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读的6部中华古典智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震(卦五十一)

〔卦画〕震下震上

〔经文〕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九四:震遂泥。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辞解〕《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译释〕本卦象征震惧,通顺。雷声传来令人颤抖,仍然谈笑自若。霹雳声威震惊百里,仍然镇定地祭祀如常。帝王出于雷震,可以保守宗庙社稷,主持祭祀。

《象传》说:雷声连震,象征震惧。据此卦意,君子应该心存警惧地修养德行、省视身心。

〔义悟〕无论何时,对自己、对外在环境都要保持警醒的感觉,时刻准备应对各种变故。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在第六次北伐时,他积劳成疾,病卧在五丈原军中。自知不治后,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未雨绸缪,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则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就命工匠仿照诸葛亮模样,雕了一个木人,一样的羽扇纶巾打扮,稳坐车中,又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面对意外的局面,最好的对策是保持镇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只有这样,才可以冷静地分析情况采取恰当的行动化解危机。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宦官受伤逃回。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贸然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我们只有百余骑,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肯定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他们绝对不敢轻易进攻的。现在,我们继续前进。”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李广则带领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