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当好孩子心中的山
对于每个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心中的山,是孩子身体和心灵上的精神支柱。作为弱势群体,残疾孩子尤其需要父母这座山。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给了孩子美丽的生命,而且要给孩子美好的生活。父母要努力做好孩子心中的这座山,做好孩子前行路上的灯塔,因为孩子的言谈举止、理想信念、性格品德、能力智慧,处处都有父母的烙印,时时都有父母的影子。
第一节 当孩子需要关爱时
当孩子需要关爱时,父母这座山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这是一座不平凡的山,从孩子出生时就陪伴着孩子,是孩子成长的奠基者。在孩子前行的路上,这座山要给孩子遮风挡雨,能给孩子披荆斩棘、铺路搭桥,引领孩子走上生命成长之路。生活中,能让孩子分享世间的美好,懂得孩子的喜怒哀乐,关照孩子的衣食住行;当孩子冷了、热了、饿了、渴了,能看到家人的笑脸,能听到家人问候的声音,能得到家人及时的关照。中学时,我写过一篇题为《拐棍的联想》的文章,我把我的姥爷、姥姥、爸爸、妈妈甚至弟弟都当作我行走的拐棍,因为没有他们我就寸步难行。我想,这就是这座山的含义。
如果残疾孩子没有一个温馨的家,那么他们的生存将注定十分艰难。在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栏目开播五周年庆祝活动暨“金海豚脑瘫救助计划”启动现场,我认识了小姑娘思祺。因为小思祺自幼脑瘫,她的父亲离开了她和妈妈,她和妈妈只好与卧病在床的姥姥一起相依为命。由于父亲的逃避责任,小思祺依靠的山塌了一半,治疗很不及时,身体发育十分缓慢,十岁的孩子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依然不会走路,出入要靠妈妈抱着。她的妈妈由于肩负着照顾她和姥姥的重任,找工作十分困难,有时甚至只能靠拾荒和乞讨过活。我从小思祺的眼神中看到了与她年龄极不相称的忧郁,特别是当她的母亲给我们介绍其父亲的所作所为时,我注意到小思祺面色凝重,眼神中充满了幽怨,足见父亲的离开给她带来了多大的心灵伤害。小思祺很懂事,非常体谅年迈多病的姥姥和坚强的妈妈,当听说山东电视台“金海豚脑瘫救助计划”要给她手术治疗时,她的脸上充满了无限的憧憬。我把我的第一本书《九童作文》送给她,衷心希望她的生活越来越好。
第二节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这座山要给孩子信心和力量。
残疾孩子的弱势地位,决定了他们从小就很容易孤独寂寞,渴望同情与理解。从生存哲学的角度看,弱势群体是指在生存发展区位和社会资源分配上处在弱势状态的人群。这种弱势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承受能力的脆弱性、发展机会的稀缺性。残疾孩子处在弱势群体的最低端,个体生存能力差,经常需要别人的保护和照顾,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竞争中处于极度不利的地位。
残疾孩子因为经受的失败太多,身心都很脆弱,特别容易失去信心,甚至会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这座山比什么都巍峨,比什么都可靠。作为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困难,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孩子心理上的疏导和行动上的支持,让孩子看到希望与前景,给孩子信心和力量。
我的父亲就是我心中的山。我曾在一篇文章《我的父亲》中写下了三个意味深长的主题句:父亲是我的守护神;父亲是我的领路人;父亲是我的助推器。守护神、领路人、助推器,我想这是对父亲这座山最好的诠释。当我需要他时,他总能出现在我的身边。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也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我有许许多多的收获与喜悦,也有许许多多的失落与烦恼,在奋斗中经常面临无奈与困惑。每当我的思想有疙瘩时,父亲总会和我促膝长谈,有时一次能谈两个多小时,直到我心平气顺,脸上绽开笑容。我说不出自己对父亲是怎样一种眷恋,也说不出对父亲是怎样的感觉,但我只觉得有父亲在身边,好踏实,好平静,好有信心,也好有希望。父亲的大手引领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而父亲的心灵之手时刻护佑我跨越人生中的一道道关卡。父亲渐渐变老,我渐渐成熟,但父亲依然是我心中那座高大巍峨的山,直到永远……
第三节 当孩子遭到歧视时
当孩子遭到歧视时,父母这座山要维护孩子的人格和尊严。
对于残疾孩子来说,遭受歧视是常有的事。孩子受到了歧视,一些家长除了生气和委屈,办法却不多,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案例:有一个初中二年级的残疾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的不公,他的家长与老师大吵一顿之后,就带着孩子愤然离开了学校,从此孩子再也没有返回学校的大门。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好学的孩子,离开学校后,他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自学,终因基础较差,效果不理想,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还有些家长,怕孩子受歧视,就不让孩子出门,殊不知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歧视,无形中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封闭心理。
我应当感谢我的母亲,她在维护我的人格和尊严方面表现得坚定不移。小学时我走路不好看,还经常摔跤,一些调皮的同学就跟在我身后学我走路,有的还给我起绰号,伤害了我幼小的自尊心。每当这时,母亲总会第一个站出来,批评这种行为,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他们要学会尊重别人。对于个别情节严重的,母亲还会与老师或者家长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沟通,直到对方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母亲的努力没有白费,学我走路的同学越来越少,起的绰号也没人再叫,歧视变成了关爱,同情我、帮助我、理解我的人越来越多。小学时我的成长环境不是很好,原因就在于个别老师对残疾存在偏见,给同学带来了错误的导向。初中时,我的成长环境有了根本的改善,在一篇《我最敬佩的人》的命题作文中,全班竟有2/3的同学写的“最敬佩的人”是我。那时,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被认可的光荣与自豪,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一个残疾孩子的人格与尊严。
母亲当年的坚持驱除了我幼年时心中的阴影,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学习、更平等地与人交往。现在,当我与同学们快乐游玩时,当我与领导老师们真诚沟通时,当我面对各类媒体采访时,我总能表现出一分淡定与从容。我想,如果没有母亲对我幼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护佑,我是不可能做到这一切的。
第四节 当孩子幸福或悲伤时
当孩子幸福或悲伤时,父母这座山要与孩子同喜同悲。
幸福着他的幸福,悲伤着他的悲伤。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知晓孩子的喜怒哀乐,与孩子同呼吸、共进退。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狭小的,也是博大的,只要您用爱去浇灌,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美好,变得崇高,变得强大。
当孩子成功时,家长会同孩子一样幸福。孩子有了高兴的事,家长也一样高兴,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在这里要提醒的有两点:
一是不要小看残疾孩子的成功。对于健全人来说,残疾孩子的成功有时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残疾孩子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哪怕残疾孩子取得再小的成功,比如说孩子今天会用筷子了,会系扣子了,家长也要放在心上,并抓住机会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二是要引导孩子学会感知成功,享受幸福。残疾孩子一般爱好比较单一,追求比较执着,尽管通过奋斗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他们不太会感知,也不太会享受,或者只盯着成功的目标,而不去享受奋斗的过程。幸福是一种感觉,而幸福感也是需要学习、需要引导的。作家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中写道:“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1]家长要善于提醒孩子学会感知快乐,学会拥抱成功,学会享受幸福,不断提升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当孩子失意的时候,家长要和孩子坚定地站在一起。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但残疾孩子有其特殊性。他们失意的时候可能更多,失意的时间可能更长,失意的严重性可能更大,失意甚至会伴随着孩子漫长的成长历程。如何让孩子尽早走出失意,勇敢地面对生活,是每个残疾孩子家长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家长千万不可和孩子一起失意、共同沉沦,而是要不断地为孩子输送生活的正能量。当孩子悲伤无助的时候,家长要做孩子的坚强后盾,给孩子安慰与关怀;当孩子失望彷徨的时候,家长要理解孩子,给孩子信心与力量;当孩子孤独寂寞的时候,家长要陪在孩子身边,和孩子说说悄悄话。家长是伞,为孩子遮风挡雨;家长是灯,照孩子走过漫漫长夜;家长是温暖,帮孩子度过雪花纷飞的寒冬;家长是向导,引孩子走向远方的路。
在《牵手》这首歌中,有这样的歌词: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这是一首写夫妻感情的歌,但用于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第五节 当孩子成长时
当孩子成长时,父母这座山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应随时准备把自己变年轻,与孩子一起成长。记得中学时,老师在作文课上给我们出过这样两个题目:“假如我来当老师”“假如我来当家长”,目的是启发我们展开联想,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今天我要反其道而行之,给尊敬的家长们出个题目:“假如我来当孩子”。
我不敢指导家长们如何去写这篇作文,我想说的是,您要经常把自己变年轻,最好变成孩子,把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代沟抹平,与孩子一起成长。哲学解释学追求一种“视域融合”,即任何解释者在理解前人的文本时,都是带着自身的“先入之见”的,我们要竭力破除这种“先入之见”的影响,追求解释者将视域置于文本当时的视域中,实现彼此视域融合,获得更接近于文本本身的正确解释。家长和孩子的教养和沟通过程本质上亦是一种理解和解释的过程。要想成为出色的家长,就应该学着把自己看待世界的视野和孩子看待世界的视野有机融合。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您就会与孩子有共同语言;您要培养与孩子共同的兴趣、爱好;您还要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思考。我的父亲是一个在我的不同成长阶段,陪伴我共同学习和思考的人。我上中小学时他能给我指导,上大学时他能与我探讨,即使我读博士,做大学老师了,他仍能给我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时常让我受益匪浅。父亲常说,他喜欢与我和弟弟在一起,因为这时他感到自己变得年轻了许多。
希望残疾孩子的家长们经常把自己想象成孩子,甚至想象自己同孩子有一样的残疾,想象同孩子有一样的经历,想象同孩子有一样的心情。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找答案,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您会在教育孩子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父母之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2]而最好的关心,就是经常把自己变年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与孩子一起成长。
当然,做孩子心中的山,但不要永远做孩子的“靠山”。对于残疾孩子而言,家长的爱可能尤为深重,甚至愿意一辈子为孩子挡风遮雨、包打天下,这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在家长得力的时候靠家长,家长老去的时候靠社会,甚至产生“我是残疾人,你们都应该来帮助我”的自私心理。因此,家长既要当好孩子心中的山,又要教会孩子自己走路,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摆脱对这座山的依赖,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山高大,给了孩子蓝天;蓝天广阔,给了孩子梦想;梦想深远,让孩子看到了希望的前景。家长朋友,请您当好孩子心中的山,做孩子最信赖的人,教会孩子走自己的路。
[1] 毕淑敏:《毕淑敏专集:提醒幸福》,同心出版社2012年版。
[2]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阿德勒的儿童性格教育》,马丽译,中国妇女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