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梦回酒醒三通鼓1。断肠啼花飞处2。新恨隔红窗。罗衫泪几行。 相思何处说3,空有当时月4。月也异当时,团栾照鬓丝5。
■ 注释
1 梦回酒醒三通鼓:朱淑真《春宵》:“梦回酒醒春愁怯,宝鸭烟销香未歇。”彭孙遹《丹凤吟》:“正值梦回酒醒,旅中单枕眠乍觉。”杨慎《丹铅总录·琐语》:“鼓三百三十搥为一通。”这里指打更的鼓。孙洙《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
2 断肠啼花飞处:,,即杜鹃鸟。《汉书·扬雄传》注:“一名子规,一名杜鹃,常以立夏鸣,鸣则众芳皆歇。”《后汉书·张衡传》李善注《临海异物志》:“,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离骚》曰:“恐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等》:“残芳悲,暮节感茱萸。”欧阳修《千秋岁》:“数声啼,又报芳菲歇。”秋瑾《满江红·鹃》:“声哀,恨此际芳菲都歇。”
3 相思何处说:韦庄《应天长》:“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4 空有当时月:晏几道《采桑子》:“白莲池上当时月,今夜重圆。”
5 团栾:任华《寄杜拾遗》:“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值月团栾。”
■ 简评
词写悼亡。首见于《清平初选后集》(康熙十七年刊),则最迟应写于康熙十六年。此年五月三十一日,妻卢氏产后病逝,衡之词意,写悼念亡妻无疑。“梦回”,梦醒也。“梦醒酒醒”,无法入睡,故听到更鼓三响,可见心情凄苦。“”,即杜鹃鸟,其声哀苦,犹如啼哭,啼叫可使百草凋零,故有杜鹃啼血的说法。词人听见杜鹃哀鸣,心随之飞于落花处。杜鹃啼血,词人断肠,心情凄苦到极点。新恨,说明恨之多之密,恨复恨,新恨很快沦为旧恨。这些恨凝为泪滴,一行行,打湿了词人的罗衫。上片通过无形的梦与有形的酒、鼓、、花、红窗、罗衫、泪等,刻画词人触物感怀、泪恨交织的丧妻之痛。下片主要通过月的意象,衬托物是人非、感今伤昔之感。空有当时月,说明当时明月之下发生的事刻骨铭心,早已定格在心里,所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但“月也异当时”,就连亘古不变的月也不同以往,似乎也在欺人,实则是再难感受到当日二人相处时的“团栾照鬓丝”。青年夫妻,耳鬓厮磨,一旦失去,痛彻肝肠。全词从头至尾直抒这种情绪,把青年词人丧妻之初的伤痛展现出来了。而杜鹃鸟这一物候之鸟的引入,更从词内暗应了妻子卢氏去世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