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委会序:概念、概念史与中国语境
孙 江注1
如果打开汉语因特网,输入“概念”二字进行检索,一定会蹦出数以万计的关于“概念”的信息。“概念”一词如此普及,乃至不管人们是否了解其在逻辑学中的含义,都以为对概念有了“概念”(理解)。如果继之输入“概念史”一词进行检索,则会发现“概念史”是近几年才比较多地被使用的词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的著述之中:一类为《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所提倡的概念史,它强调德国概念史方法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借鉴意义;另一类是在翻译和介绍欧洲政治思想史的著作时,人们注意到英国“剑桥学派”的研究与德国的概念史方法相似。值得思考的是,与概念史一词相比,广为学者所使用的是“观念史”或“关键词”注2,这可能与两本影响广泛的著作有关,一本是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注3,另一本是洛乔易(Arthur O. Lovejoy)的《存在之链》注4。更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人日常所使用的“概念”,其内涵近于“观念”,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冠名“观念史”、“关键词”的研究,其内容与概念史的取向并不相悖。其实,细究起来,在欧洲语境里,概念史和观念史在研究方法上径庭有别,在概念史的提倡者看来,无论“关键词”还是“观念史”,都没有如概念史研究一样区分语词的内涵和运用,因而在其研究中看不到“历史”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