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时代机遇中“入世”
全球化时代下的今天,所有的一切要素都在不断被重新组合,商品、技术、资金、劳动力跨越国界自由交换流动;互联网技术的产生成为推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更大动力,世界开始连接的越来越紧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全球人才模式和结构也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伴随各方资源跨越国界、跨越行业不断的整合,各国对于国际化、专业化的跨界人才的需求便开始大规模的应运而生。如今人才的跨界发展不仅仅冲破了国界,也不仅仅表现为跨越行业之间,同时也越来越向各种机制之间、思想、物质全方面的跨界发展。人才跨界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手段越来越便捷,行业之间的门槛随着技术进步在不断降低……
随着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人才争夺越演越烈,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新时期,中国对人才的重视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阶段。随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国逐渐成为国际人才的向往之地,外国人才集聚相应开始显现,我国的选才范围也早已从国内13亿人,扩大到全球70亿人。与此同时,我国创新创业战略正当时,人才成长的路径也必然要顺应时代趋势,直指创新创业。“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择天下之英才而用之”这些人才理念的提出体现出我国对人才的重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要会议或谈话中更是多达七十多次的提到要重视人才。
时代背景、国家战略对人才展现了足够的好感和“善意”,那么如何将自己培养成“合格”的人才呢?显然,这是一条“道阻且长”的漫长探索之路。
一路走来,我感到十分幸运。19岁,我赶上了恢复高考的机遇,成为了这场“中国有史以来录取率最低的高考”的通关考生之一;25岁,我放弃了在国家机构工作的“铁饭碗”,抓住留学的机会,毅然踏出国门,去北美开拓眼界,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MBA之一;而立之年我成为加拿大魁北克政府有史以来首位出生在中国大陆的高级经济商务代表;35岁,我担任世界最大工程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AMEC-Agra国际公司副总裁,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势,促成了中国三峡工程的第一笔外资引进;回国后,我发起创办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和2005委员会、创办全球化智库(CCG),凝聚了一大批回国创业有影响、有成就的留学人员,推动“中国海归事业”的发展,有幸在海归回国创业的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个体与时代是相遇的关系,擦肩而过,或无意邂逅,或正逢其时”。[1]我在《在不如意的人生里奋起直追》一书中,回顾自己职业生涯时曾感慨:“我不怕折腾,因为我知道必须抓住自己人生的命运。”如今,中国人才发展大环境早已不同于六七十年代。当时代的机遇悄然到来的时候,我们更要懂得如何敏锐地发掘、精准的判断和把握时机。回国后我担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人才研究,深深感受到人才的成长进阶之路是那么的复杂且多变,个人、平台、时代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笔者曾有幸作为首位中国大陆人士被加拿大《商业周刊》选登为封面人物;也曾被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评为中国首届“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被《中关村》杂志和新浪网评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十大海归人物”。正如《圣经》上说:“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在笔者与众多优秀人物一起对话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成功者的成长轨迹,结合自身的体验,笔者发现成才之路是有“道”可循的:
看人再准,不如识人有“法”。中国社会是讲究人情的,古人怀才不遇后的希望是自己尽快遇到伯乐,却从未反思过制度的问题。伯乐不常有,发现人才不能靠“人治”,不能寄希望于某个人,而要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制度、程序来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保证人才供给的持续性,不因人事变动受到冲击。
用人不能简单粗暴,要懂得用“术”。用人是门艺术,“术业有专攻”,简单粗暴的给人才安排同质的工作是不明智的,成效不好还浪费。量才授任,岗位与才能匹配是最大的节约,而且用人不能一是一,二是二,要适当加压,激发人才的潜能,做到才尽其用。
“爱之深责之切”,骨干人才要多磨难。“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没有效率的,也说明了组织、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盲目性。做事要抓主要矛盾、关键节点,人才培养也是如此。骨干人才作为组织、单位的后备梯队要重点培养,通过竞争加速骨干人才成长,为他们早日挑大梁打下基础。
“组团”就像玩积木,有长有短才精彩。“和而不同”是构建团队的最高境界,团队需要拍板拿主意的人,也需要执行力强的实干派,更需要情商高的外联人才。构建团队就是为了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同质化有悖“组团”的初衷,多样化的“团队”构成才能碰撞出精彩。
“少”“为他人作嫁衣裳”。人才资本的积累是组织、单位发展、壮大的源泉,招人、用人、育人一样都不能少,而最为关键的是要避免“煮熟的鸭子飞了,培养起来的人才走了”的尴尬境地。为争夺人才,各方各出奇招,组织、单位要形成自己的留人优势与黏性,“少为他人作嫁衣裳”。
时代与平台都准备好了接纳、争夺人才,那么个人如何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呢?
理想还是要有的。有人说理想太虚,不如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执行力是需要的,理想也是不能丢的。理想是人生的“定海神针”,即使身处逆境,需要向现实妥协,它也是人生的亮点,温暖逆境中的时光,引导个体逐渐向他靠拢,直至走进理想。
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殿上的箴言一直被后代大哲拿来警醒世人。石头可以做石雕,碧玉可以做玉雕,各有各的美。石头非要晶莹剔透,或是碧玉非要“深藏不漏”,那只能是“邯郸学步”,想学的没学会,反而把自己的优势也丢了。个人的自身条件是个体发展的基础,立足自身才可能,也才可以放眼世界。
必须要专业。互联网时代,跨界人才很吃香。但这个跨界绝不是东一点皮毛,西一点末节凑起来的,必须有一方面很专业。“互联网+”很时髦,很多人都想去蹭点光环,实现嫁接,而真正能够嫁接成功的是在某一领域很专业的人才。专业是个体发展的基底,打好了底儿才能继续谈跨界或是深入发展。
自我更新,创新创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就是“日新”的力量。在过去那个慢节奏的时代,“日新”都备受推崇。如今,创新创业渐成大势,个体更要不断的刷新,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精神。个体的完满要在时代的背景下蜕变、完成,主动的自我更新,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需传递成才路上遇到的善意。哈佛商学院院长麦克阿瑟曾在给他的学生致辞时说:“人的一生只做一个企业经理、银行家、学者、企业家,挣许多钱是不够的。除了事业上成功之外,你还应设法帮助许许多多被生活遗弃的善良人。”优秀的人才在成才的路上也得到别人的帮助,自己的成功是成才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就是传递成才的善意,从被培养者转型为培养者,缔造更多优秀人才。
顺势突围,借风翱翔。时代是无法选择的原生环境,那么人才只能“认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才要顺势突围,借风翱翔。人才的成长之路要学会“借势”,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是热点,“走出去”如火如荼,国际化人才供不应求。显然,这就是时代给人才的提示,契合时代需求,自然“顺风顺水好行舟”。若是非要逆流而上,学没有市场的屠龙之术 [2],最终归宿大概也逃不出朱泙漫之外。
上述是笔者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同时也概括了本书的行文结构。中观上,组织、单位对人才的培养是人才落地发展的基础。微观上,人才个体的先天资质与后天努力是人才成长的最强动力。
也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经过层层的岔路才能到达终点,人生的成长或许仅仅是要走好几个关键的节点。2008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推出了《开放你的人生》一书,立足开放的时代特点,放眼一个开放的中国,倡导一个开放式人生。我认为中国崛起的背后,不仅仅得益于过去30年宏观性的国家对外开放政策,还需要具备大国开放心态和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发展的基石和后盾。2017年,改革开放即将迎来第40个年头,我们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本书,重新审视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立足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国情,倡导国际化、跨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青年人注意人生中普遍性的成长节点,走好关键的每一步,希望能够帮助青年人在人才成长的麦田里摘到最大的麦穗。
是为序。
王辉耀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2017年4月
[1]王辉耀:《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2]《庄子·列御寇》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朱泙漫向支离益学屠龙的技术,耗尽家财学艺三年,技艺炉火纯青。下山之后,却根本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