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全两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内篇一

易 教 上1

六经2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或曰:《诗》、《书》、《礼》、《乐》、《春秋》,则既闻命矣;《易》以道阴阳,愿闻所以为政典而与史同科之义焉。曰:闻诸夫子3之言矣:“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知来藏往,吉凶与民同患。”其道盖包政教典章之所不及矣。象天法地,“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其教盖出政教典章之先矣。《周官》4太卜掌《三易》5之法,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各有其象与数,各殊其变与占,不相袭也。然三《易》各有所本,《大传》6所谓庖羲、神农与黄帝、尧、舜7是也。《归藏》本庖羲,《连山》本神农,《周易》本黄帝。由所本而观之,不特三王不相袭,三皇、五帝8亦不相沿矣。盖圣人首出御世,作新视听,神道设教,以弥纶乎礼乐刑政之所不及者,一本天理之自然;非如后世托之诡异妖祥,谶纬术数,以愚天下也。夫子曰:“我观夏道,杞不足征,吾得夏时焉;我观殷道,宋不足征,吾得坤乾焉。”夫夏时,夏正书9也;坤乾,《易》类也。夫子憾夏、商之文献无所征矣,而坤乾乃与夏正之书同为观于夏、商之所得,则其所以厚民生与利民用者,盖与治历明时同为一代之法宪,而非圣人一己之心思,离事物而特著一书,以谓明道也。夫悬象设教与治历授时,天道也;《礼》、《乐》、《诗》、《书》与刑政、教令,人事也。天与人参,王者治世之大权也。韩宣子10之聘鲁也,观书于太史11氏,得见《易》象、《春秋》,以为周礼在鲁。夫《春秋》乃周公12之旧典,谓周礼之在鲁可也。《易》象亦称周礼,其为政教典章,切于民用而非一己空言,自垂昭代而非相沿旧制,则又明矣。夫子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顾氏炎武13尝谓《连山》、《归藏》,不名为《易》,太卜所谓三《易》,因《周易》而牵连得名。今观八卦起于伏羲,《连山》作于夏后,而夫子乃谓《易》兴于中古,作《易》之人独指文王,则《连山》、《归藏》不名为《易》,又其征矣。

或曰:文王14拘幽,未尝得位行道,岂得谓之作《易》以垂政典欤?曰:八卦为三《易》所同,文王自就八卦而系之辞。商道之衰,文王与民同其忧患,故反覆于处忧患之道而要于无咎,非创制也。周武15既定天下,遂名《周易》而立一代之典教,非文王初意所计及也。夫子生不得位,不能创制立法以前民用,因见《周易》之于道法,美善无可复加,惧其久而失传,故作《彖》、《象》、《文言》诸传以申其义蕴,所谓述而不作,非力有所不能,理势固有所不可也。

后儒拟《易》,则亦妄而不思之甚矣。彼其所谓理与数者,有以出《周易》之外邪?无以出之,而惟变其象数法式,以示与古不相袭焉,此王者宰制天下,作新耳目,殆如汉制所谓色黄数五,事与改正朔而易服色者为一例也。扬雄16不知而作,则以九九八十一者变其八八六十四矣。后代大儒,多称许之,则以其数通于治历,而蓍揲合其吉凶也。夫数乃古今所共,凡明于历学者,皆可推寻,岂必《太玄》17而始合哉!蓍揲合其吉凶,则又阴阳自然之至理,诚之所至,探筹钻瓦,皆可以知吉凶,何必支离其文,艰深其字,然后可以知吉凶乎!《元包》18妄托《归藏》,不足言也。司马《潜虚》19又以五五更其九九,不免贤者之多事矣。故六经不可拟也,先儒所论,仅谓畏先圣而当知严惮耳;此指扬氏《法言》20、王氏《中说》21,诚为中其弊矣。若夫六经,皆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故以夫子之圣,犹且述而不作。如其不知妄作,不特有拟圣之嫌,抑且蹈于僭窃王章之罪也,可不慎欤!



1 此篇写作时间,无确切年代记载。作者在嘉庆元年(1796)九月十二日《上朱中堂世叔书》中最后云:“近刻数篇呈诲。题似说经,而文实论史,议者颇讥小子攻史而强说经,以为有意争衡,此不足辨也。……古人于经史,何尝有彼疆此界,妄分孰轻孰重哉?小子不避狂简,妄谓史学不明,经师即伏、孔、贾、郑,只是得半之道。《通义》所争,但求古人大体,初不知有经史门户之见也。”这里的“近刻数篇”,大约就是指《易教》三篇、《书教》三篇、《诗教》两篇,故云“题似说经”。对于这八篇,胡适在章氏年谱中记载,据燕大所藏武昌柯氏《章氏遗书》钞本与内籐藏本《遗书》目,于此八篇下皆注“已刻”二字,可见上述八篇此时已有刻本。又据梁继红《章学诚〈文史通义〉自刻本的发现及其研究价值》(《章学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一文所述,为刊刻《文史通义》,华绂曾据家藏其父遗著另抄录成十六册副本,该抄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文发现,北大图书馆所藏华绂抄本中夹杂着数十页刻印篇章,“而把这些刻印篇章集中起来,不难断定正是章学诚《文史通义》自刻本”。“因华绂抄录副本之前,《文史通义》仅刊刻过一次,所以副本中的刻印部分只能是《文史通义》自刻本。”在这自刻本中,《易教》、《书教》、《诗教》八篇均在其中。当然也正是当年章氏进呈朱珪的那个刻本。但《易教》三篇写作年代已无从考订。《书教》、《诗教》写作之年,将分注于各篇。本文开宗明义第一句便说“六经皆史也”,这就是《易教》三篇的中心思想。只要仔细阅读全篇,便可发现全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思想在展开论述。从悬象设教,治历明时,王者改制,直到易象通于“六艺”,一步一步地在分析论述,如在《易教》中就明确提出,“《易》为王者改制之巨典,事与治历明时相表里”。又在下篇分别论述“《易》象通于《诗》之比兴,《易》辞通于《春秋》之例”,“《易》以天道而切人事,《春秋》以人事而协天道,其义例之见于文辞”。其意都在说明《易》所以会属于史的范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最早提出“六经皆史”说者并不是章学诚,而是明代学者王守仁,明清之际持此说者甚众,实际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尽管如此,只有章学诚通过反复论述才将此真正含义讲清楚。因为他在《文史通义》中有许多篇对此都有论述,而不像其他学者们只是偶尔论及。特别是他在《报孙渊如书》中所说“愚之所见,以为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六经》特圣人取此六种之史以垂训者耳”。胡适在《章实斋先生年谱》中对此就曾发过议论,认为“我们必须先懂得‘盈天地间,一切著作皆史也’这一总纲,然后可以懂得‘六经皆史也’这一子目”。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应当看到,章氏当时所以要不厌其烦地论述“六经皆史”,是有其针对性的,一则是反对宋儒空谈心性,指出“六经皆先王之政典”,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依据——史料,而不必将其宣扬得神秘而不可知;再则是针对汉学流弊,“风气所趋,竞为考订”,为挽救学术界的不良风气,故“六经皆史”的“史”同时又具有“经世”之史的内容,指出孔子删订《六经》,目的在于“存道”、“明道”,“以训后世”,让后人从先王政典中得知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为此,我们认为,章学诚“六经皆史”的“史”,既具有“史料”之史的内容,又具“史意”之史的含义,那种认为只具“史意”而不具“史料”的说法,是绝对错误的,持此说者是丢掉了“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这句话的精神,而只顾按自己的意图在做文章,自然不可能符合章学诚论“六经皆史”的本意。详见笔者所撰《也谈“六经皆史”》和《明清时期“六经皆史”说的社会意义》。(《史家·史籍·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六经: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种儒家著作。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将其尊奉为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社会言行的最高准则。《诗》,亦称《诗经》或《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作品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期,诗歌三百零五篇。相传最早有三千篇,后经孔子整理删订而成今日规模。内容按音乐特点分成三大类:即《风》、《雅》、《颂》。《风》又分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书》,亦称《尚书》,意思是“上古之史书”,因被列为儒家经典,故又称《书经》。相传为孔子删定,最初为百篇,是我国最早的文献汇编。内容是商、周两代帝王讲话、命令的记录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传说追记的有关夏、商事迹的记载。秦始皇焚书时,伏生将此书藏于壁中,汉建立后,取出时仅残存了十八篇,后又得一篇,因当时用通行的隶书抄写,故称《今文尚书》,以别于后出的《古文尚书》。

《易》,原称《周易》,亦称《易经》。作者不可考,传说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而为六十四卦,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一部算卦(卜筮)之书。其中也含有一些哲学思想。其内容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专指经的部分,一说经传都包含在内。前者可信。成书年代学术界主要有三说:西周初说,西周末说,战国初说。书的名称亦有两说:一说“周”指周朝,“易”者简便,是周朝简易卜筮之书;一说“周”指普遍,“易”者变化,是讲普遍变化之书。作为经的内容有六十四卦,每卦首列卦形,卦形下面是卦名,然后是卦辞。卦辞后则有爻辞。它的形成,乃是古人卜筮时,将认为比较灵验的卦记录下来,编集成册,供以后参考,便形成这部经书。《礼》,亦称《礼经》,汉时还称《士礼》,《汉书·艺文志》则称《礼古经》,至晋代则改称《仪礼》,它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旧说周公所作,孔子所定,都不可信。至今尚无定论,有说成书于东周,有说是战国儒家著述,经汉儒所定。这是一部记载周朝贵族实行的各种礼节仪式之著作,包括冠婚、乡射、朝聘、丧祭等。今传《仪礼》的编次,是东汉郑玄采用刘向《别录》所定的次序,共十七篇。《乐》,亦称《乐经》。古文家认为《乐经》亡于秦始皇焚书时。而今文家则谓乐本无经,只是附于《诗经》的一种乐谱。故《汉书·艺文志》著录古书,《六艺略》于《易》、《书》、《诗》、《礼》、《春秋》五类,均注明经若干卷,唯有《乐》类,其下著录《乐记》二十三篇,不言经。《春秋》,孔子以鲁国的史书《鲁春秋》为基础,参以周游列国所采集的史料,修成流传至今日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按鲁国十二君次序编排,故于鲁国内政特详,而涉及列国的朝聘、盟会、战争等均有记载,实际上是一部春秋国际史。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共记二百四十二年历史。但记事简单,全书总共一万八千多字。

3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特指孔丘。孔子的门人都称孔子曰夫子,后来大家也就习惯作如此称呼。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为了宣传政治主张,曾周游列国。晚年讲学洙泗,及门弟子达三千人,其中才华出众者有七十二人,主张有教无类。

4 《周官》:亦称《周礼》,又称《周官经》,是“三礼”之一。相传为周公所作,今人研究实为战国时所作,作者无考。内容共六篇:《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教,《春官》掌邦礼,《夏官》掌邦政,《秋官》掌邦刑,《冬官》掌邦事。《冬官》早亡佚,汉人取《考工记》补之。著名文献学家张舜徽认为,这是战国时人所编的一部官制汇编性质的书。此说很有道理。方志学界有些人在研究方志的起源时,牵强附会地将《周官》说成是方志的源头,硬说方志是起源于《周官》。一种著作体裁,居然会起源于一部官制的书,岂不成了天方夜谭。

5 《三易》:相传《连山》、《归藏》是上古最早之易书,与《周易》合称《三易》,后亡佚。如今流传的《古三坟书》所载之伏羲氏《连山》、神农氏《归藏》乃宋人伪作。

6 《大传》:《易大传》的简称,亦称《易传》。传统说法是孔子所作。当前学术界普遍否认此说,认为并非一时一人所作。这是最早专门解释《周易》的著作,共有七个部分,十篇,故称“十翼”,意思是说这十篇是《易经》的羽翼。十篇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杂卦》。每篇成书时代不尽相同。

7 庖羲、神农与黄帝、尧、舜:庖羲,即伏羲氏,古史传说中人物。一作虙羲、虑戏、伏犧。史又称庖犧、庖羲等。《帝王世纪》云风姓,号羲皇。相传他与女娲系兄妹婚配,始创嫁娶,以俪皮为礼。“取牺牲以充庖厨”(《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皇王世纪》)。又创八卦,造书契,作琴瑟,正姓氏。并开始定甲历、四时,结绳为网,教民佃渔畜牧。远古人类约在他生活的时代,由血缘家族向氏族过渡,进入渔猎经济。神农,古史传说中人物。亦作烈山氏、连山氏、伊耆氏、大庭氏等。或说即炎帝,以火德王天下,姜姓,少典之元子。又称“人皇”。相传他用木制作耒、耜,教民种五谷,被奉为“神农”。又尝百草,作医书以疗民疾,发明医药,后世传为《神农本草》;还开始饲养家畜;“耕而作陶”,从事原始制陶业;“织而衣”,进行纺织操作;设立集市,交易有无;作五弦之琴;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名之曰“归藏”。据古史传说,神农氏时代,“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无制令而民从”,“不施赏罚而民不为非”。反映了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的情况。黄帝,姬姓,号轩辕氏,亦作有熊氏。据说其部落原定居在西北高原,与炎帝同出少典氏。后东进,在涿鹿攻杀九黎族首领蚩尤,又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发展成后来华夏族的前身。因此,中华民族奉他为共同祖先,“黄帝”称号遂成为华夏民族共同团结奋进的旗帜。其时创造发明很多,如仓颉造字,嫘祖养蚕,共鼓、货狄作船,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隶首作算数,容成造历,伶伦、荣将作音律等。故后人称赞他“能成命百物”,赋予帝王形象。尧,传说中远古人物。姓伊祁氏,一作伊耆氏,名放勋,号陶唐。曾为黄帝嫡裔高唐氏部落长,故史称唐尧。原居冀北(今河北唐县一带),继居晋阳(今山西太原),不断扩大势力,成为黄河下游强大部落联盟首领。后又迁至平阳(今山西临汾),命羲和掌管天文、历象,设四岳(四时之官)敬授民时,又命鲧治理洪水。在确定继承人选时,广泛征求部落长意见,最后确定舜为继承人。相传享年一百十八岁,在位九十八年。舜,传说中远古人物。姚姓,一说妫姓,名重华。史称“虞舜”、“虞帝”。初为有虞氏部落长,活动中心在虞(今河北虞城北)。后威望不断提高,成为黄河中下游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尧死后,他继承了尧的职位,剪除四凶,命禹平水土,契管人民,益掌山林,皋陶为大理,扩大设官分职。后在巡狩中死于苍梧之野(今湖南、广西交界处)。

8 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世本》和《帝王世纪》则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白虎通》则以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风俗通义》一书中就有两种说法:一为伏羲、神农、燧人,一为伏羲、女娲、神农;《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史记·补三皇本纪》则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实际上都是些象征性人物。其中伏羲、神农、燧人一说,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情况。五帝:《史记·五帝本纪》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合称五帝;《礼记·月令》则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帝王世纪》以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易·系辞下》以伏羲(太皞)、神农(炎帝)、黄帝、尧、舜为五帝。其实都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

9 夏正书:指《夏小正》。相传为夏代历书,据考订为战国时所作,至今仍保存在《大戴礼记》中。其中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夏代历法,它的记时标准是依据夏时,即以建寅之月正月为岁首。

10 韩宣子(?—前514):春秋时晋国正卿,名起,《左传》又作“士起”。献子之子。晋悼公七年(前566)继卿位,旋徙居州(今河南沁阳东南)。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史记·韩世家》误作“定公十五年”)卒,谥宣子。

11 太史: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册,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12 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曾佐武王灭商,辅翼左右。武王死,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在这期间,制定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一整套典章制度及礼仪乐舞,摄政七年,还政于成王,对于巩固西周统治立下大功。

13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字宁人。搜集明代以前历朝经济和自然环境资料,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清兵南下时,参加过苏州、昆山保卫战。于天文、历算、舆地、音韵、金石、考古等均有研究,为清代朴学开山之祖,其治学在“经世致用”。著作非常丰富,《日知录》为其代表作。

14 文王:周文王,商朝时周国国君。姬姓,名昌,受商封为西伯,故又称伯昌。一度为纣王囚于里。相传被囚期间,曾推演《易》八卦为六十四卦,探究天人之理,在位五十年,奠定了武王灭商基础。武王建立西周后,追尊他为文王。

15 周武:周武王,西周王朝建立者。姬姓,名发。即位后以吕尚为师,周公为辅,经过准备,联合诸侯,一举灭商,正式建立了西周王朝。约在灭商后二年病卒,谥武。

16 扬雄(前53—18):亦作杨雄,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时好学,博览群书。推崇司马相如之赋,每自作赋,常以司马相如式思。每读《离骚》,慨然流涕,乃模拟《离骚》之文,作《反离骚》,投江以吊屈原。不慕荣利,潜心著述。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并撰有《训纂编》、《方言》,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学的重要资料。

17 《太玄》:是扬雄模仿《周易》而作的卜筮之书。本文五千字,模仿卦爻辞。又有《首》、《冲》、《错》、《测》、《》、《莹》、《数》、《文》、《》、《图》、《告》十一篇,分别模仿《周易》有关内容,是对《太玄》的解说。其内容构成以三、四、九为基本数的体系,共为“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三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赞”。这就是变《周易》八八六十四卦为九九八十一家。

18 《元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易》类著录云:《元包》十卷,唐卫元嵩撰。武功苏源明传,赵郡李江注。“其书以八卦为八篇首,而‘一世’至‘归魂’各附其下。先《坤》,次《乾》,次《兑》、《艮》、《离》、《坎》、《巽》、《震》。《坤》曰太阴,《乾》曰太阳,余方子有孟、仲、少之目,每卦之下,各为数语,用意僻怪,文意险涩,不可深晓也。”

19 司马《潜虚》:司马光(1019—1086),北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是我国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著作除《资治通鉴》外,尚有《稽古录》、《涑水纪闻》、《潜虚》等。《直斋书录解题》云:《潜虚》“言万物皆祖于虚,《玄》以准《易》,《虚》以准《玄》”。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此书以五行为本,五行相乘为二十五。”故称“五五”。用“五五”来变更扬雄《太玄》的“九九”八十一首。

20 《法言》:扬雄作。十三篇。其书模仿《论语》,内容是对诸子违反儒家言论进行批评。据《汉书》本传引自序云,他认为诸子之书大多非毁圣人,就连司马迁《史记》,也是“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主要是讲人生、政治诸问题,亦包含一些进步思想,如反对天人感应论,实际是一部哲学著作。晋李轨作《扬子法言注》,清末汪荣宝作《法言义疏》。《直斋书录解题》曰:“篇各有序,本在卷末,如班固《叙传》,然今本分冠篇首,自宋咸始也。”今通行的《诸子集成》本,各序又移至各篇末。

21 王氏《中说》:王通(584—617),字仲淹,隋朝哲学家,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学术上主张儒、佛、道三教归一,以适应全国统一形势,而以儒家为其基本立足点。《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中说》十卷,隋河汾王通仲淹撰。《唐志》五卷,今本第十卷有《文中子世家》、《房魏论礼乐事》、《书关子明事》及《王氏家书杂录》。旧传以此为前后序,非也。案晁公武《读书志》,是书系王通之门人共集其师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