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 不知个人权利为何物
(J.Dewey,1859~1962)生于美国的佛蒙特州,是美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无为”容易变为消极地服从,保守容易变为习故安常,变为恐怖及不喜变换。
·思想切实
据我看来,东西思想有三种异点。
东方思想更切实更健全,西方思想更抽象更属智理的。譬如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是健全的、确定的、切实的、天然的人生关系。人人都有父有子,有夫妇昆弟,人人都是一国的臣民或君长,人人都有朋友。所以东方的圣人就规定五伦的德律,教人怎样做君臣,做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西方的思想却不同。大概西方的主要观念为直(Justice)与慈(Benevolence),都是抽象的观念,并没有指实哪种伦常事物,换句话说,直和慈都从智理推究出来的。切实的道德观念,有种好处,就是有确定的标准,教的省得麻烦,学的容易领悟。弊病就是因确定生执拗,因切实成拘泥,习教安常、不能通权达变,以适应时势。智理的抽象的道德观念,能权能变。譬如直和慈,应用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可。臣对君要直和慈,君对臣也要直和慈,不像东方臣对君要忠,君对臣就不要忠了。所以西方的道德是平等的、普遍的、活的,能权能变以适应环境,环境变观念也变。大抵事物愈确定,变化愈难。譬如说臣要忠,就使数千百年的臣民都要忠了。原理愈普通,变化愈易。虽然有含糊的毛病,却能通权达变。
宪宗调禽图 佚名(明)
这幅画出自明代宫廷画师之手。画中的明宪宗朱见深虽便帽常服,但他被格外强调的位置及刻意夸大的身材,都表明了他高高在上的显赫地位。
读书人 佚名(清)
图中的小孩子正在私塾先生的教导下读书识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国人自古就非常强调师道尊严。不仅学校私塾如此,一般带学徒的手工作坊更是门规严格。
·家庭伦理
西方伦理根据个性,东方伦理根据家庭。这种异点,人人都知道的。他和第一个异点有密切关系,简直是二五和一十。西方人不承认伦有何种确定的关系,好像君臣等。他们只知道有我、有个人,所以没有尊卑的分别;直和慈,对父对子都可了。
东方经书所说的五伦,有三个属家庭(即父子、夫妇、昆弟),其余君臣是父子的变相,朋友是昆弟的变相。所以东方的道德观念,简直可说全然根据家庭。所以经书说孝是德之本。而孝的范围也最大,不信不诚,败坏家声,可算不孝,建德立功,扬名显亲,就可算孝。
·无为
无为是道德行为的一种规范,是教人积极地忍耐、坚毅,静待自然工作的一种教训,以退为进就是它的标语。因为有这种见解做根据,所以才有中国人的“听其自然”的知足安分的、宽容的、和平的、诙谐的、嬉乐的那种人生观。也因为有了这种见解做根底,所以才生出中国人的定命主义。中国人知道自然的程序是徐缓的,所以不慌不忙地等待着应得的收获。“无为”容易变为消极地服从,保守容易变为习故安常,变为恐怖及不喜变换。
·尊重师傅
孔教养成一种非常尊重师傅的观念,师傅对于受业者的生活和学识是一样有永久的影响的;这种观念在中国民族生活的性格中,便非常显著,而且中国人有一种倾向,便是一切争执,专喜和平解决,不愿出以恶声,这种倾向也可以借此说明。
·蔑视个人权利
西方伦理尊重个人权利,东方伦理蔑视个人权利。西方一二百年来,个人权利最受尊崇。所以个人有行动自由的权利,他人不得干涉;有保存财产的权利,他人不得强取;有养护身体的权利,他人不得毒打;有保全荣誉的权利,他人不得败坏。凡干涉他人自由、强取他人财产、破坏他人荣誉的,都是不道德的。后来这种权利观念渐渐推到政治。美国宣告独立文中,开宗明义,就说人人有生命财产和自求多福的权利。从道德方面说,个人不能侵犯他人权利,所以从政治方面说,政府就应当保护人民的权利了。这就是个人主义的真实表现。人人都是各种权利的中心点,社会一切平等。父有权利,子也有权利,君臣同有此种权利。君不尊重民权和民不尊重君权,一样的不道德。有人说尊重个人权利,好像有点自私自利。道德应当根据义务,不当根据权利。东方道德就是尊重一己对人应尽的义务,所以没有西方道德自私自利的毛病。但是尊重权利,并非蔑视义务,况且义务权利,本非二事。所谓义务,不过是尊重他人的权利罢了。假使我们拿个人做中心,认我们的权利为神圣不可侵犯,那么,推己及人,自当会尽义务,自然会尊重他人的权利了。所以你的权利,就是我的义务,我的义务,就是你的权利。这种政治上的个人权利之尊重,是民治主义的基础。所谓行动自由、言论自利、择业自由、民族自决等,都从这里衍出。五伦是不平等的,是严尊卑、定上下、蔑视个人权利的。所以君上臣下、父尊子卑,夫妇兄弟也是如此,只有朋友一伦是平等的。所以君父夫兄有权利,臣子妻弟就没有。西方社会一切平等,子要服从父亲,是因为父亲经验知识更高,若论到权利,子和父站在同等的地位。所以民主体的国民,无尊卑贵贱贫富,都是绝对的平等。权利和直道,有密切的关系,你尊重我的权利,我尊重你的权利。
欲望应否寂灭,是个大问题。哲学家的意见,各相背驰。有的说,人类的苦恼,大半由于多欲,要是将种种欲望寂灭干净,自然天真泰然,百体从命了。印度先哲以降伏欲望、心意宁静为大智慧,甚至谢绝饮食。罗马苦修家也主张淡泊宁志、苦身乐道。总之,他们的主张是,不寂灭欲望,便无快乐,立说未免过激。
反之,英国某诗人又说,欲望是不可少的,因为欲望能鼓动我们努力去改进环境。人无欲望,便蠢如鹿豕。因为有欲望,才能不满意于现状,才能发扬踔厉去从事改造事业。所以奢望为进化发展和改革之本源。有人问某德国社会改造家说,什么是改良社会最大的阻力?他说,就是难使社会不满意于其现状。因为不满意,才能有改良的欲望,才能努力去行。
吃糕 丰子恺 出自《缘缘堂画笺》
人类的苦恼,大半由于多欲……譬如吃糕,欲抢得更多的不属于自己的糕,不但付出了跌破头皮的代价,且最终所得未必更多些。
说句平心话,这也是片面之辞。不满意不知足的人,也有许多毛病,就是愤郁多忧,难与为欢,或吹毛求疵,得陇望蜀,和世人多龃龉。又这种人必浮躁易怒,责人重而自责轻,或自私自利,不愿公益。所以,有欲无欲,各有利弊。无欲望,便不能奋发去行;有欲望而常不知足,又必妄于非分,徒劳无功。总之,欲望或不知足心,万不可寂灭,因为不知足的目的,是要唤起努力,改进环境。要是能善用不知足心,利益很多。要是操之过急,便贻祸无穷了。
——选自《五大讲演》,1920年,出自《晨报社》,1922年;
《中国人的人生哲学》,1922年,出自庄泽宣、陈学恂《民族性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