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柔性组织研究
2.1 组织柔性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
2.1.1 组织柔性的概念界定
Ansoff(1965)首次提出柔性的概念,柔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1)通过资源流动而获得的“内部柔性”;(2)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市场投资而获得的“外部柔性”。Eppink(1978)提出柔性是一种组织特性,能够降低组织在面对不可预测的外部变革时的脆弱性,提高组织的应对能力或者提供能对变革做出及时反应的有利条件。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柔性是组织对实际的、不可预测的、经常发生并且对组织具有深远影响的环境变革的适应能力。Frazelle(1986)&Upton(1994)认为,柔性是能快速敏捷且低成本地响应变化的能力。Olhager(1993)认为,组织柔性是企业在短期内利用现有资源适应变化,长期内整合新资源、新技术、新方法并融入现有生产系统的能力。Evans(1991)&March(1995)提出,组织具有敏感、包容、纠错等特性,组织柔性正是这样一种多能力的体现。Phillips&Tuladhar(2000)认为,柔性组织应具有等同于环境变化或强于环境变化的能力。Koornhof(2001)将柔性定义为重新组织企业的资源与能力,从而达到应对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响应的目标的能力。Volberda(2005)提出,柔性是组织具备的管理能力以及及时调用这些能力的反应速度,以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及控制能力。
王迎军、王永贵(2000)认为,组织柔性是组织为了维持自身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从而紧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并对自身进行调整,对各种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的能力。万伦来、达庆利(2002)指出,组织柔性是企业通过学习不断进行创新,并对内外部资源加以整合。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环境变化、迎接挑战的能力。聂规划、方澜(2002)提出,柔性可分为敏感性和稳定性两方面:敏感性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突发情况时,企业的应急能力与反应能力;稳定性是指企业能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企业战略,维持企业正常稳定的运行。周玉泉、李垣(2006)认为,组织柔性是组织的一种能力或者潜能,是由组织现有资源的内在柔性与在运用这些资源的能力组成,以组织现阶段拥有的资源或竞争能力为基础。程鹏(2009)指出,组织柔性是企业为了创造有利于运行及发展的条件而形成的常规与积累的资源,为增强组织适应环境变化以及创造市场机会的能力而抛弃某些常规并使用某些积累资源的能力。
基于现有文献的定义,本书将组织柔性定义为:组织在应对环境变化过程中一种有意识适应的动态能力。
2.1.2 组织柔性在企业突破性创新中实践:二元组织理论
一般情况下,只有行业内的领导企业才有能力去改变市场竞争规则,改变行业竞争态势。但Clayton Christensen(1997)通过对挖掘机制造业、磁盘驱动业等行业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这些行业中的领导企业都被一些开展突破性创新并取得成功的新兴中小企业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创新者的困境”。Dorothy Leonard-Barton(1992)认为,企业组织柔性的缺乏、组织核心的僵化是导致领先大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活动夭折的主要原因。因此,Tushman&O'ReillyIII(1996)首次提出了匹配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的“二元性组织模式”的概念。Robert Stringer(2000)从分析为什么大部分突破性创新发生在小公司,大公司却不愿意从事突破性创新的现象入手,提出了9条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的策略。Hewitt&Roper(2000)在Robert的基础上,提出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工艺流程的革新是突破性创新发生的前提条件。Lynn等(1996)进一步指出,组织能力和组织核心的僵化是造成企业突破性创新不能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Donna Kelley(2009)则指出,企业的创新战略需兼顾探索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保持创新的敏捷性和柔性。
国内学者陈劲(2005)根据行业中的领导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时面临的组织困境,提出了匹配突破性创新活动的“二元组织模式”,并对其优点进行了分析说明。张洪石博士(2005)也认为,突破性创新的成功进行离不开柔性的工艺流程和宽松的组织结构,并在“二元组织”的基础上,提出了能使企业同时开展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的组织形式——“泛二元组织”。陈劲、金鑫等(2006)在对一般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征,并且指出了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的一般组织模式和三种具体模式。陈立新(2008)则提出了“结构型惯性”和“认知型惯性”的概念,并指出两种惯性是企业不愿进行突破性创新或者突破性创新中途夭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要经常进行结构分化和认知更新。
魏泽龙、李垣(2009)通过对治理机制和组织学习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研究,发现“探索型学习”会促进突破性创新,而“应用型学习”会削弱突破性创新;企业的治理机制会影响企业对探索型学习与应用型学习的选择。王艳秋(2010)提出了与突破性创新项目相适应的二元性组织管理改进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于项目负责人制的突破性创新管理模型。曹兴、栗亮亮(2007)也认为项目负责人制度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十分适合管理突破性创新。张洪石(2005)则从另一角度提出了突破性创新的模糊前端管理办法——FFE法,并提出产品研发是非线性、不连续的过程,因此,研究者们开始重视模糊前端的内容,而忽略了对过程的关注。霍海涛、孙圣兰等(2007)提出了突破性创新的过程模型,并且对突破性创新的各阶段进行了阐述分析。樊霞、朱桂龙(2007)则从投资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突破性创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并基于实物期权提出了突破性创新的投资决策模型。
2.1.3 结构柔性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作用分析
组织结构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角度理解。狭义上的组织结构,是指依照理论按同一目标、同一理念设计形成的各部门、各等级之间稳定的排列方式,共同为企业服务,即组织的结构形式。而本书所指的是广义上的组织结构,不仅包括组织的结构形式,还包括组织各单元、各组织的关联形式,如团队协作、企业联盟、集团公司等形式,范围比狭义的组织结构要广。总的来说,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指伴随着企业环境变化和企业成长而动态变化的、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总和。
随着全球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有的企业竞争已呈现动态性、高度不确定性、强竞争互动性等特点,对于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突破性创新来说,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已经暴露出反应慢、沟通困难、结构僵化、效率低等一系列缺点。陈立新(2008)发现,正是企业的结构惯性导致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在遭遇资源约束的情况下,中层管理者倾向于优先把渐进性创新的创意交给高层,或者具有突破性创新潜能的个体被迫离开,使得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夭折。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在减少了管理层级的同时,使得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更加顺畅,沟通更简便,可以帮助突破性创新克服结构惰性,并且传导企业的创新文化,克服认知惯性。Utterback(1996)发现,当参与决策的层次减少时,信息的流动会提高,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Kolodny&Denis等(1996)通过对法国、加拿大和瑞典的1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样本采集和实证研究,发现成功的企业组织结构较扁平,信息交流也较扁平。同时,使得组织内部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将外部资源优势转化为内部能力优势。张守凤、徐伟(2005)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结构已具备实现扁平化的条件,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使得“授权”成为可能;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组织结构扁平化需要的信息共享也能实现。
随着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明显,创新使得组织任务的灵活性加大,团队合作备受青睐。由于企业技术创新任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企业要将边界扩大,把具备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先进知识经验的企业包括进来。张守凤、徐伟(2005)认为,团队组织结构和建立动态联盟是企业实现组织柔性化的主要方式。程鹏(2010)认为,组织结构柔性化有助于企业采纳突破性和渐进性创新。而张洪石(2005)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相对于渐进性创新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更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而跨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能促进渐进性创新,却抑制突破性创新。Christine等(2003)提出,跨部门沟通与合作对于突破性创新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创新而言,协作当然是必需的,但在环境不确定和技术复杂的前提下,太多的合作或者太紧密的沟通也会阻碍组织的创新。而外部边界的模糊化,可以降低组织间的交易成本,更方便有效地利用外部信息,特别是动态联盟能较好地结合组织间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技术的积累,为突破性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提供资源支持。周玉泉、李垣(2006)提出,通过联盟能很好地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实现合作双方的资源及优势互补,更有利于突破性创新。由于突破性创新的市场很难预测,不确定性很高,因此了解客户的需求,或者更好地让客户了解新产品的特性,对于突破性创新后期开辟市场有一定的先导作用。
假设1:结构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企业的结构柔性越强,越有利于突破性过程创新。
假设2:结构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企业的结构柔性越强,越有利于突破性产品创新。
2.1.4 资源柔性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作用分析
Christensen明确提出,突破性创新资源的匮乏是许多业绩表现出色的企业创新失败的重要原因。李桦、彭思喜(2011)也提出,当外部环境出现间断变化时,就需要企业沿着新的技术轨道进行创新,这时资源短缺的现象就会发生,并且现有资源也不能或难以及时转换用途,出现了所谓的“资源刚性”。Reinganum(1983)认为,如果新投资使企业更倾向于发展新市场的话,可能就会改变企业在原市场的地位。由于存在资源刚性,企业可能会过分关注现有市场,只进行现有产品或市场的渐进性创新,而忽视突破性创新。由于突破性创新周期长,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要么企业已将大量的资源投入新的技术研发,但是不能很快见到成效,造成企业资源的缺乏,要么就是因为企业的认知惰性,不愿意投入资源进行周期、技术、市场等许多不确定性的创新。因此,资源柔性能帮助企业在不同的生产线之间进行灵活调整,减少资源刚性对突破性创新的负面影响。Mathews(2000)指出,资源柔性能够帮助企业缓解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对风险很高的技术创新活动更为明显:资源柔性越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应对能力越强。而周玉泉、李垣(2006)则认为,资源的柔性越高,专用性就越低,这种资源在其某一用途上的效率还不如专用性资产,因此不利于提高突破性创新的效率。
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涉及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复杂活动,而突破性创新的周期长、成本大、风险高,创新资源的短缺,更容易成为制约突破性创新的瓶颈。而资源柔性越高的企业越容易解决这一问题,其资源的使用成本及转换成本低,资产设备的专用性小,资源的用途也比较广,从而有利于克服创新资源短缺的问题。弋亚群、陈龙波等(2009)认为,资源柔性本质上是在企业环境变化时,以提高资源的适用范围,增加企业的选择权,使企业以相对较小的成本转变其策略:一方面,资源柔性可以弥补创新中资源不足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资源转换成本低,难度小,能减少创新过程中成本的消耗。Nelson和Winter(1982)指出,环境动荡时,资源雄厚的企业采取变化的选择权较小,但能在这种环境下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取得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资源柔性就起到了应付环境变化的“缓冲器”作用:资源柔性越高,企业实现价值的途径就越多,企业就越有能力凭借自身的调整来应付可能随时出现的变化。
假设3:资源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企业的资源柔性越强,越有利于突破性过程创新。
假设4:资源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企业的资源柔性越强,越有利于突破性产品创新。
2.1.5 能力柔性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作用分析
Hitt(2003)指出能力是指转换、运用、整合资源的能耐。企业能力包括了识别环境的能力、自身内部的能力、利用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与其他企业合作联盟的能力,所有的这些方面都可以构成企业的能力。而“能力柔性”指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下,企业能快速灵活运用这些能力。一方面,能力柔性需要与资源柔性相配合,发现并配置资源;另一方面,还需要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为了维持现有市场地位,防止业务遭受冲击,很多企业都克服了资源刚性,投资开展大量的突破性创新,但受到能力的阻碍,导致失败。李桦(2012)认为,企业的运作也有刚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通过能力柔性来缓解。“运作刚性”的本质即组织重复的反应模式,动作刚性能够通过重复运用以及结构性的嵌入得到增强。周玉泉、李垣(2006)认为,能力柔性和能力刚性相对应,太强的刚性通常体现为一种难以调整的惰性,这种惰性往往阻碍企业的创新活动。当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风险也较大,企业常趋向于开展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活动会被驱逐,从而使得企业难以培育新的能力。为保证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延续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优势,能力柔性是非常必要的。
创新最大的特征就是其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突破性创新更意味着整个企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能力,就可以增加企业创新的成功率,减小其在动态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拥有强能力柔性的企业能及时发现并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及时对重要的市场变化做出反应,而且能主动识别并把握机会,因此大大提高了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这样不仅成功促进局部持续改进,还能涉足新的市场领域,开发新的产品,从而促进突破性创新。赵更申、雷巧玲等(2006)就认为,企业的能力柔性越高,就越能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有利于提供企业创新资源的保障。突破性创新要成功,必须经历从研究开发到商业化的阶段,这么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技术、市场、政府政策、行业竞争等,如果稍不注意出现失误,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逆转,导致创新活动的失败。而能力柔性为企业提供了对内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贾榕霞(2009)指出能力柔性本质上不仅体现企业在复杂动荡、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如何协调整合现有资源的能力,还体现在企业如何通过识别新资源,挖掘现有资源的新功能,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时间和成本,开辟新市场。然而,能力柔性在市场推广,创新产品商品化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并把握商业机遇,进而成为行业领先者。弋亚群、陈龙波(2009)认为,能力柔性越强,企业整合资源、应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时间越短,越能更好地识别市场需求和市场机会,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具有能力柔性的企业能提高对外界的应变能力,探索性地识别新资源并整合现有资源,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此外,还能快速地适应环境变化,利用环境变化,为突破性创新创造有利条件,适时主动地制造变化,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把握创新先机,这将是突破性创新的制胜关键。
假设5:能力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企业的能力柔性越强,越有利于突破性过程创新。
假设6:能力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企业的能力柔性越强,越有利于突破性产品创新。
2.1.6 文化柔性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作用分析
文化柔性是组织内奖励创新和鼓励学习的一种特性,能为员工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为企业汲取知识提供良好条件,为创新创造积极氛围,促进创新活动的成功进行。下面试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首先,利用创新意识塑造的文化下的员工勇于挑战,不拘泥于形式,有创造力,在环境变化时能迅速反应并决策。李垣等(2005)认为,创新文化追求挑战性的任务与对环境压力的承受,能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刘锦英(2010)通过对287家光电子企业的实证表明,创新型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孙爱英等(2004)也认为,创新文化能承受比较大的环境压力,并在压力下寻求技术创新,因此有利于突破性创新,而不利于渐进性创新。彭红霞等(2008)也提出,企业将塑造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作为焦点,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塑造符合企业目标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在动态环境中迎接挑战的迫切需求,积极创新的企业文化能增进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规避风险、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此外,创新文化在面对失败时,能够容忍错误,总结失败教训,分享经验,毕竟突破性创新多是在无数次失败后才成功的。创新文化的勇于挑战、承担风险、容忍错误的特点十分适合突破性创新的企业。
其次,职能部门间的和谐互动能为信息在各部门间顺利流通提供基础,从而有效利用外部信息,并协调内外信息。陈衍泰等(2007)就提出,跨部门的协调与合作能促进各部门相互协调并取得创新绩效,并通过实证验证了部门的互动程度对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影响。孙宝文(2010)也认为,部门间的和谐互动程度更能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因此,职能部门间的和谐关系能为突破性创新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良好的互动关系能保证信息流的畅通,这些都能很好地促进突破性创新。
最后,企业中要塑造“处处是学习之处,人人是学习之人”的文化氛围,这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创新之举。彭红霞等(2008)认为,一个鼓励学习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Leavy(1998)认为,学习在很多方面与创新相关:研发以产生新产品;市场营销及时地把技术行销到市场、运用员工的创意潜力和累积的小想法等从事创新,并加以推行。对于突破性创新来说,持续的小想法以及把新产品推销到市场尤为重要。王飞绒(2013)还指出,知识的获取、传递及运用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企业主动的学习氛围能促进员工内部的知识共享,增加企业持续创新的潜力,突破性创新比其他创新更需要创新知识的冲击及创新思想的源泉。
假设7:文化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企业的文化柔性越强,越有利于突破性过程创新。
假设8:文化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即企业的文化柔性越强,越有利于突破性产品创新。
2.1.7 环境动荡(态)性对组织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相关学者的研究已经识别出不同的环境动荡(态)性,与前文保持一致,本书从两个角度分析环境动荡性:技术动荡性和市场动荡性。前者是指组织对技术环境的感知,企业无法完全理解并预测技术的变化;而后者是指客户偏好的变化及竞争强度的变化。因此,在企业动态环境中,需要快速及时地调整产品和服务战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王永贵(2004)研究了不同的环境动荡程度调节组织柔性与竞争绩效的关系,验证了市场动荡性对组织柔性和顾客感知价值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林萍(2008)通过对262份企业样本研究也发现,环境动荡性对组织柔性与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组织柔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受环境特征的影响,当环境动荡时组织柔性的效果更显著。项国鹏等(2012)研究了环境动态性对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环境动态性对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存在调节效应。项国鹏(2013)又研究了环境动态性对企业家战略能力与企业绩效的调节关系,指出环境动态性对企业家战略能力、企业绩效关系存在调节效应,但对不同维度的企业家战略能力和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也是不同的。刘井建(2011)研究动态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时,结果表明:环境响应、技术柔性和组织柔性变量对经营绩效和成长绩效产生影响,环境动态性调节了动态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朱朝晖(2008)提出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市场动荡性和技术动荡性均对探索性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动荡程度越大,探索性创新越有可能促进企业创新;而对于挖掘性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却不明显。谢言等(2013)利用270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研究组织学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时,显示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获取性学习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实验性学习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陈建勋等(2011)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做了实证验证,结果表明有机式组织结构与突破性技术创新正相关,环境动荡性也在有机式组织结构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相对于静态的外部环境,动态的外部环境会增强有机式组织结构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蒋旭灿等(2011)提出市场环境越动荡,企业越可能与供应商、零售商、客户等上下游进行资源共享或合作,进而实现创新资源的互补和溢出效应;而技术越动荡,企业越容易和大学、科研机构甚至竞争对手等进行技术联盟或合作研发。因此,环境越动荡,企业就越需要保持较高的组织柔性,越需要开发突破性的产品与服务,以应付技术与市场的变化,降低突破性创新的风险。
市场需求、竞争对手越难以预测,不确定性越高,相比一般的企业结构,灵活的组织形式与联盟方式更能促进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企业将内部优势转换为外部优势,对于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对于突破性创新后期的开辟作用更大;而资源的“缓冲器”作用在市场不确定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更有利于企业迅速有效地配置现有资源的新用途,提高资源的转换效率,以降低突破性创新的风险及不确定性;适应利用环境并制造机遇的能力也能使企业在面临动荡市场环境下,能冷静判断,做出明智的选择,满足客户现有需求,挖掘市场潜在需求,促进突破性创新的开展;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越敢于挑战的创新文化氛围越能带领企业团队进行突破性创新,尽早开发出适应市场变化产品与技术,使企业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市场动荡程度越高,组织柔性各维度对于突破性创新的作用也越强。
技术环境越动荡,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层级对于技术信息的顺畅流通作用越明显,组织内部外部的无边界交流也更能加强技术的合作与沟通,越能促进突破性创新的开展;资源和能力柔性越高的企业,也能迅速适应并利用环境中技术的变革,发挥其快速独特的资源配置作用,把握技术革新的机会,在行业中领先,在动荡环境中脱颖而出;而敢于挑战、容忍错误的创新文化与鼓励学习的文化氛围,在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时候,也能更好地发挥其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持续不断的学习保证创新技术知识的供给,并且和谐创新的文化氛围能为持之以恒的创新提供保障。因此,技术动荡程度越高,组织柔性各维度对于突破性创新的作用越明显。
假设9a: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结构柔性与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市场动荡性越高,结构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9b: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市场动荡性越高,资源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9c: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能力柔性与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市场动荡性越高,能力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9d: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文化柔性与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市场动荡性越高,文化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0a: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结构柔性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市场动荡性越高,结构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0b: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市场动荡性越高,资源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0c: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能力柔性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市场动荡性越高,能力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0d: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文化柔性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市场动荡性越高,文化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1a: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结构柔性与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即技术动荡性越高,结构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1b: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即技术动荡性越高,资源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1c: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能力柔性与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即技术动荡性越高,能力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1d: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文化柔性与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关系,即技术动荡性越高,文化柔性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2a: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结构柔性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即技术动荡性越高,结构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2b: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即技术动荡性越高,资源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2c: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能力柔性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即技术动荡性越高,能力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
假设12d: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文化柔性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即技术动荡性越高,文化柔性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