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欲为主持人,必须具备七大素养
主持人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成为一名主持人是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梦寐以求的事。但仅有美妙的声音、漂亮的脸蛋、苗条的身段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必须具备基本的素养,其中包括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心理素养、能力素养、气质素养、语言素养和新闻素养7个方面。
一、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
任何国家的新闻机构,都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作为身处传媒前沿的主持人,在策划节目和与受众的交流过程中,其政治素养就显得更加重要。把政治素养作为必备的条件,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业务工作上的要求。因为,在节目策划时,不了解政治就必然策划出偏离现实生活的节目;在与受众交流时,不了解政治就必然偏离应有的引导方向。
主持人的政治素养包括政治态度、理论修养、思想作风、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等。主持人的政治素养,直接关系到其主持节目时的态度、语言、表情和基调等是否能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具体说来,主持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主要表现为4种意识。
1.喉舌意识
主持人是一个台的代表,“发言人”是“喉舌”的“喉舌”,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有清醒的“喉舌”意识。
2.导向意识
主持人特殊的地位决定了他的“导向”作用,关键要“导”准4个“向”:
①政策的“向”;
②理论的“向”;
③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向”;
④风尚和习俗的“向”。
3.法律意识
社会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律走向完善的一个过程。随着法律建设的深入,广大民众的法律观念不断加强,如果主持人在这方面有所落伍,就有可能“祸”从口出,贻误四方。
4.服务意识
光把“受众是上帝”挂在嘴上是不行的,必须扎根在意识中,落实在行动上,自觉地将节目置于受众的监督之下。
法国一位较有名气的主持人帕特里克·萨巴杰曾在其主持的《说真话》节目中,介绍了一个自称能在远距离为患有疑难病症的病人解除痛苦的医生。长期以来,观众对节目中的内容持深信不疑的态度,于是向那位具有特异功能的医生求医者络绎不绝。不料几个月后,警方收到许多患者上当受害的投诉。这个江湖医生闻风后逃之夭夭,萨巴杰因涉嫌此案,被司法机关拘留、候审。
5.自律意识
自律的意识也就是自我约束的意识。面对笑脸、掌声、鲜花和赞词,一个成熟的主持人应该感到自慰而不是自满,应当加强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廉洁从业、克己奉公,永远保持一个“普通人”和受众“公仆”的本色。
美国颇有名气的体育节目主持人吉米·斯奈德曾在节目中评论黑人运动员,说他们身体素质好是由于过去的美洲奴隶主促使强壮的男女同居繁殖后代的结果。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写信抗议这种侮辱黑人的评论,民权运动组织也对此进行驳斥。最后,电视台不得不为此公开向观众道歉并声明斯奈德的言论不代表电视台。斯奈德固然有名气,但也因此威信扫地,不得不退出主持人位置。
而一些名主持人因具有良好的道德操行受到受众的尊敬,常常成为佳话。1993年,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鞠萍就曾将“鞠萍儿童歌曲演唱会”上收入的1万多元钱全部捐献给了“中国少年儿童奖励基金会”,而当时鞠萍时常是穿一身素花衣裙加一双平底布鞋上班的,这种淡泊名利的道德风范为人们所敬仰。
综上所述,可以说政治素养是主持人人格形象和社会形象的基础。主持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养,才能一心一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以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和浓厚的生活热情、强烈的公众参与意识完善自我,服务大众,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同样,主持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养,才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生活,采集公众思想,迸发策划的灵感,产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主持人离不开丰富的文化素养
必备的文化知识是成为一名主持人的基本条件。广播电视需要通过主持人来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作为主持人如果自身知识贫乏,何谈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实现应有的价值?
享誉全球的《看东方》节目主持人靳羽西曾就读于夏威夷大学,获得音乐和政治双学士学位。她在“看东方”时那份睿智和如数家珍的解说,充分显示了她的博学和优良的文化素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节目的主持人敬一丹,由播音员转而成为主持人,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显示了她厚实的专业功底。她的节目,从选题、撰稿、编辑到主持独揽一身,她的笔力不仅体现于言论性的电视节目,还发挥于散文诗般的电视片,同时她还有多篇观点新颖的学术论文……
出色的主持人应该具有学者的内涵,成为自己所主持门类的半个专家。鞠萍在《七巧板》节目中充分展示了她的“本色”美。作为一名少儿节目主持人,她不仅有一颗纯洁可亲的童心,更具备小观众们需要的各种技艺,如歌舞、弹奏、绘画、说故事、做游戏等,这些正是幼儿师范专业赋予她的本领,只是通过她自身的努力并加上她的天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她可以称得上一个少年儿童的工程师,令人感到主持少儿节目非她莫属。
当然,并非说有了某专业的本科或大专文凭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真正要做到这一点,还要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诸如历史、地理、经济、文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现代科技知识等兼容并蓄。
事实上,主持人的知识不仅要力求“专”与“深”,还应求取“广”与“博”,有必要当一名“杂家”,“上知天文地理,下知ABCD”。杨伟光同志曾说过:“节目主持人天天要做新的文章,涉及面很广,虽不可能成为全能的专家,但知识面要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要懂。”
赵忠祥在30多年的播音和主持实践中,几乎接触了所有类型的节目,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令人不得不钦佩。在他的主持中,特别是《正大综艺》和一些“智力竞赛”类节目的主持中,不时可以感受在到他胸有成竹的即兴发挥、画龙点睛的解难释疑中闪现的知识火花;而这恰恰凸显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
可以说,主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它丰富的内涵决不是一纸“文凭”所能说明的,也不是一时掌握了,就可以永远胜任,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其实,赵忠祥初进电视台时只是一名高中生,可是在后来的播音和主持艺术实践中,他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终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主持人。
三、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有时一个人的心理素养优劣往往会成为事业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尤其是主持人,其能否承受主持节目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环境的压力、功名富贵的压力,能否面对竞争压力创造出更好的、广为受众欢迎的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很高的心理素养。
有无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主持节目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与受众“短兵相接”,需要即兴发挥的直播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杨澜从一名普通大学生一跃而为闻名全国的节目主持人,也正得益于良好、过人的心理素质。
主持人如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还会导致事业和人生的失败。湖南经济电台《夜渡心河》著名夜话主持人尚能,曾被誉为“长沙第一嘴”,并享有“一代主持奇士”的美名。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具有相当高知名度和才华的主持人,却由于心理素质欠缺自杀身亡,令人甚为惋惜。
事实上,心理素质是完全可以培养和锻炼的。莫文冰在《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自我心理调适》一文中对主持人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提出了12点要求:
①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有强健的体魄;
③有大无畏的精神;
④对未来的成就充满希望;
⑤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⑥有信心和懂得运用这种信心;
⑦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就;
⑧愿意以博爱精神去工作;
⑨胸襟阔大,能容人容物;
⑩有良好的自律性;
有了解他人和世事的智慧;
享有安静充裕的生活。
这12点基本上概括了塑造完善个性、造就主持人成熟人格的准则。
具体说来,主持人培养和锻炼心理素质应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
1.交流的欲望
从主持人出场的神态上可以看出主持人的交流欲望与冲动是不同的。有些人神采奕奕,迫不及待地要与人交谈;有些人却面目冰冷,似乎被迫走上荧屏。两种表现,显露出两者交流欲望的不同,其效果也是迥异的。
2.恰当的自信心
无论做任何事,人们都应当对自己有信心。这种对自我肯定的心态即为自信心。这种自我肯定的心态对于主持人来说,似乎显得尤为重要。信心不足的主持人,其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窘相是不难想像的。
就主持人来说,自信心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其一,自信在言语声音中表现出来。
其二,表情可以传递主持人的自信。
其三,自信会在语言措辞中显露出来。
其四,自信会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来。
主持人有自信心,自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主持人自信心不足,就常常导致紧张甚至语无伦次,种种缺点和弱点就会暴露在受众面前,从而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
3.强烈的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一个主持人对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内在感觉。主持人应该从词句的含义来理解语感,准确而娴熟地运用词句,从而很好地通过语言发挥出自己的魅力来。
4.学会自我控制
主持人要在长期的主持工作中获得,还必须具备优良的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主持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变化,能够保持冷静,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这样4个问题:
第一,主持时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把注意力高度地集中到内容上。
第二,不要太在意受众,不要老嘀咕受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观察或想像受众一个个变化莫测的表情。
第三,如果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紧张,默念“正常发挥”并抓紧用语速的词节加以控制。
第四,未曾开口就已紧张者,可以作若干节拍的深呼吸,接着放松面部,未曾开口先作微笑状,然后从容道来。
另外,主持人培养和锻炼心理素质,应根据自身的不同类型进行。何冠红在《试议主持人心理素质的确立》一文中,将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分成了4种类型。
1.气质型
气质具有心理特征的综合性,它是主持人心理活动和所表现的某些关于强度、灵活性、稳定性和敏捷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该类主持人的气质更多地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速度、形体动作的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还较多地受到个体生理组织特点的制约,因此在主持节目时更易具备成熟、冷静、客观和平静的心态。
气质型主持人由于其心理素养突出,主持节目时极易接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2.创造型
创造型在心理学上称创造性想像和创造性思维,是指主持人按照自己的创见形成某种独创性的想像、表象过程,以及在创造活动中的那种思维过程。
要想使自己成为创造型的主持人,重要的是要树立自己创造性的品质,即自觉性、持久性、探索性、灵活性。
3.人格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和个性具有同样的含义,是指一位主持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主持人是公众人物,因此要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去整合节目,塑造自己。
4.意志型
意志是主持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型的主持人往往具有高度积极的心理状态,运用主观意愿,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引导,进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主持人要注重能力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主持人的能力素养如何对所主持节目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是主持人,有的认真钻研,能力不断提高,甚至创出了市、省、全国的名牌节目,可有的工作多年却名不见经传。因此,主持人应加强自己的能力素养。
北京广播学院的祁芃教授在其著作《播音主持心理学》中指出,主持人能力的培养应有3个方面。
1.素质条件
素质有天赋素质和后天习得。天赋素质是指先天素质,如一个人的音质、音色,即发音过程中持续表现出的具有个人风格的声音特点,如明亮的、宽厚的或是沉闷的、窄细的等;还有外貌、形象,如天生的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聪颖、敏锐或五官搭配不协调、愚笨、滞钝等。祁教授指出,素质本身不是能力,也不能现成地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它仅提供一个人能力发展的某种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才能使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实践和教育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由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而实现的,是在外因和内因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环境、实践和教育条件就是其中之一。
能力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与所从事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
3.主观自身条件
主观自身条件,既包括专业志趣,又包括执着追求精神。
专业志趣,往往起始于兴趣。当人对某个目标有了较浓厚的兴趣时,往往会产生克服困难的无比勇气和力量,培养出坚忍性、耐久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在专业实践中持久发挥作用。
4.策划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除了基本的能力外,主持人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加强策划、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具体说来,应遵循如下原则。
(1)从相反的方向看问题
主持人从相反的方向看问题,就能想出新点子,从而把自己的思想引向一个新的方向,使自己所主持的节目节节攀升。
(2)向外人征求对自己目标的看法
当主持人自己在局内往外看时,视野就会受到限制,但是作为往里看的局外人则常常能够帮助其建立一个新的参照系。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像孩子一样思维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积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很难突破,所以难以有所创造。作为主持人,应该像儿童一样思考,从而使自己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更加随心所欲、放松和无所畏惧,这样就能产生新的想法。
(4)锻炼联想力
作为主持人,应该广泛地接触新事物,以刺激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联想力,使自己在主持节目时能随“口”拈来。
(5)为目标找个比喻
比喻能够帮助主持人获得对目标的新看法。比喻思维的目的是找到表面上没有关联的概念之间的相似性。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能够防止自满,从而把创造力变成优势,帮助自己完成策划。
能力素养除了表现在策划上,还表现在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主持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培养和锻炼,从而使自己得以提高。
五、主持人要注重气质素养
“气质”是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气质不是装出来的,也是无法装的,人的一举一动,细枝末节都体现着这一个性特点。
从实际情况来看,有良好气质的主持人(不单单是靓丽的)容易为受众所接受,更能使人们相信并接受他们的观点。气质素养是主持人受文化等多方面熏陶所形成的,气质素养也应成为考察主持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是否气质好的主持人就能把节目主持好呢?答案并不确定。这还要考虑以下两点。
首先,主持人的气质要与所主持的节目相吻合。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谈到主持《东方时空》时说:“记得有人问我:如果你有一个自认为理想的主持人境界,而现在还没有达到它,障碍何在?我答:年龄。”这说明白岩松意识到气质与节目之间的关系、意识到成熟的气质的诱惑力。
其次,构成气质的表情、目光、体态、举止等非语言符号要与主持人节目相吻合。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主持人应该以自己的静体态或动体态向受众传达一种明确的意义。如《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在主持节目时,双臂自然垂下,时而礼貌地伸手请在座的嘉宾谈话,时而以大方的手势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体态形象传达出主持人自信、亲切、随意的内在信息。
主持人在良好的天赋条件下,经过后天的修养、磨炼才能具备较好的基本素质。但是这种素质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主持人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要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各方面的业务能力,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实现。
具体说来,主持人在培养自己良好气质的过程中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识与完善
在一般人看来,节目主持人在常人眼中是一个很风光的职业,事实上却是时时都面临着挑战、竞争,时时存在着被淘汰的可能。因此不断地发展、更新、完善自我,是主持人永远的追求。要做到这些,首先就必须认识自我。只有认清了自我,才能在节目主持中显出优雅的气质,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
主持人对自我的认识、把握,应该注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其一,自我感觉太好,盲目地自以为是,如自我感觉漂亮、自认为高人一等,等等。这种心态本质上就是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不高的表现,很难想像到这样的人会取得多么骄人的成绩。
其二,自我感觉不好,明显地缺乏自信心,如五官一般、身材矮小;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等等。有这样心态的人,往往在内心深处萌生出自卑感,强烈的求胜心与潜在的自卑心理困扰着他们,表现在节目中,效果可想而知。
主持人的自我认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是人类的永恒命题。
2.明确目标,循序渐进
目标明确有利于主持人的自我定位,有利于自我形象的形成,从而为形成有魅力的气质打下基础。节目主持人定下一个大志向——明星主持人,轻而易举。但事实上,谈何容易。因此每个有志于在主持人行当上发出光亮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实力和节目的特点制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计划。
目标明确之后,就要对学习方法有所研究了。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人而异。每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工作特点、生活习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学习,进行知识积累。
完成知识积累之后,主持人还需注重实践。
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有实践的园地。关键还在于主持人是否时时留心着,并积极主动地进入角色。
3.气质形象的保持与提高
主持人一旦被确立在某一节目,就要考虑自己形象的稳定性。
应该说,主持人的形象应具有稳定性,但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变化。一成不变是不利于保持主持人个性魅力的。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以对新闻节目和重大政治活动的播音主持声震海内外,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一个庄重、沉稳、充满尊严,内涵丰富而又反应敏捷的深刻印象,然而在《正大综艺》和春节晚会上,又让人看到了他的幽默和多才多艺;在《人与自然》中又多了点学者般亲切醇厚、娓娓道来的味儿。
可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要长期保持下去,还得经常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用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充实提高自己,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突破自我,提高和创新主持艺术,从而增添新的魅力,保持永久魅力。
六、主持人必备语言素养
语言是人们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思维的基本工具。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都离不开语言。
广播电视作为有声的大众传播媒体,语言是它的第一工具,主持人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的艺术。主持人语言的质量直接决定节目的效果。有一句俄罗斯谚语这样描述语言:“它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
因此,节目主持人出众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要的重要素质。语言表达的灵感与策划创意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持人,往往能够在主持节目时随机应变,思维敏捷,在节目主持中大展风采。
语言是主持人文化知识素养的载体。有时主持人主持节目时会有“无话可说”的现象,在编辑串联节目时感到没词儿,不能切中要害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准确评论等,都是语言素养有欠缺的结果。节目主持人要能够出口成章,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能随机应变,驾驭自如,就必须加强对语言的学习。具体说来,主持人语言素养包括以下特征。
1.音色的悦耳和谐
严格地说,“音色”并不属于“语言”的范畴,但主持人语言毕竟离不开语音这一重要的物质外壳。
法国著名演员老郭柯连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主持人音色要“悦耳”,因为悦耳才能“赏心”,产生精神情绪的愉悦和熨贴。但声音的“悦耳”不是惟一的审美标准,它只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因声波规则振动而最容易通过听觉器官产生的愉悦感,这是人们普遍需要的基本的审美标准。
除此之外,“和谐”的标准显得更为重要。和谐,是事物审美的一个普遍性的原则,在主持人主持节目中,更有着突出的实践价值。
2.语言规范标准
除了地方性很强或有特殊视听对象的节目以外,恐怕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以普通话为播音语言是毋庸置疑的。
普通话的语音体系是“乐音特色鲜明,音节分明洪亮,声调抑扬有致”的审美特征而取得“标准音”地位的。因此,普通话的运用就应成为主持人和主持人所主持的节目的自觉要求了。
追求语音的完美也应成为节目主持人的自觉要求,如同讲究容貌、服饰的美一样。
3.词句适切精要
汉语遣词用句可以达到风格、意境、形式等方面的美学效果。
“词无好坏,用有高低”,这是修辞学得出的一个结论。主持人的语言活动伴随着比较复杂的环境形态,主持人要有“语境”感,“到哪山、唱哪歌”,知己知彼、适情适境。
主持人遣词用句在适切的前提下应当做到精益求精、要言不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华语言艺术瑰宝的魅力。
在实际操作中,主持人的语言应具备以下特点。
1.明显的对象感
对象感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来说,节目主持人都是用第一人称——“我”与受众交流的。对象感是主持人调动自己的情感,进入兴奋状态、激发主持欲望的重要手段。
2.浓郁的交流味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在与受众交流时是双向的,这种“双向”决定了语言谈话的方式。交流式的语言不仅可以使受众产生参与感,而且可以使受众与主持人之间产生一种平等的关系,进而产生亲近感,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3.灵活的即兴式
由于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语言不是照稿念的,而是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不同的话题和情绪等即兴表达的,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即兴的现场语言表达能力是衡量主持人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4.鲜明的个性
主持人是以“我”的身份与受众交流的,因此必然具有个性色彩。
七、主持人必备新闻素养
主持人所从事的事业,也就是新闻事业。认识新闻事业的规律,熟悉新闻的特性是一位主持人必备的素养。作为一位主持人,要认真学习新闻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新闻前辈们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所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带有经验性和规律性的理论体系。另外,主持人还要特别注意4个问题。
1.掌握新闻节目的政策性、思想性
新闻节目中评论占很大比重,掌握新闻评论的政策性与思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内容评述的时候无论是一事一议,还是追踪挖掘,都需要敏锐透彻的观察力与锋芒犀利的观点去立意,更需要深思熟虑的思考与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判。
2.注意对新闻报道过程的驾驭
新闻报道的过程也是事实采集的过程,它是发表新闻评论的基础,因此主持人要加强对新闻报道过程的理解,这样才有利于驾驭节目。
3.注意新闻背景分析
新闻背景是新闻节目的核心,新闻节目的前因后果都来自它,因此主持人要清楚对新闻背景的分析。显然,仅靠“过程”或“故事”是难以独立完成解释、分析、预测的,仍然需要新闻背景的介绍,如历史记载和新闻事件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条件以及与新闻事实有内部、外部联系的事物。这些背景资料提供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和现实依据,是电视新闻节目不可缺少的理性结构,可以极大地拓宽电视新闻节目的视野,丰富报道信息量,有助于观众对所报道事件的全面、深入了解。
4.注意选择热点、焦点话题
主持人选择什么样的新闻话题,从何角度评述,如何讲透,是主持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而言,主持人应注意选择热点、焦点话题。
选择热点、焦点话题并非都是批评、揭露,主要是指群众关心的话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曾推出了一大批正面报道的典型,如《好干部孔繁森》、《裴庆生的生前身后事》、《首都万名群众为崔大庆烈士送行》、《托起明天的太阳——佳木斯温暖学校纪实》等,通过正面报道使节目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