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尽烦恼:在正定中洒脱前行
张爱玲曾说:“生命就像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些蚤子,就是人生中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烦恼。
烦恼有多少种
人的烦恼数不胜数,经上常讲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是约数,其实是无量无边。佛陀将无量的烦恼归纳为一百零八类,叫“百八烦恼”,“百八烦恼”又可归纳为六个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也叫六随眠,就是说即使你睡着了,这六种烦恼也跟随着你。)
1.贪:贪爱、贪恋、贪著。过分追求五欲,或不肯将自己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惠施于人。
2.嗔:嗔恚。不能忍受违逆不顺之境,生起嗔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在饥渴寒热时生嗔恨。
3.痴: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总根。
4.慢:是我慢贡高,骄傲自大,对不如自己或超过自己以及和自己程度相等的人,都很轻慢。
5.疑:怀疑不信。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
贪、嗔、痴、慢、疑被佛教称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因为很难消灭,又被称为“五钝使”。
6.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的错误知见,有五种,即:
①身见或我见: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集合而来,本是无常败坏之物。
②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就是说所见不真实,有偏差。
③邪见: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否认因果,毁谤圣贤,坏诸善事。
④见取见:即认为前面的三不正见是正确的。又名“非果计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圣果,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
人生的六大根本烦恼
人生有数不清的烦恼,归纳总结后,最根本的六个烦恼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其中前五个很难拔除,被称为五钝使;而不正见包含的五种错误知见较易拔除,被称为五利使。
⑤戒禁取见:认为通过“苦修”“持戒”就能得证涅。
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可以很快破除,因为易断,被称为“五利使”。
烦恼从哪里来
八万四千烦恼从“百八烦恼”来,“百八烦恼”从六根本烦恼来,六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被称为“三毒”,其中“痴”是引发一切烦恼的根本原因。因为愚痴不明,没有看透实相的智慧,所以产生贪欲、嗔怒、我慢、怀疑及不正见,由此又衍生无穷烦恼。
为什么正定可以消灭烦恼
要消灭所有烦恼,就必须消灭“痴”这个根本烦恼,而要消灭“痴”,就必须修行佛法,修行正定。
这是因为:
正定是善的:在进入禅定前我们需要放下内心的一切执念,即斩断了因愚痴衍生的其他烦恼。在修行善的正定的过程中,我们又需不断以对应的修法将修行过程中出现的烦恼和妄念消除,保持修定的清净。
正定是以正念为前导的禅定:让我们来重温一下第一章第五节的正念的定义——正念即保持清醒,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感受、思想、心念,以便制止一切诱惑与嫌恶。清醒与愚痴相对,是对自己内心的自觉认识。保持正念,保持觉知,也就脱离了愚痴状态。
正定能深入强而有力的心一境层次。修行正定可以培养出坚不可摧的定力,因此做到不因境移,不为物转,坚持自己的信念绝不动摇,不会再因一时的得失而欣喜、悲伤。同时在定中看清了世界的本质,体悟到生命的美好与神奇,会更珍惜时间与生活,从而生活得更加快乐。
修行正定,摆脱烦恼
人人都趋乐避苦,但愚痴之心和六根生发的种种烦恼,却使人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中。要想断尽烦恼,就应该修行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