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吸收劳动力与就业结构
第一节 结构性剩余
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心的生产技术通过资本积累而扩散。这种扩散是通过技术层次的不断重叠——具体体现中心的技术革新——来进行的。虽说比中心要晚得多并具有某些局限性,但还是在原来较低的生产率与较差的技术层次上增加了生产率和效益都更高的技术层次。在原来的低级阶段往往还有前资本主义的或半资本主义的技术。
随着这个过程的发展,高技术层次以或大或小的强度逐步吸收着在原来的技术层次就业的劳动力以及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然而,以这种方式转移的劳动力,其报酬的提高并不与其生产率的提相适应。实际上,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只有适应新技术层次的要求的越来越严格的专业水平的那有限的一部分劳动力,才具备较好的条件来参与更高生产率的成果的分配。在这里,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的拥有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很密切的。但是,按专业化程度依次向下,供给的面与需求相比就逐步加大,而分享能力则逐步缩小,以至于在下层已变得无足轻重。这就是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中所发生的情况。
因此,技术进步成果的分享是越到社会结构的下层就越少,因为就业于生产率低的技术层次中的劳动力的竞争在起作用。专业化程度低的以及缺乏专业训练的劳动力越多,这种竞争作用就越大。仔细观察一下就会看到,这是一种社会性倒退的竞争。
只要大批劳动者仍处在这种条件之下,即处在低生产率的技术层次之中,就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继续成为使报酬不能相适应于生产率的增长而增加的一个巨大障碍。注10
于是就出现了剩余的结构性现象。我们可以把越来越高的生产率的成果中的下述部分确定为结构性剩余。这部分成果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中没有被劳动力分享去,而是逐步落到生产资料所有者手里。对生产资料所有者来说,这部分成果不包括在根据他们的能力、创业精神、活力以及他们所冒的风险等因素而获得的企业家劳动报酬之内。
顺便指出,在常规理论中,对企业家劳动报酬和企业利润是有明确区别的。人们设想,在体系走向其活力平衡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会因为竞争而趋于逐步消失。这里就充分体现了只具有暂时性质的利润和剩余概念之间的差别,因为剩余是趋于留存下来的。这一点将在适当场合得到证明。注11
在外围资本主义中,业主和企业家在多数情况下就是同一个人。不过,在资本集中程度提高、企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增加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业主与企业家分开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中心是十分明显的。业主虽已不承担企业家职能,但仍继续占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