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合作:基于行为实验的机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评注与期待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任何理论模型、经验数据和受控实验,与现实相比总是局部的、小样本的,这类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而且是在逐步推进和提升的,这就是科学价值的实现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应如此。

本书的研究相对集中在用实验方法研究差异化个体在群体交互与合作环境中表现出的多元行为属性,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和选择,所得的结论不可能是普适的,仍属“盲人摸象”。但毕竟能为我们认知人类社会提供直接的感知和第一手材料,而且是动态的、尽可能地去考虑多种属性的,关键是我们应勇于承认传统观念和方法的局限性与所面临的挑战,而且要努力找到克服和制胜办法。

毋庸置疑,经济和人文研究中的实验方法发展至今还未遂人愿。这会使人自然地联想到和类比计量实证方法引入经济学分析所经历的遭遇和辉煌,而当今时代背景下实验方法的蓬勃兴起,其意义和能量都会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方法创新对经济学的变革与推进。

显然,不要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问题所做的实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同样环境下所做的重复实验,所得的结果也可能会不同。但并不能由此说行为实验的不可检验性和不可信,也丝毫不能否定此类方法的科学性,而这正好反映出行为的复杂性和实验的必要性,并且大量的实验证明了人类行为在许多特点上表现出的一致性和规律性。如公平偏好、利他合作、忠诚信任、互利互惠等,虽然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至少是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行为黑箱,在揭示行为本质上迈进了一大步,从而有助于为认知复杂经济社会问题找到或接近决定性因素。行为实验既发现共性又尊重个性,是全包容、全覆盖的,将基于样本和经验数据的随机实验与自然实验相结合,在提升研究方法方面又迈上了新台阶。这正好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人本特色,既有其规律性而又不那么机械死板,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把焦点集中在行为属性、诱发行为特殊性的原因和条件上,揭示其内在机理。特别是在互联互通的时代,APP等相关技术应用的广泛和深入程度,其强大功能可能现在还难以完全想象。当代人借助APP等所创造的奇迹,都是对人类曾经有的盲从和疏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的弥补和挽救;同时,对于那些无论是做研究还是搞实业的人,会尽可能地避免继续地疏忽和无视导致的自行消亡。

经济实验+APP技术,是“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实验的全息化、一体化和普及化。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和现场/实地的受控实验,也不是一般的在线实验,而是可利用APP技术与日常真实行为并轨实验,再利用大数据技术能从细微真实的行为记录中发现特点和规律,以及酝酿、发酵、形成的宏观社会涌现和典型化事实等非常态现象;也能反过来把人如何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反馈、响应模式等观察和刻画出来,形成完整的内在关联的螺旋式上升轨迹。而至于说具有人文特色的行为实验究竟能研究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软件操控和数据处理技术,使所得结论更加可信和易于检验,这些问题不仅能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那里借鉴经验、汲取养分,还极有可能超越对自然界的认识方法,将人的和灵魂深处鲜活的东西发掘总结出来,以更好地指导自身行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加速地发展。

再把话头收回到经济研究层面,尤其是本书的焦点议题,探讨共同行动的机制设计和选择及相关问题,通过改变资源禀赋、信息沟通、奖惩规则等,用实验想做和能做的事会很多,关于行为的认知及其对机制和条件变化的响应会更深、更细、更全,能使理论的解释力和预见力及可信度大大增强。制度无疑对个体行为和群体行动的产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制度(机制)与行为(目的和方式)相互之间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应该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更适宜等,经济实验研究正在开辟和继续沿此路径实现探讨内容和方法能力的实质性双重提升与转变,这已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然而,实验方法还可能蕴藏着更加巨大的能量,或许会超出目前人类的想象所及,也很有可能引发经济学发展的突发式涌现和跨越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