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正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学界近年来的热点论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瞻目的伟大成就,然而,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仍然未能消除,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等,致使社会正义问题及理论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话题。在此背景下,选取马克思和科恩的正义思想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我国社会正义状况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析马克思和科恩正义思想,有利于我们吸收马克思和科恩共同的思想资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分析的主要对象是“马克思的思想”,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G.A.科恩(G.A.Cohen)[1]以澄清、发展和捍卫马克思正义思想为学术使命,因而,从理论视角来看,比较研究两者的正义思想,有利于我们挖掘、汲取他们共同的正义营养;有利于澄清他们共同的批判对手——自由主义。无论是马克思抑或是科恩,对自由主义正义学说都持以批判的态度,并从哲学、经济学或道德视角加以反驳;有利于我们拓展马克思、科恩正义理论研究视域。马克思、科恩正义理论并不局限于平等,而是涉及“自由”“平等”“自我所有”“剥削”等宽广的理论论域;有利于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结合社会现实,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从现实视角来解析,深入挖掘马克思和科恩正义思想中所蕴涵的正义资源,有利于我们建构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正义论;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利于我们辨别自由主义的本真面目和批判新自由主义;更有助于使大众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正当性和资本主义的非正当性。
二 国内外研究简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随着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所引发的西方政治哲学和正义话题的复兴,马克思的正义思想逐渐成为英美学者热议的话题。在这场宏大争论中,“马克思与正义之间是否存在矛盾”逐渐凸显为焦点。以伍德和塔克尔为首的学者主张“马克思反对正义”(存在矛盾);以科恩和胡萨米为主的学者力主“马克思赞成正义”(没有矛盾);罗尔斯、佩弗和卢克斯则分别提出将马克思正义观从“法权正义”提升到“政治正义”、将马克思的正义运用范围限定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将马克思社会正义的思想聚焦于“解放”而不是“法权”等主张,以此来消除马克思与正义之间的矛盾。上述研究者从现代道德的视角研究马克思正义,局限于分配和法权正义;并将马克思正义与政治经济学分割开来。这种现象引起了麦卡锡和王尔德等学者的不满,他们提出,从古希腊古典正义理论和道德观出发来研究马克思正义论,马克思与正义之间的矛盾能够消解,当代研究者的两大缺陷也能克服。如果说英美学者主要致力于化解马克思与正义之间的矛盾,那么国内学者则主要建构马克思的各种正义论。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贡献体现在从分配正义或法权正义出发,概括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特点,提出各种马克思正义观:实践正义观、超越正义观、劳动正义观、主观正义论、分配正义观和正义批判论等;拓宽研究马克思正义论的视域,从经济、政治、法学视域分别研究马克思正义观及其对资产阶级正义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正义观的批判;阐述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向度;关注马克思正义论的当代价值等。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被新自由主义者视为敌对学说并加以批判,他们的批判激起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G.A.科恩的回应及反驳。科恩的学术观点在国内外均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针对科恩的几部涉及正义思想的著作,埃里克·麦克、约书亚·科恩等人分别撰写书评;关于科恩对诺齐克自我所有理论批判的研究,凯·尼尔森、皮尔逊、沃尔夫、金里卡、塔里·法比安恩及奥特萨卡等人分别就科恩批判自我所有理论的起因、路径、贡献及缺陷等方面探究;关于科恩对罗尔斯平等理论批判的研究,斯坎伦、曼戴尔、尼尔森、罗默、米勒等人分别从科恩批判左翼自由主义平等观的不彻底性、不平等证明的非正当性、正义论题缺乏人类的道德本性及科恩对左翼自由主义的超越等维度进行探研等。围绕科恩的正义思想,国内学者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于:一些学者剖析了科恩对诺齐克持有正义、自我所有理论的批判;部分学者解析了科恩对罗尔斯差别原则、不平等正当性证明等的批驳;一批学者探研了科恩为社会主义的辩护;一些学者探究了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等。
对于马克思、科恩正义思想的比较研究,国外学者很少涉猎。国内学者关于两种正义思想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初探:有学者谈论科恩的“马克思主义情结”,有学者从科恩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平等理论探究马克思的平等理论,有学者比较分析科恩和马克思关于自我所有理论的分歧,有学者从科恩的分配正义观的转变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平等,有学者从马克思与科恩平等观的理论前提、话语背景和研究方法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两种平等观。
总体而论,围绕马克思与科恩的正义思想,国内外学者从多维度展开了探研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学者们的研究尚有两点不足:没有处理好马克思、科恩与自由主义之间两层复杂的关系(马克思、科恩对自由主义既批判又借鉴的关系;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批判,新自由主义回应,科恩又批判的承继关系);很少从“自由”“平等”和“自我所有”的路向整体、系统地比较研究马克思与科恩的正义思想。
三 本书的思路及结构
本书以自由、平等、所有权为主线,首先探研马克思、科恩批驳自由主义的缘由,继而探讨马克思吸纳古希腊整体正义、现代个体正义、德国古典哲学、新人文主义、19世纪政治经济学的合理因素,从人类整体自由、平等和自我实现等理念出发,分别完成了对自由主义的哲学批判、政治学批判和经济学批判。然后重点探研科恩发展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回应自由主义的挑战,并分别达成了对自由主义者弗洛、纳维森以及诺齐克关于自由的批判,对右翼自由主义者诺齐克关于自我所有的批判,对左翼自由主义者罗尔斯关于平等的批判。基于此,研究马克思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上,构建其经济正义、政治正义、(狭义)社会正义、文化正义的完整社会正义思想。再后探究科恩质疑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平等条件的设置、倡导马克思主义者放弃自我所有、为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作辩护,同时坚信马克思的平等精神,吸收自由主义的合理资源,倡导“优势获取平等”观、归纳社会主义正义两原则:平等原则和共享原则,高扬社会正义道德风尚。最后,从对自由主义正义学说的反驳,对未来社会正义的构建,对社会主义内在本质的坚信等诸方面探究两种正义思想的相同点;从理论渊源、研究重心、研究方法视角探讨两种正义的相异点;从有利于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辩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有利于探究、反驳自由主义的新发展三个方面归纳两种正义的启示。遵循以上思路,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章节展开。
第一章,探究马克思、科恩对自由主义批判的缘起。厘清“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特征,同时探明(新、旧)自由主义如何运用“自由、平等与自我所有”三位一体正义学说为资产阶级私有制辩护,激起了马克思与科恩对之的强烈批驳。马克思批判自由主义正义论的缘由在于:他吸纳了与现代正义相悖的古希腊正义思想中的“共同体”“共享”“友爱”等理念;自由主义正义论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他要同庸俗社会主义者划清界限,使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能够沿着科学的轨道前进,更好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正义论。科恩批判自由主义的原因有:罗尔斯对马克思批驳自由主义的回应和对马克思“正义难题”的应答;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造成“马克思主义的危机”;诺齐克为自由主义正义的辩护、对社会主义正义的攻击;当代“运气均等主义流派”的兴起等。
第二章,探析马克思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探研马克思吸收、借鉴古希腊整体正义思想、德国古典政治哲学等的合理因素,立足于社会、劳动本质、自我实现等理念,围绕“自由”“平等”与“所有权”对自由主义正义论完成了哲学批判、政治学批判和经济学批判。首先探究马克思对自由主义“自由”的批判、对自由主义“平等”的批判、对自由主义“所有权”的批判;其次探明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正义论的政治学批判,其中重点探讨马克思对自由主义者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批判和超越:提出“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揭露市民和公民的分离、披露黑格尔“等级制”引发“虚幻共同体”、阐明黑格尔“需要体系”走向“物的异化”和“货币共同体”等;构筑“自由人的联合体”;最后探研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自由”的批判、对古典经济学“平等”的反驳、对古典经济学“所有权”的批判。
第三章,探研科恩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该部分为本书的主要内容,因为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反驳马克思“正义难题”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因而探讨科恩发展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回应自由主义的挑战,主要围绕“自由”“自我所有”和“平等”三个维度对自由主义完成的批判,成为当前学界探讨的重点话题。本章首先探讨科恩批判自由主义者弗洛、纳维森的自由观,澄清“道德中立的自由”和“道德化的自由”,同时揭示私有财产权和自由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后重点阐述科恩批判左翼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为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正当性所做的三个证明:激励论证、帕累托论证和道德任意性主张;最后展示科恩运用层层推进的方法对诺齐克自我所有的批驳:甄别诺齐克的自我所有权、自我所有原则和自我所有论,反驳诺齐克自我所有论的两大前提,反驳自我所有与平等之间存在矛盾的论断,反驳自我所有论本身。在对自由主义批判过程中,科恩捍卫了社会主义的正当性。
第四章,分析马克思、科恩对未来社会正义的建构。探讨马克思以“人的自由、解放”为终极目标,吸纳古希腊城邦正义的精髓、扬弃现代个体正义的“自由”“平等”和人的“尊严”等观念,以劳动为枢纽,以共同体和个体有机统一为途径,构建其宏大的社会正义论:经济正义为马克思社会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正义是马克思社会正义的方向和保障,(狭义)社会正义为马克思社会正义的表征和归宿;生态正义是马克思社会正义的外延和条件;文化正义为马克思社会正义的内化和灵魂。而后分别阐释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摒弃私有制、高扬公有制是马克思经济正义的核心和关键,共同计划、联合经营是经济正义之保障,消灭剥削是经济正义之目标,劳动是经济正义之尺度,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是经济正义的主要原则;政治正义:以民主、审慎为核心,平等参与共同体的社会、经济决策和管理等;社会正义:社会正义的目标或旨归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社会正义之保障为联合起来的个体共同控制、支配各种物的力量、生存条件等,社会正义之表征为异化和剥削的消失,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正义之载体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等;狭义生态正义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和自然是一个有机、和谐统一体,人与自然是一种动态的和谐关系,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节点;广义生态正义的基本内涵包括:从生态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诸多非正义,修正“新陈代谢”和“新陈代谢断裂”概念,提出根除现代生态问题的诸多举措;文化正义之本源:劳动,文化正义之目的:自由个性,文化正义之保障:道德,文化正义之特性:世界性,文化正义之归宿:平民的、大众的文化。
再探究科恩质疑马克思实现平等的条件、自我所有理论及剥削理论,同时坚信马克思的平等精神,拯救和超越自由主义的平等理论,反思多种典型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整合当代各种运气均等主义平等观的合理资源,探索和建构未来社会正义:设想一种自由与公有化规则共存的模式、倡导一种自主权与共用资源的平等分配方式、提出一种“可得优势之平等”理念、归纳社会主义正义两项原则:平等原则和共享原则、高扬一种渗透到个人日常生活领域的正义道德风尚。
第五章,简评马克思、科恩正义思想。首先探究两种正义思想的相同点:对自由主义三位一体正义学说的反驳;对社会主义正义的辩护;对未来社会正义的构建;对剥削的本质、前提的阐释;对公有制或公用资源的坚持等。其次探讨两种正义的相异点:理论渊源的差别(古希腊正义、德国古典哲学、新人文主义、19世纪政治经济学等汇聚成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理论根基;经典马克思主义、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分析哲学、现代自由主义、当代运气均等主义、基督教等组成了科恩正义思想的基础);研究重心的差别(马克思的研究重心在于社会正义,且反对永恒正义原则;科恩的研究重心在于分配正义,且赞同永恒正义原则);研究方法的差别(马克思重视辩证法、整体主义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统一等方法;科恩推崇“分析”的研究方法、偏重“微观”的研究方法、运用“现实”的研究手法等)。最后探研两种正义的启示:有利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契合当代现实,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辩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吸纳其积极因素,抛弃其消极方面;有利于研究、反驳自由主义的新发展。
注释
[1]关于G.A.Cohen的译名,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对他的名字有四种常见的译法:“柯亨”“科亨”“科恩”以及“柯恩”。在本文中,笔者将采用授业恩师段忠桥教授翻译的一种称呼方式:科恩。但是,在征引国内其他学者翻译的关于Cohen本人的论文与著作时,则维持这些学者对Cohen的另外三种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