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选题理由
不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与文学,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译论。本着这样的信念,笔者运用回归中国传统译论原点的研究思路,认真研读了中国哲学与文艺美学。结果发现意、味、韵、境四个单体范畴出现频率高、历史传承久、美学内涵深,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文学性的构成要素,是文学翻译的核心范畴,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在研究金岳霖的时候,笔者注意到在他提到的译学范畴中,既有译意(意义)与译味(意味),也有意境与境界。他的意味、意境与境界是国学的,继承的是中国哲学与文艺美学的学术传统,他的译意则是西方的,借鉴的是西方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的研究成果。总之,他的翻译思想既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又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研究现状分析,翻译界在研究这些范畴时,是分开来谈的,没有建立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把四者看作一个有机的系统,也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四个范畴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叉,意义往往跨越彼此的边界,一直是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一个难点。
就金岳霖的“译意”与“译味”来说,翻译研究者都认为它很重要,但研究者很少,研究成果则更少。与严复、鲁迅、林语堂、傅雷、钱锺书等人相比,金岳霖门前显得冷清寂寞。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专门以金岳霖的翻译思想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出现,这与金岳霖的学术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金岳霖毕竟是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而不是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他在《知识论》中谈论了很多语言与翻译问题,但他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留给后人很多疑问,因而需要超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