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当前,国内外经济理论界都在积极地构建科学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促使区域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增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此过程中,区域自主创新发展路径的研究日益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
一 区域自主创新理论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及演化提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将劳动力、资本视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尽管以哈罗德(R.Harrod)、多马(E.Domar)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但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区域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Paul M.Romer)、卢卡斯(Robert E.Lucas)、格里斯曼(G.Gross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学派将技术进步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更加重视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边干边学等问题的研究,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而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受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决定长期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为技术创新演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外学者对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的研究一般分发达国家与后起国家两种不同类型。Abemathy和Utterback(1975、1978)基于对技术始发国的案例研究和统计分析,提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技术创新类型划分,即基于创新内容划分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基于创新程度划分的根本型创新与渐进型创新,从而把创新过程划分为“流动、转化和特性”三个阶段,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主导技术创新路线和创新源,这就是著名的A—U模型。该模型构成了发达国家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过程的分析框架,不仅为理解产品和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创新和产业演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而且还有着较强的政策含义。
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地理学将空间概念引入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演化经济地理学实现了较快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路径提供了理论基础[1]。演化经济学主张以动态演化方法研究经济学,并采用微观—中观—宏观相结合的多尺度研究视角分析区域经济的演化机理,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创新、制度设置安排、企业家决策等方面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可以看作是以企业为创新基因,以产业知识为创新基础,政府、科研机构为辅助手段,成员间相互关联,以跨区域联接为外生冲击,强调知识生产和扩散的创新系统[2]。
后发国家自主创新的演化路径最初研究也是在A—U模型基础进行的,最终大多数学者得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变化不同,是一个反向的A—U过程,即是一个从工艺创新到产品创新、从生产能力到创新能力演化的过程。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演化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沿着既定技术路径发展的技术创新过程,但这个过程具体的演化轨迹却难以确定,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初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以来,已经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对后起国家的自主创新路径进行分析的多种结论。
韩国学者金麟洙(Linsu Kim,1997)根据对韩国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等200多家公司进行20年深入研究并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奋起直追国家的技术轨迹,提出了后进国家的技术创新模型。该模型指出,在奋起直追国家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由于缺乏建立高效的生产运作体系的能力,不得不通过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启动生产。现代技术结构不是“内生”的,必须从外输入。事实上这种依靠技术引进谋求快速发展方式不仅仅发生在特定领域里成熟技术的传播过程中,即使是技术发展、成长和流动阶段也一样可能发生。其路径是一种逆向的A—U模式,是沿着“获得—消化—吸收—改进”的轨迹,走一条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轨迹相反的道路。
Keun Lee等(2001)建立关于技术努力(technological effort)和既存知识存量(the existing knowledge base)的技术能力模型。在该模型中,可得的研发资源与研发努力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公司的技术能力,而可得的研发资源包括内部的和可获得的外部知识存量,以及金融资源等,公司的研发努力水平依赖于研发努力成功的概率。该文还区分了不同行业技术制度的区别,指出后进国家没有必要完全追随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路径,从而提出了技术追赶的三种模式:路径创造式、路径跳跃式和路径追随式。同时进一步指出,后发国家三段式的技术发展轨迹不仅发生在特定成熟技术的传播过程中,也发生在发达国家技术的转移与流动阶段。后发国家中那些已成功地获得、消化和吸收(甚至是改进)了引进的成熟技术的企业,可能会利用发达国家尚处于转移阶段的较高技术来重复这一过程,如果获得成功,就会最终积累本国的技术能力,在流动阶段就总结出新兴的技术,向发达国家的企业提出挑战。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分为两类研究体系:一类是基于技术原创的视角,研究技术进化的轨迹,技术扩散的机制,大多以企业为中心,结合创新过程中市场结构的变化来研究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另一类是以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从技术追赶的角度来实现自主创新,这一类研究对我国有更多的借鉴意义(见表1-1)。
二 区域创新路径演化机制与演化模式
(一)区域创新演化机制
自主创新示范区属于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的研究范畴,它通过构建一个有区域特色、与地区资源相关联、推进区域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推动区域新技术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是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模式。理论和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创新系统也不断处于演化之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发展、提升有其内在的演化机理,其实质是一个由“路径生成→路径强化→路径锁定→路径解锁→路径更新(路径创建、路径延展)”构成的渐进演化过程(见图1-1)。
表1-1 区域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演变及进展
图1-1 区域创新路径演化机制
1.路径更新:既有产业提质转型升级引致的区域创新路径演化
路径更新是指区域产业经过调整转换到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产业路径。当区域建立某一产业类型的区域创新系统后,产业技术往往存在路径锁定(lock in)现象,甚至还可能面临自身创新能力不足而出现路径衰竭的风险。例如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由于资源枯竭而产业衰落,新的技术或是大的创新无法产生,创新系统面临倒退的情形。当区域创新要素存量及创新能力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时,区域创新系统将因势改变寻求路径更新,从而避免路径锁定的风险。这种创新发展路径的改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创新技术的导入,为区域既有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并形成创新路径更新(Martin,2008)。另外一种路径更新方式则是优化产业要素结构,通过提升创新要素比重,使得产业要素结构优化,推动区域创新路径发生改变,重点发展技术密集、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环节。
2.路径创建:区域内新产业兴起引致新的创新路径
路径创建是指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出现和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转变。路径创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区域创新系统从无到有的建立,这种情况下,区域产业知识基础也是从无到有再到能促使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技术通过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建立新企业和衍生企业的方式逐渐增强,新的产业路径出现并持续发展,路径创建形成。另一种情况是区域产业新路径的创建,在原有产业知识基础上,经过激进式创新,形成技术的重大转变,引起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从而使该地区的产业轨迹发生转变。一般认为,历史偶然事件、机会事件等可以引起新路径的产生,但路径创建更多的是依赖于区域现有路径、产业和制度等环境。
3.路径延展:在区域创新系统内衍生转化出多元的创新发展路径
路径延展是指在创新系统主导路径内,由于创新而形成的更为广泛的转变,是既有产业的路径继续沿现有轨迹发展的情形。区域自主创新可以在原有模式框架下产生,并不一定需要打破旧路径创建新路径。与路径创建不同,路径延展是建立在区域已有能力基础之上的,本地知识基础能够对外来知识进行解读和吸收,从而形成本地知识优势,可以理解为区域创新系统主导路径内由于创新而形成的更为广泛的创新能力提升。外来知识的进入需要本地产业能够吸收和消化,需要区域内知识基础设施等具有相当的层次,能够接收、推动新技术的发展。一般来说,外生知识推动的受益者常常是技术相近的接受者,知识基础差异较大,未必会带来技术优势,形成适用性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区域创新路径演化模式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路径在实质上形成了知识资本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配置和使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呈现出一定规律,并表现出不同的演化模式和演化效应。区域经济放弃线性增长而选择通过网络化和系统化创新促成增长的路径,通常情况下,组织是在内力、外力的共同影响下开展创新,然而总有一方居于先导或主导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讲,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模式可划分为内力拉动型演化和外力推动型演化两种模式。
1.内力拉动型演化模式
内生动力就是来自于系统内部的动力,通过区域产业链条作用于区域系统化创新过程,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和企业家精神,通常为若干企业领先,大量企业跟随,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间快速更替的产业发展态势。产业发展在先,创新系统的适应与调整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及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决定着创新系统演化方向。区域创新系统内通常会形成若干个势均力敌的创新极或多创新极共生体带动多个创新主导产业协同发展,创新主体间、创新极间和共生体间的竞争与合作维护着系统内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多核创新系统通常是内力拉动型演化模式的直接结果,而实际上多核创新系统中自由的创新空间为系统演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外力推动型演化
创新系统演化的外力是指创新系统内的创新组织无法决定其产生与应用的外生变量,包括制度设计、区域或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资源状况、投融资环境、国际经济环境改变等因素带来的创新环境变化,还包括先进技术引进、外来创新组织入侵等因素引起的创新组织结构调整。外生动力因素必须经由系统吸收,在系统中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家精神作用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业价值链条和通道网络进而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市场功能完善和创新要素富集的地区,以企业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内力拉动是促成区域创新系统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动因,政府的规制和政策引导往往伴有滞后性和补充性,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硅谷产业带。而在市场功能发育滞后或创新要素非富集地区,以制度优化和政策引导为主要内容的外力推动成为区域创新系统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动因,促进系统化创新由外力干预为主导向内生动力增长的转变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另一主要目标,政府规制最终形成市场竞争的牵引和协调力量。
3.路径演化伴随效应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必然引起某一区域空间范围内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格局的改变,通过对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质量和区域竞争力的影响作用于区域工业化发展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也必然引起人口、基础设施、资源等城市发展要素配置格局的改变,通过对人口流动、道路交通、生活设施、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城市规模的影响作用于区域城市化发展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同时改变着生产要素和城市发展要素的配置格局,使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总是相伴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工业化要求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适度集中,这一集中过程带来了大量城市发展要素;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产生的人才集聚优势、基础设施优势等外部经济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环境。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适度集中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完善,为加快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创新系统的演化为提高区域内工业化水平和加快区域内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组织支撑(见图1-2)。
图1-2 区域创新路径演化模式及伴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