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旅游产业效率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核心概念辨析和厘定

一 效率与产业效率

“效率”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中,通常指有效的因素。到了19世纪末,效率的特定意义引申到了机械工程方面。自从20世纪以来,效率开始广泛用于经济、商业等领域。因此,效率已经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它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单位生产要素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生产要素中任意一项的改变都会引起效率的改变。因此,对效率的测算自然非常复杂。按照作用领域和计算范围的不同,效率可以分为生产效率、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生产效率即劳动生产率,通常是以每名工人在单位时间(每小时或每天)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来计算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测量指标。所谓经济效率最根本的是现有经济资源的利用与满足其国民和社会成员物质、文化需要的程度。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问题。一般理解经济效率是指用时间来衡量的经济活动的效果。它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某种经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完成的经济任务越多,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效率还可表示一种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社会效率则主要关注全社会的最优资源配置,强调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仅仅追求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效率,仅仅调动一部分成员的积极性,仅仅发挥一部分生产要素的作用还不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要追求的是整体的、长期的效益,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全部生产要素的作用,要实现全要素效率,这就是社会效率的内涵。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对产业效率进行明确定义的较少,仅有贾卓对产业效率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认为产业效率是指在一种投入的情形下,整个产业的潜在投入与实际投入的比率。实际上,从对效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中的经济效率指的是一个组织的效率,这个组织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地区、行业,甚至以一个国家为一个组织,但都是以投入与产出的对比来判断效率高低的。从中可以看出,产业效率来源于经济效率,是指定了特定组织的经济效率,这个特定组织就是产业。经济学以资源稀缺性为研究前提,如何在投入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使产出最大,或是在产出既定的情况下让投入最小。因此,产业效率就是以作为整体的某一产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产业内各企业市场行为对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产业效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产业配置效率和产业技术效率。产业配置效率是分析如何以最优的要素投入组合生产最优的产品组合。产业技术效率是指在投入和其他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该种产出在技术有效时是最大,技术效率反映的是在给定投入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获取的最大的产出能力。

二 旅游企业、旅游行业与旅游产业

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在不同的时期,产业的概念是不尽相同的。在农业时代,产业主要是指农业;在工业时代,产业主要是指工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现代化的物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越来越复杂,产业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但从核心来看,产业始终是指从事相同物质生产或服务的经济群体的集合,具有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活动单位的集体。严格来说,构成一个“产业”的一组企业群,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生产相对同质性的产品、使用基本相同的技术、企业数量和他们产出的财务价值必须在数量上达到足以值得从统计上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而论。

长期以来,对旅游企业的定义争议不大,它是指能够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手段,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但是,对旅游产业这一概念进行严格的经济学定义一直存在着困难。从供给角度来看,产业一般是用其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所强调的可替代性标准来进行界定与划分。产业的三个基本条件旅游产业并不满足,它实际上是由多个行业共同参与的。相应地,旅游产品是一个产品组合,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互相补充完善,共同构成了旅游产业。因此可以说,旅游产业其实没有一个独立的生产函数。但是,饭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产品之间实际上更多的是互补性。旅游企业经常也很难与非旅游企业完全区分开来,因为这些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仅销售给旅游者,同时也为本地居民、其他目的来访的外来者提供服务。可以这样说,如果按照传统的产业定义来套用旅游产业的话,是存在一定的逻辑上的矛盾的。由此可以确认,旅游产业被看作一个单独的产业是不合适的,它实际上更像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群,包含并影响着众多行业。罗明义将旅游产业分为旅游核心部门、旅游依托部门以及旅游相关部门三个层次。旅游核心部门包括旅游住宿业、旅游景观业、旅游运输业、旅行社业和旅游服务机构等完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和部门,也是旅游产业的主体。旅游产业的第二层次是旅游依托部门,包括餐饮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康乐业、零售业和公共交通运输业等,这些行业或部门只是向旅游者提供部分的产品和服务,即除为旅游者服务外,这些部门还为其他消费者服务。旅游相关部门是指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旅游产业带动的行业和部门,从“大旅游”发展角度来看,这些行业和部门的发展水平对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属于旅游产业的第三层次。在此,本书为了避免概念上的不清,用“旅游产业”这一名词表示包含众多行业的行业集群,用“旅游行业”表示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并借鉴罗明义的划分进行改动,依据旅游产业中的特征行业对旅游产业进行大致划分,将为旅游者提供产品或服务为主要功能的企业集合视作旅游特征行业,主要包括景区、酒店和旅行社三大行业,将交通、商业、金融、电信等行业视作旅游相关行业。对旅游经济活动的分析则从具体的特征行业入手,即运用一般经济理论与方法,对景区、酒店和旅行社三大行业进行分析,将旅游产业作为综合的行业群,分析其整体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三 旅游产业效率、旅游行业效率与旅游要素效率

产业效率关注如何在既定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基本目标。旅游产业效率也好,旅游行业效率也好,实际上都是在原有基础上集合了“效率”这一概念而形成的。按照对旅游产业和旅游行业定义的讨论,“效率”范畴多是对单个旅游特征行业或相关行业进行分析,而对包含多个行业部门的旅游产业的分析却是较为困难的。因为虽然可以将旅游产业看作是一个行业集合,但其总体效率却不能通过单个行业效率的简单叠加而获得。为了避免概念上的模糊和误导,在此对旅游产业效率、行业效率和要素效率这三个概念进行层面上的划分。将旅游产业(行业集合)总体效率看作是宏观层面的衡量(简称旅游产业效率);将景区、旅行社、饭店等提供某类相同旅游品的企业集合的行业看作中观层面;将行业效率测算中投入要素的效果称为要素效率即微观层面,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一直被认为是最根本的生产要素,考虑到旅行社受土地要素制约较小,在此仅选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进行投入要素的计算。宏观层面上的旅游产业效率作为行业群的经济成果综合考量,因为不是简单的各个单一行业效率的线性叠加,所以,在测算上,对各行业的贡献首先进行评估,再进行投入产出的计算,并分解为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用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衡量。中观层面上的各个旅游行业效率因为是每个行业自身实际运行的结果,在此直接用经济学上的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测算,比如,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状况等。微观层面上的要素效率不再使用DEA模型进行测算,而将行业规模效率测算中对各投入要素做出的判别作为要素在行业中实际发挥效果的判断依据。其中,劳动力要素用人力资本要素来衡量;资本要素分解为物质资本要素和企业规模要素两方面表示。

综上所述,对旅游产业效率这一问题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为产业(总体)效率、行业效率和要素效率,形成旅游产业效率体系作为本书的研究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2 旅游产业效率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