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劳力需求函数中的参数分析及调整
在山西经济模型中,劳力需求函数的形式为:
式中,Lt——各物质生产部门在t年的劳力需求数。I——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额。Lt-1——各物质生产部门上年末的劳力数。d0——常数项。d1——固定资产投资项的系数。d2——上年劳力项的系数。
我国的劳力就业,特别是非农业部门的劳力就业,是有计划地统一调配的。影响劳力就业量的因素,除适龄人口的增减、各类学校毕业生和部队复员退伍人数的增减,以及各部门现有劳力的状况和部门结构的调整变动外,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减。故(4)式选用I作为主要解释变量。
与此同时,编制了一个山西人口模型,计算出到2000年的可供劳力总量。
以(4)式进行今后20年的预测,在适当给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情况下,到20世纪末,各物质生产部门对劳力的需求总量将较大地超过可供劳力总量。
为什么用(4)式预测出的劳力需求量普遍偏高?怎样对劳力需求函数的参数进行调整?
首先看Lt-1项的系数d2。在(4)式中,因变量劳力需求数Lt与自变量上年末劳力数Lt-1之间是滞后自回归关系。如果不发生一个部门的劳力大规模地向另一个部门的转移,系数d2主要表明某部门的劳力自然增员(如农业)或自然减员的程度。一般来说,d2的值是比较稳定的。因此问题在于,用历史资料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的系数d1是普遍偏高的,说明由固定资产投资而导致的对劳力的需求量偏高。这也符合历史情况。在过去,由于劳动生产率和固定资产产出率提高的速度很缓慢,扩大生产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和就业劳力的增加。如果以历史上的这种状况来预测今后20年,再考虑到实行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政策,那么,未来的劳力需求量势必会超过劳力供给量。
为使今后20年劳力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平衡,就要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所引致的劳力需求量;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所导致的劳力需求量客观上存在着相对下降的趋势,所以就要降低(4)式中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系数d1。
对系数d1的调整方法是,在该系数前乘以一个小于1、大于零的新系数qt,可称之为劳力调整系数,使(4)式变为:
对于qti的取值,可用以下几种信息来控制和确定它。其一,已由人口模型给出今后20年可供劳力总量;其二,根据这一可供总量,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商议,给出分部门的劳力控制量;其三,以未加劳力调整系数的原模型即公式(4)计算出劳力需求量作为调试的基础;其四,参考历史上各部门万元投资对劳力需求这一指标的变动情况。有了这些信息,就能较为容易地确定出q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