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城
赣州市现辖的18县(市、区)除今赣县治所为1969年自现章贡区治所迁出新建外,其他17县(市、区)都是清代以前建的县,可谓都是古城。然时至今日,因历史变迁,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大部分古城已破坏殆尽。目前,赣南古城风骨尚存的仅有赣州(古赣县,今章贡区)、会昌、定南三城。另,石城县保存下两座城门约600米的城墙和一条古街巷;大余县保存下一座城门,约400米的城墙;龙南县保存下一座城门,约300米临江城墙和一条古街;宁都县保存下约500米的临江城墙;全南县保存下一座城门。这些可谓尚存一些古城风影,其他县则难觅古城的遗迹了。
(一)赣州古城
赣州老城在没有建城之前,其实只是块低矮的河套丘陵,其总的地形大致:西北高东南低,南北尖东西平。这从现在地形和赣州城厢民谣“三山五岭八景台,十个铜钱买得来”这句话也可领悟出来。“三山”为笔峰山、东胜山和夜光山,分别位于今老城东南的小南门、东胜山路坡顶和赣江路西侧荷包塘北边;“五岭”为田螺岭、百(白)家岭、金圭岭、狮(慈)姑岭和桂家岭,分别位于今老城西北的郁孤台、章贡路北侧的百家岭、新赣南路西侧,以及老城东南部海会路东侧的慈姑岭和桂家岭,但现在的夜光山、金圭岭和桂家岭已难以想象当年这里是山岭地形了;而“八景台”,即为有八处形成景观的台地,台者,孤而高悬谓之台,如郁孤台、拜将台、凤凰台之属。
图2-1-1 赣州城区地形
现赣州老城按明嘉靖《赣州府志·地理》记载的原话是:“晋永和五年(349)太守高琰始筑城于章贡二水间,即今郡治。”之后毁于东晋义熙七年(411)的卢循、徐道覆起义军,县城被迫迁移至水东的七里镇一带,南朝梁承圣元年(552),陈霸先驻赣时,县城再次迁回章贡二水间。至此,历经南北朝和隋唐约500年的兴毁建设,最终锁定这个位置做赣州城,为叙述方便,此姑称之为“唐城”;唐末五代卢光稠乘乱起兵,割据赣州30余年,其间将原唐城往东南拓展延伸,形成了后来赣州老城的基本规模。清同治《赣州府志·舆地志》是这样说的:“唐末卢光稠斥其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后再经北宋对城市街巷和水系等的进一步梳理完善,历经南宋和元明清,其格局基本没有出现大变,此便是现代学者所称的“宋城”。1994年,赣州老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此外,还有一座赣州市区的人都知道但并不怎么清楚的“皇城”。现在我们就先来说说皇城。
1.皇城、唐城和宋城
皇城,是一座城中之城,史称子城、内城,赣州人自诩为“皇城”,是古代赣(南康、虔)州(郡、军、府)衙署治所,其意义相当于北京城的紫禁城。皇城区域大致南界郁孤台、皇城遗址(今军门楼),北到射箭坪(今赣七中操场),西止古城墙,东接原九华阁路、东溪寺一线,核心区域为原赣州市公安局及其宿舍占地,是赣州建城以来的政治中心,也是赣州宋城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域之一,其政治中心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赣州地委搬迁到今新城区。
根据史料点滴记载和考古遗存分析,我们现在所能知的皇城规模和功能,最晚在卢光稠割据赣州时便已形成。而对皇城有较明确记载的是明清时期。如明嘉靖《赣州府志》卷六《公署》记载:(府署)“在城北隅,世传郭璞卜筑地。周四百十有五丈,广九十丈,袤逾广四十丈。国朝洪武丙午知府陈璧奉诏即晋唐宋元故址拓建,成化乙己知府李璡拆而新之,正德甲戌冬知府邢珣增修。”注意:文中特别说明了是“奉诏,在晋、唐、宋、元故址上拓建的”,也就是说,皇城在建城之初时便定位于此,而清代又承明制。清同治《赣州府志》卷八《舆地志·官廨》则载:督学考院(府署)“在城北隅,旧呼为王城,以卢光稠使宅名也。节使撤而州治焉。宋太守赵抃、曾慥相继葺理,至明万历中间遭毁者三,太守徐应奎重建,……,前此闽藩有迁卜之议,讹王城为皇城,知府戴国光至不敢入,就居民舍。荐历三任,逮张尔翮始详请改复府治。康熙二十九年,府治改巡道署,遂以府治为试院”。
解读这段文献,我们可以作如下诠释:一是,隋代林士弘据虔时曾居此称王,唐末卢光稠割据赣州时以此为宅第,后人视他为王,故呼为“王城”;二是,赣州话“皇”“王”读音不分,故将“王城”称作“皇城”;三是,到清初戴国光来任赣州知府时,因慑于文字狱背景,不敢擅入叫作“王城”或“皇城”的府署中去办公和居住,就住在一般民居中,如此将就经历三任,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府衙治所搬迁到位于今新赣南路清水塘附近旧巡道署中办公,原府衙成为试院,至此皇城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开始出现第一次南移,此况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
民国时,行政公署先是设在米汁巷3号,继搬迁到新赣南路,但蒋经国主赣时,住所又设在花园塘1号,属皇城范围内。新中国成立后,赣州行署设在新赣南路原民国行政公署内,赣州地委则长时间设在章贡路古赣县县衙内直到2000年。
皇城是赣州建城以来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现存宋城文化和历史文物古迹最集中的区域。
图2-1-2 府城官廨全景
根据赣州地方志记载,皇城所在地,自建城以来不仅是赣州的最高行政治所地,而且还是赣县县衙(章贡路原地委大院内)所在地。同时,大批的文化设施也相随在周边。查阅相关史料,自宋以降,历史上至少还兴毁或存续建有章贡台、七松亭、思贤楼、燕喜堂、月华楼、迎薰堂、戏彩堂、白鹳楼、皂盖楼、翠玉楼、挹翠楼,衮衣葺纛堂、爱莲书院、濂溪堂、阳明书院、万寿宫、府武庙、城隍庙、痘娘宫、四贤坊(已重建)等建筑,至今该地尚存有郁孤台、皇城遗址、军门楼城墙残段(2013年原址修复)、广东会馆、射箭坪遗址、蒋经国旧居等文物保护单位,是最能集中体现有“宋城赣州”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重要区域。
图2-1-3 赣州城历史发展示意
资料来源:高松凡:《赣州城市历史地理初探》插图。
唐城,是座土城,但它实际上是先后两个土城。一个是高琰始建于“章贡二水间”后毁于卢循、徐道覆起义军的土城,姑称之为“高琰土城”。根据吴运江博士的观点:这个土城的位置,基本上就是上述“皇城”的范围[1]。另一个即南朝梁承圣元年(552),从七里镇一带迁回“章贡二水间”重建的土城,吴运江先生认为是陈霸先据赣时所建,故称之为“陈霸先土城”。其大致区位约当于今大公路、环城路以北,东界则舍弃了今中山路、濂溪路等沿江低洼地段,而是取今百家岭、标准钟、和平路一线地势较高地段为址,占地约1平方公里。因此,现在我们所谓的唐城,其实是指后面这个。
整个唐城地势高亢,最北端地势是唐城的最高点,也是后来宋城乃至现代赣州城的最高点,因此成为历代衙署的所在地,其下限一直延续到2000年赣州地委搬迁。衙署位此是坐北朝南,居高临下管控全城,其前面由一条东西向的大道(即宋代的横街,今之西津路、章贡路)和一条南北向的大道(即宋代的阳街,清代的州前大街今之建国路、文清路)相交构成的十字街。东西向的大道两端连通章贡两江水道,而南北向的大道则由衙署直通正南门,并将城区分成东、西两区。
唐城的意义,结束了此前赣城选址游移不定的状况(此前城址先后在水西约今之世纪大桥南岸,水东的虎岗、七里镇和现址之间变换),确立了延续至今1500年不变的赣州城址,奠定了后来宋城和现代赣州城向南发展的基础。
古代建城择址是件很重要的大事,很多古城址的选定都有类似“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记载,就像现代重要建设选址要进行周密的规划设计一样。赣州唐城选址也是经过反复比较利弊和实践运用的结果,最后于南朝梁承圣元年稳定于章、贡二水之间。那么它有哪些有利条件呢?此根据吴庆洲先生《中国古城营建与仿生象物》[2]一书,归纳三点意思转录于下。
一是有章、贡二水及其支流终年都有舟楫之利。二水汇合处既是章、贡两条水运路线的汇合点,又是赣江干道在赣南的分歧点。通往广东的大庾岭道和沿贡江通往福建的东西大道汇合于此,此处又是大批货物从陆路改为水路的转换点。赣州城址处于这样一个水陆交通枢纽的位置,对城市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是有军事防御和控制之利。从微观来讲,赣州城三面环水,以天然江河为池,易守难攻,利于军事防御。从宏观而论,环城四向有险可凭:西恃湘赣边的诸广山(入城郊余脉为通天岩),东依闽赣边之武夷山(入城郊余脉为狮子岩、马祖岩),南凭粤赣边九连山、大庾岭(入城郊余脉为崆峒山),北边是雩山山脉横断形成天然屏障。故史书载:“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素称江湖枢键,岭峤咽喉。”因此,历史上有“铁赣州”之称。在此建城,不仅利于军事防御,还利于控制章、贡、赣三江流域方阔的盆地和丘陵。
三是有城市向南扩展之利。古城位于章、贡两江交汇之间的高亢地带,南边有广阔的平地可作为城市扩展用地。
宋城,是座砖城,也可简称之为“卢城”或“孔城”。因这座城是唐末五代卢光稠割据赣州期间,将原唐城往东拓展到贡江边,往南大致延伸至红旗大道北侧而成的。又因“卢城”仍是座土城,加上东扩纳入城区的滨江低洼地带,原皆为贡江渚沼之地,每年都会被洪水浸泡。到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孔宗翰任知州时,鉴于“贡水直趋东北偶,城屡冲决”和“岁水啮城”,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之,遂蠲水患”[3],即改用砖石砌城,至少到北宋熙宁二年(1069)整个城墙已全改为砖城了[4],故名。宋城,东邻贡江,西靠环城路、章江,占地约3.05平方公里,状如不规则三角形。此顺带说点看法:从科学的城区平面图看,无论是唐城还是宋城,形状都不像“龟形”,可见,清代同治年间所绘的“赣州府城街市全图”像个乌龟形,可能是为了迎合具有吉祥之意的龟城说,而龟城之说,不独赣州仅有,全国古城中不胜枚举,其故事和形状之传神,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代是赣州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辉煌的时期,并因此形成了我们今天值得自豪的“宋城文化”。主要成就体现在:
一是取得了诸多令后人瞩目的建设成果。如率先全国范围内改土城为砖城(普遍使用砖城几乎都是自明代以后);梳理并拓建福寿沟和水窗;奠定赣州古城的“六街”和其他次要街巷;为缓解进出城的交通,兴建了东、南、西门三座浮桥。
二是留下了众多文化景观。如八境台等“宋八景”、城墙、慈云寺塔、夜话亭、通天岩、马祖岩、七里窑址等,现在赣州的主要景观差不多都是宋代创建的。
三是汇聚了大批历史精英人物及其文学作品。如赵抃、周敦颐、刘彝和文天祥(赣州史称“四贤”)、孔宗翰、苏东坡、辛弃疾、洪迈等,赣州历史上唯独两个有名的文人雅士:阳孝本、曾文清也是宋代的。
四是经济和人口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根据吴运江博士论文《赣州古城发展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中之“北宋熙宁十年全国285个州军级城市在城商税等级统计表”统计,虔州(不包括南安军所属四县数字)在熙宁十年(1077)的商税排名:全省第一,全国排第18名。关于人口,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唐天宝十四年(755),赣南6县共有34647户,275410口。南宋宝庆年间[5](1225—1227),赣州府约有人口70万,如包括南安府四县,则约有100万,此后一路下滑,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才回升并超过这个人口数。
图2-1-4 赣州城名胜
资料来源:谢凝高《赣州古城的景观特点》论文插图,《赣州城市规划文集》1982年3月
图2-1-5 清代同治年间绘制的府城街市
可以说,就宋代赣州所取得的成就而言,若以其综合实力以及在当时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比较的话,到目前为止(2013年12月12日,《第一财经周刊》公布了2013年中国最新城市排名,赣州位居三线城市第46名),赣州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时期超越过宋代。
元明清三朝,赣州城的基本格局和形态没有大的改变。根据方志记载,只有局部城池的加固修葺、街巷的梳理和建筑的兴毁变化。比较重要的变化是:清咸丰四年(1854)至九年(1859),为抵御太平军,在赣州东门、西门、南门、小南门和八境台等军事要地增设炮城,现只保存下八境台、西门两个较完整的炮城和东门半个炮城。
自汉初到南北朝,赣州城历经多次迁徙比较,最后定位于章、贡两江交汇之间的高亢地带,这肯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其南边有广阔的盆地,既可作为城市自给自足的生活保障,又可作为城市防控用地和扩展用地,因此,政治、文化中心和城市拓展都是自北而南,从最北端和最高处约0.1平方公里的皇城(即高琰土城,或属军镇性质[6]),到约1平方公里的隋唐土城(可称作“山城”),再到约3平方公里的砖石宋城(可称作“江城”),发展到南宋初年三座浮桥建成(可算是“跨江之城”),再发展至1988年建成的18平方公里、2012年建成的80平方公里、2016年(南康区纳入)建成的148平方公里,到2030年将建成的30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赣州中心城区[7],百年间城区向南拓展了100倍,不由不叹服古人选城址的高瞻远瞩。
2.城墙与护濠
赣州古城原周长约7300多米,1958年扩城修路时,拆去东门经南门至西门段约3650米,现存城墙主要为西北部和东北部西津门至东河大桥段的3660米,因防洪所需未被拆除(全部濒临章江、贡江);南部城墙仅存拜将台(弩台)相连的一段52米。城墙高度一般为5—7米,最低在涌金门一带,高4米;最高在西北一带,高11米多。因赣州城西北高东南低,故西北段城墙至新北门,城墙高程相差4—5米。从八镜台至东河大桥段,约2000米的城墙保持6—7米高,为洪水经常浸淹区。城墙原贯串有城门13座,即东门(百胜门)、南门(镇南门)、西门(西津门)、北门(朝天门)、涌金门、建春门、小南门(兴贤门)。现存4门(西、北、建春和涌金门),但除西津门保留民国原貌外,其余建春、涌金和北门三门均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修复。总结现存赣州古城墙有如下特点。
一是持续有维修和发挥防洪作用,至今仍是赣州城的防洪屏障。赣州城区的水患多因贡江,近千年城墙屡次维修,据同治《赣州府志》记载,元后期至清末较大规模的维修就达33次,其中水灾坏城占五分之四,东段古城墙维修最为频繁。
图2-1-6 赣州东段城墙(龙年海摄)
新中国成立后,现存城墙因仍有防洪和文物保护的需要,自1988年始至2005年,先后对东段(临贡江的八境台到东河大桥,全长约2000米)和西段(临章江的八境台到西津门,全长约1660米)城墙采取两种不同的修葺方法。
图2-1-7 赣州西段城墙
其中,东段城墙分别启动于1988年和2000年,由移民办和水利部门主持,分两期完成,总投资1200万元,自筹800万元。一期是自八境台至涌金门段城墙。做法是:保持城墙夯土夹心不动的情况下,外包钢筋水泥保护层,城砖在拆除后归位,不够部分再用现代仿宋砖补砌,城墙相应增宽加高,并修复涌金门城楼。二期是自涌金门至东河大桥段城墙。做法是:将现存城墙就现状全部掩埋于外包钢筋水泥防洪层和外包仿宋砖内,并将墙城增高1米左右,同时修复垛墙、警铺(后因不好管理又拆除了)和建春门城楼。西段城墙的保护维修开始于1994年,一直到2002年,全部由市博物馆主持实施,先后分六期完成,总投资约370万元,自筹约100万元。
整个城墙的维修,西段因地势较高,水患兵祸影响较少,保留下较多自宋以来历代维修的基本风貌,文物价值也较高,故维修时完全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因此具有文物的真实性、历史的可读性等特征;而东段城墙因防洪需要,基本上改变了文物的原貌,当然这也是经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的。当时对这段城墙的规划定位是以防护为主,首先要确保赣州市的防洪安全,其次为保护文物和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做到防洪、古城墙保护、城市建设三结合。
二是仍保留了许多军事设施。赣州古城除城墙、城门外,城墙上现存马面、警铺、拜将台、炮城等军事设施。如八境台炮城平面呈扇形,分上下两层,有藏兵洞18个。因清咸丰五年(1855),时太平军石达开部自湖北入江西,4—6月三次攻城,由巡守汪报闰、赣守杨豫成紧急增建。而西门炮城则呈外园、内梯形,有藏兵洞2个,城门洞2个,警铺2个,炮眼5个,是清咸丰四年(1854)巡道周玉衡为抵御太平军而建。这些都为研究军事防御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是保留下宋城墙和宋以来100多种铭文砖。现存赣州古城墙建自宋代,后经宋、元、明、清和民国历代构筑修葺,墙体上留下了各时代修葺时的铭文砖数以千计。现据李海根先生等的研究成果[8],已经调查收集的铭文砖达521种,其中宋46种、元2种、明39种、清42种、民国3种,纪年砖12种,纪地砖14种,其他还有纪地砖、纪事砖和不确定年代的铭文砖。这里面最早的铭文砖为宋熙宁二年(1069)。我国现存古城墙以明、清为多,宋城极少,而有众多历代铭文砖者更为罕见,其文物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
图2-1-8 赣州古城墙北宋“熙宁二年”和南宋“绍熙二年”铭文砖
图2-1-9 赣州古城墙明清铭文砖
赣州老城三面环水,南面是又宽又深的护城河。据明嘉靖《赣州府志》载:“延袤十里有百武,广十有四丈。”清同治《赣州府志》则载,西门至南门“有濠计长五百五十二丈,阔十三丈,又自南门至百胜门计三百八十五丈。深五尺有奇,阔十四丈”,合计长约3900米,宽约43米。护城河深浅不一,据填埋时测得的濠深为3.3—5.3米,壕塘底至城墙基高差10—12米,而此段城墙据查高11—12米。
1958年拆除城墙时开始填埋城濠,但填埋城濠较集中和彻底的时间,是20世纪80—90年代中期这十多年里,原来基本延续的护城壕塘被不断填埋建房,现已完全没有踪影了,唯有从“下濠塘”这类的地名中,尚能理解到这里原是护城濠地带。
3.福寿沟与水塘
福寿沟,是赣州旧城两条地下排水道的总称,即“福沟”和“寿沟”。因其路线走向“纵横纡折,或伏或见,形似古篆‘福寿’二字”[9],故名。
“福寿沟”具体创建年代不详,但知道它至少在北宋已基本形成或完善。有关此内容最早的记载是:“刘彝,字执中,师胡瑗,善治水,擢进士,熙宁中以判运知虔州,著《正俗方》……城东北濒江,作水窗,视水消长而启闭之,水患遂自息。择彝为都水丞。”[10]但“福寿沟”三字见诸史书,则是明代晚期:“福寿二沟,在府城。昔人所穿,以疏城内之水也。不知创自何代,或云郡守刘彝所作,近是。阔二、三尺,深五、六尺,砌以砖,覆以石。纵横纡曲,条贯井然。东西南北诸水俱从涌金门出口,注于江。”[11]福寿沟相关记载史书甚简,一直到清晚期同治年间重修福寿沟后,因知府魏瀛的《修福寿沟记》[12]、知县黄德溥的《修福寿二沟记》[13]、乡绅也是总工师刘峙的《福寿沟图说》[14]等记述,才较清楚些。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大概可推知,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因赣州年年水患,民不堪其苦,于是朝廷派当时的水利专家刘彝任知州,任期内他主持规划建设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并根据街道布局、地形特点,采取了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福沟和寿沟两个排水干道。大致说来,福沟受城东南之水,寿沟受城北之水。福沟之主沟长约11.6公里,集水面积约2.3平方公里;寿沟之主沟长约1公里,集水面积约0.4平方公里。服务总面积达2.7平方公里,仅城西南约0.3平方公里无下水道(因主要是军事驻扎区,非居民区)。主沟之外,又陆续修建了一些支沟,从而形成了古赣州城内“旁支斜出,纵横纡曲,条贯井然”的排水网络。
由于赣州城区三面临江,排水口直通章、贡二江,洪水期间,江水倒灌,造成水患。刘彝便根据水的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建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启闭之,水患顿息”。这种水窗由四部分组成,即出水口处的外闸门和沟道,进水口处的内闸门和调节池,并与城内的池塘相连。平时,雨、污水由下水道流经水窗排入江中;雨季或暴雨时,水量经城内坑塘调蓄停留。水窗制作巧妙,借水力自动启闭。外闸门门枢装在江水上游方向,利用水力使闸门自动启闭。即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水位时,借江水之力将闸门关闭,反之则靠水窗沟道水之力将闸门冲开。
宋代福寿沟为矩形断面,砖石结构,“广二三尺,深五六尺,砌以砖,覆以石”。以后在维修过程中,有的沟段改为砖拱结构,但仍有部分保留砖沟墙、条石盖板的结构形式。在现存的沟道中,最大的宽1米余,高1.8米,最小的宽、高各0.6米,与地方志书所载基本一致。
福寿沟及其相连的坑、塘、江、河体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城市下水道工程,在当时就是一项重大的发明与创举,也是中国现存古代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的历史文物孤例。同时,还是世界上现存最早并仍在延续使用的古代城市下水道,具有无可比拟的“唯一性”。它承载了各历史时期的丰富信息,是研究城市历史和防洪水利史、建筑技术史的活文物、活教材,在当前全国倡导建设“海绵城市”潮流中,具有显著的典范性意义。
图2-1-10 清代同治年间绘制的福寿沟
图2-1-11 福寿沟现状
资料来源:刘芳义:《赣州市城乡建设志》,1990年刻印。
水塘,是城市抗洪涝水潦的重要市政设施,在古代大部分南方城市中都预留有一定的积水区,而赣南古城便是这一做法的典型代表。如果说赣州的古城墙、老城区的古街巷、重要古建筑等构成了赣州老城的筋骨的话,那么环城的江河、濠池和城内的水塘、地下的福寿沟等组成的水系,则形成了赣州古城的血脉。
赣州老城内原有众多水塘,据赣州土生土长的谢宗瑶老人(1919年出生)编著的《赣州城厢古街道》一书“赣州旧城区的池塘”一节中回忆:计找出29处共84口水塘。著名的和较大的如荷包塘、蕻菜塘、莲花塘、清水塘、铁柜塘、李五塘、狮子塘、花园塘、官塘、凤凰池、嘶马池、金鲫鱼池等,这些池塘主要位于城区一些低洼处,并且互相间或与布于城下的福寿沟有机地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活的水系。遇暴雨时,可调节雨水流量,减轻下水道溢流;若章、贡两江洪水逼城,城内雨洪无法外排时又可调蓄暂避涝灾。
水会给人带来灾害,利用得当更可造福人类。赣州老城处于水抱城、城抱水的水环境中,千年以来可以说成功做到了“用水之利而避水之害”。总结起来,城内的这些水塘起码起到了如下作用。
(1)供水。城市人口众多,每天都得消耗大量的生活用水,除生活用水外,作为城市还有一些手工作坊也需要大量用水。因此,供水是古城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也是古城赣州历史上得以繁荣的重要保证。此外,这些水塘通过福寿沟与城外环城水系的沟通,又使整个水系成为一清洁的循环水系。
(2)排水调洪。赣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春夏常有暴雨,当暴雨形成洪灾、环城两江和护城河的水高于城区时,如排水不畅便会形成城内积雨成潦出现水患,这时城内众多与福寿沟相通的池塘,便充当起暂时收集和排除积水、调蓄城内积水的作用,等待洪水退去再通过城内水利系统将水排出,从而缓解了城内居民的水泡之苦。
(3)防火绿化。城内众多的水塘,一则可起隔离火源使火势不致蔓延的作用,二则还可以提供足够的消防用水,这在没有自来水和高压水龙的古代,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水又是造园绿化的必要条件,凡是园林多、绿化好的城市,都与城市水系统发达有关,这也是赣州自古以来官方和私家园林较多的原因。著名的有甓园、涉园、卫园、寄畅园等。
(4)改善城市环境。因城内这些水塘都较大,自我净化能力强,且水系是活动的,那时,又没有什么抽水马桶、化粪池,粪便都由城郊菜农进城来收购;也没有泡沫塑料制品和大量纸制品等一次性现代垃圾,因此,可以起到净化城市环境、去除城中污秽的作用。同时,水面还能滋润环境、利于草木生长、减少尘埃、润湿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城市水体还可以降低临水街区温度,有调节和改善城市小气候的功用。可以想象,当年的赣州老城还应是座具有田园风光的生态城市,这从一些地名仍能体会出来。如上述的荷包塘(种荷)、蕻菜塘(塘边种蕻菜)、莲花塘(种莲子)、清水塘(养鱼)、藕塘(植藕)、花园塘(园林理水),还有钓鱼台(原在池塘边)等。
(5)灌圃养殖。过去城内人口密度没有现在大,因此,在水塘周边往往因水环境的需要会预留下或自然形成一些空地,市民则利用为菜圃。这些菜地可适当缓释遇战争或洪灾时的蔬菜供应不足的情况。而水塘水体又可植菱荷、养鱼虾,有一定经济效益。
(二)会昌古城
会昌古城,位于湘江、绵江和贡江三面环水的河套地区,选址与赣州古城很相似,都是三江交汇处,南为护濠。其东北旁绵江与湘江汇合为贡江绕北顺西而下,因湘、绵二水交汇合流成贡江,故有“贡江源头第一城”之称。
据《会昌县志》载,会昌古城墙,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为县令黄钺始筑。当时的城墙可能为土城,“围二里五十步,高一丈五尺。三面阻水,南为濠”。到明代洪武二十二年(1389),守卸所千户彭英增拓二百步,城辟四门,上建门楼,又另辟“小东门”“小南门”,此城应为砖城。以后嘉靖、万历年间又加修葺。清顺治五年(1648)城楼兵焚,鼓楼警铺悉毁,七年修之。康熙十三年(1674)又建东西铳阁二座。此后又久雨涝灾,城墙时坏时修。到民国29年(1940),火毁清华门(俗称小南门),镇南门改名为南薰门,同时城墙加固修葺,高达两丈,增西南角和南边二座炮台。
新中国成立后,城楼、炮台、鼓楼、城垛逐次皆毁,又建环城大道,填平城濠,南城墙也部分拆除,城墙陆续损毁。至2007年,会昌古城墙保存下东街的“双清门”和北街的“临清门”二座城门,以及由东至西的城墙计约1030米,约占原古城墙总长的三分之二强。可分为西北、东南二段,从湘绵二水交汇处至西河大桥717.6米,东城门至小南门312.4米。2009年因防洪需要,经省文物局批准,已维修东段(小南门—步云桥)古城墙,全长221.9米。其余尚未进行维修。
图2-1-12 会昌东城门
图2-1-13 会昌西段城墙
同赣州城墙一样,会昌古城墙上也保存下大量的历史铭文砖。据会昌县博物馆对古城墙的调查,发现有铭文砖35种,基本上都在城墙内侧距墙基1.2米高以下墙面上,较为集中的地方有三处,其中最为集中、数量最多的一处在西门半片街一段,计有23种。另两处分别在东街双清门以南墙面和小南门西侧墙面上。铭文砖大小厚薄不一,其中“江西赣州府会昌县造”“会昌提调官□□□”两种砖规格为“45×15×9”左右,为最大最厚。其他分别为“38×12×6”“37×11×6”“36×11”“35×10”“34×10”等。除“千户所”铭文城墙砖可以认定是明代的城墙砖外。其他铭文尚有:“司吏彭民安兼文司吏陈受轻”“同知朱敏司吏彭民安/主簿□□司吏李子高右甲首中□观小甲宋名达□□昌达□□□□□□”“会昌县提调官县丞□□□□司吏□□作□□”“甲郑朝右里□郑子原/建匠康□□造砖”“射字号”“教字号”“乐字号”“利字号”“敦字号”“御字号”“书字号”“礼字号”“五星”“考棚”等字铭。
会昌老城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原因也和赣州老城一样。因它位于湘江、绵江与贡江的汇合处,三水环绕,易遭洪水袭击,因此,除其军事防御功能外,城墙经常要面临的还是防洪抗洪之用,乃至现代文明崛起和城市拓展,南面古城墙逐渐拆毁,而其余三面临江的城墙因尚具防洪功能,而能保存至今。
会昌古城于2004年5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会昌古城墙保存所占有的比例量来讲,比赣州古城还更多,还有其选址特点、保存下来的原因以及文化特性,几乎都与赣州古城一样,好像是赣州古城的影子,这在中国城市史中是不可多见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物研究价值。
(三)定南古城
定南古城位于老城镇墟上,因古城所在地名曰“莲塘”,新县城所在地名曰“下历”,故当地以“莲塘城”和“下历城”相区别。
图2-1-14 定南老城西门城门楼
莲塘城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3),初为土城,明隆庆三年(1569),改为砖石城,同年,正式履行定南县的职责。建城的原因是这一带匪盗作乱不断,于是在平息了赖清规领导的动乱后,割龙南、安远和信丰之地设定南县,因其地处江西最南端,扼江、广咽喉“岭表之所谓长治久安实赖其地”,故名定南。但由于定南县治偏于一隅,与广东和平县界仅一河之隔,不足5华里,而距离治下如大石堡(今鹅公、柱石等)、潭庆堡(今迳脑、龙头等)等乡都在100华里外,四乡百姓进城和官府办事都不方便。特别是县治长期在当地黄、廖两姓的巨绅势力范围内,县政被其操纵,为所欲为,终于在民国15年(1926)爆发以当地黄巨川为代表的黄氏巨绅与以县长赖天球为代表的当地廖氏及外乡势力的武装冲突,结果造成双方死伤100余人,房屋焚毁无数,县长赖天球被俘(旋释放),导致县城被迫迁到下历,即今县城所在地。
古城平面呈椭圆形,东西方向直径长于南北方向,周长为2.5公里,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全城设有三门:东为迎阳门、南为丰埠门、西为平城门(后改为宝城门),现三座城门及部分城楼全部保存下来,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残长约1000米,但整个老城的轮廓尚在,城墙的残址也基本保存。从现存城墙结构考察看,为砖土结构,墙心为泥土夯实,表面由青砖与桐油灰砌而成。青砖长34厘米,宽16厘米,厚9厘米,重达十余公斤。城墙截面为梯形,上小下大,上宽7米,底宽9米,城墙高7.5米。
现莲塘城内老的城市布局肌理还在,大街小巷四通八达,大多数道路还保留下古时的石板和河卵石路,城里尚保存有20余口水井和城隍庙、关帝庙、观音庙以及孔庙、教场遗址等公共建筑,此外,还有廖氏公祠、黄氏围屋、曾屋巷等代表性民居和历史街区。通过这些仍能感觉到当年车水马龙、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