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经济周期和长期增长对人类的福利都很重要,因此经济学家在其中选择自己的研究领域时往往很矛盾。世界经济刚刚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证明了学术界将关注点聚集于稳定政策的正确性,特别是在目前的大背景下:协调一致且果断坚定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成功地阻止了全球衰退演变为世界性萧条。然而,世界许多地区贫困的持续,和这次危机对全球减贫活动可能存在的长期影响,也突出了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那些政策的重要性。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导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生活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正如Barro and Sala-i-Martin(1995)所说:“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政府的哪些政策选项能够对长期增长率有影响,即使再小,我们对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也远大于对反周期政策和微调进行研究的整个宏观经济分析史所做出的贡献。”
事实上,经济增长也许是经济学家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国家间国民收入和工人平均产出的差异依然是个谜。根据Maddison(2001)的计算,在过去的千年当中,世界人口增长了22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3倍,全世界GDP增长了接近300倍。这与再之前的千年形成鲜明对照——在那个千年中,世界人口仅增长了六分之一,而人均收入没有增加。按照今天的生活水平衡量,在18世纪初叶,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在1820年之后才开始,至今人均收入翻了不止八番。
一个著名的事实通过最近这次危机被证实,那些保持高增长率的国家,在面对全球危机时也表现得更好。它们充满活力的表现使得它们的经济更有灵活性。在危机发生前,良好的对外收支和财政状况使得它们能够采取反周期的政策来对抗外部冲击。“一次危机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一位杰出的增长理论家保罗·罗默(Paul Romer)这样说道。尽管导致了沉重的人力、金融和经济成本,最近的这次危机为检验近几十年来的增长研究成果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我们可以从成功国家的经验中学习,并探索继续前进的新方法。
观察数据,人们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这次危机太突出了,它的存在模糊了我们对这个时代宏观经济大背景的理解,特别是过去十年中很多贫穷国家卓越的经济表现。除了世界人口第三大国美国,世界上其他四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6%。这意味着,40%的世界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高。同样的趋势也发生在许多其他的南美国家(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和一些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毛里求斯、突尼斯和加纳)。
毫无疑问,减少贫困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发展问题。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对抗贫困不仅是一项道德义务,更是对抗那些跨越国界并导致全球不安的问题(疾病、营养不良、不安全和暴力)的策略。在这样的情况下,思考实现和维持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就成为经济学家的重要任务。因而,就必须对财富创造机制继续进行新的思考。在过去的50年当中,我们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近的成果体现在经济增长委员会的报告(Growth Commission Report)中。但除了对一些大原则的共识和对“放之四海而皆准”(one-size-fits-all)方法的反对之外,经济学家仍然面对重要的挑战,那就是针对特定的国家如何甄别那些可执行的政策杠杆。
本文重新检视了关于增长的知识的演进过程,并建议用新结构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这个问题。第二部分对从增长研究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提供了一个简要的、批判性的回顾,并探讨了我们还需面对的挑战,特别是政策方面的挑战。第三部分总结了最近的经济增长委员会报告的重要贡献,以及那些与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有关的特征事实的甄别问题。第四部分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提供了理解其核心结论的内在一致的框架。第五部分提供了一些结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