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本文所谓儒教,是指中华帝制时代神秘化的官方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以孔子为信奉的神圣对象,以天意为指归,以纲常道德为教义,以皇帝为上天之子,以国民为信徒,故余谓之政治宗教。1以宗教之功能为标准绳之,其与宗教并不同类。

所谓道教2,从狭义上说,是指以修道为手段,以治病救命或长生成仙为基本诉求,以体道得道为终极目标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派别众多,就修道手段而言,有符箓道教、外丹道教、内丹道教等。

本文所谓佛教3,是指中国佛教,它发端于古代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其核心教义是,六道轮回,苦无出期,若要摆脱轮回就应修行,具体方法或为读经念佛,或为修行戒定慧“三学”,或为践行三无二不”,于是而有不同教派,其终极目标或是升天国,或是入涅槃。4

儒释道三教乃中华帝制时代思想文化之主干。5若要把握此时代中华思想之格局,以及中华思想变迁之脉络,必先清楚儒释道三教。三教问题,事涉多端,本书焦点仅在儒释道三教各自之功能,以及三教功能之关系。简言之,三教要人们“做什么”,在“做什么这一焦点问题上,三教彼此之间是何关系。学界关于三教之论,蔚为可观,然三教之功能及其关系,乃当今学界待解之题。或曰:儒释道三教,无论在国际学界,还是在国内学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谈,谓之待解,其不然乎!然与不然,且看实际情形。

一、关于儒教之功能

在西方学界,“什么是儒教?这一问题不易回答,它取决于对孔子和儒家学派功用性的评价”。6有人认为“儒教纯粹是俗世内部的一种俗人道德”,是为受过教育的世人确立政治准则与社会利益的一部大法典”,儒教所关注的只是此世的事物”。7有人说“在中国,有三种公认的宗教。对欧洲人来说,它们是儒教、佛教和道教……这三种宗教可说是国家建制宗教的三个侧面……在绝大多数时期,儒教在朝廷上占统治地位,并且被认为是国家宗教”。8有人讨论了“经典与实践中儒教的宗教侧面”,9有人将孔子与基督进行比较,内容涉及儒家哲学的上帝、精灵世界与祖先崇拜、家庭与孝道、君子、仁义、礼乐、中庸之道等,10有人认为明代心学具有宗教性,11有人认为“历史上的儒学曾经在宗教和非宗教方面都有其功用”,12有人认为“儒学首先是个人本主义的宗教,其中心问题是道德和政治体制”。13在日本学界,“儒教”一词通常指儒学,其内容不但包括世俗道德,也包括天命信仰。14也有日本学者认为不能用西方基督教一神的标准判定宗教,儒教具有宗教的性质。15总之,学者们各云其云,自是其是,何为儒教,未有定说。

在国内,何为儒教,是否存在儒教,也颇具争议。1980年,任继愈发表了《论儒教的形成》一文,提出宋明理学宣扬存天理、去人欲,理学具有宗教禁欲主义的性质。16此文一出,波澜顿起,随之形成两种针锋相对之见。一种意见认为,儒教就是宗教,因为儒教信神,比如崇拜并祭祀上帝、祖先、天地神灵等。17相反的意见认为,儒学虽然主张崇拜上帝、祖先等神灵,但儒学与道教、佛教不同,一切宗教都宣扬出世,而儒学主张入世,儒学为政治服务,因而儒学肯定不是宗教。18儒教论者回应说,儒教信神,儒教入世,这正表明儒教是中国特色的宗教,儒教给宗教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典型”。19僵持之下,有人折中其说,认为儒教既有入世性,也有宗教性,是一种“人文教”。20还有人提出,儒教属于“宗法性传统宗教”。21上述宗教论三说,异曲同工,皆基于同一理论前提:信神很难说不是宗教。22儒教信神,因而儒教应该是宗教,退一步说儒教具有宗教性。23对此挑战,反对者难以作出正面回答。讨论至此,儒教与儒学之争系上死结。

简言之,儒教是否宗教,儒教的功能是什么,与其功能紧密相关的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或未能予以回答,或泛漫而不确。

二、关于道教之功能

道教乃中国本土宗教。近几十年,国内学界关于道教思想的研究成果甚多,有个案的研究,24有概论性的著作,25有通史性的著作。26问题多多,我们的问题仅仅在于:信徒为什么投入道教怀抱?或者说道教满足了信徒怎样的需要?信徒们为此又做了些什么?

关于上述问题,目前学界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一些学者指出,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家底养生思想,进一步便成为神仙信仰。神仙是不死底人,求神仙便是求生命无限底延长。”27“不论道教的教义及道术多么庞杂,其教义的核心仍是神仙信仰。”28“古代道教具有‘贵生’……的特色。”29“道教的目标是度世救人、长生成仙和合道通神。”30“所谓道教……是以不老长生为主要目的,带有咒术倾向的,倾注强烈现实利益愿望的自然宗教。”31一些学者指出,道教认为若要成为神仙就必须修行道术,“相信人经过一定修炼有可能长生不死,成为神仙”,32“道教思想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修道成仙的实践性”,33“道教基本上是个自然教派的救世宗教,其重点是赎罪、祈禳、长生不老、飞升成仙”。34关于“道教的长寿术”,35有人认为“以为基本信仰”,36有人指出“道士们发明了许多功法,诸如服食、辟谷、导引、守一、内视、内丹、外丹等等”,37有人说“道教主张以种种方术内养形神,以神守形而致形全精复”。38

此外,有学者讨论了与之相关的道教类型。“在知识型道士阶层,道教神仙信仰的重点在于对人生死问题的超越追求……而在一般民众阶层,神仙信仰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拯救特征。”39也有学者讨论了宗教与医学的相关性,认为“许多人出于对生的渴望而求助于医学,出于对死的恐惧而信奉宗教,可以这样说,生与死、医学与宗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40

简言之,道教徒的基本诉求是长生不死或成为神仙,为达此目标,他们采用了种种技术手段,由此衍生出不同的道教流派和道教类型。

三、关于佛教之功能

佛陀之教,既博大精深,亦简单明了。其博大精深,反映在佛学领域,各界学者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有断代性研究著作,41有区域性研究著作,42有通史性著作,43有关于佛教逻辑的研究,44有关于佛教唯识学的研究,45有关于佛教哲学的研究,46有关于佛学义理的研究,47至于各种佛教流派、典籍的研究,更是不可胜计。其简单明了,就现代佛教各种传道书籍所见,修行佛教的根本宗旨就是消除业力,摆脱六道轮回,超度到彼岸世界。48对于不同佛教宗派,实现超度的手段各不相同。

若要了解佛教真相,了解佛教僧人的内心诉求,不应仅仅在理论上做分析,特别是不应陷入佛教“哲学”。对于出家僧人来说,佛教是修行,不是理论思考;修行是根本,道理是枝叶。弃本逐末,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简言之,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教修行的功能在于摆脱轮回,超度到彼岸。

四、关于三教功能之关系

三教功能之关系,具体涉及三个方面:儒教功能与道教功能的关系,儒教功能与佛教功能的关系,道教功能与佛教功能的关系。

关于儒教功能与道教功能的关系。大约在一百年前,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他谈到儒教所要求的是对俗世及其秩序与习俗的适应”,儒教伦理中完全没有拯救的观念”;49他又谈到了道教的长寿术”,还说“商人圈子之所以信奉道教,关键在于他们尊奉的财神,即商人的职业保护神,是由道教培植出来的”。50由于特定学术环境的限制,韦伯对儒教功能与道教功能的关系,未能得出清晰的认识。在国内学界,围绕韦伯的观点产生了一些评论,但迄今为止,鲜见对儒教功能与道教功能关系的专题讨论。

关于儒教功能与佛教功能的关系,有两种立场的讨论。一种立场讨论儒佛对立。一些学者认为,“佛主出世,故其哲学思想,始终不离宗教。儒主入世,故其哲学思想,始终注重伦理实践”。51儒家主张入世、济世,个人价值或思想价值都应该体现在对现实社会的实际功效上,因而儒家的整套思想都富有强烈的济世倾向。但佛教不同,佛教主张出家、弃世,不仅不能履行儒家制定的基本伦理义务,反而是对儒家基本伦理义务的背叛。52“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以其特有的生活方式表现了与中土截然不同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行为。一是出家,二是剃度,三是不娶或绝嗣,四是横披袈裟,五是持钵乞食,六是不行跪拜之礼……六朝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冲突,最初即表现在上述这些方面。”53另一种立场讨论儒佛融合。有学者指出,《佛说父母恩重经》是晋宋时期人们制作的一部伪经,这部伪经面世之后十分流行,正反映出儒佛二教思想融合的情形。54学者们普遍注意到,隋唐时期儒佛相争,儒佛融合随之加深。到了宋代以后,三教融合全面展开,儒佛融合亦随之深化。

关于道教功能与佛教功能的关系,学界的讨论亦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外来佛教最初借助本土道教,以便立足于中华大地。佛教最初借用了道教的概念,故有学者说佛经译家袭用道教名相55,于是有了格义佛学。比如,早期翻译的佛经借用了《太平经》中的概念,56北朝昙鸾借用道教阐述佛教,他“是一个巧妙利用中国人撰述的外典来普及净土思想的人”57。与此同时,佛教也批判道教。在佛道之争中,“甄鸾、道安、真观、智顗、吉藏等佛教思想家从自然命论与实践方法等方面,对道教‘自然’说进行了批判”58。另一方面,道教也吸收佛教思想。东汉后期道教之“《太平经》反对佛教,但亦颇窃取佛教之学说”59。“随佛教之盛传,道教开始大幅度地融摄佛家之说,以组建自家教义体系。佛家的三界、五道、轮回、因果、天堂地狱、劫灾等说,或被原封不动搬进道经,或略加改造而成为道教的东西。”“吸收了轮回说的道教,其信仰宗旨也从注重肉体长生不死上升到超出生死、‘与道合真’,接近了佛家所倡的解脱、涅槃。”60质言之,对道教功能与佛教功能互斥性的研究鲜见。

此外,学界研究最多的是三教融合,其中隐含着对三教功能关系的讨论。讨论最多的是基于儒教的三教融合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61“道佛两家是宗教,它们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不能直接成为治国的学说,只能依附于儒学,而不能和儒学抗争”。62比如,柳宗元的三教观是以儒教为中心的三教融合,63“宋明时代的儒学,其实是以原始儒学为基点,融摄了佛、道等多种思想,是儒佛道三教的合一”。64许多学者讨论了理学的三教合一,65也有一些学者说“道学是自汉魏以来儒、佛、道三教长期斗争和长期合流的产物”。66到明代后期,林兆恩创三一教,三教合一局面基本形成。有基于道教的三教融合论,指出三教融合也对道教产生了影响。67还有基于佛教的三教融合论,有学者讨论了三教融合对宋元时期佛教的影响,68一些学者以宗密为个案进行了讨论。69

五、所存问题与解决方案

根据前述,目前学界关于儒释道三教功能之研究,尚存如下问题:

其一,一些学者说儒教是中国特色的宗教,一些学者说儒学不是宗教。那么问题是:儒教与儒学是一还是二,如果是二的话,彼此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儒教的功能是什么?与此功能相关的要素有哪些?

其二,学者们已经指出,道教相信人能长生不死、成为神仙,为达此目标而发明了种种道术,由此而生道教诸派别。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是:世俗社会的人们走向道教的原因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不同社会阶层的道教信仰有哪些不同特点?共性何在?

其三,众所周知,佛教讲有情众生六道轮回,摆脱轮回众生超度,超度之法乃在修行。需要追问的是:不同佛教派别的修行方法有何特点?其修行方法与超度的目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其四,关于儒教功能与道教功能之关系,目前学界讨论不多。在中国,为什么已经有了儒教,又产生出道教,二者各自解决了什么问题?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相辅,还是相斥?

其五,关于儒教功能与佛教功能之关系,众所周知儒学、儒教主入世,佛教主出世,二者背道而驰,于是而生种种冲突。既如此,为何佛教能在中华大地上立足生根,进而与儒教比肩?

其六,目前学界可见关于道教与佛教彼此融合的研究,关于三教融合的研究,成果甚多。未解的问题是:道佛关系的主流是融合还是互斥?如果是互斥,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总的趋势看,是道教替代佛教,还是佛教替代道教?为什么?

本书之宗旨,就是探索并解决上述问题。儒释道三教问题纷繁复杂,若欲窥其真相,研究策略至为关键。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或真相,通常在发生阶段现其端倪。犹如糖尿病患者,其并发症种种,若失明、肾病、足部溃烂,但其病根则在高血糖。三教问题亦当如此。本项研究工作的基本策略是:考察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何以发生,佛教最初传入中国解决了信徒哪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三教功能之关系。具体而言,关于儒教,考察其在汉代的发生及其形成;关于道教,重点考察符箓道教在东汉、外丹道教在东晋产生的情形;关于佛教,重点考察南北朝时期弥陀净土佛教和涅槃佛教形成的情形。简言之,本书的工作,不在求全,而在求真。全而不真,于学无益也。

研究历史上的宗教,有一根本问题固难回避:宗教的根本教义,宗教徒的追求,是真实还是虚诞?若虚诞,则相关研究没有意义;若真实,首先应该用科学方法予以证明。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史学,困境之中而生宗教哲学”研究,又有学者主张“同情之理解”。此乃悖论。“科学宗教”模式,既是一种思维工具,也是一个理论陷阱,一旦堕入难以自拔。其实,任何思维工具、科学理论均是如此。《庄子》曰:“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大智”者,老庄智慧;“小智”者,成见之心。“闲闲”者,豁然也;“间间”者,纠缠也。世人皆有成见之心,且难以自省,庄子指为“愚者”,且云:“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70学者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