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卦四)
〔卦画〕坎下艮上
〔经文〕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辞解〕《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释〕本卦紧接屯卦,象征万物刚刚经历了初生的困难,仍然处于蒙昧待发的状态。虽然蒙昧,只要得到启发,还是亨通的。不是我求人学习,而是人来求我教育。初次求教一般是出于诚意的,应该予以解答,对于再三滥问的轻慢行为,就不予解答。
《彖传》说:启发引导淳朴心智步入正途,是神圣的功业啊。
《象传》说:蒙昧,好像山下流出的泉水一样,盲目无绪。君子在这样的情形下应该果断地行动,启智发蒙,培养品德。
〔义悟〕蒙昧并不可怕,只要诚心求教,就会逐步摆脱蒙昧。所以,真诚地尊师重教,既是淳朴天性的体现,也是获得知识的途径。
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艰难的事业。作为教育者,不仅要有引人向善的良好愿望和责任感,还要有适当的教育方法。规范和准则是必要的,但是,过分严苛的责罚,也许会适得其反,把受教者推向规范和准则的对立面。包容爱护受教者的淳朴天性,因材施教,引导扶助其正常成长,这是社会对于教育者的期望,也是教育者的责任。
遵循天性,可以引人自然而然地启智发蒙,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受祖父的影响,从小爱好自然。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想知道各种树木的名称,从10岁开始又搜集各种昆虫、贝壳、鸟蛋和矿石。他对学校里教条式的课程几乎不感兴趣,却热衷于自己做化学实验、读课外书。16岁那年,达尔文和哥哥一起进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是,他对医学毫无兴趣,只读了两年就转学了。在这两年里,他自己研究动植物学,经常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退潮后的海滩上拣拾动物,收作标本或者进行解剖。在暑假里,达尔文和朋友们去旅行和打猎,使他进一步学会了观察和搜集动植物标本的本领。达尔文的父亲不理解自己的儿子,认为他不好好学医却终日游手好闲,不求上进,将来会一事无成,给家里丢脸,就让他进了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想让神学教育来约束他。可是,达尔文没有沿着神学的道路走到底。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巧遇”伯乐”——有名的植物学教授亨斯洛。亨斯洛精通植物学、昆虫学、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长期不断地观察和研究自然。正是由于亨斯洛的帮助和指导,达尔文才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在剑桥大学的最后一年里,有两件事极大地影响了年轻的达尔文。一件是他读了两部书——德国自然科学家洪堡著的《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和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耳著的《自然哲学入门》。这两部著作激起了达尔文火一般的热情,他渴望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另一件是亨斯洛教授因势利导,鼓励达尔文努力钻研地质学。达尔文听从他的意见,读了好几本地质学著作,并且在短时期内考察了家乡附近的地质情况,绘制了一套彩色地图。达尔文快毕业时,亨斯洛介绍他跟随剑桥大学地质学教授塞奇威克去北威尔士旅行,考察了那里的古岩层地质。在这次旅行考察中,达尔文学会了发掘和鉴定化石,学会了整理和分析科学调查的材料,并且总结出一条十分有益的经验——某些现象如不注意观察,即使有显著的特征也极容易被忽略掉。后来的事实证明,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就是一个显著而历来被人们所忽略的现象。依据这样的认识,在不断搜集整理自然例证的基础上,达尔文逐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见解,并最终建立了进化论学说。达尔文的成才之路是一条独特的道路,他的学识绝大部分是按照兴趣的指引,通过非常规的学习途径吸纳积累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