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洗冤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谈“孝”

《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事能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却好冒犯尊长的人是很少的,不好冒犯尊长却好发动暴乱或叛乱的人从来没有过。君子要努力从事于基础道德的培养,基础道德建立起来了,系统的思想道德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的源头(或者说是基础)。”有子所讲的孝悌为“仁之本”,就是常言的“百善孝为先”的意思。

儒家把“仁”定位为最上位的道德概念,是关于人的一切美德的总和。什么是“仁”?孔子的解释是“爱人”。“爱人”是“爱护别人”的意思,就是要维护别人的利益。做人的原则是利己还是利人,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既简单而又永恒的普遍问题。儒家的原则是将利人放在第一位,不因为利己而损害他人的利益。

要做到“爱人”,就得对人有感情。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具有先天性和无私性,这似乎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其余的一切人际情感则往往都是由种种利益而决定的,所谓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父母是他最早的和最大的施益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幼年时期养于父母,所以他对父母的感情是深于其他一切人的,所谓“孝”,就是这种感情的体现。父慈子孝是最为自然的人际情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天良”。私利的驱动会扭曲和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直至泯灭其原有的感情,包括父慈子孝这样的最为稳固和自然的感情。当一个人为了私利而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再爱护的时候,他就算是丧尽天良了,一切道德的约束在他面前都不能再起作用,他就会成为一个极端自私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爱人”,所以不会是一个“仁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了,他还会爱谁呢?他对别人表现出来的种种“友善”,其实都是在私利驱动下的“诱饵”。

孔子生活的周代还是个宗法制社会,其秩序模式是天子管着诸侯,诸侯管着大夫,大夫管着平民。从天子到大夫,都是世袭继承的。周代分封诸侯,大部分都是姬姓国家。在一个诸侯国内,其大夫也是以同姓为多数。天子和同姓诸侯与为数不多的异姓诸侯之间又都是世世代代的姻亲,天子称呼同姓诸侯为“伯父”,称呼异姓诸侯为“伯舅”,大夫之间也是互相联姻的,如此一来,政治上的统属关系其实也就是宗族间的尊卑关系和亲戚关系,真可谓天下一家。

卑下服从尊长,这是任何社会制度下都通行的管理法则。但是在私利的驱动下,卑下往往会有“犯上”的举动,甚至会铤而走险地“作乱”,这就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和灾难。这里的“犯上”“作乱”都是贬义的,是任何社会都不容许的破坏现象。为了不使这些现象发生,就要采取种种防范措施,而对每个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从根本上采取的措施之一。所谓道德教育,就是关于“仁”的教育,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克己”和“利人”观念的教育。犯上作乱是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如果人们都有了克己而利人的品德,这种行为就不会发生了。

“孝”是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其内容是很丰富的,有子这里的着眼点只是其中的子女对父母“顺从”的一个侧面。“孝”“悌”是一类型的概念,都强调的是在下位者服从在上位者。在当时的宗法制社会里,儿子服从父亲,弟弟服从兄长,往往就是下级服从上级。推而广之,就会形成一个个小家族内部的安定统一,然后小宗又逐级地服从大宗,就会形成整个社会的安定局面,犯上作乱的因素就会从根本上被消除。《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仁”是关于人的一切美德的总和,它是由许多下位的内容组成的。“君子”是“仁”的承担者、体现者、执行者、推广者。所谓“君子百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孝悌”虽然只是“仁”的下位概念,但它在儒家的心目中却是“百行”中最为重要的一行,它像是种子,可以衍生出其他的美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最终长成“仁”这棵大树。所以有子才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为什么“孝弟”会被确定为“仁”的源头,说它会长成“仁”这棵大树,这是由古人对“孝”的内容规定所决定的。

“孝”在古人眼里分为许多不同的层级,《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即便是锦衣玉食,那也是属于“养体”范畴的最低层级的“孝”。努力使父母心情愉悦,这是在层级上高于“养体”的“养色”。满足父母的愿望,成贤成圣,光宗耀祖,万代扬名,这才是最高层级的“孝”。《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看来今人对“孝”的内容的理解并不像古人那样丰富,人们往往只是将古人所说的“养体”“养色”视为“孝”的内容,不大注意“养志”的问题。

要想追求最高层级的“孝”,做到“养志”,就得实现“立身行道”,就得实现“扬名于后世”,这就必须成为圣贤,为社会立德、立功、立言。一切属于“仁”的美德都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一切违背“仁”的表现都是父母所不愿看到的,有“孝”的追求,就得“养”父母的这些“志”,当儿子的就得最终成为一个百行齐备的君子。如此看来,说“孝”是“仁”的根源,说“本立而道生”,确实是有其道理的。《后汉书·延笃传》:“……草木之生始于萌芽,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末虽繁蔚,致之者根也。夫仁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本根也。圣人知之,故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延笃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孟武伯问怎样做就算是孝了,孔子说:‘让父母亲只担心子女的疾病。’”孝的精神是尽量使父母满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子女的各种表现要出色。行为能力差、思想品行差的子女,不但不能使父母满意,还会使父母为他们的事情处处担忧,甚至每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就算这样的子女有时也能使父母得到好的供养,也很听话,却一点也不能让父母省心,甚至还会招来灭门之祸,连累父母和家族。出色的子女行为能力强,思想品行好,能够很好地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使父母满意,父母对他们事事都能放心,相信他们能够做好,不会担心他们因为做错事而招来不幸。父母唯一会担心的就是怕他们生病,因为疾病是无法预知的,也和他们的品行无关。要想做到使父母只担心子女是否会生病,其他的一概放心,就要求子女能自强自立,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使父母为自己而自豪、欣慰,这就算是最高层级的孝了。

如此看来,“孝”的品行能够形成对每个社会成员积极上进的激励,只要能积极上进,自然就会行为百善而无恶,成为社会的一个良好分子。这样一来,不但对自己有益,对家庭有益,对社会也有益,所以“孝”被定位为人的最为重要的美德,是“仁之本”。这一道理在现代社会也同样是适用的,关键是人们要注意到这一理念对“养志”的要求。

在今天,儒家的各种理念都有人提出批判,即使是对于“孝”,也往往受到质疑。彭富春是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全国人大代表,要在人大会上“对我国目前国学教育虚火过旺的现象提出看法”,有报道说:“(彭富春认为,国学)其次是‘反民主’,现在推崇的国学是以儒学为主,而儒学主要讲究的是孝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孝道治天下。孝道是很好的,但不能破坏正义,不能违背现代社会的法治原则。”这说明有些人对儒家“孝”的理念的认识还是有些偏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