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新世纪的国际视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绪论 关注新变化,迎接新挑战

一 系统研究新世纪以来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01年我国开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在此期间,新课程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同。[1]同时,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改革的进程过快,教师不适应[2],课程目标分类不合理[3],教材组织不够连贯和严密[4],评价考试制度不配套,资金投入不足,等等;也给各方面带来了一些困惑,如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减轻学生负担,结果却是教师、家长、学生都觉得负担增加了;新课程改革的本意是要提高课程的地域、学校、学生的适应性,给教师、学校赋予一定的课程权利,但结果是学校、教师不愿接受这些权利;等等。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还引起了学术界的理论争论,在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知识观、课程观、评价观、教师观等方面都出现了激烈的争鸣。[5]

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这些问题、困惑和争论,几乎在课改推进的同时,人们就开始了研究和反思,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著述也很丰富。在我们看来,这是对新课程改革进行认识和反思的一个方面。实际上,针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反思,可以从更广阔的多个层面来认识。比如,可以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进行研究,来分析和认识我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对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系统比较来探讨我国课程改革应采取的对策。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迎接21世纪曙光到来的时刻,世界各国更是把课程改革看成是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他们未雨绸缪,竞相启动课程改革。从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各国就开始了世纪交替时刻的课程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他们不断调整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结构以及评价,以期不断适应各方面发展和变革对教育及其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广阔的世界背景,在制定改革的方案和策略时已经参考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经验。时间在延续和变化,改革在继续和发展。当今世界已处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境遇。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对世界的了解,课程改革同样如此。各个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究竟呈现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新特点,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的问题、困惑和争论是否在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等等。这些问题对我国正在深入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有重要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的。在探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时,必须深入研究国外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并在系统研究和深入比较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对策。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差别较大,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显然是不合理的。在研究和探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时,可以有意识地关注与我国相应地域类同的国家课程改革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吸取有益的经验,从多样性、差别化中寻找启发。

二 新世纪以来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发现他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全球视野,本土出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社会和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来临,各个国家的发展日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各个国家在谋划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略时,首先考虑的是国际视野,力求在改革的目标方面着眼于全球化的人才质量背景。英国教育和科技部针对5—6岁年龄组课程提出,“它应随着外部世界对学校要求的变化而变化”。2006年,布什总统在《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一文中指出:“美国的经济是卓越的,但我们在动态的世界经济中不能自满得意。我们正面临着新的竞争者,如中国和印度,而这造成了不确定性。”[6]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学生的竞争对手不再是美国其他州的学生,而是中国、印度以及韩国的学生。他指出,要想长期处于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根据国际形势进行教育的改革,以应对国际竞争的压力。[7]这些都是在国际视野方面的突出反映。

(二)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

由于课程改革已成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以及经验积累,课程改革理论的日益进步和成熟,使得课程改革不再成为一时之兴致。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了系统的设计,不再局限于课程的某一个方面,而是从改革的理念、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策略、改革的结果分析等,都有了全面的设计,并且能够根据各自的实际灵活处理。课程改革实践的复杂性、多样性得到了各国的认同,具体改革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成了改革的重点。

(三)改革的持续性

改革没有一劳永逸的,总是随着世事的变化而发展。纵观新世纪以来各国的课程改革,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总是针对前一个阶段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改革在持续、在进步。比如,新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侧重于对课程实施的保障,以保证每一个孩子无论贫富、种族、文化背景差异,都能得到优质的教育,于是小布什政府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奥巴马出台的《改革蓝图》又针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实施瓶颈做了改进,如将学前教育正式纳入到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体系之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注重平衡各地优秀教师的需要,将优秀教师公平地分配于每个学校;等等。日本2002年开始实施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删减了课程内容,压缩了课时,扩大了学习范围,更加重视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课程等。随着课程的标准和要求降低,日本学生开始出现学力下降的现象。2008年,日本又出台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增加学习时间和课程内容,减少综合学习时间,使教材变得更厚,更加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学力教育”。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都在持续发展之中。

(四)课程目标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量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于精英教育,那么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的课程改革则转向了公平,开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美国在这方面的表现最为典型,比如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使教育适用于教育系统中的每一位学生,以保证所有学生,不论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差异,都能平等地获得当代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向教育的高质量提出了要求。英国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教育成就水平,使学生的道德、文化、智力和体制得到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健康、有活力、有探索力的新一代。韩国新世纪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方面发展,并且面向每一个学生,在追求国家水平的共同性课程的同时,关注地区、学校、个人水平的选择性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俄罗斯于2000年颁布《联邦教育发展纲要》,指出“纲要的主要目的,是在俄联邦所宣布的教育优先的基础上,使教育系统的发展有利于造就和谐发展的、有社会积极性的、有创造性的个人,并使教育系统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获得发展”[8]。2004年,俄罗斯又颁布了《关于小学、中学与高中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确保所有公民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平等机会。由此可见,各国在追求公平、追求质量方面是一致的。

(五)重视课程结构的变革

课程结构决定了课程的功能,决定了学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新世纪各国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程结构的变革,力求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各学科、道德教育以及特别活动是日本基础教育课程的三大领域,2003年又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变为“四大领域”。新世纪日本课程结构表现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学术型课程与非学术型课程结合以及重视活动课程等特点。日本正在努力改变课程结构偏学科和缺活动的弊端,体现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英国以国家课程为纽带,努力实现课程之间的沟通和综合平衡。英国课程结构由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组成,核心课程即数学、英语和科学三门课程,基础课程包括信息和交流技术(ICT)、现代外语、宗教教育、历史、地理、美术、音乐、设计与艺术、体育和公民,共12门课程。升学与就业指导、人格培养、健康教育都作为横跨各门学科的学习主题。社区活动、劳动体验等活动课程也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新世纪韩国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强调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形成整体的课程体系;规定学科群,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引入学年组,加强集中学习;明确学时分配,采用学分制;促进学生习得整体性的知识观和世界观,减轻学习负担。[9]

(六)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和终身化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新世纪各国课程改革在这个方面突出强调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和终身化。2007年,英国发布了一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报告——《2020愿景:2020年教与学评议组的报告》,要求课程需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10]即强调课程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做准备。俄罗斯从小学二年级就开设信息和信息技术课,初高中开设通识教育(经济和法律)、生活安全课和自然科学等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都体现了务实性,关注学生生活和社会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为学生未来选择生活和职业的道路做充足的准备。[11]加拿大是世界上信息技术发展较为迅速的国家之一,从1999年起,就在中小学开展了范围空前广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已成为加拿大课程改革的重要工具。[12]

(七)重视教师的参与和培训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参与者,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程度、接受程度会深深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现效果。新世纪以来,各国的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到2005—2006年学年结束时,美国每一间教室的教师都是“高质量的”。所谓“高质量教师”是指教师必须通过州颁发的全职教师资格证书或通过所在州的教师执照考试。奥巴马政府在《改革蓝图》中除了继续实施提高教师质量的政策之外,还将优秀教师公平地分配于每个学校。在教师聘用方面,设立新的“教师服务奖金”,并为在职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具有选择性的学习项目。英国在《教学的重要性:2010学校白皮书》中,提出“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利,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将教师的课程参与权利等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

总之,新世纪以来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念、目标、内容、策略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进行了10余年,有些方面也在不断的变革发展之中,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正在修订过程之中,教师培养与培训形成了体系,等等。因此,应及时认真地研究和学习新世纪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以对我国的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和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