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话禅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锄草斩蛇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

今日不知明日事,那有工夫论是非。

【公案】

某天,归宗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丛里突然钻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要砍。有位前来参学的学僧①看到了,很不以为然,批评说:“很久以前,我就很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②,可是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归宗禅师问:“像你这样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不高兴地反问:“那你说什么叫粗?”归宗禅师把锄头放下来。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禅师举起锄头做砍蛇的姿势。

对于“砍蛇的姿势是细,放下了锄头反是粗”,学僧无法明白归宗禅师的用意。

归宗禅师说:“先不谈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啦?”

学僧毫不客气地说:“当下。”

归宗禅师就用教诫的口气说:“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我斩蛇做什么!这不是颠倒吗?”

归宗禅师的话,终使学僧深有所悟。

禅宗历史上有所谓“南泉斩猫”的故事,有人以为,杀生是佛门的根本大戒,南泉禅师不应该杀生。也有人说,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隘的见解诬谤大德。其实,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斩猫,为的是斩断大众的物欲和执着。

现在归宗禅师斩蛇,也可能是作势欲斩,学僧却见风即雨,脱口就说没有慈悲。可是归宗禅师既有德望号召学者,岂能容你说粗说细,所以他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去除知识。知识是从分别心来的,禅是从无分别上建立的智慧,为什么要在外境上分别执着,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

【注释】

①学僧:又作学问僧。其义有二,一指研究佛教之僧侣,二指有学问之僧侣。

②道风:道之化人如风之靡草者,称为道风。《无量义经·德行品第一》云:“道风德香熏一切。”

【思考】

1.为什么归宗禅师要做斩蛇的姿势?

2.学僧最后醒悟到什么?

3.简述你对“慈悲”的定义。

【延伸——缁门崇行录】

南朝法朗法师,徐州沛县(今江苏沛县东)人。最初跟随大明寺宝志禅师学禅,精通戒律、论藏。陈武帝时曾奉敕入京驻兴皇寺,宣讲《华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声誉名扬京城,听讲的人很多。他将所得到的供养都用来刻佛经、造佛像、建塔盖寺,救济生活穷困的人。看到牲畜就买回去饲养,鹅、鸭、鸡、狗充满整个房子。这些牲畜看大师睡觉休息时,都安静地不出声;当大师探望它们时,都一齐鸣吠,比敲锣打鼓还要热闹,这或许是因为对大师怀着感恩之情吧!

——赎养生命

偷不去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常皎洁;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公案】

日本有一位大愚良宽禅师,是很有名的禅者,他住在一座高山脚下的小茅屋里,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

有一天晚上,一位小偷光顾他的茅屋,小偷在茅屋里翻来翻去,找不到值得一偷的东西。

正当这个时候,良宽禅师从外面回来,碰见这位鼠贼,禅师就对小偷说:“你也许不远千里而来,我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你既然来了,也不能空手而回。”说着就把身上所穿的外衣脱下来,送给小偷当作礼物。

小偷大概太穷了,虽然不好意思,仍然拿了衣服,飞奔着逃走。

良宽禅师仅穿着内衣站在门前,欣赏着天上的明月,同时心里不断地吟道:“但愿我也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你就好了。”

世界上有不少人靠乞讨为生,甚至也有不少人靠偷窃生活,但是我们从没有见过一个乞讨或偷窃的人能够发财。世间人用种种方法侵占、聚敛,但人生最后究竟又拥有什么呢?所谓“空空而来,空空而去”,这就是人间的实相。

如果我们真的想拥有世间,清风明月可以供我们欣赏,山河大地可以让我们遨游,又何必斤斤计较于那一点点的声色货利?

月亮是偷不去的,自家宝藏的佛性也同样是偷不去的,就像大自然的财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所以,世间其实没有穷人,每个人都拥有三千世界,只要心中可以容纳,何必要偷窃一些小利呢?

【思考】

1.良宽禅师看到小偷时有什么反应?

2.文中美丽的月亮代表什么?

3.你觉得世间还有什么是偷不去的?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承远大师,最初在成都学道,后来住在衡山西南的石岩下。有人送食物来他就吃,没人送时他就以草木为食。有人慕名前来造访,恰巧和他在崖谷处相遇,大师正担着薪柴,身形瘦弱,劳作时弄脏了脸,来访的人误以为是仆役,不知道他就是承远大师。代宗听到他的德名,亦前来参礼,并赐其所住的居所为“般舟道场”,世称大师是净土宗三祖。

古时尧住的房屋是用茅草盖成的,和一般的村舍没两样;禹穿着破旧的衣服,别人不晓得他是帝王,还以为他是野人。何况,出家人本来就应以一钵一衲来维持生命,还讲究什么呢?如今有些出家人,服饰考究奢华,还雇请了许多奴仆,生怕别人不晓得他有钱,而得意扬扬地走在街上,这种人应该感到惭愧吧!

——人疑仆从

老僧何似驴?

凡圣两忘,体用一如;

见无相者,即见如来。

【公案】

传承仰山慧寂禅师禅风的南塔光涌禅师,有一天在外弘法后,回到仰山禅师的住处来,仰山禅师一见到他就问:“回来做什么?”

光涌先合十,再顶礼,然后才说:“礼拜和尚。”

仰山禅师用手指指自己,问道:“你还见老僧吗?”

光涌肯定地回答:“见!”

仰山禅师非常严肃地再问:“老僧何似驴?”

光涌毫不犹豫地说:“和尚也不像佛。”

仰山禅师再用手指一指自己,说:“那么我像什么?”

光涌不以为然地答说:“如果有所像,那么跟驴有什么分别呢?”

仰山禅师听了弟子的这种回答,不禁哈哈大笑,赞叹说:“这句问话,我已经用了二十年,用它来考验人,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出来。今天你回答我的,真是凡圣情尽,不从分别上去认识世间,而从无分别上去体悟世间,真是太好了。善自护持!善自护持!”

像什么?用一句真实的话来说,像什么的,已经是不像什么;不像什么的,其实就已经是像什么了。见着的,都没有见着;没有见着的,都已经是见着了。现在我们说的禅,并不是在故弄玄虚,正如《金刚经》说:“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所以,如果我们不背弃执着,不背弃对待,不背弃分别,那就不是佛法;要背弃了以后,才是佛法。

这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生灭变异法,都是无常的法。你说能像什么,能像的都是不像,而真理法身如同虚空,虚空虽说无相,其实是无所不相。你有见到虚空吗?虚空像什么?

【思考】

1.试述本文之大意。

2.为什么仰山禅师会赞叹光涌禅师?

3.浅述“无常”的真义。

【延伸——缁门崇行录】

五代后周行因大师隐居于庐山佛手岩。每天夜深时,就有一只麋鹿和一只山雉栖息在石屋旁,竟然不会感到疑惧或惶恐,温驯得如同伴侣一般。大师平生不收徒弟,但是邻近寺庙的出家众会主动服侍、侍奉他。有一天大师说:“把帘子卷上,我要走了!”帘子才刚卷好,大师下床走了几步,就挺立圆寂了。

欲望多的人,临命终时更加厉害,甚至对妻妾的依恋也无法释怀,对世上的人和事物,也都不能放下。不仅是世俗的人,出家人也有像这样的。行因大师一生清气逼人,圆寂犹如游戏一般,不是很好吗?

——鹿鸟为侣

一与十

一生十,十生百,

宇宙万有,皆一禅心。

【公案】

唐朝的龙潭寺崇信禅师是湖南人氏,未出家之前,他在天皇寺道悟禅师的寺院旁,摆了一个卖饼的摊子,勉强糊口。道悟禅师怜悯他穷苦,就让他在寺中的一间小屋居住。龙潭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饼之后,每次总叫侍者还给崇信一个。

有一天,龙潭崇信忍不住向道悟禅师表示不满:“饼是我诚心送您的,您却每天还我一个,是看不起我吗?”

道悟禅师耐心地解释说:“你能每天送我十个,为什么我不能每天还你一个?”

龙潭崇信很不服气地反驳:“我能送你十个,哪里还需要您还我一个?”

道悟禅师哈哈大笑说:“一个你嫌少吗?十个我都没有嫌多。”

龙潭崇信听后,似有所悟,请求道悟禅师为他剃度,让他出家。

道悟禅师说:“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

崇信则回应:“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这一段公案,完全表现了自他一体、能所不二的禅心。天皇道悟禅师的房子,给龙潭崇信禅师住,这表示我的就是你的;道悟禅师收下崇信的烧饼以后,又再还一个给崇信,这表示你的就是我的。当然,那时天皇道悟禅师的苦心,不是一个卖饼的俗人所能了解的,但在禅师的点化下,终于触动崇信的慧心,觉悟到多少不二,你我不二,心物不二,有无不二,原来宇宙万有,千差万别,皆一禅心也。

【思考】

1.天皇道悟禅师还给崇信禅师一个饼的用意为何?

2.试举例说明“一生万法,万法皆一”的道理。

3.你从本文得到哪些启示?

【延伸——缁门崇行录】

放牛居士,杭州人,姓余,参学于隆兴黄龙无门慧开禅师,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悟道。他说:“世上聪明的人,刚一听到生死大事,便用心意识去理解,所以把影子当作真人,等到临命终,眼皮子将合起时,才向阎王老子说:‘等我静定收摄心神妄念之后,再跟您去。’千万不可以啊!要急参急悟才好。”

放牛居士的这些话,可以说是警惕学人。若是真大彻大悟之人,他平日心地踏得牢牢固固、稳稳当当,不必动干戈,可以四面八方受敌而无妨,无常生死到来时,安闲自如,不慌不忙,不怖不乱,何必等待澄心摄念,勉强借故推托呢?所谓“急参急悟”,是我们修行人应该努力追求的。

——急参急悟

不变应万变

本无一事可思求,平地风波信笔收;

从地倒还从地起,十方世界任悠游。

【公案】

寿州有一位道树禅师,他建了一座寺院,院址恰与道士①的道观为邻。道士看到寺院建在他的道观②旁边,心里很不高兴,想逼道树禅师把佛寺迁走。于是,道士们每天不是呼风唤雨,就是撒豆成兵,以法术将佛寺中的年轻沙弥们全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不为所动,在这座寺院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后,道士们的法术神通都用尽了,再无伎俩可施,可是仍然看不惯佛寺就位于自己的道观旁,只好忍痛放弃道观,远走他处。

后来,有信徒问道树禅师说:“那些道士神通广大,法术高强,您怎么能胜过他们的呢?”

道树禅师说:“我能够胜他们的只有一个字——无。”

信徒问:“‘无’怎能胜他们呢?”

道树禅师说:“他们有法术、有神通,‘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没有法术;没有法术是无,‘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能胜有,因为以不变应万变;‘有’会变,可是‘无’不变;不变能胜过会变。所以,我的‘无’——不变,当然就胜过他的‘有’——万变了。”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艰难挫折,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肯定自己,要能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保持定力,安忍度过人生各项考验的关卡。

道树禅师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禅心,倒是现今身处在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的我们,最好的生活态度。

【注释】

①道士:我国古代好谈神仙之说或奇方异术之人。源于战国时代燕、齐一带之近海地区。以修炼成仙及不死药等方术求得统治者的信任。又称为“方士”。

②道观:指道教的庙。

【思考】

1.为什么道树禅师能胜过法术高强的道士?

2.略述你对“有”与“无”的看法。

3.试述一则以“不变应万变”的人生经验。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道积法师,住持益州福感寺。法师秉性仁慈,凡是患恶疮病的人,即使全身长脓又有烂洞,恶臭让闻到的人都会掩起鼻子走开的,法师都供应他们衣食;有时和患者用同一食器,有时还帮他们缝补、清洗衣物。有人问他,怎么能忍受这种环境和生活?法师回答:“清净和臭秽,全是分别心产生的心理作用,我哪里真能修到如如不动的平等智呢?只不过借由这个环境来磨炼身心罢了!”

——秽疾不嫌

不信是真谛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真俗二谛孰为正,不相信处道更亲。

【公案】

南阳慧忠国师是唐朝有名的禅师。有一天,有个学僧向他请示:“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①。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是正确?”

慧忠国师听了就回答说:“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所以《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当然就是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②。”

学僧听后,仍是不明白“一法即一切法”的真理,再问说:“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

慧忠国师答说:“信者为俗谛③,不信者为真谛④。”

学僧一听大惊:“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不信者为真谛?”

慧忠国师回答:“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者自真谛,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邪见者,何能语真谛?”

学僧这个时候才悟到,所谓究竟真理,不易为小乘凡夫所信受。

佛陀当初证悟的时候,即慨叹自己所悟的宇宙人生真理,与众生的知见相违背。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假;佛陀认为欲乐为苦,众生却认为欲乐为乐;众生认为佛性真如是无,佛陀则认为是有。故世间之法,不能以信与不信为标准,不能以好、坏为标准。所以真正以佛的眼光来看世间、看人生、看一切,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你若能体会出个中道理,那么翠竹、黄花皆是佛法;你若体会不出,虽则佛道、禅道仍在,你也不能相应。

【注释】

①般若:指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智慧。

②无多子:即无特别之意。

③俗谛: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

④真谛:指真实不妄之义理。

【思考】

1.试述“一法即一切法”的意思。

2.略述“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的含义。

3.佛陀证悟了什么真理与众生相违?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慧斌法师,兖州(今山东省)人,博览穷究经论,后来专修禅定,以慈悲救济众生为己任。到了夏天,走路时都怕踏伤微小虫蚁,所以在踏出脚步之前,都会先拿起扫帚轻扫地面。收到供养,都默默地去做布施利人的事。虽然做了种种善事,仍告诫他人不要将这些事透露出去。

——行先执帚

我不是众生

个个明明呈似君,不须特地策功勋;

风和日暖黄鹤叫,春在花梢已十分。

【公案】

有一位年轻的学僧,向兴善惟宽禅师提出一个问题:“狗子有没有佛性?”

惟宽禅师回答:“有。”

学僧又进一步问说:“禅师您有没有佛性?”

惟宽禅师回答说:“我没有。”

“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禅师您反而没有佛性呢?”

惟宽禅师答说:“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您不是众生,难道禅师您是佛吗?”

惟宽禅师就答:“也不是佛。”

“那您究竟是什么?”

惟宽禅师说:“我不是一个‘什么’。”

学僧最后就问:“那是我们能够看得到、想得到的吗?”

惟宽禅师说:“那是不可思、不可议的不可思议。”

我是什么?如果人人都能肯定自我,那就是真我。肯定我是佛,我是一切,我是法身,所谓真我非众生,非不众生。我们的心每天在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来来去去,不知道多少次,时而佛心,时而地狱心,时而天堂心。如果一念善心生起,那就是天堂,那就是佛性;一个恶念生起,那就是凡夫,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所以我们既是众生,也是非众生。

人人有佛性,本来是佛,可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佛。我们的心被虚妄所左右,每天妄想、分别、执着,与佛道就距离很远。参禅,就是从禅里面找回自己的佛性,找回自己的真如,找回自己的禅心。

【思考】

1.你认为狗子有没有佛性?为什么?

2.惟宽禅师说自己不是众生的意思为何?

3.为什么我们的心每天会在十法界来来去去?

【延伸——缁门崇行录】

晋朝僧群法师,清贫而守气节,在罗江县的霍山中搭一间茅屋住。山在海中,有一块直径数丈的大石头,清泉清冷香甜。茅舍和大石中间隔着一条深沟,上有独木桥,可以走过去汲水。后来有一只野鸭折断了翅膀停栖在桥上,僧群法师想用锡杖拨开它,但又怕伤及鸭,于是放弃汲水,就这样绝饮而终。

人为了保护动物的生命而忘了自己,再没有比这更慈悲的了!或许有人会说:“为了保护鹅的生命,忍受挨打的痛苦,还算符合情理;像僧群法师这样牺牲自己的生命,不是过分了吗?”唉!圣人看自己的身躯如臭皮囊,人生不过如梦幻泡影,如果对众生有利,则丢弃生命如涕唾一般。就如佛陀在因地修菩萨行时,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皆是舍己为人的心肠使然啊!哪里是凡夫执着贪恋这四大假合之身所能明白的呢!

——护鸭绝饮

不能代替

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

真是一番齐着力,桃花三月看飞红。

【公案】

开善道谦禅师在大慧宗杲禅师门下参禅多年,始终不能契悟入道。有一天,老师派他去拜访一位远方的大德,道谦担心这样的远行,会荒废了参禅,想推辞不去。

同参宗元禅师呵斥他:“哪有在路途中就不能参禅的道理?我和你一起去吧!”

道谦不得已,只好与宗元禅师同行。途中,道谦向宗元禅师说起自己参禅始终不得力,如今又只能在路上奔波,流着眼泪叹息不知何时才能与禅相应。

宗元禅师鼓励道谦:“这样好了,从现在起,只要我能帮你做的事我一定代劳。可是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必须得靠你自己。”

道谦禅师连忙问:“哪五件事?”

宗元禅师回答:“第一,吃饭。因为我吃饭你不能饱。第二,穿衣。因为我穿衣你不能暖和。第三,屙屎。第四,撒尿。第五,走路。这五件事只能你自己来,我帮不了忙。”

道谦一听终于言下有悟,向宗元禅师道谢,宗元禅师笑着对道谦说:“我可以回去了,你继续前行吧!”

俗语说得好:“黄金随着潮水流下来,你也应该起个早,把它捞起来。”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就;万丈高楼平地起,万里的路程也要由第一步开始。所以,所谓寻找自己,证悟自己的真如本性,别人丝毫不能代劳,一切都要靠自己。

学禅的时候,连佛都可以不去依靠,因为自己要担当,佛只是一个引导,如果一切都依靠佛,自己岂不永远是奴隶了吗?

所以,学禅要顶天立地直下承担,不要别人来代替,一切由自己做起。

【思考】

1.本文说,人生不能代替的有哪五件事?

2.除了上述五件事,你认为还有哪些事不能代替?

3.为什么说学禅要顶天立地直下承担?

4.请分享读后心得。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玄朗大师,是傅大士的第六代嗣孙。常行头陀苦行,依山岩水涧边隐居一室,别号左溪尊者。屋子虽然小,但他视如法界无量般的宽大,正是华严一微尘里无量刹的心境。一件上殿礼佛搭的七衣,穿了四十几年;一条坐卧具,用了一辈子。到了晚上,如果不是为了查经典,绝不随便点蜡烛;如果不是要礼佛,绝不随便走动一步。洗钵的时候,会有许多鸟在上空盘旋。刺史王正容屡次请师入城说法,大师都推托有病不能去。

现代人读了《永嘉大师答朗禅师书》,里面写着:“见道忘山者,人间亦寂也;见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于是藐视朗师,认为其偏于宴安寂寥,却不知道这是永嘉大师用来破玄朗大师法执,一时权机方便的话,冀盼能推其出山广度众生的意思。而左溪尊者遗留的风范,正是今日学人所应学习的啊!

——左溪遁迹

放下什么?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

将军主帅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

【公案】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①,来到佛陀的座前,双手拿着两个花瓶,想献给佛陀,并请佛陀开示佛法。

佛陀见到黑指婆罗门就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一听,以为佛陀叫他把花瓶放下,所以立刻将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来。

佛陀又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于是将右手的花瓶也放下来。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非常疑惑地问:“我已经把双手的花瓶都放下来了,我现在两手空空,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放下了,请问佛陀你现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就说:“我叫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②、六尘③和六识④。当你将根、尘、识都放下时,就再也没有什么对待、分别,甚至你将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时才了解佛陀叫他放下的道理。

说到“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我们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有了什么,我们就对什么放不下。我们在世间生活得很辛苦,就是因为放不下。

我们需要放下的,岂止是手上的花瓶?肩上的重担,心上的压力,是非、人我、荣辱、有无、得失,都将我们紧紧地缠绕住。假如我们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像佛陀指示的“放下”,那么,走向幸福解脱之道,是有希望达成的。禅的宗旨,也就是要我们对一切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注释】

①婆罗门:指古印度四姓中,最上位之僧侣、学者阶级。自认为印度社会之最胜种姓,一切知识之垄断者。

②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

③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的情识。

④六识: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

【思考】

1.佛陀真正要黑指婆罗门“放下”什么?

2.生活中,你曾经“放下”什么,而得到什么?

3.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延伸——缁门崇行录】

南朝梁道超法师,跟随灵基寺旻法师学道,经常独处僧房,谢绝宾客朋友造访,整间屋子布满灰尘,四壁都可以听到蟋蟀的叫声。中书郎张率说:“虫声聒噪满耳,灰尘堆积高过膝盖了,难道你对这种环境不介意吗?”道超法师说:“四壁的蟋蟀虫鸣,我听起来就像箫声管乐;随风来访的灰尘,我没时间清扫,以致怠慢了您这位宾客,实在惭愧!”张率听了大为赞叹佩服。

——虫鸣尘积

到了龙潭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公案】

德山宣鉴禅师一向在北方讲经说法,是当地一位很有名的禅门大师。

有一次,他携带着自己所著述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到南方去,想找一些禅门学者辩论,结果刚到南方就被一位老婆婆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

那位老婆婆是卖烧饼的,因为德山禅师说要吃点心,老婆婆便以《金刚经》的经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问他要点哪一个心。德山禅师深为折服。

后来,德山禅师去参访龙潭崇信禅师,一见面就问:“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龙潭。”

德山禅师逼问:“既名龙潭,为何既不见龙,又不见潭?”

龙潭禅师直截了当地说:“你非常辛苦,你已经到了龙潭。”

德山禅师一听,若有所悟,从此跟随着龙潭禅师参禅。

某天夜晚,德山禅师站在龙潭禅师身旁,久久不发一言,也不离去。

“夜已深了,你怎么还不回去休息?”龙潭禅师终于问他。

德山于是向门口走去,忽然回头说:“外面天黑!”

龙潭禅师便点了一支蜡烛。

正当德山禅师伸出手来接时,龙潭禅师突然将蜡烛吹熄,德山恍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

龙潭崇信禅师问:“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从今以后,我对天下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怀疑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将《金刚经青龙疏钞》焚毁,说:“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经典里无论怎么精辟解说,都是分别的知识。禅门无言,才是无分别心的证悟。在黑暗的夜晚,点了烛火又再吹灭,意谓外在的光亮熄灭以后,内心的禅光就会亮起来了。有禅光看清了真我,所谓的语言文字、分别意识,都是大海一滴了。

【思考】

1.为何说过去、现在、未来之心皆不可得?

2.龙潭禅师点了蜡烛又将它吹熄的用意为何?

3.德山禅师为什么最后将所著的疏钞烧毁?

【延伸——缁门崇行录】

晋朝法桥法师,年少时喜欢诵读佛经,但没有宏亮的音声,于是绝食七天,每天虔诚礼拜观世音菩萨,祈求现世能获得好音声的果报。同学都苦口婆心劝他不要这样对待自己,他还是不听。到了第七天时,他忽然感觉喉咙内顿然畅达,取水喝下,从此以后,诵经时,一里外的人都可以听到他清亮的声音。

——忏获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