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港澳台地区语言政策和语言生活
本节分两个专题,分别介绍2016年关于台湾地区和港澳特区语言政策和语言生活的研究情况,这是面向港澳台做好国家通用语普及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本节共收文6篇。
一、 两岸语言规划和台湾语言政策
•两岸语言规划问题
世界上一部分人被人为地与同一族群分开,久而久之,二者所用的语言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异变(而同时二者内部的语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台湾与祖国大陆,甚至与港澳地区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湾的国语推行工作仰赖语言学家的规划和全民数十年不懈的努力,大有成效。语言政策的积极推行,对岛内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国语”的范围扩大至各种乡土语言,抛出一系列“去中国化”的语文政策,同时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争议。少了共同的沟通语言,不可避免地就会增加发生冲突的可能性。2008年民进党成为“在野党”,所造成的包括语言政策在内的各种乱象却未见终止。
语言是人们和睦相处、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语言学家需要为之做出语言规划,遏制住语言发展的离心力,增强向心力。这对消弭语言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对弘扬语言中的优秀传统,对语言的建设和发展,对语言间的良性互动等,使命重大,至为切要。
——周荐,严世焕.两岸语言规划问题阐微[J].语言战略研究,2016(5).
•台湾“政权”轮替后语言生活动态走向
语言政策不仅体现了执政党对本地区语言生活发展的期望,更是该党政治价值理念的具象表现。2008年国民党重掌“政权”后,进一步明确了“国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在乡土语言政策上吸收、借鉴了民进党“执政”时期的一些做法,提高方言土语的普及率,但同时并不予以其官方语言的地位。而“政权”轮替后,蔡英文“政府”还是会在文教领域、语言政策领域大搞“去中国化”。
未来台湾语言生活可能的前景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国语”强势地位难变。长期以来,稳定、持续的“国语”推广政策,使“国语”在台湾青年一代中有着很高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但民进党打压“国语”,扶持乡土语言的语言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闽南方言的发展。其二,乡土语言政策难挽弱小语言濒危之势。无论民进党出台何种保护乡土语言的政策,都无法改变台湾少数民族语言濒危的大趋势。其三,汉字的繁简之争有可能强化。在两岸“三通”、全面交往以来,简体字在台湾社会、民众中的使用有日趋增多之势,但这些在“政权”更替后都有可能变轨变向。其四,青年一代语言使用与选择中的纠结会成为影响未来发展趋势的底层因素。虽然“国语”在年轻人中取得了通用语优势,但青年一代的台湾人在感情上更倾向于自己的母语。未来台湾当局无论做出何种语言政策,其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将取决于政策是否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顺应社会实际需要。
——孙浩峰,苏新春.对台湾政权轮替后语言生活动态走向的思考[J].
文化软实力研究,2016(2).
•台湾乡土语言政策的成效
在族群意识高涨、语言平等要求提高、大力推广乡土语言的政策环境下,台湾社会语言使用中,“国语”依然占据绝对优势。调查显示,年轻一代87.9%以“国语”为母语,97.92%能流利使用“国语”,而只有43.4%能流利使用闽南话,2.43%能流利使用客家话。台湾的“新”语言政策并未影响“国语”的功能和地位,“国语”依然是社会共同语;但也存在闽南话、客家话、原住民语的流失现象。政策性地提升乡土语言的地位、挤压“国语”,并没有提升台湾民众传承母语的比例。乡土语言推广、乡土语言与国语地位平等的语言政策没有起到作用,究其原因,一是这种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不符合台湾的客观实际,二是其推广途径(学校课程等)值得商榷。
——吴晓芳.从台湾青年语言能力、母语认同看台湾乡土语言政策的成效[J].
福州大学学报,2016(5).
二、 香港、澳门语言生活状况
•普通话在香港语言生活中的定位问题
“两文三语”的提法既照顾了香港开埠以来所形成的语文发展历史,又符合香港当时的语言实况,以及特区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因此迅速得到香港社会的接受,被视为香港语言政策的大方向。英文和中文维持回归前就已经享有的法定地位不变;但英文从第一法定语文变成正式语文之一。长久以来,政府和民间都把兼通中英文的人才看成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的重要资产,英文所担当的角色比中文更加重要。因此,从推出母语教学开始,社会上就不断有探讨英语前景或忧虑港人英语水平下滑的声音。
由于香港人高度认同英语的实用价值,母语教学在香港实施了十年以后,在“教学语言微调”的名目下,悄悄地被排挤出去。除了教育层面没有处理好中英文的关系之外,政府对于粤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同样没有明确的说法。
目前香港学校的普通话和中国语文科开设的情况有三种:一是中国语文科沿用粤方言授课,学校另设普通话课;二是中国语文科改用普通话授课,取消普通话科目;三是除英文科目之外,所有科目采用普通话授课,这类学校占极少数。
——陈瑞端.普通话在香港语言生活中的定位问题[J].语言战略研究,2016(4).
•澳门青年的语言认同
同处于澳门这样一个狭小地域空间和微型语言社区中,“三文四语”之间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正式语文之一的葡文、葡语即使在使用人口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也仍然能与其他三种语言(方言)并列。普通话在经济竞争力上具有优势,粤方言则具有最大的人口优势。而英语在澳门一直享有“事实上的官方语言”或“半官方语言”的特殊地位。
澳门本地大、中学生对四种语言在语言认同上的总体特征为:绝大多数澳门青年对粤方言的认同度最高,认为粤方言既是母语,又是生活语言、工作语言、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而对其他三种语言的认同度较低,且功能明显分化,多数认为葡语是官方语言和第二外语,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英语是第一外语。澳门青年对英语的认同体现出很强的实用性。
语言认同与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具有密切的关联。调查发现,认可粤方言为第一母语和民族语言的学生更倾向强调其澳门人身份,而认可普通话为第二母语和民族语言的学生则更突出其中国人身份。同时,在中国文化、澳门本地文化和西方文化中,认同哪一种文化就预示着与此相应的语言在三种文化中有最高的母语和生活语言的认同度。
——覃业位,徐杰.澳门的语言运用与澳门青年对不同语言的认同差异[J].
语言战略研究,2016(1).
•澳门语言景观中的多语状况
语言景观研究是目前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新兴领域。根据调查,澳门的双/多语样本共占54.5%,比单语样本多出9 个百分点,且样本比例均超出香港,这充分证明了澳门社会语言景观的多语性质。香港大部分单语样本是中文或英文,两者的比例几乎持平。而澳门语言景观单语样本中,中文的使用量占绝对的优势。在澳门的语言景观中,绝大多数标识的主导语言都是中文,占79.7%;其次是英文,占16.8%;而葡语仅占3.2%。
澳门官方和非官方语言景观在主导语言、单语样本、多语样本的语言使用上都体现了一致性:主导语言都以中文为主,单语样本以中文单语为主,三语样本以中英葡三语为主。而双语样本的语言使用则出现了不一致,官方使用者较严格地遵守了澳门基本法对澳门官方语言的规定,双语样本大都以中葡为主,而民间使用者则更多地考虑到经济因素,双语样本以中英为主。
随着澳门回归后与内地来往的增多,内地对于澳门语言文字运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普通话语音形式和简化字的使用。这些现象在总样本中占据的比例还非常小,且主要集中在靠近内地的区域。可以预料,随着澳门与内地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加强,这种影响将会不断加强。
——张媛媛,张斌华.语言景观中的澳门多语状况[J].语言文字应用,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