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城市化率的逐渐提高,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不断进行调整等因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社会整体劳动就业供求矛盾突出
近年来,我国社会整体劳动力供给呈现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规模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规模大,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规模大的情况。以2009年为例,全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400万人,如果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测算,全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为1200万个,供求缺口达1200万个以上。另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还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巨大压力,因此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无形中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紧张态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总体就业率下降
近十年来,高等院校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大幅度增加,平均增长速度为每年50万人以上。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年扩大到338万,2006年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2007年高达495万,2008年又增加到559万,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631万。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学生总体就业率明显下降。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上在75%左右。2008年、2009年全国毕业生就业率降至68%。从2007年起,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00万名大学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并且待业人数逐年增加。这些都表明,随着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3.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性突出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整体呈现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学历、院校、专业和区域四个方面。在学历方面,正常的现象是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率也越高。但是近些年,由于受用人单位的影响,以及高校不断扩招致使本科毕业生人数过多,远远高于社会实际需求,甚至出现了个别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率高于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现象。在院校方面,由于直属高校、部门高校和地方高校在软、硬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因而培养的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也存在差异。另外,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院校的类别,经常对此做出限制,所以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令人担忧。在专业方面,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部分专业毕业生规模及就业率区间分布》显示,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飞行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而像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哲学这样的传统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相对不佳。在区域方面,大学生的就业首选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西部欠发达地区却很少有人问津。这就导致东部地区就业压力过大,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西部地区人才相对短缺。对职业选择,毕业生更愿意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渠道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在逐年下降。
4.高薪职位难求,职位层次下降,薪酬水平下降
据一些用人单位介绍,2009年应届毕业生对薪酬的要求普遍下降,热门专业的研究生一般要求月薪在5000元左右,而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电子工程、金融贸易类)的本科生月薪要求为2000~3000元。冷门专业学生要求则更低,有些毕业生甚至表示,试用期内千元月薪也可以接受。
5.严峻就业形势中的有利因素
尽管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较为严峻,但是我们也不要悲观,应该看到不利之中还有许多有利因素: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毕业生提供了较好的就业环境。虽然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给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和影响,但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等积极而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使我国经济能够连续多年实现平稳快速增长,这样良好的国内经济环境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加强,学生的就业心态越来越好。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就业指导机构普遍得到充实和加强。以高校为基础的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就业市场活动日趋规范,受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一方面,高校积极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和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帮助大多数毕业生认清形势,调整心态,及时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谋职、就业能力。
许多学生都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将有助于其顺利就业。近年来,各高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使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择业观念、自我推销能力、创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这些都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近几年来出台了针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比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支援西部大开发、政府机关招聘公务员要从大学生中选拔、鼓励大学生到基层锻炼等就业政策。
二、就业形势走向
客观地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应当看到,当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暂时的,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缓解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就业的趋势,坚定信心,对我们正确择业是十分重要的。
1.社会总体对毕业生的需求大于供给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人说其原因是大学生太多了。事实上,中国目前仍属于人才奇缺的国家,还没有达到大学毕业生多得分不出去的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7%(发达国家为30%~50%;美国为60%;日韩为30%;不发达国家为8.8%;印度为16%)。中国在世界上排在倒数的位置上,就连北京这样属于全国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也才刚刚达到20%,比起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我国城镇失业人员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占4.7%。由于各行各业的各级各类单位都需要大学毕业生去补充科技管理干部队伍,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及文化水平,因此中国目前并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已经多得分配不出去的问题。
2.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表现出良好态势
解决就业难问题,首先要靠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03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2005年GDP增长7%,新增就业岗位900多万个。虽然GDP增速从2004年的9.1%降为7.1%,但是可以腾出一部分财力、物力去发展社会事业,支持农业,再次吸纳就业。
目前,新一轮加速增长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动向,不仅美国、日本和欧盟经济体已显现强劲复苏态势,东南亚、俄罗斯、印度等也显现高速增长迹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经济也必将快速增长,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的GDP要保持在年均7.2%以上,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将会对扩大就业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毕业生将会拥有更多的就业空间。
3.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急剧增加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最主要渠道,许多国家80%以上的就业岗位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非公有制经济已在我国国民经济领域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目前非公有制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已超过了国有单位,如今已有许多非公有制单位到各高校招聘人才。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提供我国城镇70%的就业岗位。全国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63亿人,其中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就有1.2亿人左右,约占75%。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仍然滞后,一些国家中小企业的比重占了本国企业的2/3以上,印度等国甚至占到95%以上。在发达国家,一般每千人平均有50个企业,而我国每千人不到9个企业,中小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4.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需求增加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必然大量增加,因此与高新技术有关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非常紧俏。如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通信工程等专业,在人才需求排序中名列前茅;另外,无线电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及应用、焊接等专业的需求量也很大。各地各行业目前都在积极喜迎高新技术人才,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这种日益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必然为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5.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陆续出台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靠经济发展,还要靠政策扶持。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高度重视,每年都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势,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统筹安排。这些就业政策为指导、协调及安排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毕业生优先就业。
6.就业指导取得可喜成绩,就业市场逐步规范
就业工作是系统工程,就业是生产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各高校都已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并且不断地提升信息化就业工作水平,构建为毕业生就业实行全方位服务的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已逐步形成规模并走向成熟,“要工作,找市场”已逐渐成为广大毕业生的共识,每年有70%~80%的毕业生是通过各类就业市场落实工作单位的。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当属教育和就业体制的改革。由国家承担高等教育费用、国家负责为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分配岗位,到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就整体而言,大学生以一种非常平稳的心态接受了教育投资的理念和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创业行为一方面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波动,另一方面,他们主动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要,顽强地表现出在竞争中把握自己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1.从选专业到选职业
(1)就业市场操纵着大学生的人生定位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机制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再对每个人的职业岗位做出承诺。根据宏观经济发展做出的人才需求预测,固然可以调节高校招生计划,但面对变化的市场,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问题仍然难以避免。因此,不仅政府、高校,大学生和家长们也在努力追寻市场感觉,在“我喜欢学什么”和“什么样的专业好就业”之间,从填报高考志愿开始,选择的天平就已经向市场感觉倾斜。
(2)自我加压,大学生向各种资格证书全面进军 相对于为高考拼搏的高中阶段,大学的课程安排绝对算不上紧张。但是,“学习紧张”仍然作为大学生们经常性的烦恼。这种紧张基本是自我加压的结果。既然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那么“好工作”需要的文凭、证书、技能等自然被纳入关注的视野。近年来,各种国际通用资格证书、国内各种专业资格考试、出国所需要的各种语言等级考试,让大学生目不暇接。“考证热”已经成为“考研热”之外的另一校园热门话题。
2.既重视社会地位又重视物质保障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世俗化倾向已经形成。就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而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世俗化倾向的形成以及与其他阶层青年的日益趋同。在国家急于发展、个人急于发财的年代,大学生把经济收入作为择业首选因素既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也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放弃清高,认同普遍大众的价值标准。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成了当前部分大学生择业的行动纲领。伴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国界竞争导致了更加激烈的人才争夺。大学生一方面感受到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相信最好的就业岗位离不开高等教育背景的支撑。
3.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与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就业“服从分配”的单一渠道相比,竞争机制引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大学生就业渠道空前广阔,应考、应聘、去人才市场、上网络求职、通过传媒自我推销等。在寻找市场感觉方面,当代大学生表现得空前机敏、活跃。主要表现在:
(1)所有需要考试的岗位:大学生都凭学历和年龄优势先声夺人。
(2)人才市场火爆,大学生行情不错。
(3)推荐与选拔:优秀大学生跳跃式发展的一条捷径。
4.行为更加务实
(1)好职业是相对的 什么样的职业是“好职业”?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热衷于“四项基本选择”,即:走红道入仕途,走黄道下海经商,走黑道戴博士帽,拿绿卡出国发展。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不仅“红、黄、黑、绿”四条道,条条道路通罗马,甚至在“四项基本选择”之外,在许多过去不予考虑的职业领域,都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忙碌求职的身影。“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已经成为大学生理性的共识。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大学生不再好高骛远地追逐最好的职业,而是冷静地寻找自己和职业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2)人生起点不一定很高 想当元帅先当兵,想做老板先打工。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大学生们非常清楚,能拥有一步到位的理想职业在很大程度只是一种机缘巧合。因此,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拒绝平凡具体的工作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共识。
(3)求职方向明确“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就是我应该工作的地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同学都认清了自己的求职方向,不再盲目跟风。
(4)能力本位的社会 就业看文凭,发展靠能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要求越来越高,当今时代,没有文凭肯定不行,但文凭绝不是万能的。能力是永恒的财富,跳槽是晋升的阶梯。大学生对自己生存的现状更不容易满足,想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5)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目前虽然这种就业方式还不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作为就业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的目光,并成为一种备受推崇、令人羡慕的选择。
四、大学生就业选择存在的问题
1.就业选择的区域过于集中
根据麦可思2007—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8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中国大学生省际流动频繁,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四地的毕业生净流入比例分别为185.2%、130%、117%和70.8%,均大幅度超过其他省、市,其中广东的人才净流入率更是遥遥领先。大学生就业的区域过于集中,东部沿海城市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而中西部求贤若渴却得不到满足。
2.就业选择的岗位过于集中
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06届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结果显示:高达29.85%的毕业生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单位;25.80%的毕业生把大型国有企业作为自己的首选单位;政府机关排第三,所占比例为15.20%,前三者的比例合计为70%,而民营、私营中小企业则少人问津。《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工科和商科专业的学生第一职业目标是成为管理者、领导者,大学生的理想雇主首选仍然是外企,约有三成的大学生坚持首选外企。
3.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人数不多
据不完全统计,绝大部分乡镇干部队伍中,大专学历以上的不到20%,村干部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2%,农村基层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大。但每年志愿到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报名者寥寥无几,经过各级筛选,最后符合条件的更是凤毛麟角。
4.自主创业的比率不高
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处于宏观上有政策号召、个人停留在愿望的阶段,大学生通过创业就业的情况并不理想。
五、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环境
就业环境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就业起激励、约束、导向作用的主客观和社会发展因素的总和。大学生就业总是受到社会客观环境、个体成长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社会客观环境是指由政策设置、经济状况所形成的就业社会氛围。
1.政策环境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方针而制订的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行动准则,体现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有关的政策也做过相应的调整。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政策内容,政策体现着一定的导向性、调控性和约束性。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契合点,首先表现在毕业生就业这一环节上。现在正在运行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制度。虽然毕业生有自主择业的权力,但不是说,就业政策就失去了导向、调控、约束的功能。用人单位有自主用工的权力,因此毕业生自主择业不是毕业生的一厢情愿或随心所欲。双向选择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选择的双方不是谁必须服从谁的问题,而是双方在相互满足对方需要的基础上而达成的一种契约关系。因此,双向选择体现了毕业生就业中的更本质的关系。既然是契约关系,就摆脱不了政策的导向、调控和约束。比如,挑选毕业生单位的劳动用工政策、吸引人才的政策,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进入控制政策,都将对毕业生择业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
除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直接影响外,劳动人事制度中诸如人才流动、工资、公务员制度等,以及社会职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都会对大学生择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经济环境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其劳动就业状况。大学生选择职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从整个国家范围来说,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业演化速度的加快,就业岗位的增加,都是极为相关的因素。从一个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状况来说,由于其不平衡性,往往使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成为大学生择业的热点。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已显现出来。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表现为专业与需求、层次与需求的失衡现象。由于学校培养周期与社会需求变化的频率非同步发生,学校针对社会需求的调适往往是滞后以致错位。
3.个体成长环境
对于大学生来说,个体成长环境主要是指所受教育的环境,包含家庭教育、大学前教育、大学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家庭教育来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的观念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性格、爱好、兴趣等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到其职业的选择和能力的发展。
从大学前的学校教育来看,大学前的教育所形成的差异性,对大学阶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影响。
从大学教育来看,大学教育是按照专业门类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过程。随着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学分制的实行,满足学生专业志愿和扩大其职业适应领域等方面的情况,会得到更好的改变。
4.社会心理环境
社会心理一般反映的是人们的日常意识,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流行的精神状态,包括人们的要求、愿望、情感、情绪、习惯、道德风尚、审美情趣等。传统的就业理论和现时流行的就业意识形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心理环境,有诸如社会时尚、父母及亲友的意见、老师的参谋作用、传统的性别观念等。
(1)社会时尚 社会时尚就是在社会中流行一时的风气或风尚,它是一种非常规的集体行为模式。由于时尚表现出的时髦性、时热性、时狂性等特点,人们崇尚的行为取向就会表现出社会时尚运动,这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大学生择业中出现过的大城市热、合资企业热、“孔雀东南飞”以及现在盛行的公务员热、考研热等。时尚又与社会舆论有关,社会舆论能够引导时尚运动。健康的时尚会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正向行为导向;非健康或带有偏见的时尚,会造成人们思想意识的褊狭和行为取向的偏差,在大学生择业中易于形成从众、攀比、自卑等灰色心理倾向和盲动的行为。
(2)父母及亲友的意见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积淀,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性较强。受其不同情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缺乏自主的勇气,依赖于父母的经验,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由父母做主;有的父母怕子女缺乏经验,生活阅历浅,控制子女的择业行为,不允许其自己做主;有的父母是支持和鼓励子女主动选择,自己做主,并提供参考意见。这几种影响方式,对大学生择业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或受父母控制的程度更强,也有的大学生因为父母的从业境况或能力欠缺等原因,通过较有影响的亲友做主或征求其意见,根据其认同与否来决定自己的择业去向。
(3)老师的参谋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师的意见仍对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情感和对某一类或某种职业的认同。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老师的意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行为。当然,老师的意见仍然不能完全摆脱个人主观的色彩,不同的老师职业价值观不同,对学生择业的影响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4)性别差异 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劳动能力和工作时间的差别,这是客观事实。正因如此,才要求人职合理匹配。对于女大学生来说,除了某些特殊的职业岗位外,应当说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领域。但是,有两种情况左右着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和择业行为:有的女大学生择业范围狭窄,对有些可以适应的职业岗位有畏难情绪,有不如男同学的心理定势;有的用人单位从本部门利益出发,不愿意接收女毕业生,尤其是女毕业生较适应的职业岗位也存在这种情况,这就造成了女毕业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5.社会发展环境
改革与社会发展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为了激活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肯定了人才招聘与应聘等人才流动方式。随着人才流动的日益活跃,为了规范人才流动的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有关人才招聘、辞职、辞退和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后来,根据人才流动的需要,开展了人事代理、人事争议仲裁等人事代理工作。人才流动的实践和发展为人才市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制订人才市场运行规则和人才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合理引导人才流向,改善人才分布结构,为在职人员流动、个人择业和单位用人服务。毕业生择业不再像以往那样把初次就业看做终身大事,打破了传统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模式。
由此可见,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就业环境对就业的影响,树立终身学习、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竞争进取和成才的意识,使自己成为不仅能就业而且能创业的人才。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政策因素:劳动力市场管制的集中体现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力需求。自2008年起,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为劳动就业权利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法律环境。但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其结果都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社会因素:①我国社会经济的区域性差异影响就业。我国社会经济客观上存在着东西部差异、南北差异。尽管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后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有效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酬劳——包括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相对较少,导致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了一定的就业资源浪费。同时,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中心的大城市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一些地方性的抑制政策——包括硬性指标、户口、社会保障、流动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②社会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存在一些误区。第一,重文凭;第二,客观上存在性别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造成女大学生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学校因素: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不少高校虽然都设置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并且将“就业指导”纳入到正常的教学程序,但还是有许多学校领导对就业指导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忽视了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就业指导课在教材选择以及师资配备上的不足与滞后也是阻碍高校就业指导水平和就业服务质量提高的又一因素。
大学生自身也存在问题。一是就业观念不够成熟。一直以来,许多大学生总以“天之骄子”自居,所以在就业方面也比较讲究。在就业的地域性方面,偏好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在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就业,而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去创业,也不愿去小城镇或农村地区就业;在职业选择方面,倾向于文职或指挥类的工作,要求体面、待遇高,而不愿干一些体力性稍强的工作;在单位选择方面,热衷于进机关事业单位、高薪企业,而轻视中小企业和条件相对艰苦的单位,最后往往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这种错位的择业观不但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前途,也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二是就业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大学生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来提高就业率,缺乏“市场能力”——即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技能、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的能力。同时,一些大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也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