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你真的了解情绪吗?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教授是我博士后研究生涯导师中的一位,在应征工作前,我其实没有特别注意过巴瑞特教授的研究,还因此被她调侃了一下,她说:“你那个‘Emotion Rules’的博客上面列了很多国际上知名情绪实验室的链接,怎么没有把我实验室的链接附上呢?”我当然是马上加上去,也很庆幸她并没有因此而不录用我。
情绪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虽然研究没少做,但每次我都会被问一个问题:“请问你怎么确定这个效果是由情绪造成的呢?”面对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标准答案:“确实,我们研究中所定义的‘情绪’和生活中大家所体验到的喜怒哀乐有些不同。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情绪和非情绪性的刺激物,唯一的差别就在情绪属性上。所以,我们观察到的所有差异性,应该是情绪属性造成的。”
但是,在学习了巴瑞特教授的情绪理论后,我实在是非常汗颜,我甚至不太敢随便说我的研究是所谓的“情绪研究”了。事实上,巴瑞特教授对于到底什么是“情绪”相当坚持,比如她从不认为观察一张看起来在笑的脸对人们的影响就是情绪研究。她甚至不认为我们该称那些脸为“情绪脸”(emotional faces),我们充其量只能说这是“描绘情绪的脸”(faces that depict emotion)。也因为这样的坚持,我们在论文发表中必须用很多字来描述这样的刺激材料。
有些人,包括当时的我会觉得这实在是小题大做了,不过一个名称罢了,有那么严重的差别吗?有的!特别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非常认同她对这个用法的坚持。诚如巴瑞特在书中一直强调的,我们都是本质主义(essentialism)的奴隶,我们太习惯用本质主义的逻辑来看待这个世界。举个例子来说,当你看到一个朋友没有笑,你就会问他“你是不是不开心”。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就是把“笑”当作“开心”的本质;当缺乏“笑”这个本质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开心”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就算没有笑,他也可能是开心的;相反,一个人即使开怀大笑,他也有可能是不开心的。
如果本质主义是不对的,那么,什么是对的?建构论是巴瑞特教授的答案。她认为,我们在和这个世界互动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而是有十足的主动性。虽然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因为外界的事物而有了某些反应,但这样的想法漏洞实在太多了。不然,为什么你去同一家餐厅点同一份餐点,有时候吃起来无比美味,有时候却味同嚼蜡呢?
当然,让你相信所有念头都是自己建构出来的,也有点儿难。以情绪领域的经典例子来说,当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只熊而逃跑的时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传统的情绪理论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我们是因为看到熊所以产生了害怕的情绪,于是才逃跑;也有人认为,我们是因为逃跑之后生理上的变化才产生了害怕的情绪。那么,巴瑞特教授的建构论又会怎样看待这件事情呢?
持建构论的人会认为这件事受到三个要素——情感现实主义、概念的形成以及社会现实的影响。所谓的情感现实主义,就是你相信你所体验到的事物,这种现实感或许大多在意识下运作,但它却是最真实的。比如大家通常说的“第六感”,就可以算是某种形式的情感现实主义。概念的形成,是我们根据察觉到的线索、过往的经验累积而成的一个产物。最后一个社会现实则是,人类自有生命状态以来,就不停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文化。
综合这三个要素,每个人在森林中看到一只熊而逃跑的时候,他们建构出来的经验都会不一样。重要的是,这个经验不是因为“恐惧回路”被打开了,而是因为建构论三元素交织在一起。例如,在有些文化中,人们看到熊会跑是因为想要逗熊,所以,他们看到一只熊而逃跑其实是一种愉快的经验!
建构论带来的震撼、颠覆性,绝对不仅限于情绪这个范畴。其实从这本书的书名How Emotions are Made也可以看出巴瑞特教授并不是只想告诉大家情绪是什么,而是希望通过思考情绪到底是什么,从而窥探大脑运作的秘密。我非常诚心地希望你能够放下自己既有的成见,跟随巴瑞特教授的步伐,重新思考情绪究竟是什么,思维究竟是什么。
当你参透了情绪是什么,思维是什么,你的人生也就豁达了,你会充满力量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甚至会用崭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事实上,我在读到这本书最后的部分时,也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奇妙感受,这本书你也不应该错过!
黄扬名
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教授实验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