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3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研究

20世纪60年代,全球企业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如企业伦理、员工纠纷与企业环境管理等问题,从而催生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迅速成长。与传统的股东本位理论主要区别在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整体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当这些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注入了专用性投资后,他们或是分担了一定的经营风险,或是为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企业的经营决策就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报酬和补偿。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企业是一种治理与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有学者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就是一种解决股份公司各种代理问题的机制,规定着企业内部不同要素的所有者关系,特别是通过显性合同和隐性合同对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分配,从而影响企业家和股东的关系。

此时的公司治理意义则不限于股东对经营者制衡,而是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债权人、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益关系的团体。公司治理正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这种制度安排决定由谁控制、企业为谁服务、利益和风险如何在各利益团体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制度安排的合理性是企业绩效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在广义上,公司已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而是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局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的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经过一系列的内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目标不仅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公司成为由人力资本所有者、物质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被理解为股东、职工、债权人等利益关系人之间公司经营和权利的配置机制。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一种让所有通过专用性资产投入,为公司财富创造做过贡献的产权主体参与公司的组织机制、决策控制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中的一种公司治理结构。

利益相关者理论给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尽管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中比较少,但一些相关研究还是提供了借鉴之处。陆庆平(2006)指出,应该建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正确处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等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贾生华等(2003)剖析了基于利益相关者要求的绩效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且以员工的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为例说明了这种绩效评价方法应用的过程。陶锐(2006)从利益相关者权力和利益角度从企业和项目层面研究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管理策略。吴玲等(2003)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提出对利益相关者实施分类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最后使用标杆法制定定量管理策略与分类管理策略。稽登科(2006)从吸收能力视角研究企业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张方华(2006)、陈劲等(2002)和韦影(2005)都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利益相关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