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中华诗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古逸诗《弹歌》与传存至今的《斫竹歌》

王明甫

清人沈德潜在所编《古诗源》中,收录有一首题名为《弹歌》的二言古逸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系古肉字,读音rù,指代禽兽。

这是一首远古的诗歌。源自《吴越春秋》这样一段记载:越王欲谋灭吴复国,范蠡向越王推荐了善射的陈音。越王问他善射之道,陈音回答:“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越王又问:“孝子弹者奈何?”陈音答道:“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见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

据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考断:“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第三十四章章句)又说:“黄歌断竹,质之至也。”(第二十九章通变)所言“黄世”是指“黄帝时期”,“黄歌”即黄帝时期的歌;所谓“黄歌断竹”和“《竹弹》之谣”,指的就是沈德潜题名的《弹歌》。如此说来,这首肇始于黄帝时期的二言古逸诗,洎今已有五千年之久了。

从上述《吴越春秋》引文可以推知,远古先民在发明弓之前,还经历过一段使用弹的过程。二者同是靠弹射力获取猎物,但后者是用弹丸,包括石、土、陶弹,前者则用箭矢。“断竹,续竹”是讲制造弹具的备料和加工;“飞土,逐宍”则表示将预制的弹丸弹射出去猎取飞禽走兽。这较之只能近距离利用木棍或抛掷石块进行捕猎,前进了一大步。清人张玉穀在赏析这首古诗时曾赞道:“八字直分四句,而弹之制与弹之用,无不曲尽,刘勰以为至质,愚以为更饶古趣。”至于所谓“弹起于古孝子”说,难免不有糅合后世“孝道”理念加以比附之嫌。

这首《弹歌》仅用了四个动宾结构的二言短句,就极其简括地描述了从制造工具到捕获猎物的全过程,语言古朴,节奏明快,且有韵律,具备了诗歌形态的基本要素。

当初,我是在一套历代各体诗歌选集中,读到这首古逸诗《弹歌》的。特别是诗中有一个古写的肉字引起我一寻究竟的兴趣。记得那套选集中将这个古肉字写作“”,翻检《辞海》、《辞源》、《印典》乃至《说文解字》,遍查无着;《康熙字典》的“穴”部也无该字,最后还是在“宀”部找到古“宍”字的。《康熙字典》在该古字的最后一项释义中,引用的虽是《吴越春秋》一书所谓的“古孝子弹歌”,原文却是“竹续竹飞土逐宍”,与现在读到的《弹歌》首句作“断竹”有所不同。而“”乃古文“绝”字。“绝”字虽有“断”义,并非同字。篆书“”旁加“”才是“断”。而“绝”字的另一古文作“”,与“”二者字形相近。古代文人采集这首口头诗歌时,是取其“绝”之“断”义,还是将“绝”之古文与“断”讹混,实未可知。当然,《康熙字典》容或纰缪,也在所难免。无从穷原竟委,只得暂置脑后。

说来难以置信。与这首古逸诗《弹歌》的内容十分近似的一首远古的歌谣,竟然被江苏张家港河阳地区的农民兄弟代代相传,而且一直传唱到今天。

2009年2月中旬的一天,凑巧在中央电视台文娱频道欣赏到一台重播的《欢乐中国行·魅力张家港》专题节目,内容是该台在2008年11月初曾经播放过的“2008中国长江文化节开幕式暨庆祝张家港口岸建港四十周年文艺晚会”。节目进行中间,一位女歌手唱完一支歌曲并未下台,又由张家港地区几位农民走上台来唱了一首名为《斫竹歌》的山歌。据主持人介绍,这首山歌没有歌谱,完全是靠当地农民从古至今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为了使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了解所唱内容,演播台上还特意摆放一副架板,上面写着《斫竹歌》的歌词内容:“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宍”十个大字,并且注明“宍”是古肉字。由于对那首古《弹歌》留有印象,暗自与之相较,真可谓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后从有关材料中获知,这首《斫竹歌》是当地民俗学者搜集整理河阳山歌时,从一位老年盲歌手口中采集到的。这首歌在演唱时,除上述内容外,还要加上一些表示呼喊、感叹和欢快的衬词。全文是这样的:“杭唷,斫竹,嗬哟嗨!杭唷,削竹,嗬哟嗨!杭唷,弹石,飞土,嗬哟嗨!杭唷,逐宍,嗬哟嗨!”

据说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张家港河阳地区的老人几乎人人会唱这首《斫竹歌》,成为人们劳动时齐声唱和的号子。到90年代,还有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农会唱。1997年,《斫竹歌》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尔后,原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曾再次率团到张家港考察河阳山歌,听到当地一位山歌王唱《斫竹歌》,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它是“国家的瑰宝,世界的奇葩”,认为这首歌“改写了中国诗歌史和中国音乐史”,是“华夏古老歌谣的活化石”。包括《斫竹歌》在内的《河阳山歌》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学生现在也都在学唱这首源远流长的《斫竹歌》。

张家港历史悠久,古代属东夷族人活动范畴,境内分布有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10处。河阳地处江南水乡和古老的农耕圈内,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从未停止过。河阳山歌是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山周围地区世代相传的歌谣。相对固定的生产生活方式,赓续未断的文化积累,加之河网密布,自然村落封闭,数千年流传的《斫竹歌》得以完好地保存了原生态的鲜明特点。

我们知道,古老的民谣、山歌,乃至《诗经》的《国风》许多篇章,原本都是民间口口相传的口头文学,经文人采录和润色、删改、传写之后,得以留传下来。包括散见于古文献典籍中的古逸诗在内的这类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多有演变,甚或附加上流传时代的烙印,难免会失去一些本来面目。即以《斫竹歌》而论,“斫竹”的“斫”在该地区方言中一直保存至今,如言“斫草”、“斫稻”。“逐宍”的“逐”在吴地方言中也保留了古义,指用工具投射目标,如“逐鱼”。“削竹”或指所斫竹材除制弓形弹具外,也可制成叉状弹具。“斫”、“逐”二字正是该地区古老语言的传承。就是歌中那些用现代通用字拟声的衬词,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所说我们祖先原始人最初呼喊出的“杭育杭育”声,以及古人所谓“前呼邪许,后亦应之”的“举重劝力之歌”的味道。(见《淮南子·道应训》“邪许”,象声词,读音yé hǔ。《吕氏春秋·淫辞》原作“舆謣”。)而用“断竹,续竹”,包括省却“弹石”一词的《弹歌》,显然带有文字修饰加工的色彩。不过二者虽有差别,但制造工具和狩猎的内容与本质迄无二致。

由此可见,《弹歌》与《斫竹歌》极大可能出于同一母体。而《斫竹歌》更早于《弹歌》,很可能是《弹歌》的原型,《弹歌》则可能是从《斫竹歌》演化而来。故此,在没有新的发掘和发现之前,传承至今的《斫竹歌》可视为中国第一首古歌谣的活体,而二言四句的《弹歌》理当是我国诗体发展的首章。

2012年3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