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的新研究:近世士大夫思想的展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经历

现在整理一下周惇颐的履历。在整理过程中,除度正《年表》以外,还参考了《年谱》及民国许毓峰的《周濂溪年谱》。18许作的考证很扎实,很有参考价值。

天禧元年(1017)

生于道州营道县(现湖南省南部)。父周辅成,母郑氏(郑璨女)。

天圣九年(1031)

15岁。周辅成以贺州桂岭令(广东省北部)而卒,葬于道州营道县。周惇颐与母郑氏投奔京师开封的郑向(郑氏之兄)。

景祐二年(1035)

郑向成为知杭州。周惇颐与母一同前往。

景祐三年(1036)

20岁。由于郑向的恩荫而成为试将作监主簿(从九品)。此时郑向任知制诰。此年,周惇颐娶职方郎中(从六品)陆参之女为妻。郑向在润州死去。

景祐四年(1037)

七月,母郑氏逝世,葬于润州郑向墓旁。

康定元年(1040)

24岁。任洪州分宁县主簿(江西省北部)。

庆历四年(1044)

南安军司理参军(江西省南部)。

庆历五年(1045)

与江南西路转运按察使王逵交往密切。

庆历六年(1046)

知虔州兴国县的程珦兼南安军通判,成为同军司理参军周惇颐的同事。程珦令其子程颢、程颐随周惇颐学习。此时,周惇颐30岁,程颢15岁,程颐14岁。冬,由王逵推荐,周惇颐迁郴州郴县令(湖南省南部)。

庆历八年(1047)

与知郴州的李初平交往密切。

皇祐元年(1049)

李初平逝世,周惇颐为他举行葬礼。

皇祐二年(1050)

郴州桂阳县令(湖南省南部)。

至和元年(1054)

任大理寺丞(京官,从八品)、知洪州南昌县(江西省北部)。南宋版《文集》卷九收有此时的作品《改大理寺丞制词》。

嘉祐元年(1056)

任太子中舍(朝官,正八品)、合州签书判官庁公事(四川省中部)。

嘉祐二年(1057)

作《彭推官诗序》。长子周寿出生。合州绵谷县(四川省)主簿的吕陶作《贺茂叔弄璋》以示贺。任殿中丞(正八品)。

嘉祐三年(1058)

妻陆氏逝世。赵抃任益州转运使,与周惇颐相识。

嘉祐四年(1059)

蒲宗孟感佩周惇颐的人品,以其妹许配之。

嘉祐五年(1060)

巡察赤水县(四川省中部)簿书。六月,结束任期,返京师开封。吕陶《送周茂叔殿丞序并诗》。十月,游庐山。

嘉祐六年(1061)

45岁。成国子博士(从七品),任虔州通判(江西省南部)。往虔州途中,游庐山,在莲华峰下的小溪旁,筑“濂溪书堂”。在任虔州通判时期,与知虔州的赵抃有密切交往。

嘉祐七年(1062)

次子周焘出生。

嘉祐八年(1063)

虞部员外郎(正七品)。作《爱莲说》。

治平二年(1065)

永州通判(湖南省南部)、比部员外郎(正七品)。

治平四年(1067)

任驾部员外郎(正七品)、权发遣邵州事(湖南省南部)。

熙宁元年(1068)

复兴邵州州学。《邵州新迁学释菜祝文》,《告先师文》。孔延之《邵州新迁州学记》。由赵抃(参知政事)、吕公着(翰林学士)的推荐转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广东省南部)。

熙宁三年(1070)

任虞部郎中(从六品)、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广东省南部)。

熙宁四年(1071)

八月,知南康军(江西省北部)。十二月,改葬其母郑氏于庐山山麓。以知南康军之职而致仕,任南京应天府的分司官(闲职)。

熙宁五年(1072)

住濂溪书堂。有《书堂》。

熙宁六年(1073)

知成都的赵抃促其复出。六月七日逝世,终年57岁。葬于母郑氏墓旁。孔文仲作《祭文》,潘兴嗣作《墓志铭》,蒲宗孟作《墓碣铭》。

嘉定十三年(1220)

六月,因魏了翁等人之请,谥元公。

端平二年(1235)

从祀孔庙。

淳祐元年(1241)

周惇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从祀孔庙,已入孔庙从祀的王安石被罢免(《宋史·理宗本纪》)。

周惇颐并非进士出身,倚仗舅父(母亲之兄)郑向的恩荫才得以做官。上列黑体字部分表示他实际的职务,即差遣。如上所示,恩荫出身的周惇颐几乎没有可能成为高级官僚,自24岁任洪州分宁县主簿以后,作为地方官僚度过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赴任地也是辗转于离故乡道州营道县(湖南省南部)不远的江西、湖南、四川、广东一带。少年时期曾有在京师开封、杭州等大城市生活的经验,然此后再访的机会似乎不多,他显然不是能影响都会的士人潮流的人物。作为表示俸禄标准的“寄录官”而言,他从国子博士开始,后来历任虞部员外郎、比部员外郎、驾部员外郎、虞部郎中等,这是恩荫出身者所走的正常升官过程。19

但是,他也并非完全不得志。38岁时作为大理丞而改任京官,成为文官精英中的一员20;作为差遣,他出任路官的提点刑狱,这对恩荫出身者来说应算是很成功的。当然在宋代,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他可以通过大官僚的推荐参加考试而得到与进士同等的资格,获得“赐进士出身”的资格,但他没有选择这种升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