否定的,因此,not happy和unhappy分别被标记为“neg + hap”和“-hap”。
2.介入及其子系统
介入系统的研究范式受Bakhtin和Voloshinov的影响,参照二者的对话观和多声观将一切语言使用看成是“对话”。对话观的目的在于讨论说话者/作者在参与“前面所述”而形成的关系的本质,这些关系包括与其他参与讨论并发表看法的说话者的关系,特别是当说话者为具有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社会团体时。对话观同时关注篇章的预期:说话者/作者流露出的期望,对当前立场、价值观得到怎样的反应。因此,这一系统分析框架是以语境意义和修辞效果而不是以语法形式为目标的。所形成的结果是,这一系统参照篇章中不同的价值观和背景观点、价值判断,利用词汇和语法手段锁定了说话者/作者的态度、立场和观点。
3.级差系统及其子系统
前面提到态度系统涉及分级意义,分级意义具有被强化或比较的潜势,态度的这种分级意义将在级差的讨论中涉及。所有态度意义的界定属性就是它们的可分级性。它也是情感、判断和鉴赏的一般属性,它们构成了或多或少的肯定性(positivity)和否定性(negativity)。可分级性也是介入系统的一个特性。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意义分级有所不同,尽管一般可以描述为说话者/作者的关注度(intensity)和对话语的深入程度(degree of investment)不同。
图2-2 英语评价资源系统及子系统
(三) Hunston和Sinclair的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
Thompson和Hunston (2000: 5)对评价的定义是:对我们而言,可以用评价这一宽泛的术语来表示说话人或作者对他所谈论的事物、命题所发表的看法,表达的情感和立场。
Thompson和Hunston认为,评价是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他们认为,评价在语篇中有三种功能:其一,表达说话者的观点,从而反映出说话人的价值系统及所属社团的价值系统;其二,构建并维系说话人(或作者)与听众(或读者)之间的关系;其三,构建语篇。他们还认为,可以通过三种维度来判断、识别语言中的评价现象:比较性、主体性和价值性。在词汇、语法和语篇的层次上,这三种维度都有体现。如:评价词汇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在语法结构层次上,Thompson和 Hunston (2000)引用了Labov (因为Labov曾经定义了“基本的叙述句型”)的看法。他们认为,评价对于叙事的重要性可能仅次于基本的叙述小句;在语篇层次上,Hunston认为,评价帮助构建语篇,表明语篇的“意义”。Thompson和Hunston把评价分成四个范畴:好与坏、肯定性、期望和重要性。他们认为,在这四个范畴中,好与坏是最基本的范畴。
Hunston和Sinclair (2000)所提供的模型被称为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语法描述能够包括全部语言现象,因此他们提出了局部语法的概念。对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基于传统语法的语料库语法分析(分析器)的软件设计这一研究,由于很难处理语言的某些特定领域,软件设计还存在很多遗留问题(Hunston and Sinclair,2000: 76)。在Gross (1993)、Barnbrook和Sinclair (1995 年)之后,Hunston和Sinclair (2000)建议解析器使用基于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来解决类似问题。
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本质上是对特殊领域的语言的描述而不是对语言的整体描述,如字典上的定义、报纸的头条、表达因果关系的语言或者表达评价的语言。换言之,即使是于某个意义具有相当广泛的含义,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也只能描述其中一个含义(Hunston,2002: 178)。
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通常与功能类别连用,并被贴上确定类别标记,表明所描述的语言领域特征性的功能类别(Butler,2004: 158)。如释义Definition被贴上定义(Definiens)、被定义(Definiendum)的标记,评价语言被贴上评价类别(Evaluative category)、被评价者(Thing evaluated)的标记。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最初的目的是用来描述和分析句子。由此产生的描述是“与传统的语法功能不同的功能”,并采用了一些有价值的语言的参数(Hunston and Sinclair,2000: 79)。这与Fillmore等的框架网络法(Frame Net)有所重叠(参见Fillmore and Atkins,1992)。对于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参见Hunston (2003)和Bednarek (2008)。评价的局部语法理论参与描述过的语言研究领域有:字典定义(Barnbrook and Sinclair,1995)、语言的差异(Woodward,2002,转引自Hunston,2003)、情感语言(Hunston,2003; Bednarek,2008)和评价语言(Hunston and Sinclair,2000)。
Hunston和Sinclair认为,语言单位范畴中包括成分和结构中的位置两个方面,并且集中讨论了前者。根据这一模型,他们找出了专门用于评价,或将评价归于某个源头的六种句型,他们认为,这六个句型可以用来判断某些形容词是否具有评价意义。这六种句型如表2-5所示。
表2-5 Hunston和Sinclair的英语评价句型
表2-5中的句型1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Hunston的评价句型分析方法是将每一种句子模式先做一个拆析,并将这种句子的成分进行分类并标示,如将评价类别分为形容词词组、名词词组等,将被评价者划为一类。如表2-6所示。
表2-6 Hunston和Sinclair的评价句型分析方法(Hunston and Sinclair,2000: 85)
在这种句子模式中或者说几种句子模式的集合中(Hunston and Sinclair,2000: 84),形容词词组实现了说话人/作者表达评价,而限定和非限定小句体现被评价者(Thing evaluated)。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分类标签(category labels)在局部语法中的作用和意义,即句子成分直接反映语篇功能。
Hunston和Sinclair (2000)确定了大量评价性形容词的模式,提出这些模式构成了评价的局部语法(仅仅就形容词而言)。这些模式通常与评价性或主观性的形容词连用,因此可以说,利用这种模式操作的自动分析器多少是成功的。但是,当这些模式与非评价性的形容词共享时,或分析器由所涉及的词汇决定时,就会出现问题(Hunston and Sinclair,2000; Hunston,2003)。
在评价对于语篇语义的功能方面,Hunston (2000: 205)将自动层面(interactive plane)的评价和互动层面(autonomous plane)的评价区别开来,并认为这两种不同手段对于建构意识形态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她并未进一步研究。
(四)小结:两种评价理论比较
从目前来看,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模型与Hunston和Sinclair的局部语法理论模型是在评价方面较为成熟的理论,但如果将这两者作一个对比,可以发现它们有两点不同:研究对象的界定在评价语言本身上有出入,使用的方法也不同。Martin和White模型中所研究的评价是通过把词汇意义范畴化的手段实现的,Hunston模型用语料库的方法,研究对象是指具有评价意义的结构。同一个意义上的评价但是不同的体现方式。Martin和White把评价资源做了范畴化的描写,归纳为三个评价系统,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较广泛的解释力。虽然他们在讨论态度系统时提到了表达情感的专属句型是归属性关系过程,并且还列举主位化评述结构作为说明,但是很遗憾,在后面的讨论中并没有坚持把词汇和语法手段结合起来,因此他的模型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所有的评价意义都是借助词汇手段实现的。但这一点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大前提不甚相契合。因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词汇和语法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界限(Halliday and Metthiessen,2004)。这一点有望在Hunston的模型中得到一些补充。
其二,需要指出的是,Martin和White的介入系统概念有些杂乱,缺乏清晰的标准,使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关系。比如在介入系统中,根据对话的多元性,系统分成多声和单声系统,而且还有四种介入的手段。这四种介入的手段实际上是根据语义来区别的,Martin和White没有从语法手段的形式上统一讨论这一问题,他用来说明介入手段的例句都来自英语词汇,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词汇是区别介入的唯一手段。这应该是一个矩阵的问题:一种单声/多声系统会有不同的语法实现手段,同时每一种介入手段也可以由不同语法实现手段来实现,而不仅仅限于词汇语义。对话系统和实现手段的关系如表2-7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系统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表2-7 对话系统和实现手段
Hunston的模型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既然在评价类别(Evaluative category)中可以由形容词词组(Adjective group)、名词(Noun group)、动词词组(Verb group)等表达评价,那么在由限定或非限定小句承担的被评价的命题中,是否也存在词汇评价功能?这种词汇评价和评价类别中的评价词组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否可能存在两种以上的词汇评价机制? Hunston对这些问题没有研究。试比较表2-8例句中黑体画线的评价词汇。
表2-8 例句列表
Hunston的模型非常具有概括性,但她的模型很明显的缺陷在于:其一,既然是局部语法,也就不能在广泛意义上解释语言的评价现象;其二,局部语法没有为这六种评价句型提供足够的说明和解释,是否只有这六种句型是所谓的评价句型,以及为什么这些句型结构具有评价功能。可能有这样一种情况存在:用在这些结构中的一些形容词即使用在其他非评价句型中也具有评价意义,但是不一定就是同一个评价意义,因为有些形容词有一个甚至更多的评价意义,也有很多非评价意义,甚至也有这样一种可能,即这些句型使得不具有评价意义的形容词具有了临时的评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