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松山战役笔记(增订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

直到今天,国内知道松山战役的人仍然不多,来过这个偏远地方的人更属寥寥,也因此万幸地保留下了中国抗日战争最完整的战场遗址,供了解那段民族历史的少数人一次次前往凭吊。松山战役,可能是在中国最无名的地方发生的最有名的战争。

关于松山战役,日本方面的撰述比国内多得多,虽然这场战争中他们只活下来十几个亲历者(包括战俘和逃出者),但几乎每个人都留下了回忆录;作家、研究者的作品更多。[日]山田正行:《自我认同感与战争——关于战争期间滇西地区的心理历史研究》中,列举了日本关于松山战役的主要文献,多为亲历者撰述。第25—35页。而其战后为祭奠死者来过这里的人,也比来自国内其他省份的国人多,虽然这地方是云南这个旅游大省的一部分。

这些年,日本首相和阁僚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政府每次均例行抗议,已经成为规律。但是,转换一下思维,为什么我们没有类似的仪式让他们感到压力?其实,靖国神社建在日本,拜与不拜都在他们:在位不拜下台拜;白天不拜晚上拜;官员不拜老百姓拜;行动上不拜心里拜;近处不拜远距离遥拜。他们能跑几万里路来到中国滇西拜,谁能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活动?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我们也认真地拜点什么,再不要干那些挖碑掘墓而后重建、急用时拜不用时撂荒的事情。因为归根到底,两个民族在信仰上的较量,是靠每个人在心里使暗劲的。看着别人的虔诚笃定而急眼,其实已经面临危机了。2014年3月,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国政府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那段历史翻过70年之后,这姗姗来迟的亡羊补牢之举,无疑是令国人深感欣慰的事。

所幸,在国内,关于松山已有种种传奇。

传奇一:

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走滇缅公路经过松山的司机们到这里都屏息静气,当地人都传说每当黄昏或者阴雨天,仍然能听见山谷里传来厮杀声枪炮声。这表明,那段悲壮往事已渐渐被后来人在心里做某种“神化”叙事,从中也可感到这座山在人们心中越来越重的分量。

滇西保山市“金水阁”酒店老板杨建明,小时候常听老人和老司机们讲述松山的故事,民间口述的历史激发了他的兴趣,每次路过松山,他都停下车,在路边静坐片刻,为阵亡将士点一支烟。十余年后,杨建明做生意成功,他寻找到100名活着的滇西抗战老兵,资助他们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费。从2004年至2007年,共捐助30多万元。据《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8日文章《抗日老兵林峰:松山战役后山上没剩一根草一棵树》,王雷撰文。

后来,在作家方军的宣传联络下,北京的一些青年知道了滇西远征军老兵的情况,在网上建立了一个“互助抗日老兵论坛”,网友们认养了百余名仍生活在龙陵、腾冲的远征军老兵,每人每月捐助50元。据《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42期文章《救助抗日老兵》,周丽娜撰文。如今,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组织已经有了全国性网络,无数热心志愿者正在为风烛残年的抗战老兵奉上最后的人文关怀。

传奇二:

1996年4月,云南保山市地方史志学者陈祖樑正在腾冲国殇墓园拓碑,双手黑黑。这天,忽然来了一群日本游客,都是七八十岁的样子,有一个脸上有一道很长的疤痕,有一个是瘸腿。这些日本老头进了墓园后,来到大门口西侧的“倭冢”前,这是昔日腾冲百姓出于人道为收殓日军军官尸骨而修筑的墓地。他们上香拜祭,完毕后就要离去。

冷眼静观多时的陈祖樑,已猜到了这些人的身份,于是大喝一声:“站住!”日本老头们很惊讶,陈示意翻译:“你们是当年侵略腾冲的日军吧,来到国殇墓园为什么不拜英雄!”

几个日本老兵商量几句后,显得很无奈,只好排成一队,向抗日英雄三鞠躬。事后得知,这些日本游客正是当年占领腾冲邻县龙陵的日军士兵。那个脸上有疤痕的,是当年曾被当地人称作“疤脸伍长”的凶残之徒。据《燕赵都市报》2005年8月30日文章《滇缅公路[3]夺路篇:松山只剩下两棵树》,胡印斌撰文。

传奇三:

2005年7月,在中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原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参谋长成刚将军的儿子、旅居美国的成彦邦先生一行回国来到松山。他们在松山一路捡拾地上的小石块,都用签字笔工工整整地标出腊勐、大垭口、子高地、滚龙坡、长岭岗等地名。返程回国登机时,装着石头的行李超重了19公斤,而每公斤需增加15元费用。陪同的人为此咋舌,成彦邦的夫人陈紫薇女士却笑道:“值得!这些石头十分珍贵,价值无法计量。”

据了解,成彦邦是要将这些在炮火多次翻犁下顽强生存下来的小石块带回美国,在自己主持的中国抗日战争讲座上以松山石作实证,宣传松山战役的艰苦卓绝和惨烈悲壮,让每一块松山石敲起警钟,让华界同胞不忘国耻,弘扬全民团结举国一致的抗日战争精神,为中华振兴贡献力量……据云南日报网文章《今古一相接 长歌怀旧游——抗日名将成刚之子成彦邦先生访松山抗战遗址》:http://paper.yunnan.cn/html/20060126/news_88_89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