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读的6部中华古典智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无妄(卦二十五)

〔卦画〕震下乾上

〔经文〕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无妄,往吉。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九四:可贞,无咎。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辞解〕《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译释〕本卦意指没有虚妄,大为通顺,利于守正道。如果不守正道,就会招致灾祸,不利于行动。

《象传》说:雷声震荡天下,万物兴盛没有虚妄。先代帝王按照这个道理勉力应合时序变化,育成万物。

〔义悟〕如果说选择方向需要一定的想象力,那么实施计划就需要务实合理的行动了。具体行事一定要在遵从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这样,才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进步。

西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宣帝决定派军队平定羌人的叛乱。这时赵充国已73岁,当宣帝派御史大夫丙吉去询问他应派谁担任统帅时,他主动请缨说:“没有比老臣我更适合的了。”宣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赵充国率领1万多骑兵出金城渡过黄河,迅速穿过四望峡(今兰州西南),抵达西部都尉府(今青海海晏)。经过观察,赵充国得出结论——在羌族各部落中,先零羌最为顽固,一些弱小的部落如罕、秆等部,都是在先零羌的胁迫之下与汉朝为敌的。于是,他力排众议,采用打击首恶、震慑并瓦解协从的办法,先行攻击先零部。不久,赵充国引兵攻先零羌,先零猝不及防,望风而逃。

赵充国虽然打败了先零羌,但是并没有彻底征服。先零的主力屯集在湟水以西,时刻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时赵充国染病在身,需要休养,为了确保边防的安全,他向皇帝上奏“屯田之策”,即撤退骑兵,留1万步兵在边郡屯驻,并且从事农垦,以农养战,以战护农,兵农一体,安边自给。但是,这一正确的建议又遭到多数朝臣的反对。宣帝派来破羌将军辛武贤,命令他俩合兵一处进攻先零。看到皇帝进军的命令,赵充国又向皇帝呈上关于屯田于边的奏章,详细阐述了国家、军队和边防的关系。他指出:“就经济而论,现在我们的军队,每月需要谷子199630斛,盐1693斛,干草和麦秸250286,全靠内地转运,战事一天不解决,征税、劳役就停止不了;就边防而言,目前的紧张局势不仅仅是羌族问题,羌族问题如不从根本上解决,四邻小国还会一个影响一个地发生变乱。我们的军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贵在运用谋略,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即实际交战;战场上的百战百胜,也不是善于用兵者的最高理想,应先造成敌人必败的条件,我们才能稳操胜券。如今羌军内部离心离德,想来归降的人与日俱增。英明的皇上如能在这种时候决定罢兵屯田、威德并用,那么,用不了多久就可取得全面的胜利。”与此同时,他提出“班师罢兵,万人留田”的建议,具体陈述了屯田的12条好处,归纳起来,有3个方面:一是政治上,“万人留兵屯田以为武备”,可以产生震慑敌人的重大影响,同时可减轻国内劳役,使百姓获得喘息的机会;二是经济上,屯田士兵生产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节省国家巨大的开支,不仅不用朝廷“千里馈粮”,还可以有剩余粮食输入国库作为储备;三是军事上,以往由于供给不足,北部边陲1万余里的防线上只有几千将士,现留1万步兵屯田,有效地增强了边防力量,“执及并力,以逸待劳”,可以随时抵御外族袭扰。总之,留兵屯田之举,对内有不花钱的好处,对外有防备敌人的作用,是个不必作战就能取胜的计策。赵充国为坚持屯田之策,秉笔直书,极言利弊,3次上书皇帝。他的奏章送到朝廷后,皇帝每次都要召集群臣讨论。表示赞同的人第一次不足十分之三,第二次达一半,第三次则有十分之八。就连原先持反对意见的丞相魏相也说:“我等愚昧不懂兵事,后将军规划有方,我认为他的策略必定行之有效。”于是汉宣帝终于批准了他的屯田之策。

这时,许延寿和辛武贤仍然主张进击羌人,宣帝也予以批准,两策并用,命许、辛和中郎将赵卬会师进剿。结果,许延寿收降羌人4000多名,辛武贤斩杀2000,赵卬斩杀、收降2000多人,唯有赵充国兵不出营而收降5000多人。据此赵充国又上奏章说,羌人约有5万军兵,已经斩首7600级,投降31200人,淹于湟水和饥饿而死的也有五六千人,现在逃跑的充其量不过4000兵马,况且罕羌首领表示,要杀死先零羌的首领杨玉,于是请求回军。宣帝准许凯旋,赵充国于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振旅而还”。当年秋天,先零羌首领杨玉果然被部下杀死,其残部4000多人全部归降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