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入华求法请益僧人的活动情况
一 入华求法的基本情况
海东僧人入华求法请益活动并不是起始于三国统一之后,但却是在统一后达到了顶点。出于这一理由,笔者将入华求法问题放到本节来讨论。
21世纪研究海东佛教史的学者们曾在中、韩、日等国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广泛搜罗过海东入华僧人的事迹,但所得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据作于李朝末年(日本大正初年)的《朝鲜佛教通史》(共上、中、下三编,李能和著)记录,从公元6世纪前半期至10世纪初的大约380年时间里,入华求法的新罗高僧共64人,其中包括去印度二次求法的高僧10人。又,据日本学者中吉功所著《海东的佛教》(昭和四十八年国书刊行会发行)统计,自隋初(581)至唐末(907)的328年中,新罗来华的佛教僧侣共66人。近年来,新的统计结果远远突破了以上两种数字,如黄心川先生在所著《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佛教僧侣考》一文中提出:“据本文作者多方搜集统计共得117人,其中未见朝鲜史籍的约有二十余人。”又如黄有福、陈景富两位先生在所著《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中统计为:“仅仅青史、丰碑之可稽者约略述之,自中国南朝梁代开始,截止于北宋前期,僧俗总人数多达222人。如将此后至明初的入华僧俗亦计算在内,其总数则增为243人。”[44]其中,有一些海东僧人还和中土僧人一起西行求法,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所记56名西域求法高僧中就有9人是新罗籍僧人。此前已有百济国的谦益、新罗国的义信已开海东僧人西天求法之先河。
新罗僧人的入华求法活动,总结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特点:①由于同中国的关系异常密切,交往特别频繁,且既有官方渠道又有民间渠道,所以只要是中国流行的经典或思想基本上都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传到了海东。②很多留学僧都受到双方统治者的支持,都肩负着一定的政治使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③不少海东僧人入华后还至西域再度求法,表现出精益求精的学风。④很多僧人入华后便长期生活在中国,有的甚至终老于斯,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
下面让我们来谈谈海东僧人入华求法活动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那些留华未归并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做出过贡献的高僧大德。这里,笔者只举三个具体的事例:一是禅宗净泉保唐系创始人金无相;二是赤山法花院;三是金地藏。当然,圆测也是当之无愧的这一类的僧人,但他的唯识学直接影响到海东,所以笔者将在下文中介绍他。另外,被视为中国天宗中兴之祖的谛观、义通因为是高丽时代的僧人,他们的事迹也将留待下文来交代。
二 净泉保唐系创始人金无相
较早记载金无相及其禅系的基本资料是大历九年(744)以后写成的《历代法宝记》(撰者未详)。据此记所述,无相禅师为新罗王族出身,于本国出家后浮海西渡,至唐寻师访道。曾周游涉历,后至资州(今四川资中北部)礼德纯寺唐和上处寂。初唐和尚不予相见,无相便燃一指为灯以供养,由此而知其非常人。留居两年之后,移居天谷山。处寂临终时曾付无相以袈裟信衣,并称“此衣是达摩祖师传衣。则天赐与诜和上,诜和上与吾,吾今付嘱汝”。无相得付法及信衣后,遂于天谷山岩下“草衣节食,食尽喰土”。此后又应章仇大夫邀请,开禅法于净泉寺(《宋高僧传》作“净众寺”),化导众生,凡二十余年。宝应元年(762)五月十九日去世,年79岁。临终前,又付法及袈裟给无住禅师。
《历代法宝记》介绍无相的禅法时说:“金和尚每年十二月、正月,与四众百千万人,严设道场,高座说法,先教引声念佛,尽一气念,绝声停念。”显然,这是神秀所传“一行三昧”的余绪。无相在禅法上突出“无忆、无念、莫妄”,以此“三句语”配戒、定、慧三学,称“总持门”(总纲)。三句语中,实际上仍以“无念”为宗。所以,他反反复复地强调:
又云:念不起犹如镜面能照万像,念起犹如镜背即不能照见。又云:须分明知起知灭,此不间断,即是见佛。譬如二人同行,俱至他国,其父将书教诲,一人得书寻读已毕,顺其父教不行非法,一人得书寻读已毕,不依教示炽行诸恶。一切众生依无念者,是孝顺之子;著文字者,是不孝之子……又起信论云: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无念即是真如门,有念即生灭门……又云:水不离波,波不离水。波喻妄念,水喻佛性。
传法世系上,禅宗五祖弘忍门下除慧能外尚有高足十人,“并是一方领袖”。其中之一是资州智诜,诜传处寂,寂传无相。但无相自己却说:“我此三句语,是达摩祖师本传教法”,“不言是诜和上唐和上所说”。他提出应当“许弟子有胜师之义”,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弟子的要求。
《历代法宝记》记录了弘忍门下的十大弟子,并为慧能得受法衣作传。之后又写武则天授衣于智诜,智诜传处寂,寂又传无相,最后以神会印证袈裟和佛法在此而结束。“这些杂乱的说法,总归在承认慧能不可动摇的嫡传地位,同时又着力鼓吹本系统至少在蜀地是正宗之所在……总的看,净泉保唐系虽然公开标榜自己属于资州传承,但他们特别维护的是慧能的旗帜,在批判京派禅师中与神会的禅理十分接近,或就是接受了神会的影响,从而站在南宗创业者的行列。”[45]该系传播的地区大体上与荷泽系相同,且更靠近唐蕃接壤沿线,在诸军将兵中影响尤其显著。
三 赤山新罗法花院
唐代和新罗之间的交通有陆路有海路。海路一般以山东半岛的登州和浙江的明州为登陆点。照贞元年间(785—805)宰相贾耽所记,经登州的这条路是“从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淤岛、乌湖岛,三百里。北渡乌湖海,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东傍海堧过青泥浦、桃花浦、石人汪、橐陀湾、乌骨江,八百里。乃南傍海堧,过乌牧岛、贝江口、椒岛,得新罗西北之长口镇,又过秦王石桥、麻田岛、古寺岛,千里。至鸭绿江唐恩浦口,乃东南陆行七百里,至新罗王城”。[46]这条官方航道由登州折至辽东而转航新罗,由于逐岛航行和沿岸行走,所以比较安全。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由登州横渡黄海直达新罗的海上航线,这条航线只见于圆仁的著作中。
随着唐罗之间政治、贸易、文化等方面交往的加深,一些新罗人便在登州这样的交通要冲地区建起了侨民村落。据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载,登州牟平县的陶村、邵村浦、乳山浦,文登县的赤山村、刘村,泗州涟水县的涟水乡以及密州都有新罗人的侨民村。青州、淄州的长山县有新罗院,其中规模较大的是文登县青宁乡的赤山村。一般说来,这些侨民村都接待和迎送过往的航海者,为他们等候信风、补充粮食、修理船只提供方便。举赤山村为例,圆仁记述:
文登县清宁乡赤山村。山里有寺,名亦山法花院,本张宝皋初所建也。长有庄田,以宛粥饭。其庄田一年得五百石米。冬夏讲说:冬讲《法花经》,夏讲八卷《金光明经》,长年讲之……当今新罗通事押衙张咏及林大使、王训等专勾当。
这些侨居的新罗人信仰佛教,而以天台思想为主。创建法花院的张宝皋是何许人呢?杜牧的《张保皋·郑年传》(《樊川文集》卷六)说:“新罗人张保皋、郑年者,自其国来徐州,为军中小将……后皋归新罗,谒其王曰:‘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愿得镇清海(新罗海路之要冲),使贼不得掠人西去。’其王与万人,如其请,自大和后,海上无鬻新罗人者。”张保皋被任命为清海镇大使是在新罗兴德王三年(828),他在新罗西海岸建立起阻止海盗掠卖新罗人口的据点,并以此为据点进行唐罗之间的海上贸易。他经常在中国山东沿海一带活动,其海上贸易甚至扩展至日本。
法花院中的常住僧人约三十余人,均新罗国籍。他们在这里仍然保留不少新罗的风俗,如“寺家设饦饼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之于该院的宗教活动,圆仁在十一月十六日的日记中写道:
山院起首讲《法花经》,限来年正月十五日为其期。十方众僧及有缘施主皆来会见。就中圣琳和尚是讲经法主。更有论义二人:僧顿证、僧常寂。男女道俗同集院里,白日听讲,夜头礼忏听经及次第。僧等其数卌来人也。其讲经礼忏皆据新罗风俗。但黄昏寅朝二时礼忏且依唐风,自余并依新罗语音。其集会道俗老少尊卑总是新罗人,但三僧及行者一人日本国人耳。
在另一则记录中,圆仁说参加集会的男女“昨日二百五十人,今日二百来人。结愿以后,与集会众授菩萨戒”。又,“赤山法花院常住僧众及沙弥等名:僧昙表、僧谅贤、僧圣琳、僧智真、僧轨范(禅门)、僧顿证(寺主)、明信(去年典座)、惠觉(禅门)、修惠、法清(去年院主)、金政(上座)、真空、法行(禅门)、忠信(禅门)、善范。沙弥道真(去年直岁)、师教、咏贤、信惠(住日本国六年)、融济、师俊、小善、怀高、智应。尼三人。老婆二人”。[47]
圆仁的著作中,记录了赤山法花院的讲经仪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史料,俱引如下:
辰时,打讲经钟,打惊众钟讫。良久之会,大众上堂,方定众钟。讲师上堂,登高座间,大众同音称叹佛名——音曲一依新罗,不似唐音——讲师登座讫,称佛名便停。时有下座一僧作梵,一据唐风,即“云何于此经”一行偈矣。至“愿佛开微密”句,大众同音唱云——“戒香、定香、解脱香”等颂。梵呗讫,讲师唱经题目,便开题,分别三门,释题目讫。维那师出来于高座前,读申会兴之由,及施主别名、所施物色申讫,便以其状转与讲师。讲师把尘尾,一一申举施主名,独自誓愿。誓愿讫,论义者论端举问。举问之间,讲师举尘尾,闻问者语。举问了,便倾尘尾,即还举之,谢问便答。帖问帖答,与本国同,但难仪式稍别。侧手三下后,申解白前,卒尔指申难,声如大嗔人,尽音呼诤。讲师蒙难,但答,不返难。论义了,入文读经。讲讫,大众同音长音赞叹。赞叹语中有“回向”词。讲师下座。一僧唱“处世界如虚空”偈——音声颇似本国。讲师升礼盘,一僧唱三礼了。讲师大众同音。出堂归房。更有覆讲师一人,在高座南下座,便读讲师昨所讲文。至“如含义”句,讲师牒文释义了。覆讲亦读,读尽昨所讲文了。讲师即读次文。每日如斯。
又,新罗一日讲仪式:
辰时,打钟,长打槌了。讲师都讲二人入堂。大众先入列座。讲师、读师入堂之会,大众同音称叹佛名长引。其讲师登北座,都讲登南座了,赞佛便止。时有下座一僧作梵,“云何于此经”一长偈也。作梵了,南座唱经题目——所谓唱经长引,音有屈曲。唱经之会,大众三遍散花。每散花时各有所颂。唱经了,更短音唱题目。讲师开经目。三门分别,述经大意。释经题目竟,有维那师披读申事兴所由。其状中具载无常道理,亡者功能,亡逝日数。
又,新罗诵经仪式:
打钟定众了,下座一僧起打槌,唱“一切恭敬敬礼常住三宝”。次一僧作梵,“如来妙色身”等两行偈。音韵共唐一般。作梵之会,一人擎香盆历行众座之前。急行行便休。大众同音诵“摩诃般若”题数十遍也。有一师陈申诵经来由了。大众同音诵经。或时行经本,或时不行经本。念经了。导师独唱“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次称佛菩萨号。导师唱云“南无十二大愿”,大众云“药师琉璃光佛”。导师云:“南无药师也”,大众同音云“琉璃光佛”。导师云“南无大慈悲也”,大众同音云“观世音菩萨”。余皆如是。礼佛了,导师独结愿回向。回向稍长。回向之后,导师云“发心”,大众同音亦云“发心”。次导师唱发愿,已竟,顶礼三宝。次施主擎施物坐。导师与咒愿。便散去。
四 地藏与九华山
最早记述释地藏的是与他同时代的费冠卿于元和八年(813)所撰的《九华山化城寺记》,170年后,赞宁正式为之作撰,收入《宋高僧传》卷二十,其所据材料正是费文。照这些材料记载,释地藏是新罗王族出身,因姓金,人们时常称他为“金地藏”。据说他“慈心而貌恶”,“七尺成躯,顶耸奇骨,特高才力,可敌十夫”。出家后,来中国,偶然机会到了池州的九子山,“心甚乐之”,于是便驻足于此。九子山因山有九峰而得名,后李白游此山时因见九峰耸立如莲花,故称之为“九华山”,并作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水光山色独特别致。在此,释地藏“岩栖涧汲,趣尔度日”,并感得九子山神出涌泉以为资用。
关于释地藏所学所宗,史料均无明言。《宋高僧传》有这样一句话:“藏素愿持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有信士为缮写,得以归山。”这里的“四大部”当即窥基所定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鼓音声陀罗尼经》四部净土宗所依持的经典。由此,知其所弘之法与净土教有关。《宋高僧传》又说:“至德年初(756),有诸葛节,率村父自麓登高,深极无人,云日鲜明。居唯藏,孤然闭目石室。其房有折足鼎,鼎中白土和少米烹而食之。郡老惊叹曰:和尚如斯苦行,我曹山下列居之咎耳。相与同构禅宇,不累岁而大伽蓝。”《九华山化城寺记》也说他“自缉麻衣,其重兼钧”,可见是个头陀行者。但从“闭目石室”、“端坐无念”的描述来看,又似乎重视禅定。结合他所持净土经典来看,很可能此人是坚持禅净双修的。建中初年(780)郡守张严仰慕地藏之高风,奏请朝廷赐额“化成寺”。此时本国僧俗业已闻知释地藏的道誉,纷纷渡海来寻,礼而师之。地藏直到晚年,仍然保持苦行的作风。“其徒且多,无以资岁,藏乃发石得土,其色青白,不碜如面而供众食。其众请法以资神,不以食而养命,南方号为枯槁众,莫不宗仰。”贞元十年[48]夏,释地藏入寂,春秋九十有九。
从以上的记述可以看出,早期释地藏只是一个享有盛誉的苦行僧人,并没有被神化为地藏菩萨的化身。不过,无论是《九华山化成寺记》还是《宋高僧传》,都已蕴含着将释地藏神化的倾向。如说他入寂前颇多灵应瑞兆,即灭后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后开函入塔时,发现其颜状鲜活如生,“举舁之际,骨节若撼金锁焉”。另外,建塔之后,塔址发光如火,光成圆状,等等。凭着这些神迹,以及中唐以后社会形势的需要,释地藏慢慢被改造成地藏菩萨,九华山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1] 《三国史记》(上),第151页,《旧唐书》,第5333页。
[2] 《三国史记》(上),第171页。
[3] 《三国遗事》卷第二载:“时义湘师西学入唐,来见仁问。仁问以事谕之,湘乃东还上闻,王甚惮之,会群臣问防御策。角干金天尊奏曰:近有明朗法师入龙宫,传秘法而来,请诏问之。朗奏曰:狼山之南有神游林,创四天王寺于其地,开设道场则可矣。时有贞州使走报曰:唐兵无数至我境,回椠海上。王召明朗曰:事已逼至,如何?朗曰:以彩帛假构宜矣。乃以彩帛营寺,草构五方神像,以瑜伽明僧十二员,朗为上首,作文豆娄秘密之法。时唐罗兵未交接,风涛怒起,唐舡皆没于水。后改建寺,名四天王寺,至今不坠坛席(国史云,改建在调露元年己卯)。后年辛未,唐更遣赵宪为帅,亦以五万兵来征。又作其法,舡没如前。”四天王寺本是为了对付唐朝军队而建立的,可是新罗人却辩解说:“新建天王寺于狼山之南,祝皇寿万年”,于是“高宗闻之大悦,乃遣礼部侍郎乐鹏龟使于罗,审其寺”。文武王“先闻唐使将至,不宜见兹寺,乃别建新寺于其南待之。使至曰:必先行香于皇帝祝寿之所天王寺。乃引见新寺。其使立于门前曰:不是四天王寺,乃望德遥山之寺。终不入。国人以金一千两赠之,其使乃还国奏曰:新罗建天王寺,祝皇寿于新寺而已”。这个例子说明新罗政府在处理对唐关系时是非常狡猾的,尤其是涉及具体利益时,总是阳奉阴违,用软硬两手以达到其目的。又,明朗是在中国学习秘法的,回国后立即用来对付中国,这也说明学习佛法的目的所在。
[4] 《三国史记》(上),第152页。《三国遗事》卷第二“文虎王法敏”条记载义湘上书说:“王之政教明,则虽草丘尽(画)地而为城,民不敢逾,可以禊灾进福。政教苟不明,则虽有长城,灾害未消。”
[5] 《三国遗事》卷第二。
[6] 《三国史记》(上),第152页。
[7] 上文中,我们已经叙述了三国统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罗将领金庾信,传说他成为佛教的护法佑世善神,即忉利天的天神,长期守护着新罗。这个故事同文武王的事迹相呼应,表明了统一后的新罗希望借助佛教力量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8] 《三国遗事》卷第二。
[9] 《三国遗事》卷第五。
[10] 《三国遗事》卷第五。
[11] 《三国遗事》卷第三,“洛山二大圣”条。关于洛山的观音信仰请参见下文义湘部分。又,该条以下叙述洛山亦为正趣菩萨道场。
[12] 《三国遗事》卷第三,“南白月二圣”条。
[13] 《三国遗事》卷第三,“台山五万真身”条。
[14] 《三国遗事》卷第三的原文是:“净神大王太子宝川、孝明二昆弟。”一然在夹注中说:“按国史,新罗无净神、宝川、孝明父子明文。然此记下文云:神龙元年开土立寺,则神龙乃圣德王即位四年乙巳也。王名兴光,本名隆基,神文之第二子也。圣德之兄孝昭名理恭,一作洪,亦神文之子。神文政明,字日照,则净神恐政明神文之讹也。孝明乃孝照,一作昭之讹也。记云:孝明即位,而神龙年开土立寺云者,亦不细详言之尔。神龙年立寺者乃圣德王也。”
[15] 《三国遗事》卷第三的原文是:“净神大王太子宝川、孝明二昆弟。”一然在夹注中说:“按国史,新罗无净神、宝川、孝明父子明文。然此记下文云:神龙元年开土立寺,则神龙乃圣德王即位四年乙巳也。王名兴光,本名隆基,神文之第二子也。圣德之兄孝昭名理恭,一作洪,亦神文之子。神文政明,字日照,则净神恐政明神文之讹也。孝明乃孝照,一作昭之讹也。记云:孝明即位,而神龙年开土立寺云者,亦不细详言之尔。神龙年立寺者乃圣德王也。”
[16] 同上。
[17] 以上记载见《智异山双溪寺记》,并请参见[日]忽滑谷快天:《韩国禅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54页。
[18] 韩国学者对自己创造的这则故事也是半信半疑的,如李能和在记述这件事时说:“……由来双溪六祖之塔,遂成一片九疑之山也。古时谷中雪天葛花烂开,故名花开。择此圣地,奉安顶相,颇著灵异。从塔中时或放光明,但不敢开掘,以破人疑。为避破塔外道之故也。”
[19] 《三国史记》卷十。
[20] 《三国史记》卷九。
[21] 同上。
[22] 《三国史记》卷四十六,《列传》第六。
[23] 同上。
[24] 同上。
[25] 参见《六度集经》之《明度无极章》《布施度无极章》《忍辱度无极章》。
[26] 《三国遗事》卷第五,“真定师孝善双美”条。
[27] 《三国遗事》卷第五,“孙顺埋儿”条。
[28] 《三国遗事》卷第五,“大城孝二世父母”条。
[29] 《三国史记》卷九。
[30] 同上。
[31] 同上。
[32] 《三国史记》卷十。
[33] 《三国史记》卷六。
[34] [日]忽滑谷快天:《韩国禅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35] 《三国遗事》卷第三。
[36] 《三国史记》卷十。
[37] 《三国遗事》卷第二。
[38] 《旧唐书》卷一九九上,《新罗传》。
[39] 《三国遗事》卷第三,“弥勒仙花·未尸郎·真慈师”条。
[40] 《三国遗事》卷第四。
[41] 《三国遗事》卷第五,“广德·庄严”条。
[42] 《三国遗事》卷第五,“布川山·五比丘·景德王代”条。
[43] 《三国遗事》卷第五,“念佛师”条。
[44] 《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45]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页。
[46] 《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
[47] 此处所引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均引自白化文先生的校注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48] 贞元十年是《九华山化城寺记》记载的入寂时间,《宋高僧传》则记为贞元十九年,疑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