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语林
辞书班——我的大学,我的家
三期学员 白 冰
邵老师布置了作业,让我写一篇关于辞书班的文章。其实,从征文开始,我就已经在打腹稿了,但一直没有成文。这是因为,关于辞书班,我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心绪想要表达。言不尽意,反而语塞。
我想说,辞书班是我上过的又一所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我学到了怎样编词典,怎样做事业,怎样为人处世。这所大学,没有围墙,没有毕业期限,是我永远的大学。当然,辞书班所在的兴核宾馆是有围墙的,它就在黄村,我们这一届被称为“黄村三期”;我们的培训也是有学时的,2008年,我就修满了学时,拿到了它的毕业文凭——辞书编辑资格证书。然而,我觉得自己从未离开过它,这是因为,这所大学每天还在向我们开放,我们的课堂以“辞书班学员沙龙”QQ群的形式,由黄村转移到了网上,由工作延伸到了生活。
“辞书班学员沙龙”QQ群始创于2013年9月,是在长春举行“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首届辞书编辑学术论坛”期间,我有幸见证了它的创立。邵宇彤老师作为群主,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此处向她致敬并为她点赞!如今,这个群已成为辞书班学员的新家,是我们后黄村时代的新课堂。在这个课堂,有人提问,必有人解答。提问的人不怕露怯,答复的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出的问题多是编辑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大家会为之展开讨论,提供意见,有的同学还会上传图片、资料,以供提问者参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李老师早晨给大家出谜语,并称其为“脑保健操”。大家踊跃参与,积极互动。因此,有人动议要编一本谜语书,说干就干,我们几个谜友竟然编起了谜语字典。在工作中娱乐,在娱乐中工作,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还加深了友谊。这样的课堂,谁愿意离开呢?
辞书班让我结识了可敬的老师,收获了浓浓的师生情。李志江老师,我在进辞书班之前就听说了他。头次见面,他就问:“你是白冰吧?”似乎早就知道我似的。其实,李老师心里装着很多人,他能很快记住每一位学员的名字,也记住每一位学员的长处。周明鑑老师,我们以前就认识了。2004年在新疆的一个会上他批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时,我做了“温柔的反抗”,会后又当面沟通,表示不同意他的某些意见,他非但不怪罪我的“冲撞”,反而给我一些辞书资料供我学习。我佩服他的睿智,更钦佩他的博学。他对我宽宏大量,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们一老一小,保持着忘年交的友谊。
辞书班让我结识了一群充满活力的可爱的同学。我们有的同期,有的并不同期,辞书班这个大家庭把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我还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时候,开明出版社的沈伟老师帮我们编书,成为我的作者;我来商务印书馆后,我们又一起编书,成为合作伙伴。他的认真负责、儒雅幽默、博学智慧,让我为之骄傲。民族出版社的当增扎西老师,像兄长一样耐心地为我解答问题。体育出版社的卢静老师推荐我练习瑜伽,并寄给我她责编的瑜伽书,从此我跟瑜伽结缘,有了健康的身体,平和的心态。后来想联系她,向她表示感谢时,听说她已经出国了。感谢卢静,我的健康使者!不管你在哪里,请接受我的感谢和祝福。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孙静老师,听说我有鼻炎,热心地为我推荐缓解鼻炎症状的海盐药水,使我至今受益。还有其他一些同学,无论是笑声朗朗的邵宇彤姐姐,美丽优雅的唐小兰姐姐,女侠般的笑如大姐,像孩子一般的高蕾姐姐,还是大男孩赵志峰,诗人情怀的陈浪,耿直的马海亮,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他们在我的“朋友圈”,生活充满了快乐。
辞书班还使我和世界的关系变得美好。通过它,我更深地了解了工作的意义,通过它,拓展了我的生活空间。在我迷茫的时候,辞书班的老师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在辞书班这所大学里,在辞书班这个大家庭,我们做辞书,做文化,在图书出版的岗位上贡献我们的一份光和热,那是多么美好而有意义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