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往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探索的艰辛

焦先生对中国话剧的贡献就是把话剧民族化,是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风格的话剧艺术,是他建立了中国式的演剧学派,是他成就了北京人艺的演出风格。

全球的观众都知道北京人艺的话剧好看,但是没有人知道,焦先生为了这一份好看,付出的是什么

就在他创建、探索的路上,曾经水一脚泥一脚的,遭受过许多的非议。

他在排郭沫若先生写的古典剧目《虎符》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借鉴民族戏曲传统的表演形式和表现方法。他的想法是“吸取戏曲形式,最后忘掉形式”他在舞台美术上也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一改话剧舞台镜框式的舞美设计,采用了戏曲舞台的天幕来当背景,台上只有几件简单的道具,让观众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引起对舞台规定情景的联想。

真正的戏剧大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从观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当时由于郭老的剧本中,大量的台词都接近诗歌与散文,所以焦先生决定,让演员们练台词时要用介乎京剧的“京白”和朗诵之间的语调来练习。记得在1998年与黄燎原、张永刚策划的人艺折子戏《流金岁月》演出中担任了《蔡文姬》剧中侍书的角色在排练时,我大言不惭地用平常人的语气说台词苏民大大走到我的跟前,他对我说“小玲子,这个台词不可以这样说当年焦先生导这个戏,是要求每个演员的台词上韵的。”苏民大大还为我了示范。可见焦先生当初的要求是刻在每个演员心里的。

焦先生当初为了让演员们学到真东西,还组织大家大量地观看戏剧演出,请来专家,教大家跑圆场、拉山蓬、做云手。他要演员们“先学到手,然后消化择用”。他并不是要用戏曲来改造话剧。

因为这种种做法,招来了社会上一些人的非议,说他这是把戏曲往话剧上生搬硬套。在排练的过程中,他受到了重重压力,一些演员也不理解,有抵触情绪。焦先生不气馁,而是耐心地对演员们说“戏曲是一座宝库你走进这个门,可能一时眼花缭乱,不知用哪一件好,那就先拿一件来试一试用不好没关系,更不要怕人家说你是生搬硬套,因为我们还要经过一段研究、消化的过程,不然,你就什么也学不到,那走进这个门还有什么意义呢?”就在他举步维艰的时候,他在工作日记中鼓励自己“实验对导演和演员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我充分理解演员创造的艰辛我只希望将来哪怕是失败了,大家能明白,这一切的付出是为了中国的话剧事业,为了有一天中国的话剧能被世界承认,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对我们的人,也不能不站起来为我们的演出鼓掌。”

就是有了这种雄心,这一份坚持,他通过《虎符》这个剧的实验,在总结成功与欠缺之后,又一次与郭老合作排演了古典剧目《蔡文姬》。《蔡文姬》的成功,说明了焦先生的艺术指导思想的正确,观众们百看不厌就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蔡文姬》复排重新上演的前一天,首都剧场票房旁边的南墙,被热情的观众们为了买票而给挤塌了。

《蔡文姬》戏单

《蔡文姬》剧照

习仲勋观看《蔡文姬》后与演员合影

焦菊隐先生对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他不会因为成功而停止不前。

1957年,老舍先生把自己新写的一部话剧剧本交给了北京人艺当时剧名没有想好,所以并没有确定到底叫什么这部戏的内容是展示从戊戌变法到新中国成立前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但是北京人艺有一个习惯,就是一个新的剧本到来,院里的领导、导演、演员们会在一起阅读,然后发表意见。大家听后觉得这部戏时间跨度大人物多,排出来会感觉松散。这时焦菊隐先生把剧本带回家里细心阅读,经过思考后拿出了大胆的修改意见他主张以第一幕的小茶馆为主,把所有的事件都放在茶馆里,让所有的人物都在茶馆里登场,用茶馆这一个场景来反映社会的变迁剧名就叫《茶馆》这个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得到了老舍先生的认同,于是一部经典的话剧《茶馆》,出现在了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一共上演了五十二场,场场爆满

就在焦先生还没来得及兴奋的时候,舆论界开始了对《茶馆》这部戏的批判文化部发出了停止演出的命令,主要矛头是冲着焦先生来的。他们说焦菊隐所鼓吹的斯坦尼表演体系是资产阶级的,是教条主义,给《茶馆》扣上了“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帽子。焦菊隐先生当初选择创建世界一流剧院的道路,对他个人而言是选择了一条痛苦多于欢乐的路。他的心血、他的热情,在那个政治斗争瞬息万变的特殊年代,都变成了罪行。

在他去世以后,“四人帮”被粉碎了,国家的经济与文化都走上了正轨,《茶馆》这部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才又一次被搬上了舞台。当时人艺的老院长、党委书记赵起扬说“《茶馆》是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一束闪耀着奇光异彩的绚丽花朵。她的名声,从北京传到全国,从国内传到国外她不仅是中国话剧界的骄傲,同时也是世界戏剧宝库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茶馆》戏单

老舍和演员们谈《茶馆》

《茶馆》剧照

《茶馆》这部戏真的登上了国际舞台,演遍了半个地球亚洲人为她鼓掌了,欧洲人也鼓掌了就像焦先生当年在工作日记说的“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对我们的人,也不能不站起来为我们的演出鼓掌。”

不管是现在还是在那遥远的未来,只要是观看焦先生所导的戏,沉醉于艺术之中,就不能忘记焦菊隐先生。今天的享受,是他用自己毕生的经历和痛苦的煎熬换来的。

《茶馆》是中国话剧界的骄傲在此我想说“焦大大,您安息吧!您的奋斗精神,在今天仍然激励着热爱话剧艺术的青年。您的爱子世宁他从日本回来啦,他会把您的戏剧艺术研究中心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