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的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我们已经看到,每一项物理知识,不论产生于观察还是理论,还是产生于两者的结合,都坚持这种知识是进行了一项特别的观察程序之后才具有的结果或者将会具有的结果。一般而论,这是在坚持,如果进行了观察,就将会有这种结果;由于这个原因,把物理知识描述为假设-观察性知识更为精确。注6偶尔,假设的形式可能被终止——观察被进行并获得结果——但是这样应用知识的比例并不大,并且毫无兴趣。我并非否认现实的观察作为知识来源的重要性;但是,作为科学知识的成分,它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无论何时把观察归结为一种“修正”过程,实际实验的观察性知识都会被假设-观察性知识所取代,后者是根据更理想的条件所进行的实验结果。

例如,请考虑一下我们关于月球距离大约为240,000英里的知识。这个主张的精确意义必须根据对物理学和天文学距离定义的参照来确定(第五章);但是,就现在的目的来说足够精确的是,我们坚持认为我们知道240,000×1760码尺可以从这里到达月球。这是假设-观察知识;因为确定无疑的是任何人都没有做过这个实验。确实,如果我们进行现实的观察,就会达到240,000英里这个数字;但是,除了理论我们并不知道作为结果的量就是这个月球距离。实际测量这个距离的方法有好多;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包括在地球不同纬度上摆动钟摆之外的其他方法。虽然确定无疑的是坚持240,000英里是通过钟摆法等方法而进行的现实观察程序的结果,这却不是我们说月球的距离是240,000英里时试图坚持的观点。通过运用已经接受的理论,我们一直能给现实的观察程序替代一种假设-观察程序,这种程序如果得以运用,就可产生同样的结果。所获得的是假设-观察知识可以经过系统化与整合而成为一个整体,而现实的观察知识则是零散不堪的。

人们不免会有一丝疑虑,担心这种假设-观察知识不能完全满足逻辑的观点。如果不能满足全部条件,这种有条件的知识的地位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某种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确实发生了,并且此后某些其他事情还将会发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个陈述还有任何意义吗?尽管如此,我仍然禁不住要珍视我关于240,000×1760码尺将会从这里到达月球的知识,虽然我们根本不可能实际地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