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梭罗是19世纪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20世纪以来其声誉与日俱增,甚至演变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但关于梭罗研究,从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有较大的商榷空间,如当代的梭罗研究主要是从文学生态学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着眼,传统的梭罗研究则多以自然文学批评和政治批判的角度为切入点,二者均属于外部研究,对梭罗文学思想形成的内在机制和诗学风格缺少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本书立足于当代学术批评的理论平台,将文化诗学与形式主义诗学的理论相结合,融合哲学、宗教学、思想史和文学史等多种理论资源,对梭罗的自由思想及其诗学的表现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和阐释。希望能打破日趋僵化的研究模式与理论惯性,为梭罗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梭罗终生都在探求生命与精神的自由境界,由荒野世界中的自由到道德社会中的自由,再到宗教性体验中的自由,其自由观已自成体系。虽然梭罗的自由观博大精深,但他毕竟是一个文学家,因此他的思想主要用文学作品来表述,这就涉及诗学问题。梭罗的诗学思想,是基于其个体体验的生命诗学,梭罗所理解的生命既是自由的,又是能够自觉承担使命的。因此,作为表达梭罗自由观修辞手段的诗学,也必然要兼容多种诗学,具体而言,梭罗的自由观诗学是浪漫主义诗学、现实主义诗学和超验主义诗学的有机融合。
梭罗的自由观诗学,在面对荒野世界、道德社会和宗教性体验时表现为不同的诗学风格。面对荒野世界时,其多呈现出浪漫主义的诗学特征,即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多彩的语言来描述大自然,重视其主观感受和瞬间情绪,并通过象征与神话来凸显叙事的隐喻性和表现性。诗性智慧的播撒和神话思维的运用,都是梭罗对浪漫主义诗学的承继与延展。面对道德社会时,其多呈现现实主义的诗学特征,它与作家对道德社会生活的整体把握和探究一致,服务于作家对社会现象本质的探究,反映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强化了道德批判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面对宗教性体验时,其多呈现为超验主义的诗学特征,它重视个体的内在体验及反省、重塑精神,否定宗教神学的权威性与唯一性,强调人在宗教性体验中的主体性,倡导从偶像式的宗教崇拜走向自由的神性存在。浪漫主义诗学、现实主义诗学、超验主义诗学在梭罗身上融会贯通,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他的自由观得到了最恰切的表达。
梭罗的自由观诗学既是浪漫时代的产物,也是其不断追求真理、对生命的自由观照及其诗化哲学思考的结果,带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梭罗用诗性智慧为人类构建了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从而使这个“荒诞”的世界成为人可以栖居诗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