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
2009年12月23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美国福特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和“福特”)同时宣布,双方已就福特向吉利出售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事宜达成初步协议,总收购价约合18亿美元。2010年8月2日,福特正式宣布将沃尔沃资产交割给吉利,至此,吉利收购沃尔沃大功告成,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成功收购国外豪华汽车企业和品牌第一宗,首家中国汽车跨国公司也就此诞生。
沃尔沃总部位于瑞典,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一直为人称道。在汽车安全和节能环保方面,沃尔沃拥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1999年,福特汽车公司耗资约64.5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而今天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全部净资产,不到当年福特收购价的三分之一。对于为什么要出售沃尔沃?福特汽车总裁穆拉利表示,沃尔沃是一个很棒的品牌,但福特旗下品牌太多,交易完成之后,福特将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福特品牌。
吉利集团总部位于浙江杭州,自1997年进入轿车行业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企业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之一。2009年,吉利在国内的销售量突破30万辆,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佳销量纪录。2010年,吉利设定的年销售目标为40万辆,相当于同比增长约30%。但是,目前吉利集团下属品牌——吉利系列、全球鹰系列和帝豪系列,主要为中低档轿车,市场认可度较低。
为此,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指出,中国汽车行业要赶超世界水平,除了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上做出努力外,还要充分利用全球一切可以利用的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和品牌形象,而此次吉利并购沃尔沃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对于今后如何协调吉利和沃尔沃之间的关系,李书福坦言,“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今后,吉利可以使用部分沃尔沃技术,但吉利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而沃尔沃也有自己的商业计划,两者有不同的市场定位,服务于不同的客户。并且,沃尔沃总部仍设在瑞典哥德堡,其管理层拥有执行商业计划的自主权。沃尔沃将会在继续巩固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地位的同时,积极开拓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市场。
沃顿商学院教授张忠认为,“全球市场是一个更残酷、更具识别力的市场,要想进入全球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需要技术以及全球化的生产与营销平台,此次收购使吉利集团一举两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也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许多外国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通过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梦寐以求的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营销渠道。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技术跨越的一个捷径,可以迅速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软实力。
但是,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还将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沃尔沃的财务状况实在是不尽如人意。虽然今年前两个季度小有盈利,但是该公司最后一次全年盈利时间是在2005年。以2009年为例,沃尔沃汽车销售量为33.4万辆,销售收入为124亿美元,同比下降18%,税前亏损额高达6.53亿美元。
另外,尽管吉利集团发展迅猛,但它仍然是全球汽车业中的“小虾米”。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09年吉利生产汽车约33万辆,而福特汽车年产量则超过470万辆(世界第一的丰田汽车年产量为720万辆)。在国内市场,上汽以270.55万辆的年销售量和19.83%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一汽(194.46万辆)和东风(189.77万辆)分列第二、第三位。即便与同水平的奇瑞(50.03万辆)和比亚迪(44.84万辆)相比,吉利也显得势单力薄。这场“穷小子迎娶豪门千金的跨国婚恋”是福还是祸?是未雨绸缪还是杞人忧天?也许只有时间可以证明。
但是在国际化竞争日趋加剧的大背景下,这次交易对于吉利这样的羽翼未丰却胸怀全球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具有怎样的意义?吉利能否顶住国内和国际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并最终走出以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失败阴影,实现“汽车王国”之梦?这些,都将会是李书福和他的团队为吉利未来战略发展谋划的重点。
●思考与讨论题