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中规中矩儒家礼
张谷英村是一个传统文化比较深厚的村落,无论祭祀、婚丧都还保持着较完整的一脉相承的习俗,其中儒家文化积淀之深,在其他地方已不多见。
祭祖
礼多神不怪
张谷英村的祭祖原来有春秋两祭,分别在农历正月和八月,所谓“春祀秋尝”是也。现在虽不用那么频繁,但4年一大祭还是不能少的。平时的张氏族人祭祖和其他汉族姓氏一样,集中在春节、清明和中元节。
春节祭祖是在吃团年饭以前,以每一分支屋场为单位,统一到祖先堂祭祀谷英公。到时候,户主们端着装有腊肉、鱼、鸡和米饭的大盘,带领家人按长幼顺序站立,由全屋的长者主祭。主祭一般是知书达理的长者,在村里很有威望。村里现在可以当主祭的人有19代孙张彦兮和20代孙张正国,分别为80岁和73岁。张彦兮原来是私塾先生,学识渊博,兼懂医药之道;张正国是退休老教师,其太祖父张同堂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钦赐举人,他这一房(力心公)的祖辈中,竟有举人秀才8个。张彦兮和张正国两人可谓名声远播,常常戴着礼帽出入乡间的红白喜事。
正月初一是“拜坟年”。早饭后,家长会领着一家老小上谷英公墓处拜年,再到自己亲宗亲祖坟上拜年。如果是去年才过世的亲人,则还要准备酒肉,插几双筷子置于坟头,上香、放炮、烧纸钱、跪地叩首等。
七月十五中元节。张谷英村人认为,就在这一天,祖先的魂灵会因为灵界门开而各自回家,因此他们会在吃每顿饭前多放一些碗筷,供祖辈们享用。筷子要竖插立于饭中,不能平搁在碗沿上。因为平放是供人吃的,竖插才是敬鬼神。十五日大清早,家家户户开始祭“包”,“包”是指用白纸封好的纸钱,上面写着“故显(妣)考**大人(孺人)魂下受用”等字样。
80岁的张彦兮和73岁的张正国,常常戴着礼帽出入乡间的红白喜事。
张谷英墓。原葬于明永乐五年,立“田字”碑。清咸丰十年族人重修,立碑3块。1993年再次修缮,墓前添碑29块。除外地族人的捐款外,所有本村的张氏族人都义务捐款3元。这里墓碑林立,松柏常青,对于游人而言,也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
这一天,村里人还要在家神面前装香灯、摆供果,放鞭炮。黄昏时,人们纷纷将纸钱拿到小河边焚化,同时跪念两三代先祖的名号,招呼他们“领取”。另外还会有人在旁边的空地上烧些零散纸钱,分给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好让它们不作祟祖先。过去的大户人家也有焚化纸人纸马、金山银山、放河灯照亮亡灵归路的习俗,与其他地区无异。
清明之祭
农历四月初的张谷英村正值清明节,在一个星期之内,鞭炮声始终断断续续,不绝于耳。这时山上的空气很好,四野绿草茵茵,不愧为“万物竞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节气。这里的男女老少都很友好,并不介意外人的问东问西,拍个不停。倒是坟地里陌生的造访客们心怀惴惴,希望张氏的先人们原谅这种唐突的行为才好。
张承福是谷英公25代孙,和他一起去扫墓的还有父亲张楚根,姑父兰天怀。民国以后,张氏族人有将亡故的长辈合葬一处的习俗,所以先亡故的老者一般不立碑,等其配偶也逝世后,子孙们才将之合葬一处,立碑刻铭。中国人习惯把死者的坟地叫做“阴宅”,与生者的房舍“阳宅”相对应。阴宅多由两块或四块墓碑并在一起,上面横一块石匾,多为“万古佳城”、“后裕宗德”之类。
这一天,由姑父兰天怀扛着铁锄在坟头锄草。锄草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清理亲人的墓穴,另一方面是防止燃起的鞭炮引发火灾。锄草之后,兰天怀又在碑前掘了两个小坑,栽上两株小松柏。张承福负责跑到下面的水田里,打了一桶水上来浇灌。父亲张楚根则随手折了根树枝,串好两面铜钱旗子,插在墓碑的缝隙之中。然后他用火机点燃香烛,蹲在地上烧大把大把的纸钱。火借风势,纸灰渐渐扬起,漫山遍野到处翻飞,附在枝桠上、灌木林间,尽管没有雨丝的纷纷,也多多少少让人感到几分悲怅。
张承福和他的父亲张楚根、姑父兰天怀一起扫墓,他们在坟前植下了一棵小松树。
岳阳云溪区云溪乡的张姓村民,刚从临湘张氏祖先实万公祭祀过来,顺便转道张谷英村祭拜谷英公。领头的叫张新年,今年57岁,青石村张家组村民。由他负责发号施令,所有张族后辈齐刷刷地跪下,恭恭敬敬地磕头。
鱼贯而行的祭祖队伍
张新年一行在当大门订了8桌,每桌按100元的标准计算。原来中国各地宗族在清明祭祖后,都有会聚餐食的传统,即所谓“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开支由族田支付。不同的是,张新年一行祭祖的经费部分是他们村里的公积金,部分自筹,每人摊了40元。
吃饭过程中最开心的是孩子,他们端着碗在天井里到处追逐,面对镜头一点也不害羞。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冲淡了古屋的黑灰色,仿佛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活力再次注入这一片已经沉寂多年的世界。
下了山,意外地碰上外地张姓来此认宗拜祖,他们是岳阳云溪区云溪乡的张姓村民,刚从临湘张氏祖先实万公祭祀过来,顺便转道张谷英村祭祀谷英公。领头的有两位,张玉书和张新年。其中张新年今年57岁,青石村张家组村民,是实万公的27代孙。推算起来,实万公要比谷英公早,当为大宋子民。
祭祖场面非常壮大。张新年是主祭人,指挥众人把鞭炮准备妥当。大声宣诵:“张公谷英后代墓前就位跪,以香敬——以酒敬——以茶敬——以玉白敬!”
“玉白”是指纸钱,其实除了一束香之外,酒、茶、玉白等都不曾准备。张新年说,没有实物祖宗不会见怪,但礼数的规矩还是不可少。
“维公元二零零四年甲申岁清明佳节,致告于张氏后代为故祖张公谷英老人祭祖,具备香纸酒礼,望老人永保后代富贵双全,保佑后代长发其祥,发富发贵。”
“张氏后代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
原来站在墓前的人群齐刷刷地跪下,顺着号令恭恭敬敬地磕头,再磕头,三磕头。
众人平身后,十几挂长鞭轰然炸响,碎屑在浓烟中迸裂四溅。妇女们开始往回走,男子们则留下善后。主祭张新年一个人站在谷英公面前,凝视着硝烟中的谷英公墓,给身后的大山一个若有所思的背影。
中国各地宗族在清明祭祖后,都有会聚饮食的传统,即所谓“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传统当然是来的人越多越好,代表人丁兴旺。开餐时人丁兴旺的房支座位不够,不少人就站在桌角挤着吃,也都高高兴兴的;房下人丁衰微的,有的甚至两三人一桌,就可能吃得泪眼汪汪。
已经是下午3时多了,张新年一行在村里订了8桌酒席,每桌按100元的标准计算。天井射下来的阳光斜斜地敷在灰黑的堂屋墙壁上,拉长了忙碌的人的身影。谁能想到,一个生存繁衍了600余年的名不见经传的张姓村庄,有朝一日会成为同姓往来之所,瞻仰之地。
不知那些在堂屋内端着碗互相追逐的孩子们,长大后是否依然认同这种古老的宗族观念。也不知道在他们的记忆里,是否还会留下这个飘洒着阳光的天井院。
婚俗
婚姻不仅是结婚者个人的事,更是整个家族的事。
在张谷英村,“媒婆”始终是个重要的角色。古村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比较深,子女都很孝顺,一般都会尊重父母的意见。即使是自由恋爱,也要由父母出面请媒人,请她做些彩礼、嫁妆、程序、仪式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在整个婚嫁程序中,订婚是最具实质意义的,因为这意味着双方夫妻身份的确定。古村的订婚仪式比较隆重,由男方大摆酒宴,招待女方家的叔、伯、兄、弟等男子“大客”队伍。“大客”进门要招待“干盘酒”,开席要坐上首。回去前,还要在堂屋里摆起长条大桌,铺上红毯子,双方房族长辈排定座次,喝大杯酒,叫做吃“起马盅”。订婚后,女孩子就可以到男方家里走动了。
族人但凡婚姻大事,一定要贴鲜红的对联、更换祖宗牌位。
新娘结婚时的嫁妆,一个浴盆和一个马桶。马桶也叫“子孙桶”,寓意着“多子多福”,不仅张谷英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种古老的风俗。
古代婚礼的抬盒,里面盛放男方送到女方家的彩礼。古村人重礼而轻财,小农小户的也没有多少钱用作聘礼,除了少数的大户人家,基本用不着这样的“奢侈品”。
花轿在古村婚俗上是必不可少的,它的造型很特别,出口不是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的红布帘子,而是两扇精巧的推门,可以将不听话的新娘锁在里面,一路吹吹打打送进夫家大门。
“报节”是男女订婚后,宣告立即进入结婚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礼节。报了节,意味着当年就会结婚。报节的时间一般选择在“端阳节”或“中秋节”,对象是未来岳父家及其叔伯姨等。“报节”的礼物过去一般是每户20斤肉,两条鱼,4斤面,8斤酒,两把蒲扇,两个大糯米糍粑,遇到端阳节还要加两串粽子。所有这些东西都必须成双成对。
男方来“报节”,女方也会“回篮子”。一般是几匹布,一身衣,两双鞋子,两双袜子,八对鞋垫等,放在一个盖着红布的花篮子里,由将要出嫁的女儿提着送男方回去。过去,布是女孩子自己织的,鞋与垫底也是她亲自做的。因此,“回篮子”的礼物更显情深意重。村里现在依旧注重“报节”,不过基本上不用物品,而是改用红包了。
张谷英村人的婚礼别致,特别注重礼俗。过去,花轿是迎娶新娘必不可少的。现在古村民俗博物馆里还保留了一台,有四尺多高,三尺见方,再放上一把椅子,对新娘的身材真是一种“考验”。不过,原来的新娘出嫁年龄都很小,所谓的“大闺女”一般也不会超过20岁。轿子用香木制成,两侧雕着爱情传说故事,象征着对婚姻美满的祝福。还设了两扇精巧的推门,迎亲时左门上挂半边对联,右侧空着,留给新娘上轿时,娘家人写出下联挂上。
新娘在家梳妆打扮,然后在堂屋里吃拜别祖先、父母的“上轿饭”。接亲的唢呐在门外声震贯耳,催促着上轿,而新娘更要慢慢吃,表达对娘家的依恋。动身时,母亲会拿出一块一尺八寸见方、四角各吊一枚铜钱的红绸盖在女儿头上,交给接亲的两名小姐扶上轿,再亲自锁好轿门。
婚礼现场
头顶盖头的“新娘”
唢呐开道,锣鼓齐鸣,送走了张族的女儿,迎来了外地的媳妇。花轿抬至男方门口,准备多时的铳炮响起,这时,轿夫们前后冲走3个回合,称为“回煞”。古代民间认为青羊、乌鸡、青牛为“三煞”,“煞”能作祟,故“回煞”后才能落轿。还要将鸡冠剪出血,撒米数把后,新郎才能开封启锁。迎亲小姐牵引着新娘跨“火盆”,踩红毯进入洞房,喝交杯酒。
晚宴过后,要行庙见礼。这是一种程序比较复杂的仪式,还有专门头戴礼帽、身穿长袍的礼生在正堂屋当司仪。
“内外——肃静,敦——行庙——见——礼,引——新郎——新娘——出洞房⋯⋯”礼生话落,鸣“磬”9声,擂3下牛皮大鼓,唢呐、铜锣齐奏,点燃堂屋家神龛上的红蜡烛,主婚人和新郎、新娘先后被请至家神下,向祖先跪拜。
家神龛早已焕然一新,鲜红的对联是重新更换的,如“尊祖敬宗隆祀典,承先启后重婚仪”、“奉先恩教敦婚礼,启万贻谋振祖风”,发展至今,这些对联里也有如“元旦缔良缘,河清海晏行婚礼,全民乐裕道,女巧男勤奔小康”的现代内容。
下面走出一位后生宣读祝文,内容是祝贺新婚夫妇相敬相爱,白头偕老,孝友勤劳,幸福美满。祝文是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以四言为主,押韵上口。读祝文把仪式推向了高潮。在礼生的领唱下,后生们热烈欢快地唱起《诗经》中的恋歌《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此诗是写古代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了一个男子的爱慕。她采荇菜的形象,使男子寤寐不忘,一心设想能和她结为幸福的婚姻。
唱《诗经》是沿袭儒家制定的婚姻礼制,曾在上古盛行,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在古代就已不多见。尚文崇儒的张氏族人却一代一代保留下来,实属难得,堪称“活化石”。
恋歌唱毕,新郎新娘开始拜堂。天地三拜愿风调雨顺,父母三拜谢养育大恩,夫妻互拜表示互帮互助。最后,新婚夫妻向亲朋长幼拜谢,鸣放鞭炮,进入洞房。
丧礼
张谷英村人亡故后,实行的丧礼中保留着部分儒家礼仪。
死者入棺后被放在堂屋里,族人邻里,亲朋好友围着陪坐。第一个夜晚是唱夜歌,夜歌的目的一是追念死者生前事迹,二是帮助人们驱走瞌睡,热热闹闹地陪死者一夜。歌手一般是人生经历比较丰富,有很高的口头创作水平,且反应灵敏,精力充沛的人——他们是最原汁原味儿的民间艺人。
为死者准备的纸房子 如今随着物质丰盛,豪宅香车也都出现了。
夜幕降临时,堂屋三通鼓响,夜歌开始。先是开堂歌,目的是动员大家开始唱歌,追悼死者,并对在堂的其他歌师发出友善的挑战——因为没有对手的夜歌是乏味的。开场白有的有固定脚本,而有的则是即兴而作。
夜歌一般是4句,每句7个字,两两押韵,先仄韵后平韵,形式也不是特别严格,越唱到后面越自由,内容也越庞杂。唱调几乎是固定的,吐字、拖音可以相互模仿。总的来说,夜歌的答对都只在词上下功夫。
所以,阿妹山歌情人也好,为人处事生意经也好,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平西也好,都可以旁征博引,信口而出。众人也不甘示弱,应对如流,慢慢地,有人招架不住了,自动退出角逐,一个,两个⋯⋯最后的结局是只剩两个主角,此起彼伏,不相上下。
行礼是整个丧礼中最隆重、最具文化色彩的一种,其中以夕奠礼最具代表性。夕奠礼要邀请众多“礼生”参加,他们一般由村里村外为人正直、知书达理的知名人士担任,为首者称“通礼”。
通礼宣布:“内外肃静,敦行夕奠大礼,擂鼓鸣金,奏大乐,演小乐——”然后领着亡者的后人灵堂跪拜,再在堂屋里来回绕圈,而众礼生则手里拿着点燃的蜡烛簇拥在后。长长的队伍在烛光中恍若一条火龙,场面颇为壮观。来回绕圈的过程中,队伍要在32个不同地点停留,名为“省视”。每省处,由通礼领颂歌谣一首,众礼生跟着打和。歌谣类似于《诗经》的四言句,意思是对死者生活过的地方进行追忆。
“清明枕”过去人死后垫在棺材里的两块针绣棉布,形状有点像原来农村的褡裢,上方伸出两只类似绵羊的弯角。这是78岁的李艾香老太太为自己准备的。
“清明枕”上的绣花图案
省视仪式后,接下来又进行如匙箸礼、祝酒礼等一系列仪式,还会唱几十首民谣。其中有《十二月令歌》,是由近代乡村士子文人所作,格式工整,典雅清丽,对故者不同时期的经历进行追念,吟诵人间悲苦之余,其中也不乏对人生意义的阐述。例如:
“正月晓光新,万象回春,家家箫鼓闹芳晨,手捧椒花齐献颂,为祝遐岑,叹人生,须知世家不由人⋯⋯六月暑难当,风渡银塘,水晶宫殿碧莲香,几个清闲居显贵,多少奔忙,叹人生,须知心静自然凉。”
主祭人读完祭文之后,热闹的还有诵唱悼歌,其中有《诗经》上的《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父母的养育之恩引发人们的哀思,哀思之中又多了对无私亲情的赞诵。
张氏族人出葬不择时辰。倘若确定了出葬的日期,任何时辰都可以,天色好就早点,下雨就稍微晚点,都无关紧要。这点和其他汉族地区完全不同,是张谷英村独具地域特色的丧葬文化,据说和张谷英过世前埋下的金罗盘有关。
出葬前,一排礼生就开始唱《归山歌》。《归山歌》极容易让人回想起早在东晋时期陶渊明就写下的《拟挽歌辞》。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或许儒家丧葬中总是体现着对生命意义相同的追寻和对死亡的豁达乐观的情怀。歌声中8个抬杠的汉子绑好碗口粗的龙杠,系好拳头大的拉绳。古村人的习俗是将灵柩倒抬出门,亡人头在前脚在后,其意一为回光返照,二为一路不调头,可以顺势入冢。另外要从祖祖辈辈出殡时的老路出发,新修的水泥路一般不走。送葬队伍很长,同族的人都要去送葬,白衣连绵一二里。道士在前擎“招魂幡”,一路炮声不断,唢呐呜咽,纸钱纷纷飘洒。
抬龙杠主要有8个人,都是村里剽悍的汉子,因为山路崎岖险峻,肩上的担子变幻莫测,重时可达四五百斤,抬棺按规矩不能换肩歇脚。古村的墓穴讲究风水,一般都选择在半山腰,有的甚至在悬崖上。这时,在“龙头”前拉绳的众人就起到类似河道拉纤的纤夫的作用。一根碗口粗的麻绳,凝结着百十双手,组成一股向上的合力。数百斤重的灵柩,抬杠的、辅杠的,前前后后约20人都被拉到悬崖上,几乎呈垂直状态,漆得油光发亮的黑棺材,在峭壁上摇摇晃晃,如乌龙摆尾。
丧礼中最后一个仪式是“点主”,死者安葬3年后才进行。原来的灵牌“故显(妣)考**大人(孺人)主位”的“主”字是没有写完的,还差“一点”,是个“王”字。“点主”就是点上3年前未写的那一点,实际意义在于将亡魂转变成有名分的家神,能供奉到祖先堂的神龛上。
到了“点主”这天,众礼生推举出一位最有名望、最有学问的人出来执笔,此人过去最好是举人,至少也是秀才。霎时,人皆屏息,一片肃穆。作完一个长揖,点主者左手端稳灵牌,右手提黑笔圈住“王位”二字,随即将管毫向后一抛。再取一支红笔,单单在“王”字上聚力汇柔,慢慢一“点”,再将笔管脑后一抛。按规矩,前后两支笔都是不能落地的,所以后面围聚的众人也是高度默契,眼明手疾将笔接住,老人说哪个能接到就说明他能读书,定会出人头地。
夜歌手多是老年人,他们见多识广,最重要的是受过传统文化熏染。现在年轻人多半对此不感兴趣了。
“点主”完毕,丧礼才算完成最后的程序。
“清明枕”上的绣花图案
“年味”十足闹新春
1996年除夕,中央电视台用近10分钟,在“万家灯火”专栏中播出张谷英村春节风俗。张谷英村作为华夏大地千家万户的一个缩影,彰显着浓郁的传统汉族乡土文化及族群文化的魅力。
张谷英村的年味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外出打工、经商的村民陆续返乡,外地读书的学子也回来和家人团聚,宗族大家庭里处处洋溢着祥和的节日气氛。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掸尘扫房间,除旧迎新。
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小年”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依照传统,灶神于此日上天言人善恶,玉帝以此决定主家来年的祸福。所以这天村民会特别小心,不能泼洒饭粒或米在地上,否则灶神认为你在糟蹋五谷。另外要忌讳多说话。旧时还有“点锅灯”一俗,就是在灶台上的锅里放半指头深的清水,水中置盏清油灯,然后在锅上扣一只篾筛,让它亮一个通宵。
腊月二十五,磨浆打豆腐。
腊月二十六,户户敬耕牛。
腊月二十七,家家炒茴皮。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把猪杀。
这一天,从清晨到傍晚,宰猪声此起彼伏。那些鲜热的猪血,先要端到神龛前虔诚祈祷一番。然后再将猪血煮热了,放几块肉,投一撮姜蒜与左邻右舍分享。猪尾巴可以当日做菜,腰肉则要剁成几块好送礼。古村人尊师,这天,主人家无论有无孩子读书,都会恭恭敬敬地请教书先生来吃“年猪饭”,或者亲自送上一块年猪肉来表示敬意。
大年三十正式过大年。这一天村里人起得特别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这些对联大部分都是村里人自己写的,父亲写的贴上大门,儿子写的贴小门。平时看似大字不识、笔墨不通,只围着锅台转的主妇,偶尔也会趁着热闹露一两手。过去族中的老秀才们自家忙完了,没事爱戴着老花镜,拄着拐杖到各支各房转转,若看到一两副佳联出自他的爱徒之手,便会十分欣慰。
团年饭是用上等大米放置在木甑蒸出来的,满满的一甑,足够一家人吃上三五天。正月初一要吃剩饭,意为餐餐吃饱有剩。菜的盘数讲究成双成对,或者10碗,或者8碗,求个吉利。那种柴火熏制的腊肉,大都会做上几大碗。夹上一块尝尝,油滋滋的,农家味十足。饭桌的中间是一个烧着通红柴炭的瓦炉子,上面架一个瓦钵,把腊肉、豆腐混在一起煮。家里人通常会边煮边吃,吃得热劲上来,酣畅淋漓,类似四川人的麻辣火锅。
腊肉是逢年过节少不了的。新鲜的猪肉经过熏制风干后,带有浓浓的烟火味,挂在柱子上,那种厚实的色彩让人垂涎欲滴。
团年饭是用木甑蒸出来的,又白又香,足够吃上三五天。菜大都是十碗八碗,特别是腊肉,要做上几大碗,块头大的几乎装不进碗。瓦炉子里烧着通红的柴炭,上面放一个瓦钵,把腊肉、豆腐混在一起煮,就像四川的火锅,边煮边吃,吃得酣畅淋漓,好不痛快。
当然,吃团年饭之前要先到祖先堂祭祖、土地庙祭神,祭拜完毕才关好大小门户正式开始。如果家族人不多,就合桌一起;家丁旺盛的,就聚在堂屋里摆几大桌,各坐各家的桌子,各吃各家的菜,彼此相互敬酒敬菜,吆喝声此起彼伏。
除夕晚上,还会有灯笼来凑热闹。黄昏,大门口挂的、走廊上悬的、孩子们手上提的灯笼都会被人们逐个点亮,发出幽幽的、朦胧的光,渐渐形成一条流淌着星星点点的长河,愈夜愈美丽。有谁能想到,这些用竹片和花纸糊扎的鱼形的、鼓形的、菱形的花灯,居然出自村里男人们摸惯了锄头、镰刀的糙手。
乡村人家的四方桌上早已摆上茴片、花生、豌豆、糖果之类,等待着手提灯笼、肩挎提兜的娃们来辞年。对于来上门辞年的孩子,谁也不会吝啬,因为哪一家来的孩子越多,代表着哪家主人越和气,越有人缘。孩子们大都三五成群,进门后一字排开,齐声唱辞年歌:“辞年,辞年,恭喜过了热闹年⋯⋯”
除夕之夜,张谷英村各家的火塘都会烧一个大树蔸。树蔸还是六月时就从山上挖回来,慢慢风干了半年的。一个大树蔸能足足烧上一个夜晚,名曰“压岁蔸”。在那些还没有电灯、电视的岁月里,一大家子就围着火塘聊天守岁。或话桑麻,或叙旧事,一张张兴奋的脸在火光中映得通红。那些噼噼啪啪的柴火会冒出青烟,穿过堂屋,流向天井,在村庄里聚合升腾,久久不散。
天刚微白,古村就响起了密集的鞭炮声。家长会领一家大小先上谷英公墓上拜年,再到自己亲宗亲祖坟上拜年。接着是家族内部、邻里之间拜年。习惯的顺序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女拜娘,初五拜舅父,初六拜姨娘,初七初八拜地方。”村里拜年讲究辈分,对比自己大两辈或两辈以上的老人,要双膝下跪再叩头。大一辈的如叔伯、姨舅等,要“抢跪”,即一只腿下跪,一只腿屈膝,再拱手拜之。平辈则相互打个拱即可。若是有辈分大的孩子碰上了辈分小的老人,古村又有另外的规矩,那就是年轻的向年长的拜年。
这也是一件有意思的物品,形状类似于官家出行用的仪牌,也像一个巨大的棒槌。原来古村人逢年过节都有做糕饼的习俗,用这种饼模,一则可以批量加工,二则凹刻的“福”字、“喜”字,也可以增添喜庆气氛。
除拜年外,玩龙舞狮都是春节不可少的内容。龙有两种,一种是原来每房(现在改为每组)都有的布龙,其中以黄色为尊,别的颜色的龙要把它“迎接”出来。十几条龙汇聚在宽阔的场地上,在耍珠人和汉子们的哟嗬声中翻江倒海,踏雾腾云,气势恢弘之极。另一种龙是“香龙”,这种龙的龙须用的是芭蕉洞寻来的龙须草,龙身虽然用的是稻草,但是每段要插上3根燃着的香。玩“香龙”一般只在虫灾较重的年份,地域也局限在田野里,其实这是古代巫术的遗留,人们认为通过此举,来年必定风调雨顺,虫疫缓解。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虫灾之年难得出现,于是“香龙”变成了童心未泯的少年的玩具,有香无香也就无所谓了。
舞狮的大多也是少年,三四个人分好工,两个舞狮,其余的负责镲、钹、锣、鼓等乐器。狮子摇头摆尾地进了门,首先在堂屋打滚上桌,活灵活现地舞上一番。然后,喊彩人赞“彩词”,
金狮闪闪下天庭,
特来庆贺新贵人。
贵人人才生得好,
好比天上文曲星。
没有伴奏,每唱两句,就由另外一人敲几下锣,狮子则伏在地上张开大口点一下头。每喊完一“彩”,主人就放一挂鞭炮,末了,还给个小红包。若是主人家有盖了新屋,娶了媳妇,添了人口之类,狮子便玩得较久,喊“彩”也较多。当然,狮子呆得越久,报酬也越高,但喜事的人家,也会慷慨大方,因为这在村里是很开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